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卷小白菜
在最近央视一套热播电视剧《人民检察官》第一集的开头第五分钟到第十分钟,用了短短的五分钟时间,爆出了一个非常冷门的知识——读瞳,根据剧中方局的解释:读瞳,大部分读的是微表情和微动作,这些都是转瞬即逝的东西,最短的只有二十五分之一秒,虽然这些微表情和微动作十分的短,但是却能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在人的微表情里,左脸的表情至关重要,因为右脸的表情往往是经过大脑修饰加工的,而左脸的表情则更能表现一个人的真实世界。 除了微表情外,人的微动作也至关重要,一个简单的耸肩动作,手部的轻微抖动,就能反映一个人是不是在撒谎。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电视剧中的一些片段: 方局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前,首先简单总结和分析了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点作为铺垫,表面上是在称赞他因为能力突出而仕途一路攀升,实则在以此引起嫌疑人的认同和注意,这里有一个细节,当方局说道“可见你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的时候。嫌疑人露出了得意的表情,并说出了“谢谢你的夸奖”。可见审讯与被审讯双方已经建立起了沟通的基础条件。 紧接着,方局迅速切入主题,开始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情人究竟是谁这一关键问题进行审讯,并根据之前的推测,试探性地抛出“会计是你的同伙兼情人”这样的论断。当听到这样的结论是,镜头切换到了嫌疑人的手部,嫌疑人的手不自觉地挪动了一下。说明这句话对他的内心有所触动,但是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触动,还不好下结论,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这需要一个相类似的样本进行对照分析才能得出下一步的结论。 方局选择了出纳,因为出纳和会计两者的工作性质相似,具有可比性,当方局说出“出纳才是你的贪污同伙兼情人”的时候,嫌疑人的表情出现明显特征,左脸嘴角上扬,看似轻蔑,又似窃喜。因为左脸的表情最能反映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说明嫌疑人内心世界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这个检察官不过如此,在这里随便瞎猜,另一种是:还好这次没有错猜对。前后两者一对比,方局得出一个结论,会计就是嫌疑人的同伙兼情人。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结论,方局更进一步,厉声说到”谢谢你给了我答案,马上行动“,这一突如其来的“马上行动”让嫌疑人意识到自己暴漏了什么,但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心里产生了莫名的恐惧,进而流露出自然的惊恐表情,并脱口说出“你们干什么”,用提高声调来掩饰内心的恐惧。 当我看完这几分钟的审讯过程之后,对方局的智慧和谋略深深折服,反贪局的每一名侦查员都接受过系统的审讯策略、审讯心理学习,只是在运用上娴熟程度不同,但是都能从总体上把握案件的脉络。 回顾完该剧的精彩片段,我们再回到“读瞳”这个冷知识上,常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嘴巴这个“大门”紧闭的时候,其实“窗户”是打开着的,“读瞳”这一特殊技能,不仅在检察官审讯中经常用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也经常用到。 当一个小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走进家门的状态,往往是双肩下垂,眼睛看着地面,表情凝重,不敢和家长对视,这个时候,即使孩子不说,家长也知道,孩子这次没有考好。 下面是网友们分享的一些微表情识别技巧:
舞动的骷髅
杜晓河日常工作中非常“拼”
35岁的杜晓河是义马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从检14年来,他和干警们一起屡破大案、要案。不论是面对国家部委官员的贪贿案,还是副处级干部的受贿案,这个“拼命”的反贪局局长,始终铁面无私。
为突破案件 他研究了一夜
刚参加工作时,杜晓河从档案室调阅了近年来查办的几十起案件的卷宗来学习,仅仅一年半就成长为侦查能手。这些年间,他先后办理贪污贿赂案件111件123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
在办理国家某部委一副司长梁某的贪贿案件中,为找到讯问突破口,他一夜未眠,把梁某的工作经历、业余爱好、活动轨迹、会议讲话等资料逐一进行研究分析。
第二天一早,杜晓河立即展开讯问,7个多小时的时间,他硬是把梁某这个“博士后”谈得痛哭流涕、心服口服,主动交代了受贿10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每年他有近200天睡在办公室
义马市反贪局只有6名工作人员,被称为“袖珍”反贪局,但反贪工作一直位居三门峡市检察系统前列。
在杜晓河的日程表上,没有节假日:他每年有近200天睡在办公室,吃方便面就咸菜;妻子待产,身在郑州的他匆匆忙忙赶回义马后,短暂停留又出发了……
几年前的一天,群众举报说,义煤某矿的李某涉嫌受贿,由于举报人事先放出风来,李某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经过一天的讯问,案件始终没有任何进展。李某的一个小动作引起了杜晓河的注意:李某提出要剪一下指甲,当办案民警把钥匙交给李某后,李某却趁办案民警不注意,迅速将一把小钥匙卸下握在手中。
随后杜晓河调整讯问策略,李某的心理防线松动了,交代了受贿50多万元的犯罪事实。那把钥匙就是其藏匿赃款的抽屉钥匙。
学习的好榜样。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