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油什么大不了
当然是可以学习的,其实只要心中有想法,我觉得应该没有学习不到的事情吧。
当你感到你自己的情绪始终比较悲观的时候,就要想点办法调整自己目前的状态了,比如尽量避免自己一个人单独在室内待着,因为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些对过去或者某些让人伤心事情的怀念之情,所以还要尽量跟一些有趣的朋友们在一起,去被他们身上的快乐所感染,久而久之,自己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由此可见,环境以及身边亲朋好友的性格,对于一个人的情绪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要想乐观,就必须要积极的靠近正能量,远离负能量。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性格的,比如在空闲时间看一本励志的书籍,比如了解一下在盲聋哑中度过八十七个春秋的海伦凯勒,比如双耳失聪还坚持练琴的贝多芬,他们都是世界闻名的人物,我们都比他们健全,却都没有他们努力,多看看他们的艰辛与不容易,再看看我们是何其的幸运,所以生活中那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挺一挺坚持一下,什么都会过去,乐观一些朝前看,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乐观是一定可以学习出来的,只要有决心不让自己颓废悲观下去,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让我们变得更好,哪怕只是比以前积极了一点点,那都是不小的进步,只要自己有决心,就一定可以突破自我,变得自信而快乐,不再消极,当你发自内心深处的乐观时,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很明亮,身边的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
沙发里的土豆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陈乔恩主演的便利贴女孩,那就是一个善于付出的职场女青年,然而在一次次的退让和妥协中,她的个人边界越来越窄,别人对她也越来越肆无忌惮,更别提尊重和喜欢了。试问谁会喜欢一个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没有自我意识的人?
说到索取,这里可能要做一下界定,题目的索取应该不是无止境地索取,而是懂得在小事上偶尔麻烦一下身边擅长做这件事的人,只有这样的索取才会让人喜欢。为什么呢?
1.这样的人懂得察言观色,知道身边人的长处。
所以每次遇到别人擅长但自己不是很擅长的问题,就会寻求帮助。这样一来,解决事情的效率提高了,自己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去完成其他的事,同时也让被“麻烦”的人有了存在感。当然,在接受帮助以后如果再真诚地感谢一番,对方一定很愿意帮助你的。
2.这样的人善于分配时间和任务。
第一点中也有提到,善于寻求帮助的人往往也善于利用时间,他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花太多时间。人不可能是全能选手,所以这样的人会很巧妙的把时间分块,把任务分工,他只需要做好自己那一份,再统筹安排好其他的事,嘴巴甜一点,在麻烦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建立关系。
3.人在被需要的时候感觉良好。
当你被一个不是太熟悉的同事麻烦时,对方带着一脸的真诚和无助,我想你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原因很简单:你被需要了!而对方要的恰好又是你能给的,所以这样的人你不喜欢都难。
分享和倾诉能带来快乐,我是心理咨询师,在【7up心理】等你来聊(psychology7up)
snowwhite白雪
乐观可以学习吗?当然,它有个专有名词,叫习得性乐观,意思是乐观是学习而来的。
与之相对应的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提到习得性无助,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这是个动物实验,心理学家把狗狗关在笼子里,然后给予电击,无论狗狗怎么做,都无法逃过电击,一段时间之后,狗狗就放弃了努力,一动不动地趴在那等待电击。然后,再把狗狗放到可以逃脱的笼子里面去,给予电击时,狗狗也不再尝试逃跑,而是趴在那里等待电击。
狗狗的这种放弃反应就是习得性无助,这也是悲观者无助感的来源,那种无论怎么做都没有用的感受,带来深深的无助感。
这种习得的无助感有办法治好吗?这些狗狗后来再遭到电击时,他们手把手地帮助它们跳出笼子,慢慢地这种习得性无助感就治好了。
后来,有一个类似的在人身上做的实验,研究者把人带到一个房间,房间里的音响开得很大声,让他们想办法把声音关掉,无论他们怎么按各种控制按钮,噪音都无法关掉。然后再把他们带到另外一个房间,同样有很大的噪声,区别是这个房间的噪声可以被轻易关掉,但是大多数人就在那忍受,而不会试着去关一下。
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各种挫折和打击,有的人一蹶不振,很容易放弃,也有的人越挫越勇,从不放弃。差别在哪?就在于这个人是不是乐观。
后来的研究发现,乐观是可以学习,即使你觉得自己生来就很悲观,也一样是可以学习,可以改变的。乐观的人之所以在受到打击之后能够很快复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乐观的思维和方法。而这些思维和方法绝对是可以学习的,包括了什么呢?包括对事情的解释风格、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驳和激发的乐观ABC理论等,只要坚持刻意的练习,就能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情商笔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