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3

annettahjj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谈工资话术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oRen19990828

已采纳

老板,拖欠工资,天理难容。

心理咨询师谈工资话术

115 评论(14)

爱美食的NANA

首先,你要从工作岗位自身来看,知道自身的价值。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一份简历或是沟通过程中,一个成熟的HR基本可以判定出一个大概水准(一个区间)。你不了解自身对这份岗位的价值,那么面试结果肯定会不理想。然而高估自己基本没戏,低估又委屈自己。

更多更精彩的工作职场知识,经验,技能之后会持续更新!

1.你首要的事情是要评估的事项是自身的价值,你可以从下面几件事项来进行评估:

(1)行业和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

知道最基本的行业工资梯度和职业平均工资,评估渠道:曝工资、分智等薪酬发布机构、APP和网站。

注意:请注意城市之间的收入差异,如沈阳的同等岗位工资基本等同于北京同等岗位工资的60%以下。

(2)工作年限

一般工作年限可以按照每年增加5-15%的复利增幅,你可以进行换算。

注意:非相关工作经验无换算价值。

(3)复合能力

复合能力代表你的适用于工作的多项组合能力,比如说你是一个码农,但是你懂设计,那么你显然可以适应更多工作,或是你是个销售,而且你还懂品牌运营和市场营销。你都可以要求公司为你多出来的那部分能力支付薪酬

注意:前提是这项能力对公司有用且公司在乎。

(4)公司和项目背景

这一点是较为拉开差距的一点,以某人为例,虽然不是BAT公司出身,但是经历比较牛,有国家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的参与经验,所以工作和薪水基本上也是任由他挑。一般来说,好项目经历大于好公司背景,因为大公司里见天混日子的也不少,好项目里面就算没做过实际贡献,但是耳濡目染之下,对于项目的成功方法论上还是能有些感悟的。在这一点上估值是比较困难的,我建议你不要轻易的设定,看目标公司与你做过项目的切合度来观察,否则你这项目再成功,但是跟新公司关系不大,就没必要说出来的。

注意:建议真的有项目经历再写在简历里,擦边行为就别提了,否则HR会揪着这一点来回问,不是真的有经历会被轻易发觉。

(5)教育经历和资源

一般来说,同等工作学历高的会比学历低的薪水高些,这个是国家现状,学历崇拜观的遗留,也被大多数企业接受,一般招聘应届生和工作年限小于3年的职位时比较看重,超过这个年限的更重视下一个东西——资源。

资源是指你在工作中积累的有利资源,包括人脉、项目经验、销售机会、资金来源,甚至于竞争对手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往往更有说服力,会极大地提升你的议价空间。

通过以上的信息,相信你可以基本估计出自己的基本价值,但是我仍然建议你在相关论坛上进行一些咨询,很多人力资源网站上都有比较详细的薪酬方案,还是找不到,建议找个HR朋友,坐下来聊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2.在我们的工作利益上,其实薪水只是薪酬体系中的一小部分。

(1)薪酬的构成

福利:国家法定的五险一金(用来看公司是否规范)

个性化福利:食宿补贴,节日礼金、商业保险、年金、假期等

培训:体系完整,干1年顶2年

环境文化氛围:团建活动、健身房等

(2)期权和股权

互联网公司和成长性快速发展公司,还会给员工实行期权和股权激励,没错,你当老板了。

透过这个,说明:1、公司发展得还不错,已经到相当阶段2、仍在快速发展,所以需要和团队利益绑定,3、管理层愿意与团队分享公司成长。

让我们来做一个选择:

情况一:月薪5K,五险一金,节假日加班二到三薪,带薪年假7天(逐年递增1天,至15天止),免费早午餐,另有公费旅游、节假日福利、免费公车、子女教育费用报销等等。

情况二:月薪,五险无公积金,无加班费,带薪年假5天(无递增),无其他福利。

你更喜欢哪一个?

在不参考公司发展前景、个人喜好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我相信大部分人肯定是更偏好第一种,虽然钱少了,但是公司显然更加正规,更重要的,完整的福利制度显示出公司对于员工的人性关怀,这一点在充实员工的工作满足感上更有价值。

3.谈薪实质上是一种商务谈判,如果我们不运用适当的策略,那你就永远无法优雅、机智的和新公司谈薪水。

谈判之前。首先,谈之前你要知道,每次跳槽,平均薪酬增长幅度至少要在15%,这个幅度的增长才能抵消因为跳槽而带来的风险成本,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完全没有跳的必要,除非你换了职业或行业。其次,你要做好个人形象的塑造,一个风度翩翩、仪容素整的形象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方对你的印象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仪容形象表示出你并没有陷入经济危机之中,你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职业的选择,在谈判中这一点尤其重要。最后,你必须做好事先的调查,这个公司的口碑、薪酬水平、员工工作状态,甚至于老板的风格、喜好、过往经历,只要你用心肯定能打听的到,毕竟圈子就那么大,随便聊聊也能够听到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败!

谈判之中。

(1)不要主动问对方类似于我值多少钱、这个岗位的工资预算是多少或者你薪水的大概范围的问题,这首先暴露了你不懂得对方公司薪水定酬的弱势,为了避免这一点,先问下对方的福利制度、节假日福利、加班费用等等擦边问题,通过这些福利反推公司的实力状况,然后自信的给出自己的价格(根据段落1中描写)。

(2)你要告诉对方,你对于自己价格的自信程度(前提是这个价格相差不大),它来自于对于整体薪酬的评估、自身实力的评估、市场需求的评估,相信到这种程度,基本上HR不会再跟你死缠烂打了,他应该明白你不是个好忽悠的人,剩下的就是由相关领导决定了,HR是决定不了你的工资的,至于那个领导是否接受这个价格,就得看你的面试成果了。

谈判之后。

(1)别把苹果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尝试几个公司能够让你对于这个工作的情况更加的熟悉。

(2)不要轻易接受对方的还价,你的价值应该不是轻易可以降低的,你要让对手知道,在这个方面你可以运用一些小策略,具体什么的我就不说了。

最后。其实当我们经历的多了,面试的多了,其实很多问题和经验自己就可以慢慢摸索出来。我就见过一天面试6个公司的,虽然这有些草率,但是确实可以练习面试的技巧。

179 评论(15)

噗噗小维尼winnie

先询问应聘者的最低期望薪资是多少,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如果说应聘者的最低期望薪资是在公司的岗位薪酬范围内的,那么可以告知应聘者您所期望的薪资我们这完全可以达到;如果说应聘者的最低期望薪酬超过了公司的薪资定档,可以说我们公司目前可能达不到你期望的薪酬,但是我们公司有什么优势这样去谈。

249 评论(11)

四川创和

一、面试者“防范意识”不强有些不规范的企业往往在面试过程中钻薪酬体系的“空子”,对面试者只谈总收入,让有些不明就里的面试者误认为这是基本工资,等拿到工资时才发现远低于最初公司所说的标准,这时候再找公司理论,公司会找出各种理由进行解释——级别太低,没有福利待遇;各种费用需要从工资里扣除等等,理论的结果也只有自己吃哑巴亏。解决方式:如果遇到了这类企业,可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试着要求企业增加福利待遇,比如增加年假天数、要求弹性工作制、提供免费公司停车位、完善职业发展规划或给予培训机会等非现金福利。当然前提是自己有不可替代性(你的工作很难或在短时间内不能交给别人做)。这样一来,企业会考虑到新员工的招聘成本和培养成本,自然会在这些问题上妥协。二、谈薪时勇气不足谁都会有失败的时候,不如尝试让自己变成经验丰富的“面霸”——当你可以自信满满地面对面试官,并且在合适的时机处之泰然地谈论薪酬问题的时候,相信你不仅会赢得面试官的一票,还会得到预期的薪酬。不要害怕自己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很差劲,因为很可能你出的“丑”对于面试官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你也不必担心失败的面试经历会影响你今后的面试,你可以试着把每一次面试的经历当作历练和积累的过程,当你学会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的时候,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三、行业薪酬水平不了解如果没有在跳槽前做好足够的功课,就很容易遇到“吃亏”的问题。等到入职后才发现自己的工资比同行低很多,恐 怕这时候再后悔已经晚了,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也会随之而来,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因为薪酬问题而慢慢消减。解决方式:为自己的失误付出代价是必然的,但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跟主管要求加薪或提高福利待遇,比如在工作表现出色或业绩突出等情况下提出此要求更容易被上司接受。切记不要在刚入职时以“入职薪酬过低”为理由跟上司提出加薪要求,否则不仅会招来上司的反感,还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选择跳槽,因为职业发展相对短期利益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四、税前?税后?解决方式:劳动合同上约定的工资数额如无特殊说明,一般来说都是指税前工资。所以为了保险起见,面试时谈到薪酬无难题不妨直接问清楚,以防后来发生争议。最好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特别标注下“税前”“税后”,否则“签字画押”后再想与企业理论,修改薪酬的可能性就没有了。如果想挽回损失,最直接的办法还是要求提高福利待遇。

161 评论(8)

爱玩的小猪2007

如今,制造业企业想要招一个双向满意的人才,实在是太难了。而其中又有一种情况最让HR郁闷,那就是当你看上了某一个人才时,明明一切都很合适,却卡在了薪酬谈判这一道槛上。那么,面对自己心仪的人才,HR到底该如何谈薪资?谈薪酬时又该掌握哪些技巧呢?今天就为大家整理10个薪资谈判重点问题解答,先从最重要的说起,大家学起来~1.应聘者期望的薪酬超过公司定薪范围,怎么进行洽谈?第一,明确告知定薪原则。有的应聘者认为,企业要依据自己提供的上份工作薪酬和期望薪酬来定薪,存在很大可操作空间,这时候要明确告知应聘者,定薪必须遵循公司的薪酬体系;第二,弱化应聘者重要性。委婉强调非常看好候选人,但也有很多候选人在竞争该职位,公司正在比较衡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应聘者谈判筹码,但一定要注意话术,避免起逆反作用;第三,展现“全面薪酬”。人才换工作的考虑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司平台、工作内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要提炼出企业尽量多的卖点展现给应聘者,提升整体的吸引力。第四,申请特批待遇。多数公司的薪酬标准都是有一定弹性的,如果候选人能力很强,经验丰富,的确是公司所需的优秀人才,HR可考虑向领导申请特批待遇,避免流失宝贵人才。2.在面试技术工的时候,无法评估其技术的情况下,如何谈薪资?对于数控工程师等技工类人员的招聘,考虑可操作性,看能否增加实际操作考核,由用人部门组织考评,从而对应聘者技术水平得出一个结论,结合公司制度及岗位匹配度予以定薪。3.招聘管理岗位人才,老板又没给薪资范围该如何谈薪资?管理类岗位的招聘,建议还是先与团队负责人沟通,确认大致的薪资区间,但在很多民营企业里,也会存在由老板或领导直接决定薪资水平的情况,针对此类情况HR可以先了解应聘者的薪资要求及原薪资情况,将意见反馈给相关人员。4.什么时候谈薪最恰当?对于比如操作工之类的基础岗位,直接在初试中沟通薪资可以提高招聘效率。管理或技术类的岗位,则可以根据面试节奏来安排,并在面试过程中了解应聘者薪资需求。5.应聘者一开始就问工资多少,该如何回答?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公司给薪的底线和最高上限,但是只告诉应聘者给薪范围的下限及中间值,这样一方面可以替公司筛选掉对薪资有过高预期的应聘者,一方面又保留了谈判空间,遇到经验丰富或者条件极佳的应聘者时,还可以有往上调整的弹性空间。6.“薪酬拉锯战”中有什么沟通细节需要注意?一般薪酬谈判都要经过2-3次,在每次沟通之后,如果应聘者有异议,且仍在合理范围,可以表示自己会帮忙争取,然后留一段时间作为缓冲后再回复,体现是需要流程审批的,制造一种“得来不易”的感觉,也能让对方自动降低期望。而当薪酬明显超出公司薪酬标准时,可隔一段时间再询问其意向,同时继续物色其他候选人。7.谈薪陷入僵局,如何从情感上进行突破?人都是情感的动物,因此在谈判过程中要软硬兼施,特别是在薪酬谈判进入僵局的时候,识别对方的其他需求点,用感性的说服也能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比如关心对方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突出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关注对方经济压力,关注对方通勤情况等,主动去帮助应聘者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对方就会从情感上有所偏向。8.公司新成立,薪酬制度不完善,又需要大规模招人,怎么做能既留住面试者又不影响谈薪?还是需要结合市场调查和领导敲定一个大概区间,告诉新人不会比同行业低,不设上限,关键看面试和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了,最终待遇会在面试通过后与公司领导协商给予回复。9.如何描绘薪酬发展前景而不显得太“虚”?告知对方在企业可获得的发展前景,比如提前转正、职业发展通道、薪酬提升等,可以举内部员工的实际例子来说明,引导应聘者往前看。有些HR认为这些话是虚的,不需要提及,但正是这些东西会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度,引导其做出决策,HR是应聘者了解企业文化与管理机制的窗口。10.求职者应聘的岗位和他的工作经验不匹配,薪资还应该参考他以前的工资吗?不必参考,因为他在这个岗位等于是新手,没有经验,建议遵循公司的岗位工资标准。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10个薪资谈判技巧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322 评论(13)

monica的私人花园

如下:

1、老板,你好!我想你是不是忘了发我工资了,我知道你很忙,把我忘了,你看什么时候能把我工资发一下吗?我上次去医院看病啦,还借了同事的钱呢,你看啦,我也没理由到发工资了还不还人家的钱啦,你说是不是呀!

2、老板,我上班就像跟老婆雷打不动的约定一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风里来雨里去这么多年,你还拖欠我工资,你说得过去吗?

3、老板,我的工资给不给,快过年了,不给,我让你过不好年。

4、老板,我最近打算结婚了,希望你能尽快把我的工资发放给我,也不枉我这些年在公司的辛苦努力。

5、老板,我相信我们都是守法的好公民,你能不能尽快把我的工资给结算一下,我希望离职后也不跟公司产生任何摩擦。

6、老板,工资是我的劳动的一种体现,我做事了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且我最近打算结婚了,在现在这个关键时期,希望你能把我的工资给发放给我,希望你是能理解的。

112 评论(14)

张小电1301

1、不一开始就谈薪资有不少的hr在面试时是避免一开始就谈论薪资的,因为这时还没有对面试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因此不会去说出具体的薪资,否则会破坏掉谈判的可能性。在谈话的过程中hr就会了解到对方,然后渐渐占到上风,然后根据应聘者的实际情况给出合适的薪资。2、不直接询问你对薪酬的希望多数的hr在招聘面试时也不会去直接询问对于薪酬的待遇是多少,其实这样做已经给予应聘者开价的权利,这样对于企业是比较不利的。相反的,如果hr询问了面试者上一份工作的薪资之后,就会增加了应聘者的希望。3、只透圳薪酬范围的下限及中间值不少的企业在招聘时,只会透露相关职业的薪酬范围,这样的做法对于企业是不利的,应该保留有薪酬范围的上限,只告诉招聘者下限以及中间值,这样可以避免在一开始就将企业的底牌去亮出,从而影响到后期的薪酬商议。

34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