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布2016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人格特征。这就如同选拔运动员和电影演员一样, 重要的不是看他是否受到过专业训练, 而是看他具有何种内部资源和潜力, 看他是否具有创造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项助人的事业, 其价值取决于它对人赋予多少人性, 人性的具体内容是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主题, 其生命力取决于它对人性的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程度。因此心理治疗师应首先是一个善良、坚强的人, 具有爱心的人。爱心是产生人格魅力的根本动力, 而人格魅力又恰恰是影响病人所最需要的内在源泉。心理治疗师应该具备创造性, 具备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形象和逻辑的一种巧妙结合的思维。而这种创造力正是来源于治疗师灵魂深处的特质。创造力的要素不同于模仿, 在治疗过程中是治疗师与病人在其互动关系中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的真实。治疗师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 应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 敢于并善于严格地解剖自己, 这是治疗师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俗话说: “正人先正己”, 一个不善于作自我分析的人又如何去给病人进行精神分析呢?治疗师无疑应是一个学者, 但更应该是一个语言大师。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语言, 一个不善于运用语言符号的人, 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治疗师。例如在催眠治疗中, 治疗师要在丰富的想象中铸造出符合规定情景的语言, 又用语言来描绘传达这种想象。这包含着即兴创造的力量。治疗师在治疗中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指导语, 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症状随机灵活运用。当然, 一个理想的心理治疗师, 严格地说应具有临床心理和医学临床的专业培训, 同时又具有广泛的人文学科的知识。而最重要的还是具有艺术创造的能力%把一切有关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为一体并能运用自如的能力。因为从本质上说, 心理治疗与咨询是一门伟大的综合性艺术。治疗师与病人接触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种崭新的创造, 治疗师应该是创造这种瞬间的名符其实的艺术家。 我个人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乃至心理治疗学家的一个先决条件, 要看这个人是否具有某种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混合而成的人格气质。事实上, 我们能够在我们的周围发现, 有一些人, 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学的知识, 更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训练, 但是他们具有着吸引人的魅力、乐于倾听、能设身处地的替他人考虑, 替他人着想, 能提出中肯而妥贴的建议与意见。故他们有着众多的倾诉者, 愿意向他们倾诉自己情感生活中的苦恼, 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纠纷等等难言之隐。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天生的心理咨询师”, 是成为专业的从业者的好坯子。在经过精心雕琢与反复锻造后,有可能成为这一行业中的姣姣者。成为一名咨询师与治疗家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需要一定的学历或者说大学本科的学历。除此之外还要有对一般文化知识的掌握。根据我自己的心理分析临床实践, 来接受分析与治疗的人, 其所诉说的问题的内容基本可归纳到童年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和性、爱情与婚姻这样二个主题中。这两个问题也是各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两大基本成因。更一般地说这两大问题实际上又是个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和文化内在化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错位与不匹配的表达。为了充分理解他们的叙说、问题及症状, 尤其是隐藏在叙说、问题与症状背后, 并且支配着它们的被压抑的愿望与动机, 治疗师需要经过适当的哲学训练以便具有良好的分析推理能力, 能够从纷繁的现象中迅速、准确地把握问题的真正症结。同时咨询师与治疗家还需要具备一般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方面的知识, 以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将影响咨询或治疗师对来访者问题的正确判断, 并会影响咨询或治疗的进程及结果。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与治疗师的最后一项, 也许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条件, 当然是接受该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并接受系统的咨询、治疗或分析的训练。 所谓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方面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本身的理论与技术; 另一方面还应包括精神病学的理论与诊断技术。
michellellll
心理咨询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每次咨询结束后我都有一种精疲力尽的感觉。总的来说从事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有一颗仁慈之心。然后要求是心理工作者自身的情节不能太多。最后就是你要能承受的了心理垃圾的冲击。如果你自身不善于排解心中的情节,那么我还是劝你别从事心理咨询的行当了。
tarrinbiubiubiu
要说性格,那什么样的性格都可以做这个职业。我看见过有外向的,有内向的,有活泼的,有沉闷的都是咨询师。所以我觉得问题可以升级一下,改成什么性格更合适做咨询师,更有优势。好的咨询师具备:1.很强专业知识,2.教练,启发式解决问题能力3.思维模式
sleepworm88
1、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善于倾听、表达、理解、接纳他人。 2、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善于发现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来访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能够引导来访者说出心中的困扰。 4、具备较高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5、掌握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与技能。 6、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7、具有一定的人格分析能力,善于挖掘人格特征中积极的部分,并能够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
奔跑的流沙包
1、界限分明,觉察力强,分得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内心足够强大,可以陪伴来访者。2、有同理心,能够与来访者感同身受。3、具有良好的咨询技巧和相关的心理知识。4、有持续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和动力。
小小荷尖
首先,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希望您能够继续保持“内省”的习惯。然而就祛除缺点来说,单单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是远远不够的,您还需要深入的想一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我拥有如此多的缺点?然后再想一想,我应该如何去做才可以使缺点彻底消失?……如果您深入思考过后,答案仍模糊不清,那么我认为您可以求助于“心理学”。——给自己一个探究心灵的借口,但不要为探究心灵设置目标,让所有的一切都自然的发生;其次,一个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人直接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个人以为不大合适。原因如下:1、“心理学”并非语言游戏,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与访客的任何“对话”都基于理论之上,但心理咨询师培训通常因为课时有限,且注重实践操作,从而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不够专精,如此这般,所学知识便无体系可言;2、“心理学”博大精深,派别众多,绝非几次培训就能轻易掌握,甚至可以说,“心理学”终其一生也只能触及皮毛;3、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无知者”往往容易上当受骗。综上所述,我建议您将“读书”作为开启您“心理学”之门的钥匙:《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史导论(上下册)》是我读过的两本不错的教材,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入门书籍较为合适;最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至今不过一百余年,从总体上看,“心理学”依然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阶段,很多理论在各学派之间仍然争论颇多、莫衷一是……基于此,我们不能把“心理学”当作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剂,而应该以审慎和探究的态度对待它。对待知识容不得任何草率与武断。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