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1

天真真切切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对失眠的观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琉璃跃跃

已采纳

当你失眠时,你在想些什么,有人可能会说,那肯定是赶快睡着吧,或是为什么我还没有睡着,也可能是:一只羊,两只羊,……只羊。 可是你是否想过,你还没睡着,恰恰是因为你想的太多,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它以为你不想睡觉呢。 那么当你失眠时,你应该想些什么,答案是,啥都别想,放空自己的大脑,给它一个需要休息的信号。 如果这样你仍旧是睡不着,那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身体现在不需要休息,你就顺从它呗,找点事事干,(也就是让你的身体变累了)这样它自然就想休息了。 这些并不是我瞎说的,它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日本有个心理学家,叫森田正马,他的森田疗法的理论要求人们把烦恼等当作人的一种自然的感情来顺其自然地接受和接纳它,不要当作异物去拼命地想排除它,否则,就会由于“求不可得”而引发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导致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如果能够顺其自然地接纳所有的症状、痛苦以及不安、烦恼等情绪,默默承受和忍受这些带来的痛苦,就可从被束缚的机制中解脱出来。 还有,如果你失眠的类型是入睡困难型,那么睡前的放松会缓解你的失眠情况。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早点上床睡觉,睡前30分钟不做剧烈运动,不看电子产品等使大脑兴奋的活动。相反,可以做一会瑜伽,做一下身体的拉伸运动,有助于睡眠,本人亲测有效,大家可以试试。当然,如果你失眠很严重或者说已经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么还是需要寻求一下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的。 晚安,明天见!

心理咨询师对失眠的观点

320 评论(11)

YangBin啊啊

严重的话干脆不睡了,挨到第二天晚上睡

170 评论(15)

荷塘荔色

失眠可分为生理失眠和心理失眠两大类。

生理失眠指的是由生理上的疾病或者疼痛引起的失眠症状,生理失眠通过临床诊断并服用相关药物即可治疗。

心理失眠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诱发的失眠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失眠症类型就是心理性失眠,大多数失眠症属于这个类型,其原因多数为精神紧张、生气、工作或思想压力、环境变化等因素。心理失眠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与失眠者自身的情绪、认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心理失眠的原因需要认真分析,找出其背后的原因再进行相关的治疗。

人在压力状态下,会感到不安、压抑,在身体上会出现心跳加快、反应迟钝、易疲劳、倦怠等现象,也会导致睡眠问题。而失眠的心理因素越强,失眠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最终固化并恶性循环。

自然睡眠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放松,一个是疲惫。当人感到疲惫,并且在放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自然睡眠。而当人在紧张不安或者躯体不适的情况下,则比较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了也会睡的比较浅,或者比较容易醒过来。

对于失眠者来说,真正的困扰往往在于睡不着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事件:工作效率低下、皮肤变差等,所以才会为此十分焦虑、痛苦。失眠患者在睡觉前会对自己未入睡的状态有一种恐惧感,也会产生一些心理冲突:患者既想早点入睡,又害怕自己失眠,这就导致自己的大脑一直思考这些问题而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自己没法入睡。

事实上,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于失眠的恐惧。

很多失眠患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失眠均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心理失眠,药物治疗并没有显著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导致对药物依赖性较强。

一位30多岁的男人来咨询,长期受失眠的困扰,最开始,他缓解失眠问题的方法是吃安眠药。后来,他发现自己长期服用的安眠药会慢慢的失去作用。他换了好几种安眠药服用,身体总是能够自动对安眠药产生了抗体,安眠药再也无法帮他进入睡眠。 失眠的治疗取决于其根本的病因,所以采用心理咨询的治疗方式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目前来说,认知行为疗法是美国睡眠医学会规定的治疗失眠的首要选择。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有70%的有效率,其中更是有40%的患者完全康复,疗效和药物治疗几乎没有差别。虽然认知行为疗法起效慢,但是长期效果好,治疗周期持续半年到一年比较有效。同时,催眠、音乐治疗等方法也有辅助的作用。

比起简单粗暴的药物治疗,心理咨询会从以下几大方面帮助失眠患者:

1、评估检测 在接受治疗之前,用专业的设备和量表对睡眠情况和相关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包括失眠质量、个人情况、影响因素等;另外,心理咨询师通过分析,检测睡眠的不良认知、信念和行为。最终认清症状,了解症结所在。

2、情绪处理 宣泄焦虑的情绪,找到适合的情绪管理方法。

3、调整认知 失眠的形成和维持与功能不良的认知、信念和行为等心理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常被称为“维持因素”。所以要先纠正这些错误的认知,比如:失眠会导致猝死或发疯等。纠正了错误的认知,相对应的焦虑感自然就消失了,睡眠行为也会得到大的改变。

4、睡眠干预 对错误行为进行纠正,比如: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时,不要强迫自己进入睡眠状态,而是可以起床做些事情,譬如看一些枯燥的、理论类的书籍,或者做一些反复、无聊的事,这样自然会产生睡意。

5、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其实仅仅是一种辅助的方法,帮助你减少大脑警觉度,以更加放松的状态进入睡眠。 最后,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对于失眠的治疗也需要根据个人制定专门的治疗方案,并且根据性格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失眠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34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