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3

笨笨的2003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劝导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悦悦哥哥

已采纳

按照常规的字面上的理解,咨询应该是对一种现象的不确定而进行询问,这种现象可能是病态,也可能不属于病理范畴;而治疗是在确认了病情后开始进行的一系列方法措施。至于具体两者的区别,有相关文章供你参考——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原则“咨询”一词的含义有询问、商议、建议、忠告和给人以帮助的意思,最早的应用是在上世纪初,心理学家为人们选择职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以后咨询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现代心理咨询包括对正常人的指导和帮助及对心理疾病病人的心理治疗。其中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本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人们的家庭结构、观念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趋于减少,小家庭日益增多,由于家庭中成年人太少,一旦遭遇精神刺激或困难,能从家庭内部得到的支持和排解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再者,人们越来越强调自己的隐私,它不仅意味着家庭对外界,家庭内各成员间也要保有隐私。另外,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子女成长到一定年龄便要求独立自主,另立门户。这些思想有健康、积极的方面,但也影响了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近20年来,国内都市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肤浅化,缺乏深入的交往和感情交流,传统意义上的人情味越来越淡。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其结果是传统意义上的来自家属的社会支持网络大大减弱了,这时人们遇到心理困难便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咨询人员。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心理咨询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目前的心理咨询热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跨文化研究发现,在一些经济不发达、文化水平低的地区,人们对心理咨询没有认识和接受,他们认为:生病就该吃药,就该靠输入实实在在的治疗性药物和手术来解决问题。如果对他们谈话也能治病,他们会视为天方夜谭。只有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能逐渐理解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一样能作用于疾病的发生和预后。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当代各种心理治疗派别是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心理治疗派别的创始人所处时代和社会不同,受到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经历都不一样。他们对心理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理解,对病理心理和病态行为的认识形成各具特色的思想体系。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系列矫正病理心理和病态行为、促进心理健康的对策,建立了各具独特风格的心理治疗技术;进而对其成功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提出假说,形成其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心理治疗的理论,既集中反映了心理治疗创始人对正常心理和心理障碍的认识,也是心理治疗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技术就是他在医疗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不满意催眠治疗的效果,发现集中注意和自由联想对恢复病人遗忘了的记忆和消除症状更为方便、有效。他对治疗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重新认识和解释,提出阻抗和压抑(潜抑)的概念,并进而发展为:潜意识理论,性心理理论和精神结构理论。这些基本理论,加上神经症的病理心理假说,便构成精神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系统地反映弗洛伊德对正常心理和病态心理的认识,说明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机制,后来又促进了精神分析的进一步发展,从本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盛行于欧美各国。阿德勒、荣格、栾克以及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沙利文等人学习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别对其中某些观点进行修订和补充,提出新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个体心理学、分析心理学、出生焦虑理论和各种社会文化学派别;并对精神分析技术作了相应的改进,发展而为现代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或统称为心理动力学疗法。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治疗,强调人类具有了解其自身存在和建设性地改变自身行为的巨大潜力,具有自我实现的基本行为倾向;这是与生俱来的。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这种潜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以保证自身的存在和促进自身的发展。心理治疗的目标不是针对当事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是使当事人在与治疗者建立真诚的相互关系中,重新、正确地体验他的矛盾和冲突,以促进自身潜能的实现。这一理论的建立,有其人本主义心理学根源,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内在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实现,但也受到现象学派哲学思潮的影响。根据现象学观念,罗杰斯认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努力了解当事人的现象世界,并改变他的现象世界。治疗者设身处地想当事人之所想,是了解当事人现象世界唯一的途径,而为当事人提供理想的人际关系则是改变他的现象世界最好的方式。现象世界的改变自然会导致其行为的改变。罗杰斯反对治疗者把外来的观点强加于当事人。他说:“我如不强加于人,他们会表现其本性。”这一“非指导性”原则体现了中国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哲学观点。行为疗法是在桑代克古典的学习理论、华生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一系列现代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这些理论的依据来源于动物实验和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行为,包括适应性行为和非适应性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个体的病态行为是通过社会环境习得的非适应性行为,可以运用“解除学习”的方法加以消除。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训练,矫正各种病态行为,使个体能良好地适应其社会环境。行为矫正技术,充分运用了条件反射强化和消退的原理以及学习效果律,以发挥其治疗作用。行为疗法的兴起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精神分析治疗的严重挑战。另有一类心理疗法是在强调理性思维和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艾里斯认为,人类行为,有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之分。按理性思维行事,可使人的生活富有成效、快乐、成功。而心理障碍则与不恰当的期望和非理性思维有关。教病人以理性思维,便可使他克服障碍。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艾里斯创建了理性心理治疗,或称理性情绪心理治疗。贝克的认知疗法,也是在相似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贝克认为,病人的问题大都起源于对现实的某些歪曲的认识,这些歪曲的认识则基于错误的前提和假设。因此,治疗者的任务是帮助病人了解哪些认识是歪曲的,并学会用较现实的方式去应付现实。精神分析、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是心理治疗中三个主要的理论体系。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疗法,建立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之上。例如,帕尔斯的格式塔心理治疗,强调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弗兰克的存在意识疗法,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家庭疗法,把家庭看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存在着环性反馈过程。家庭成员的心理障碍其原因往往不在个人,而与家庭结婚、家庭交流紊乱有关。其他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很难在这里一一列举。但值得指出的是,近20余年来,现代心理疗法出现一种趋势,即将不同性质的心理疗法,综合起来运用,发展成为新的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就是把认知因素引进到行为疗法中而形成的心理疗法。这一总的趋势,成为一个新的心理治疗流派,即折衷主义心理疗法。一些心理治疗者认为,至今没有哪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理论使大家完全信服,但都能在医疗实践中发挥其治病的作用。于是一些临床家不拘泥于单一的理论体系,把不同的治疗方法结合起来,集各心理治疗流派之所长,取其精华,灵活运用;但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其思想影响可上溯到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吴伟士和精神病学家麦尔。至于一般心理治疗,如支持性心理疗法等,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不以任何单一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治疗者往往根据自己对病人心理障碍的理解,分别给予安慰、鼓励、劝导、解释、暗示或保证,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应激能力,顺利度过危机。

心理咨询师劝导

99 评论(9)

超级吃货两枚

怎样安慰心情不好的人,参考这6点:

1、设身处地地应对真实流露的情绪

如果你正在和那些处于深深的情感痛苦中的人打交道,那么首先你就要处理好这个现实问题,因为此时他们的情绪已经扰乱了他们的思绪。提供一个私密的地方,给予支持,并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除非他们要求你离开,否则就留下来和他们待一会儿,不过有时候他们会羞于请你留下来。多花些时间来应对这些情绪问题,你可能并不知道那一刻他们正经受多么深切的痛楚。

2、让非语言行为为你发声

当人们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时,一句轻柔的话语,抑或是一个拥抱或者轻轻一触,就能够开启疗愈的过程。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会毫不犹豫地去拥抱经历丧亲之痛的人,因为他们确实需要一个拥抱。我知道有些男士会说自己真的无法拥抱另一位男士。对这些人,我要说:你正错过一个能真正帮助他人的机会,因为如果触碰只有一个功效,那就是疗愈。

3、制造一定的距离

人们情绪好或是悲伤时,通常需要借个肩膀靠一靠,至少需要一个拥抱,但是产生负面情绪时,则需要与他人保持距离。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我们的大脑需要一些空间来自我调节,直至回归正常。如果有人妨碍了这段恢复的过程,那么负面情绪就会继续下去。制造一定的距离,然后像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微微转一个角度。

4、观察对方的需求

对方在发怒的时候,他的行为动作就是最真实的内心表现。你可以认真观察,不过要装作毫不在意的观察啊,要是眼光直直盯着他,他会以为你在嘲笑他。人在心情不佳时是很容易敏感的。看看他是想要什么,是想从别人的言语中得到安慰呢?还是想单独的待会,静一静。有的人很害怕离开人群,害怕独处。有的人在心情不佳时喜欢单独思考,你要善于观察你的朋友需要哪种。

5、学会换位思考问题

在劝导别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让对方要会换位思考。但是我们自己也应该换位思考。如果现在心情不好的这个人是你自己,别人在要你换位思考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有时明明真的是受了委屈才会心情不好,或者正在气头上,你要别人换位思考,别人能做到吗?能做到了就不会心情不佳了。所以在要别人换位思考前,要知道你是来安慰别人的,有些话是不该说出来的

6、注意自己措辞和态度

安慰就是言语,我们要用言语打动对方,让对方受伤的心灵得到修复。能打动人心的言语没有什么技巧,对方感受的就是你态度,要语气平缓,态度平和,尽量温柔些,不要大声大气,弄得像是来吵架的。再就是你的措辞,不要求你口才多好,但是说出来的话不能打击对方,或者让对方理解错误。

345 评论(11)

小雨叫主子

听和说。倾听是咨询师的最基本职业素养。咨询师必须要给予来访者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说他们想说出来东西。在来访者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静静地让来访者说。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你一声不吭。如果来访者属于滔滔不绝的说的那种,就让TA讲。如果来访者说的慢的话,在说的间隙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不如说点头,或者说“恩”,“这样”等等,表示你在认真听取。在这个工程中要把注意力放在来访者身上,不要左顾右盼,让来访者觉得你听的百无聊赖。有的时候会感觉到无聊,但是你的工作性质就是如此,必须要南信的听下去。如果来访者看着咨询师的眼睛,咨询师要保持和来访者的眼神交流,不要躲避对方的眼神。

302 评论(15)

冬日恋鬼

就个人经验观察,最忌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自恋。一般自恋型人格明显且自己问题没解决的咨询师,我都建议他们不要去接来访者,纯粹是伤害别人。在自恋型的咨询师里面都是非常普遍的。其实这每个问题或多或少都还有些解决方法的,但如果自恋,那至少表现出来自我感觉基本都好得很,根本就不会去解决自己个人或执业方面的问题,慢慢地就会成长成自以为是地伤害来访者的咨询师……

146 评论(15)

阿雯雯777

1、自恋式的提建议。

当一个人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听他倾诉,而不是给他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所谓自恋式的提建议,就是指有些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不仅喜欢提建议,还喜欢顺便夸耀一下自己。而夸耀自己的方式就是,滔滔不绝的讲自己在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是如何轻松解决问题的。

2、静静的听对方把话说完,不要急着提建议。

对于一名心理咨询师来说,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沟通技术。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够运用好这一项技术,那么就能快速让来访者从心理上感到安慰,心情上得到舒缓。

3、运用同理心去安慰对方。

在心理咨询的专业书籍当中,“同理心”是一个被人反复念叨的名词。同理心(empathy)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同理心”这个词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把自己的观点放一边,试着了解对方真正的观点是什么。其次,更加贴近的去了解别人的感受,感受他的恐惧、伤心等等。最后,真诚的关心对方的福祉,真的想要去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4、提供真心实意的帮助。

安慰别人最有效的方式除了“说”之外,还有“做”。英语中有一句谚语,“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请允许我适当的意译一下这句话:当朋友需要安慰的时候,说那么多有什么用,不如撸起袖子来真正帮他做点什么。

5、火上浇油式的评判。

当你的朋友感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再火上浇油的去提醒对方的错误了,尤其是在对方已经感到比较自责的时候了。例如,你的朋友不小心把钱包给弄丢了,正在难受。这时你来了一句:“你也太不小心了吧!钱包这种重要的东西应当贴身保管好,怎么能随便塞到一个口袋里呢?”

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安慰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点都不真诚、一点都没用、一点都不暖心。你的朋友本来就因为丢钱包的事情感到够难受的了,还要再挨你一顿训。这种火上浇油式的评判,只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难受。

235 评论(15)

呼伦小贝尔

咨询师要少说话,咨询师是一个倾听和引导他们人的职业,不是劝导,也不是教育工作者。没人花钱来受教育,也没人花钱买大道理听。是个人有嘴能说话,就能讲一通大道理,实在不行买本书看看,也能讲的头头是道。讲道理要是能帮助人解决困难,世界早就和平了。咨询的时间,是给予来访者表达他们真是感情的时间,他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感情和困难平时不能说,咨询师要让来访者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表达自己想表达,但是平时又不敢表达的感情。

31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