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潜山林
最近利用两天时间,阅读完了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译者是陈赢。这本书为我打开心理咨询这个领域的一扇窗。 书的封2上写着这样两句对话: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哈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这本书共分16个章节,其中第5章《成长的寓言》、第13章《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第14章《赢了游戏,输了自己》这三章对于蛤蟆的成长具有转折性作用,也是解开我心中答案的部分。 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谈话一共有11次。 前两章讲了蛤蟆得了抑郁症,他的挚友河鼠和鼹鼠推荐他去看心理医生,路上遇到獾,大家一起帮助蛤蟆。可是来到蛤蟆庄园后,蛤蟆抱歉地说:“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说完便放声大哭起来。蛤蟆的状态、悲伤都令人心疼。 第3章,蛤蟆初见咨询师。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也就是说来咨询者必须要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要做主动的参与者,才能够靠自己摸索出摆脱痛苦的办法来。 咨询师苍鹭在这里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遇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第4章,蛤蟆二访咨询师,揭秘抑郁的原因——儿童自我状态。 首先咨询师特别注重关注来访者的感受,来访者也必须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属于“自我分析”,即描述内心的状态。可以用“情绪温度计”表示,此时蛤蟆的感受在1和2之间。 蛤蟆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所以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他一直不快乐。他总想得到河鼠的喜欢,不希望獾总是羞辱他。可蛤蟆在受到羞辱的时候总会掩饰自己的尴尬,这是因为蛤蟆在这种情境下,它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就是说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一样,但不同于“幼稚”,因为獾的表现像他的父亲。而一个人显然我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状态。这番理论令蛤蟆非常生气。 第5章,蛤蟆三访心理咨询师,揭秘成长的寓言。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儿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自然型儿童”,而这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性儿童。 而蛤蟆属于从小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家庭教育环境,属于适应型儿童。 第6章,四访心理咨询师,探索蛤蟆的童年。 蛤蟆说:“我只是想知道该哭还是不该哭而已。"这句话令人很心痛,。这缘于蛤蟆的家庭环境:外祖父非常的有能力,长得气宇轩昂。父亲对他本人的能力一度不满意,对儿子蛤蟆更是严厉。母亲又以父亲的态度为作为与蛤蟆相处的基础,虽爱蛤蟆但这种爱很不稳定。 蛤蟆学会了顺从和依赖,习惯用道歉的方式适应环境,却没有学会独立自主。 第7章,蛤蟆五访咨询师,揭秘愤怒的表现。 成人表现出来的愤怒属于幼年的生存模式,表现为撒泼和怄气。撒泼属于攻击性的,容易引起别人的嘲笑,同时也显示自己是个失败者;怄气是输家对强大赢家作出的反应。但无论是哪一种愤怒都不能代表自己是一个成人,我们应该学会做个成人。总之,愤怒的结局带来的都是负面的影响。 第8章,蛤蟆家里来了一位意外访客——獾。 獾要代替蛤蟆当校董事,这里令蛤蟆非常的生气,但可喜的是蛤蟆不再像以前那样委屈接受,默默独自悲伤,而是选择了尊重自己的内心,告诉獾:“我想我需要再多一点时间,我明天晚上打电话给你。”虽然说完这一切,他累得瘫软在沙发上。 第9章,蛤蟆六访心理咨询师,认识秘密协议——父母的自我状态。 秘密协议指的就是我们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是在玩心理游戏,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是赢家。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所以蛤蟆必须要打开一条通向艰苦的路,也是成长之路。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的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蛤蟆的父母属于挑剔型父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蛤蟆就属于自己审判自己,自己给自己定罪,自己批判自己,所以这是最严厉的惩罚。 读完这部分我知道了,我们要学会爱自己,而不是要惩罚自己。 第10章,午餐聚会。 蛤蟆这是好久以后收到好朋友的邀请,他又一次感知到万物的存在,他卸下了久违的盔甲,他变得会倾听,心态平和,但朋友们发现他还是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第11章,蛤蟆7访心理咨询师——哈蟆先生的选择。 本章提到了除儿童状态、父母状态之外的另一种状态——成人状态,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长大,我们不依赖父母,不顺从父母,我们要做独立的自己,要靠自我选择,对自己负责,原谅他人,改变自己。而这只有通过回忆自己的人生故事,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 第12章,蛤蟆先生8访心理咨询师,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人生经历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从人生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也就是反思和领悟,我们应该从过去中挣脱出来,获得自由。 第13章,蛤蟆先生9访心理咨询师,认识人生坐标和心理游戏。 长期恶性的重复,一种行为就是一种新游戏,因为这种游戏动机带有欺骗性,结果必然是负面情绪。例如你今天选择了喝酒,那么结果必然是宿醉。而人生坐标分为4个象限: 我好,你不好; 你好,我不好; 我好,你也好; 我不好,你不好。 本章苍鹭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都在无意识中一手策划了各种情境,好让自己的剧本时不时上演。 蛤蟆开始思考的问题是:我的这些剧本都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办法让我了解我的人生剧本是怎么写出来的?因为我不太喜欢我在剧本里的角色,到目前为止这出剧我也演得不开心,要是知道剧本是怎么来的,也许我就能改写它,我还是更喜欢结局圆满的戏剧。蛤蟆是想要探索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源自哪里? 每个人生命的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期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独有的看法,你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以看待一切事物。 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连信念和预设都不尽相同,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本章的新概念是自证寓言和必然后果。 第14章,蛤蟆10访心理咨询师,揭秘——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本章选取了人生坐标中的两个坐标一是我好,你不好;二是我不好,你好。 坐标一:我不好,你好。 主要讲的是悲伤的儿童状态 坐标二:我好,你不好。 主要讲的是挑剔型父母状态。 这两种人生坐标的结果不是伤心就是愤怒。 因此我们平时都是在无意识地在玩心理游戏,但赢了游戏,却输了自己。 第15章,最后一次面见心理咨询——成人状态。 正确的人生应该是选择坐标三:我好,你也好。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拥有独立性还要有共生性。这才是成人状态。 作为一个成人,情商世界很重要,我们要理解内心的情感世界,还能够掌控它。一个高情商的人,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的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连接,协同合作。 蛤蟆先生送了一只木碗给苍鹭。 第16章,道别与新生。 蛤蟆在跟好朋友的一次聚会上彻底的做回了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蛤蟆的几个好伙伴 都开始成长,真得很幸福。 他就是蛤蟆先生!蛤蟆找回了自我。祝福每一位受苦的“蛤蟆”,都能走出深渊,遇见美好。
蓝精灵helen
22. 正常的咨询关系即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咨询关系,即亲密的咨询关系。30. 可以参考“心理咨询的重要人和事”: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60年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其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环境)是社会心理学的奠基公式。.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他用实验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其《社会心理学》是自罗斯和麦独孤以来第三本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两位先驱是特里普力特和莫德。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1875年)。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集体无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米德。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罗伦茨。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折扣理论是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1882年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一书。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相互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言语发展的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乔姆斯基。霍尔是第一个提出青春期理论的心理学家。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十个标准是由郭念锋提出来的。比内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最早的一个发展顺序量表的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概念。最早使用T分数者是麦柯尔。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的主要贡献有: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的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概念。1882年,高尔顿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1890年,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学术条件,比奈——西蒙在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测量。在宾西法尼大学,韦特默开办了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韦特默还第一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并于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是咨询心理学的启蒙者。大卫于1907年,开展了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的工作,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1908年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作为心理咨询的直接起源,1896年在美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1954年,20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经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2001年8月,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罗杰斯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受过专门训练的A——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求助者提供援助的过程,是威廉森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主要内容。阿帕波特是首先概括精神分析学说五个观点的精神分析家。钟友彬是认识领悟疗法的创始人。巴甫洛夫和桑代克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这个行为治疗的定义是由沃皮首先提出来的。综合快速疗法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参与者有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等。曾同工作,并受到其影响。1982年完成的《中国比内测验》的修订者为吴天敏。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是采用经验法编制的。LES有多个版本,在教材中所选用的是由杨德森等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客观定量”有了较多的研究兴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Holmes。系统脱敏的创始人是沃尔普。生物反馈技术的最早临床应用者是夏皮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编制者为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只要分测验高于平均分3分以上即认为该测验是强点,这是韦氏量表剖面图比较的考夫曼标准。BRMS量表是由Bech和Rafaelsen于1978年编制的,是目前应用较广的躁狂量表。团体心理咨询的开创者是普拉特。34.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是属于意识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是属于人格结构。所以说精神分析的 “结构” 观点讲的是本我、自我、超我43.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强调的是人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人的成长潜能和自我实现。它反对机械论、决定论、一元论和还原论心理学,反对在心理学研究中把人等同于动物。——这是人本主义很重要的特征。48.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主动求助!心理咨询不是被强迫的,心理咨询师也不是说出于“好心”,逮着心理“有问题”的人就上的,所以B选项的“并请求帮助”非常重要!136.各种行为治疗主法的共同特点是:(1)治疗只能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而进行,至于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人为是无关紧要的;(2)治疗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 也可以是内在的。那些要改变的行为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状的表现。(3)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4)对于每个求治者,施治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建议看一本书《理性行为治疗》,也可以仔细看看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实操那本书里“行为治疗技术”那个章节的内容。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