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3

宝妮Angela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缓冲期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卡娃依叻

已采纳

引导不想上学的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耐心沟通,切记打骂。

有的孩子和家长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家长就会变得非常的暴躁,对孩子的态度也会变得非常的恶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孩子会在这个时候,产生叛逆,你越是态度不好,孩子越是不想上学。如果家长们能够先听听孩子的想法,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想上学了,找到其中的根源,然后去一点点的开导,可以以具体的事例来让他们上学的重要性。

2、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协商解决办法。

当你听到孩子主动谈及某个话题时,不妨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他,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来对症下药。比如不想.上学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有的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有的是因为老师喜欢体罚学....只有找准了源头,爸妈才能”对症下药”,跟孩子协商解决办法。

3、讲出合适的道理去鼓励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压抑自己。

对孩子来说,每个能够听入耳的道理都是可以安抚自己内心的理由。爸爸妈妈一-定 要懂得抓住孩子心理,用一些正面意义的话去帮助孩子过渡心理的坎。也许就是这些不经意的小瞬间,反而能教育孩子往好的方向走去。

4、当孩子厌学严重时,可以设置缓冲期。不要急于解决孩子不去学校这件事情,待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在和孩子好好谈谈,问清楚孩子不学校的原因,根据原因再做出决定,家长要保持冷静,好好的关心孩子,让孩子心理上自己先感受到内疚。

5、和孩子老师沟通一下。如果孩子比较内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诉自己不想去学校的原因,家长可以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一下,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最近表现,不去学校的原因,配合老师一块解决孩子不去学校的问题。

6、让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如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可调整作业难度,先让孩子完成容易的习题,由此让孩子获得成就感,逐渐调整作业难度,树立学习的信心。

7、适当奖励。帮助孩子树立努力后可达到的学习目标,鼓励孩子去完成目标,遇到消极情绪时积极调整,在完成目标后给予适当奖励。

8、寻求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当自己教育方式没有效果的时候,及时向有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求助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教育少走弯路,让孩子早日回到学习的正轨!

缓冲期心理咨询师

129 评论(15)

weiyiqinww

导语 现在当爹妈真不容易,不光怀孩子困难,生养孩子困难,教育孩子更困难。 小学之前都是可爱的天使,一上小学就成了造成家里鸡飞狗跳的罪魁祸首,因为你要忍着心脏病发作的危险辅导那个臭孩子写作业。 还记得疫情期间,在家上学,我的上帝呀,一个在家上课的老师+一个在家上学的熊孩子,每天因为不认真听网课,不好好完成老师在线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提交被老师提醒而各种冲突。 这个时候才深深知道:学校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或缺,它不仅仅是孩子学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做父母的能不用天天面对孩子,能喘口气做点自己事情的孩子“收容所”。 所以孩子拒绝去上学,让家长特别焦虑,就很好理解了。 一、为什么孩子非得去学校不可? 第一,在绝大多数父母的认知里,孩子去上学=学知识=好成绩=好未来,不去上学=耽误学业=成绩下降=前途一片黑暗。 虽然这个公式有点绝对,国外很多那种home schooling的形式,因为觉得学校是耽误孩子健康成长的,会选择在家上学。 但是我们的认知里还是觉得上学应该就是去学校,在家里不放心,主要是不放心孩子能踏踏实实自觉学习,还是有个氛围好。 另外可能觉得自己孩子不去学校,好像另类,和别人不一样,心理压力太大,不能承受。 第二,只有孩子去了学校上学,父母才有空间去做自己的事情,有个不用24小时面对孩子的缓冲期,会减少很多压力。 据相关数据表明,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的矛盾冲突快速升高,和辅导作业有关,更和人际距离太近有关。 二、 那孩子为什么需要去上学呢? 第一,当然是学知识。尤其学校教育会提供各学科的系统的知识,理论上来说是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的,跟着学校的节奏,能接收比较体系化的学科知识培训。 另外,通过各种科目的学习以及各种课外活动/社团的参加,能挖掘出孩子的特性,为以后大学专业/职业发展方向做准备。 第二,学校是个比较没那么复杂的社会缩影,未成年的孩子在这里学习人际相处,比如和同辈的同学,和长辈的老师等,提前练习进入社会后的各种能力。 最关键的,可以通过大家深恶痛绝的各种考试进行低成本的心理任性的锻炼。因为真实的社会考试可比那几张试卷残酷多了,而且失败了,可不仅仅是分数降低,被老师和家长批评而已。 第三,根据动机心理学的理论,所有人的基本需求——自主/能力/归属感。孩子需要通过去学校,来证明自己在学业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需要有自己的人际圈和成长空间,而学校是目前为止相对最安全的可以满足孩子这些需求的环境。   三 、孩子的厌学/拒学是怎么发生? 1.遗憾的是,也许是父母的过高期待,也许是内卷的过于严重,现在的孩子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感受不到在学校的快乐。 那些压力已经大大的掩盖了在学校和同学一起玩的乐趣,那些不断重复的挫败性学习和考试,让更多孩子投向游戏世界中,因为游戏机制符合人性,属于即时反应,和学习获得的成就感比较,来的又快又爽,所以孩子沉迷游戏,也就不足为奇了。 2.相对的,我们的基础教育前所未有的应试化,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从老师到家长前所未有的重视分数,而且是每一次分数。 孩子感受不到学科本身知识的乐趣,也感受不到攻破一个难题的成就感,因为都是刷题,重复练习形成条件反射的结果,以前只是在初三高三这样,现在已经泛化到各个年级。 3.各位家长如果注意的话会发现,厌学/拒学的初中生以上居多,高中数量最多,小学因为还处于青春期之前,没有那么多情绪和想法,所以还能“忍受”,数量比较少。 但到了青春期,因为身体发育,身体激素的分泌等生理原因,会造成开始像成人迈进的青少年开始想做一些成年人的事情,但是教育体制和环境又不允许,会造成青少年的一种自我认知的混乱,所以这个阶段的角色同一性是青春期的发展任务。简单一点,就是青春期的孩子想的事情就不仅仅是学习和玩了,会有更多的心思在其他上面。4.初高中的学业压力以及难度是在增高的,用以前稍微一学就能hold住的,现在需要全力以赴了,可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全力以赴,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心不静,焦虑,挫败感,迷茫感以及无助感甚至孤独感。 这么多负面情绪在影响孩子,而回家就是个可以暂时离开这些情绪的最好方式,拒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 如何面对孩子的厌学/拒学? 1.人是不会仅仅因为刷题就厌学的,最关键是刷题有没有效,或者有没有明确刷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所以,首先是让孩子明确为什么要刷题做试卷,以及通过试卷应该获得什么,比如了解自己的知识漏洞,慢慢get.到知识在试卷这个层面是怎么考察掌握程度的,了解游戏规则,等等。 2.孩子厌和拒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后面的各种衍生物,比如名次,他人评价,面子,自尊,挫败感,失望甚至绝望等。 所以,作为父母,需要正确看待成绩本身,试卷主要是用来检验老师的教学成果的(这个秘密业内皆知),顺便看看孩子能把知识转化到试卷上的能力。 孩子考试分数低≠他没认真学,也许只是不会考试而已,考试技能是要训练的。父母要做的应该是看看孩子哪块技能需要学习和训练,针对性解决即可。 3.孩子厌学/拒学,其实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外部压力不堪重负,内心为了防止崩溃,启动了一个保护装置,就是say no. 正如上文讲的青春期孩子是厌学/拒学的高发群体,这个时候父母要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情绪,看到他的无力感,即时鼓励,可能还需要耐心和等待,给他空间和时间自己复原。 父母的正向支持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的恢复时间,如果相反用责备甚至亲子冲突的方式,可能会把孩子推到彻底放弃的境地。 4,孩子需要有内在动力激发和目标树立,这些生涯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基本都可以做到,但是切记不要把孩子拒学当成一个心理问题去解决,这只是青春期孩子面对学业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 也需要郑重提醒的是,每个孩子的内在价值感或者自我效能感都不同,有些就是单纯缺乏目标,做目标激发就够了。 而有些孩子内心力量感不足,可能会在面对未来产生怀疑和退缩,但相信这些怀疑都是暂时的,总能想明白,总会有一个“到时候该行动”的时刻,开始鼓起勇气,继续学习。家长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点耐心,相信孩子,等等孩子,就好。

141 评论(15)

随风来雨

心理咨询师(psychological consultant)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师证书适合哪些人考?

1、想从事心理工作全职/兼职的人:

心理咨询师是正处在黄金期的高薪职业,心理咨询师的时薪在200~1000元,全职的心理咨询师月薪20k+,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就业前景都很可观。

2、心理学爱好者: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学掌握专业知识,可以改变我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认知方式,可以更好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问题,进而自我调节,改善人际关系,甚至给亲人朋友提供帮助!。

3、大学毕业生/应届生:应届毕业生刚刚结束校园生活步入社会,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生涯规划可能还是很迷茫,报名心理咨询师考试并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在正式确定工作之前兼职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帮助大学生度过缓冲期。

4、热爱学习的宝妈:同时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工作,心理咨询师工作时间灵活,收入高,对家庭主妇、宝妈来说简直是两全其美。

5、教师职业人群:在教资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素养。

125 评论(13)

寻梦的蒲公英

要给他们买一些有意思的童话书,耐心的陪他们看书,让他们发现读书的魅力。

35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