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老太婆
教育孩子时情绪失控,过后又后悔怎么办?父母对待孩子应该是不带敌意的坚持和不带诱惑的深情。管理情绪,强化自我观察和训练,平衡爱和权威。3月15号我们邀请到了从业十一年的心理咨询师,三个孩子的妈妈,包新宇老师,她分享的话题是《得益终生的情绪管理系统》,帮助夹在事业和家庭中的年轻父母,如何优雅坚韧地保持人生天平的均衡,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平和地与孩子,与自己,与家人朋友相处。今天我们就把节目的精华内容整理如下,希望让更多的宝爸宝妈们看到,学习!Q:教育孩子时情绪失控,过后又后悔怎么办?A:情绪失控不可避免,需要慢慢调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进行一个仪式化的充电过程。比如,我们可以在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腹式深呼吸。第二,要养成自我觉察的习惯。情绪失控后,要反思为什么这样的情境会激起我这样的情绪反应?我的行为动机是什么?孩子给我的什么样的反馈?当你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负面的影响,那么在情绪爆发之前就会提醒自己控制。第三,进行针对性的、强化的“刻意练习”。研究发现,任何一种行为累计200小时以上就可以形成一种习惯。我们可以从坚持这四点做起:1、每周做四次情绪管理日志,可以做成一个表格,里面记录情绪状态、引发的情境、内心的需求、当时的反应、事后的反思、采取的行动、对方的反馈、下一轮的调整,都记下来。2、每天做一个复盘,反思当天的进步和那些做的不够的地方。3、回避那些无效社交,不去看负能量朋友的社交圈 ,不做无谓的争论和争执。4、跟充满正能量的人多请教、多交流。第四,善于对孩子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是有迹可循的。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本质是父母的自律问题。要反思作为父母自己的自律问题是否做到位了,如果没有做到位,孩子在吃、喝、拉、撒、外出游玩、餐桌礼仪都会出现问题。如果父母重视自己在生活中的自律问题,孩子的问题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Q:教育孩子时如何平衡爱和权威?A: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经说过,父母对待孩子应该是不带敌意的坚持和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持: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父母通常都是情绪化的。父母跟孩子发生冲突时,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本身,更多的是其他深层次的原因。比如,父母对于幼年回忆的不愉快的负面体验、对于未知的恐惧、对于家长权威丧失的焦虑等等。这些东西慢慢积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隐形的“火药桶”,孩子的行为就像一根导火索,不知何时就会引爆。作为父母,应该把这些“隐形的火药”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把这些无意识的敌意、恨意化解掉,就会减少在孩子教养过程中的情绪。具体地说,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提前设立好实施管教的原则,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可以实施管教的,并要坚持原则。比如,安全是不可以谈判的,既不能伤害自己也不能伤害他人。当孩子触犯这一点时,就必须进行管教,父母也应该因为自己的监护疏忽而受到处罚,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公平。不带诱惑的深情:父母自认为对孩子的爱是深沉的,其实对孩子的爱通常是有条件的,是有局限的,是自私的爱,是盲目的爱,是狭隘的爱。父母希望孩子能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孩子的行为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著名诗人纪伯伦在《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中写到“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你虽有不舍,也要拼尽全力让弓弯曲,让箭在未来之路上自由飞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包容孩子,尊重孩子,父母的爱应该兼具无条件接纳的柔情和前瞻性的坚忍,应该爱和权威并施,这样才能掌握和孩子幸福相处的钥匙。Q:夫妻感情不和,婆媳关系紧张,为了孩子是否要把婚姻坚持下去?A:婚姻能否持续下去,首先要确定你的配偶是否是一个可持续成长的个体。这跟人生起点和物质条件无关,重点要看他是否跟你提供了一种人生能够持续成长的可能性,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有责任的担当,一种对婚姻负责的意识,如果这几项都没有,那么就该考虑下是否应该为你的人生及时止损。Q:孩子对精神状态不好的老人发脾气?A:首先,父母要认识到,0-9岁的孩子处于道德发展阶段的前习俗水平阶段,也就是他律期。处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他的道德观念行为完全以老师或者成人的奖励和惩罚为准则,没有形成道德认识,因此家长要放低预期。其次,孩子体现出来的情绪反应,通常是父母情绪的映射。父母要反思一下,自己对老人的态度会不会偶尔有不耐烦的表露,被孩子体察到了。父母要观察记录下孩子在何种情况下会对老人着急,分析其原因。孩子对老人发脾气是不是由于老人没有领会孩子的意图?还是老人干预过多,束缚了孩子?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有问题,孩子希望通过惹老人生气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此外,父母要记录下孩子对老人有礼貌的地方,及时表扬鼓励孩子。总之,父母要自己以身作则,照顾老人。身教大于言教,父母做得好,孩子自然会模仿,不需要父母的反复提醒和强调。有时,父母的反复强调会引起孩子的反叛。Q:孩子在遇到刺激性情境时无法控制情绪,家长如何引导?A:首先,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知道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据心理学统计,两岁到学龄前孩子由于大脑发育还不成熟,他们每天的哭闹时间平均是一个小时。作为父母不要被孩子情绪牵动,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是要对他的情绪负责的,他不开心,父母也要不开心,这样孩子长大后,会把这种情绪转移到他的亲密伙伴或者配偶身上。现在所谓的“公主病”就属于从小把自己的情绪跟父母粘在一起,没有做好分割,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其次,在孩子情绪反应大时,给孩子一个拥抱,帮助孩子冷静下来,再寻找孩子情绪激动的原因。父母可以通过跟孩子聊天(7岁之前的孩子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回答为什么,因此父母在聊天时要注意用引导的方式提问)比如,“你生气是因为某某原因吗”,“下次妈妈注意好吗”等等,把聊天结果记录下来,寻找规律。另外,还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有关情绪管理的绘本,引起孩子的共鸣,帮助孩子控制情绪。Q:对孩子的教导家人不配合,感到孤立无援,怎么办?A:要做好角色定位。在家庭中,女性更适合做教育、引导孩子的工作。孩子5岁之前人格建立的关键期,母亲起的作用更大。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少数暖心爸爸的事例强加到自己老公身上。不要对老公挑剔,要多理解他在外工作的不易、包容他对照顾家庭的疏忽,对他偶尔的照顾、陪伴孩子游戏、睡觉要多感恩。要善于自我开导。把感到的压力、负担,都看做是自我成长的机会,之所以感到压力、吃力,是因为我们再进步,在成长。此外,还要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
youjinjuan
儿童心理咨询治疗师(初级) :1、 持有大专科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历,或持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2、 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3、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满1年者。儿童心理咨询治疗师(中级):1、 持有本科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力,或持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2、 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3、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满2年者。报考心理咨询师是部分儿童和成人的,报考心理咨询师条件:三级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以下条件满足其一):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二级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以下条件满足其一):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疯疯丫头315
樊登知识超市—38.邵一鸣---管理你的情绪(完结) 可以作为参考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个人知识提升的学习资源,包括这两年很火的短视频直播带货运营,各大渠道引流,视频剪辑和有声书等资源,每个分表格都是不同的类目,需要什么切换即可。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樊登读书会个人学习提升课程
链接:
提取码:2D72
花花要减肥
报考儿童心理咨询治疗师,需要满足持有大专科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历,或持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满1年等条件之一。
儿童心理学证书报考条件:
报考初级儿童心理咨询治疗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持有大专科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历,或持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2、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满1年者。
报考中级儿童心理咨询治疗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持有本科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力,或持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
2、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满2年者。
你怎么都注册了
引导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如下:1、正确认识和重视孩子的情绪家长要正确的认识孩子的情绪,必须重视孩子的情绪。遇到一些开心的事情或是不愉快的事情,总会有一些情绪表现的,这是正常的。2.允许孩子的合理宣泄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要允许孩子合理的进行宣泄,就像我们自己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也是需要宣泄的,只不过宣泄的方式不是太一样。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在遇到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要想法设法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话题引导到孩子感兴趣的事件上来。
梦朦胧6620
很多家长都有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那种心情,恨不得直接打他一顿才能解气。但问题是我们不能这么做。那么,有没有好办法可以缓解呢?
首先,不要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人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是很伤人的,我们会数落孩子所有的不是,将他的自尊驳斥得体无完肤。这其实是不利于管教孩子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我们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
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快要被气炸的时候,不妨离开一会儿,让自己先冷静一下。有人说,可以在心里默念几次“是亲生的,是亲生的”,虽然调侃的有意味在,但确实也是个控制情绪的方法。
其次,我们也要反思,到底是孩子做错了,还是没按照我们的意思来,所以我们会生气。
这两种是有区别的。如果孩子做错了还不改正,不道歉,那么这就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只是不愿意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做事,我们就生气发脾气的话,那就是我们的问题。
我们在育儿的时候有一个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控制欲太强了。我们说什么,孩子就要照做,我们不允许孩子提出反对意见。
其实,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否决。如果他的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可以给他提建议,但不要直接训斥孩子。因为,如果我们不尊重他,他就会固执地唱反调,这对于改正错误是没有什么用的。
sunbaby8893
1、父母本身的情绪管理不佳,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紧张、好发火等情绪失控表现,孩子天天地耳濡目染,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一旦也遇到类似的情形,孩子很容易会模仿父母,所以人们说,看到孩子的表现,有时候就能知道他的父母、他的家庭如何。2、父母的教育方式值得商榷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顺风顺水一路坦途,万一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会突然感受到落差,就会情绪失控、发脾气。还有的父母没有给孩子正确的挫折教育,不知道如何排解失败和挫折带来的心理沮丧情绪,孩子就只能通过情绪失控、发脾气,来舒缓挫败带来的心理不适。3、孩子身体原因还有的孩子情绪失控、发脾气,纯粹就是身体原因,孩子感到不适,但又无法排解,只能通过哭闹来宣泄自身的不适感。比如老人们常说的,孩子想睡觉了,总要闹一阵子,俗称“闹觉”。1、关心孩子,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情感的关注更重要家长关心孩子,不只是体现在物质生活上,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更要进行有效的干预,让孩子意识到不良情绪的危害。家长要积极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教孩子如何调整情绪,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指导孩子解决问题或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2、学会换位思考,认真回应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的世界和视角,肯定和成年人的不一样。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情绪不对,也会去积极关注,沟通,但会表现得敷衍了事,觉得孩子的事,哪有什么大事,这种敷衍的态度,孩子肯定可以感受得到,也不会被家长所谓的“教育、沟通”打开心结。这种教育引导,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家长应该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感受,从孩子角度出发来探讨和解决问题。3、帮孩子学会分析情绪失控背后的真正的隐情。孩子遇到挫折情绪失控,在表象上都一样,要么哭闹、要么扔东西。但是孩子背后的小心思其实是不一样的,只是孩子还不自知罢了。这时候,做为家长在倾听完孩子发脾气的原委后,应该知道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了,无非是嫉妒、失败、失去、分离等原因。家长应慢慢梳理,直指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再帮孩子有的放矢,找到应对之策。在下次遇到相似情况下,孩子就会想起家长曾经的教诲,较好的克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反思应对之策。4、教会孩子情绪失控应有度,借机培养孩子规则意最后,家长教会孩子应对不良情绪的策略后,也要借机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在情绪失控时,往往会哭闹、犟嘴、扔东西,甚至其他暴力行为。家长在梳理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并教会应对之策后,家长还有一项关键的任务,就是要指出此次情绪失控,所做哪些行为是错误的,不允许再次出现同样的行为。只有这样慢慢引导,孩子才会慢慢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多思考,不逾矩,不随意发脾气,慢慢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