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1

三石太保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北京东城心理咨询师周易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狮子猫的吃路

已采纳

宝宝爱撞人可能是觉得好玩,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试。你和宝宝一起玩,在他撞你的时候,你就故意往地上倒,然后捂着自己的腿说痛,反正就是装作难受的样子,相信过一会儿他理解过来了,也确定你是真的痛了,就会过来像你哄他一样哄你。

这时候你就要说,宝宝撞人好痛,让他知道自己这个行为会给人造成伤害,慢慢的他就会改掉这个习惯,也会注意自己撞人的力气,以及撞人的对象。至于什么都往嘴巴里面放,这个是很多宝宝的习惯。你可以通过把他喜欢的玩具涂上柠檬水或者苦瓜汁。

这样他放进去的那一刻就会记住那个味道了,我想他以后都会记得那个玩具,再也不会把玩具放在嘴巴里。除了玩具以外,把他喜欢的东西,和经常放在嘴巴里的东西都涂上苦瓜汁,时间长了,就可以改掉这个习惯了。总而言之,父母一定不要用警告的方式让孩子改习惯,这样不但改不了,还会让孩子觉得你很可怕。

北京东城心理咨询师周易

355 评论(12)

贪吃女王Grief

《教你解梦100个梦的解析》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教你解梦100个梦的解析

豆瓣评分:

出版年份:2009-3

页数:235

内容简介:

《教你解梦:100个梦的解析》集解梦理论与解梦实践于一体,倡导科学解梦;《教你解梦:100个梦的解析》实录100个普通人的释梦实例,归纳为最常见的几种梦的类型,运用心理学理论,从精神分析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角度,重点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解读梦的意象及符号,以最简洁易懂的方式介绍释梦的技术,让每个读者都学会分析自己的梦;特别强调了梦及释梦对人们情绪、心理的影响,对读者解析自己的梦境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且有实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价值。梦是奇怪和神秘的。人类在物质世界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意识领域的发展之门还刚刚开启。对入类这种不可知部分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以脑科学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释梦心理学。

作者简介:

西山(颜浩),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前沿讲座”、“首都科学大讲堂”特聘心理专家。1999年开始涉足心理咨询行业,曾长期在高校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2004:年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拥有团体咨询经验30多场,个体咨询时间累计3000小时以上。接受过团体辅导、意象对话技术、催眠技术、萨提亚家庭重塑技术、螺旋心理剧等心理治疗技术培训。并把多年研究周易心得融人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有所创设。在沙盘游戏技术、解梦疗法方面经验丰富,见地独特。

马枋(网名梦非),生于东北平原。毕业于南开大学,理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收获》《大家》《青年文学》《小说月报》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诙一百多万字,作品被收入《中外书摘小说精品》《中国短篇小说经典》等,并著有女性问题长篇小说《生为女人》《与男人无关》《婚之外》,以及心理题材长篇小说《都市病人》。

2004年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现居威海,从事心理咨询及文学创作。

217 评论(9)

阿布kingnine

高校老师只能用点名的形式才能保证学生的出勤率,这种现象在大学很常见,当然作为授课老师也是很心痛的。毕竟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东西无人问津时,还是会失落,会伤心。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仅仅靠点名保证学生的出勤率的话,显然是靠不住的。老师们若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采取改革课程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出勤率。那么不如从以下几点做到

01.分析学生的需求

其实当代大学生很多人逃课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特别讨厌这个课程。而是他们不知道去上这些课程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因为现在大学的很多课程都是与社会脱节的,也就是说这些课程在大学里面上完,当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并没有太大的用处,那么学生不知道课程的价值在哪里,自然也就没有了上课的动力。

02.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做当代世界经济与贸易。初看这门课的名称,很多人都忘却止步。当时我选择到这门课程的原因是因为选课比较晚,只有这种课程还有名额,于是选择了这门课。

但是当我去上这节课的时候,发现老师是一个十分幽默的人,他把要讲的知识点融入到故事中,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将知识传递给大家。

他的授课方式轻松幽默,所以大家很喜欢他的课程,最后他的课程都是人员爆满,报名的有一百人,结果来上课的有将近二百人。

03.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在一堂课上一旦我们发言,那么这堂课我们发言的部分就会记忆深刻。现在很多人的课程还是以填鸭式的方式进行着。上课时学生坐在那里,老师不停的讲,这种方式很快就会让学生产生困意,最终逐渐失去兴趣,如果增加课程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每节课他们都有自己的收获,每节课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那么他们就会喜欢上课。

所以面对学生逃课这种情况,老师们要去学着改变,让学生喜欢上课,而不是单单的通过点名留住学生。

251 评论(10)

无奇不爱

我认为用点名留住学生不应该是现在老师的痛,老师要痛的是“为什么要用点名留住学生”。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本人不禁想起了那年青葱校园。在我的校园时光之中,也有一部分老师是靠点名在留住我们,而也有另一部分重来不去点名,而我们却从未缺课,甚至还有别系旁听的同学坐满了教师。

我在读大一的时候,曾经有一名讲师来带我们的英语课。不得不说这名讲师很漂亮,但讲课的声音也如淑女一样,有的时候坐的稍微往后一点就听不太清楚。按照课本讲下来一堂课,平淡无奇。有的时候,都会在想我自学好了,干嘛还来听这堂课?我班同学也时常开玩笑说“听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我读大二的时候,带我们英语课的老师成为了一名副教授。这名教授和那名讲师的风格完全不同,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仿佛就是一部戏的开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堂课下来很少拿课本,却将这趟课的知识贯穿其中。时常逗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欢乐不断。同学也时常会说:如果不好好听课,笑都不知道在笑什么。

这就不难看出,其实讲课也是一门表演艺术。正如表演一样,讲课的风格、语言的组织、板书的排列、内容的安排、课堂的互动等都将成为决定讲课效果的因素。

如果一堂课讲下来,同学表情呆板,甚至还有人昏昏欲睡,我想这堂课必然是失败可,可能效果还不如让学生去自学来得好。

相反,如果一堂课讲下来课堂气氛活跃,那知识点必然是讲清楚了。

这个时候必然已经无需靠点名来留住学生了,如果依然有学生经常缺课,那必然是学生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而不再课堂之上。需要更加深入的关注学生。

8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