•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08

super船长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揭秘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看i哦飞机

已采纳

善于索取的人,活的更佳优越,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付出什么能得到什么,而善于付出的人,只用无尽的付出,直到自己承受不下来,因为一旦停止,心里会有一种付出了得不到回报的心里问题,让他继续付出出去。

心理咨询师揭秘

240 评论(12)

shiyeyouyou

脱口秀演员的心理状况也有可能会与大众相同,他们并非全部都能够成长为人间清醒。虽然脱口秀演员很多时候能够给我们带来醍醐灌顶之感,让我们觉得他们对人生早已看透。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的内心也有彷徨的时候。

像徐志胜在走进咨询室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后,心理咨询师表达了这样的一种说法:你太有奉献精神,你很愿意去滋养他人,可是你的这种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时,你的能量就会被耗尽,你感觉不到特别的快乐。像徐志胜这样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他此前一直活在阳光下,可内心却还是有不快乐的时刻,尤其是当他的内心不够清醒时,那种焦虑或彷徨就会来袭。

还有庞博在与心理咨询师对话时,表达了自己有些在意他人看法的举动后,说自己不太能接受失败,尤其是不怎么能够接受走下坡路的自己。面对这样的庞博,大概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吧,毕竟他以往的战绩是如此的辉煌,简直活成了人生赢家,可却依然还是有他自个不同的烦恼。由此可看出,哪怕再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他们的话语多么的犀利,但他们也不可能成长为完人,毫无人生的烦恼。

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烦恼,再如何的人间清醒,其实也会有难过的时刻,有不解的心事。因此,我们不必带着滤镜去看那些脱口秀演员,他们也是凡人,再如何看透世事,也很难看破红尘。因此,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接受自己的平凡之处,学会安然接受每个不同阶段的自己,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种种变数,这才能够成为长久的人生赢家。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通过与内心的对话来提升自我的境界,同时,也不要指望从脱口秀演员那里获得精神的滋养,而应该更多的向内心进行寻求。

298 评论(10)

土耳其电信

他们这些演员并不是人间清醒,他们只是外表上看上去比较清醒,其实已经看穿了人情世故。

136 评论(14)

小鱼qt1988

脱口秀演员并不是都非常清醒 很多的脱口秀演员都看穿了世事,都非常懂人情世故,所以他们在外人看来都非常的清醒。

190 评论(9)

纯爱火乐

平时可能精神压力太大,记得放松自己,多运动运动、出去旅游散心,睡前喝杯牛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23 评论(10)

Titi080808

生病了没有?如果身体不舒服,尤其是小感冒和发烧,很容易做恶梦的然后再害怕做恶梦导致更难入睡你可以关注下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舒适的地方,调理一下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是精神上的,关注下自己最近的压力来源于哪些,自我开导一下我最近也老是睡不好,半夜醒来很害怕的感觉,然后我就拿一个十字架在手里,心里就安稳了,你也可以拿一个让你觉得安全感的东西放在身边,起一个心里暗示作用然后物理上,中午减少睡眠时间,睡前不要运动,睡前看一些甜蜜或者励志的轻松电影啊,书啊,图画,比如放牛班的春天这类的~带到梦里去喝牛奶试试,这个对我没啥用

267 评论(12)

梁山好汉v

还记得《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吗,白雪公主曾经闯到七个小矮人的房屋,她楚楚可怜的样子让七个小矮人充满了同情,再加上白雪公主的善良与美貌,七个小矮人决定收留她,这个童话故事的本质其实就是反应了索取的人他们其实是懂得比较示弱,这种示弱往往让付出的人觉得自己强大。这种示弱的技巧是我们日常人际交流重要技巧。和大家分享下这种示弱技巧运用:

1、示弱的女性更让男人想要有种保护欲

很多女性往往喜欢表现出他们一副不需要男人的样子,往往让男性无勇武之地,而聪明智慧的女性往往会懂得示弱,比如灯坏了,她们会适当求助男性,这样可以有效凸显自己女性的特征,让身边男性想要有种主动保护她们想法。

2、示弱也是领导力一种体现

还记得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吗,刘备是最懂得示弱的,所以诸葛亮才会觉得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这也是他能够离开卧龙山为刘备后来打天下重要原因,懂得示弱的人就是通过发挥与借助他人能力,最终实现自己宏图霸业。

3、示弱的人懂得让他人表现

示弱的人他们非常擅长制造机会,让其他人表现,而每个人之所以会喜欢示弱的人,也恰恰是这种机会中,他们想要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也想证明自己是被人需要的,这种需要感与价值感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会更加对索取的人感恩感谢。

唐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女性心学成长训练营开创者,DISC国际认证讲师与顾问。

139 评论(8)

大熊二的小熊大

最近利用两天时间,阅读完了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译者是陈赢。这本书为我打开心理咨询这个领域的一扇窗。 书的封2上写着这样两句对话: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哈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这本书共分16个章节,其中第5章《成长的寓言》、第13章《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第14章《赢了游戏,输了自己》这三章对于蛤蟆的成长具有转折性作用,也是解开我心中答案的部分。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谈话一共有11次。 前两章讲了蛤蟆得了抑郁症,他的挚友河鼠和鼹鼠推荐他去看心理医生,路上遇到獾,大家一起帮助蛤蟆。可是来到蛤蟆庄园后,蛤蟆抱歉地说:“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说完便放声大哭起来。蛤蟆的状态、悲伤都令人心疼。 第3章,蛤蟆初见咨询师。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也就是说来咨询者必须要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要做主动的参与者,才能够靠自己摸索出摆脱痛苦的办法来。 咨询师苍鹭在这里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遇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第4章,蛤蟆二访咨询师,揭秘抑郁的原因——儿童自我状态。 首先咨询师特别注重关注来访者的感受,来访者也必须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属于“自我分析”,即描述内心的状态。可以用“情绪温度计”表示,此时蛤蟆的感受在1和2之间。 蛤蟆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所以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他一直不快乐。他总想得到河鼠的喜欢,不希望獾总是羞辱他。可蛤蟆在受到羞辱的时候总会掩饰自己的尴尬,这是因为蛤蟆在这种情境下,它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就是说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一样,但不同于“幼稚”,因为獾的表现像他的父亲。而一个人显然我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状态。这番理论令蛤蟆非常生气。 第5章,蛤蟆三访心理咨询师,揭秘成长的寓言。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儿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自然型儿童”,而这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性儿童。 而蛤蟆属于从小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家庭教育环境,属于适应型儿童。 第6章,四访心理咨询师,探索蛤蟆的童年。 蛤蟆说:“我只是想知道该哭还是不该哭而已。"这句话令人很心痛,。这缘于蛤蟆的家庭环境:外祖父非常的有能力,长得气宇轩昂。父亲对他本人的能力一度不满意,对儿子蛤蟆更是严厉。母亲又以父亲的态度为作为与蛤蟆相处的基础,虽爱蛤蟆但这种爱很不稳定。 蛤蟆学会了顺从和依赖,习惯用道歉的方式适应环境,却没有学会独立自主。 第7章,蛤蟆五访咨询师,揭秘愤怒的表现。 成人表现出来的愤怒属于幼年的生存模式,表现为撒泼和怄气。撒泼属于攻击性的,容易引起别人的嘲笑,同时也显示自己是个失败者;怄气是输家对强大赢家作出的反应。但无论是哪一种愤怒都不能代表自己是一个成人,我们应该学会做个成人。总之,愤怒的结局带来的都是负面的影响。 第8章,蛤蟆家里来了一位意外访客——獾。 獾要代替蛤蟆当校董事,这里令蛤蟆非常的生气,但可喜的是蛤蟆不再像以前那样委屈接受,默默独自悲伤,而是选择了尊重自己的内心,告诉獾:“我想我需要再多一点时间,我明天晚上打电话给你。”虽然说完这一切,他累得瘫软在沙发上。 第9章,蛤蟆六访心理咨询师,认识秘密协议——父母的自我状态。 秘密协议指的就是我们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是在玩心理游戏,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是赢家。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所以蛤蟆必须要打开一条通向艰苦的路,也是成长之路。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的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蛤蟆的父母属于挑剔型父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蛤蟆就属于自己审判自己,自己给自己定罪,自己批判自己,所以这是最严厉的惩罚。 读完这部分我知道了,我们要学会爱自己,而不是要惩罚自己。 第10章,午餐聚会。 蛤蟆这是好久以后收到好朋友的邀请,他又一次感知到万物的存在,他卸下了久违的盔甲,他变得会倾听,心态平和,但朋友们发现他还是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第11章,蛤蟆7访心理咨询师——哈蟆先生的选择。 本章提到了除儿童状态、父母状态之外的另一种状态——成人状态,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长大,我们不依赖父母,不顺从父母,我们要做独立的自己,要靠自我选择,对自己负责,原谅他人,改变自己。而这只有通过回忆自己的人生故事,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 第12章,蛤蟆先生8访心理咨询师,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人生经历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从人生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也就是反思和领悟,我们应该从过去中挣脱出来,获得自由。 第13章,蛤蟆先生9访心理咨询师,认识人生坐标和心理游戏。 长期恶性的重复,一种行为就是一种新游戏,因为这种游戏动机带有欺骗性,结果必然是负面情绪。例如你今天选择了喝酒,那么结果必然是宿醉。而人生坐标分为4个象限: 我好,你不好; 你好,我不好; 我好,你也好; 我不好,你不好。 本章苍鹭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都在无意识中一手策划了各种情境,好让自己的剧本时不时上演。 蛤蟆开始思考的问题是:我的这些剧本都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办法让我了解我的人生剧本是怎么写出来的?因为我不太喜欢我在剧本里的角色,到目前为止这出剧我也演得不开心,要是知道剧本是怎么来的,也许我就能改写它,我还是更喜欢结局圆满的戏剧。蛤蟆是想要探索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源自哪里? 每个人生命的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期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独有的看法,你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以看待一切事物。 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连信念和预设都不尽相同,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本章的新概念是自证寓言和必然后果。 第14章,蛤蟆10访心理咨询师,揭秘——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本章选取了人生坐标中的两个坐标一是我好,你不好;二是我不好,你好。 坐标一:我不好,你好。 主要讲的是悲伤的儿童状态 坐标二:我好,你不好。 主要讲的是挑剔型父母状态。 这两种人生坐标的结果不是伤心就是愤怒。 因此我们平时都是在无意识地在玩心理游戏,但赢了游戏,却输了自己。 第15章,最后一次面见心理咨询——成人状态。 正确的人生应该是选择坐标三:我好,你也好。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拥有独立性还要有共生性。这才是成人状态。 作为一个成人,情商世界很重要,我们要理解内心的情感世界,还能够掌控它。一个高情商的人,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的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连接,协同合作。 蛤蟆先生送了一只木碗给苍鹭。 第16章,道别与新生。 蛤蟆在跟好朋友的一次聚会上彻底的做回了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蛤蟆的几个好伙伴 都开始成长,真得很幸福。 他就是蛤蟆先生!蛤蟆找回了自我。祝福每一位受苦的“蛤蟆”,都能走出深渊,遇见美好。

23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