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0

心海若冰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著名心理咨询师画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赵鹏飞1976

已采纳

前九章信息汇总——个人主观臆测 事件线索:J市局长非常抗拒邰伟办案过程中寻求方木给予的犯罪行为人的画像帮助,因为至少在4之前(邰伟是4年前来J市公安局的,但是并不知晓),因太过依赖(信任)这样的犯罪侧写吃过大亏,有所忌惮…… 在之前的章节描述中,方木有非常大的心理阴影,就所看到的内容给出了以下推导: 1、在警察局中忽然有电话打入,可能是在与犯人进行博弈,博弈的后果可能极坏 2、方木梦到过火灾现场,且对呼救有恐惧(方木可能有梦游的症状) 3、涉及已逝人物:老李、王建、陈希(陈希与方木之间可能另有故事) 4、3中人物可能为救援不及而亡,极有可能是犯罪侧写出了问题,导致搜寻偏差(纯属猜测) 5、多处提及那个人(应该是犯人,依然未抓获) 6、父母、老师皆不同意方木再参与案件,且,在老师的训话中推测,4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为方木因运气不错致使的过度自信和对细节的推敲不当导致 之后的再更,还没看…… 看完了,我才发现原来心理罪这一系列作品是有前后关联的,但我确实是只买了一本。在心理罪画像里,方木老师的另一个弟子,因嫉妒心理,以催眠犯罪的手段臆想与方木比较,针对方木身边的人下手。形似我在上面主观臆测的内容。 由于1、2、6中的细节内容并不在这本书上,我所做的笔记也未全部放上文章,因此探索的程度只停留在结果上。由于大学舍友最开始的报复行动(不是对方木的),且报复对象全都借过同一本书,被方木误解为针对借书卡上名单的猎杀,激发舍友的某种心理,以借书卡上的人员组成的自救小组几乎全军覆没。3中人物已逝,陈希为方木女朋友,在寝室里被大火烧死,方木因此附上心理阴影如2,凶手被抓获,并向方木说“我们是同一类人”。 当然方木与他并不是同一类人!

著名心理咨询师画像

333 评论(15)

a长了一半的草

也叫心理侧写,非专业人员做不了这个。。。侧写(profile,也译为剖绘)指根据对方的行为方式推断出ta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ta的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侧写也是犯罪两分法(Crime two points)是心理剖析的主要方法之一,为Douglas所创。这是一种归纳法的手段,在心理分析的初期,侧写师就根据犯罪事实将罪犯分成“有组织型”与 “无组织型”,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型的共性对罪犯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因为这两个类型的罪犯在各个方面的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这是一种较快为罪犯进行侧写的办法。

25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