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2

周大侠go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铃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画布大小

已采纳

漫谈“溺爱”的危害 曾几何时,吃苦夏令营,“磨难教育”这些闻所未闻的教育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这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们承受磨难,补上吃苦这一课。任何东西一旦需要额外的补助,那就说明了一种情况:生活中遇到的太少了。 从独生子女,到由此产生的溺爱;从溺爱,到由此产生的危害。这些我们都已听得太多,许多家长也渐渐注意起来,于是产生了“磨难教育”。 我想问的是:这种“突击式”的教育方式究竟有多大作用呢?在进行“磨难教育”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变得能够吃苦,看到了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变得能够战胜困难,可是,我们同样看到了,父母亲在磨难教育结束后更加伟大的“爱”:孩子吃苦了,理应慰劳慰劳,于是孩子得到了“小皇帝”般的待遇;孩子战胜困难了,理应奖励奖励,于是又得到更多的零用钱。生活又回到了从前,而这次“磨难教育”所留下的可能仅仅是一篇日记或几张照片。 我还想问的是:如果在平时就不给孩子许多额外的“爱”,参加这种教育活动还有什麽意义?活动毕竟是活动, 它无法代替生活,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试问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磨难教育”,怎能和生活中的“望尽天涯路”式的困难相比呢? 对孩子来说,他小的时侯也许会觉得父母对他很好,但当他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父母对他很好,但他逐渐长大,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父母的干涉是对他的一种禁锢,他想冲破这道禁锢,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由此看来,溺爱在两个阶段是危害最大的:一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时期,二是孩子渐渐独立的时期。尤其是前者,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也是唯一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强的性格,让孩子自己面对对生活中的小困难,小挫折,自己去解决,才可能更好的面对走上社会后的大困难。否则就很容易被困难击垮。一句老话,做父母的都是为孩子好的,总是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这种爱要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为标准,切不可使 “爱”成为“溺爱”,切不可由父母包办代替,否则,不但孩子难以承受,同时,也让孩子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不知所措。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被社会淘汰。 最后套用黑格尔的话,假如你将所有困难都关在门外,那么成功也将被你关在门外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铃

112 评论(10)

CuteGourmet

自闭症的孩子大多是从3岁左右开始的。专家指出,很多自闭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关心、缺乏爱导致的,而是因为对孩子太溺爱,过分满足和保护孩子,抑制了孩子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而导致的。 例如,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将手指向一物品,就立即拿给他,甚至孩子的目光落到哪儿,家长就立即将东西拿过来,这样其实抑制了孩子的正常成长。1~2岁是语言形成的最好时机,孩子应该得到启发式教育。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当孩子将手伸向某处时,应告诉他所指的东西是什么,再问他要干什么,多给孩子一些语言刺激,孩子的语言天赋才能被激活。 过分满足孩子,使孩子不用说话就能得到满足,没有语言刺激,没有语言交流,就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逐渐就会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这样是非常危险的。溺爱会导致孩子“爱无能”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成年并步入婚恋期,教育专家指出,由于一些独生子女长期被家长的溺爱包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他人交往等性格缺陷会导致“爱无能”,容易对其婚姻、家庭造成不利影响。 在日前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和谐社会与家庭教育”论坛上,不少专家都很关注独生子女的婚恋问题。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王玲长期从事婚姻、家庭问题的咨询与研究。她说,一些独生子女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从小到大自己的事情全部被家长包办,形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以及重享受、不懂得付出的性格缺陷。他们成年后,在恋爱中习惯于被爱而不懂得爱他人,成立了小家庭后自己不愿意多付出,又往往要求对方在感情、时间、精力等方面付出更多,这些都是“爱无能”的表现。王玲说,“爱无能”正是造成现在年轻人离婚率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安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则认为,家长过度溺爱孩子造成他们“爱无能”的另一种表现,是年轻人心理承受力太弱,由于怕受到伤害而没有勇气“说爱”,最终错过了恋爱的机会和年龄段。这样的年轻人由于不懂得“经营”爱情和家庭,成家后也很难营造出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 王玲说,恋爱与婚姻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成就幸福的情感生活,需要豁达的心胸、勇于付出的精神和双方相互的理解与宽容。在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孩子成年后家长更要帮助他们尽快独立,在思想和生活技能上都成熟起来,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将来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青春期心理障碍引发的几个问题——自杀、焦虑、强迫症等。从临床的病例看,深圳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杨志伟博士指出,厌食与厌学也是目前青春期心理障碍易引发的问题。杨博士告诉记者,厌食症有其特点,第一是青春期高发,第二是青春期的女孩高发,比男孩高五六倍——青春期的女孩自我意识比男孩更强、更内向敏感,且不如男孩般有更多的途径如运动等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杨博士表示,厌食这个问题非常受关注,因为不仅仅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对孩子的生理健康也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甚至威胁孩子的生命。我国曾有一个孩子,因为厌食症,后来因极度饥饿、营养不良,引致抵抗力差,最后死于并发症。而美国也有一名著名歌手是死于厌食症。为什么会产生厌食症呢?杨博士认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亲子关系——很多时候是家长过度的爱以及爱的表达过度造成的。杨博士指出,厌食症患者都有共同点:一是这些孩子都非常聪明、敏感内向,自我意识都非常强,但是其依赖性也非常强。二是特别受关注,一般是集全家宠爱于一身。三是对自己、对别人要求很高。这些孩子所在的家庭对孩子的关注过度,家长对孩子的爱表达过多。如生活细节上无微不至,吃饭上无微不至,甚至强迫孩子吃好的,吃这吃那。孩子就产生了潜意识的冲突和反抗。因此,这种病症的出现,父母有责任——严重点说,父母是孩子自我独立的心灵世界的侵略者。父母打着爱的旗号,侵犯了孩子独立的心灵世界,孩子没办法抵抗,所以选择毁灭自己。杨博士告诉记者,曾有个10多岁的孩子,原来约100—110斤,后来因厌食体重下降到70斤,皮包骨头,但是仍继续坚持上课。像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导致孩子身体各个机能都会受损,以后再怎么调养,也很难恢复。

215 评论(11)

xuexue1535

你好朋友再爱情中,有共同话题到底重不重要?今天文章谈论这个“话题”,是因为听到这样一出对话。女人问男人:我的爱好很小众,你会不会为了我去学习我的爱好,这样我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男人客套地回答:会。这两个人想奔着培养爱情关系的方向开始交往。爱情中,有共同话题到底重不重要?一、重要有些情况下,有共同话题是比较重要的自我认同需要在关系中获取自我认同的人 ,两个人有共同话题会比较重要。人的很多行为是为了寻觅自我认同,肯定自我认同。这点在觅偶中也不例外。能够肯定自己的自我认同感的对象,会比较受欢迎。爱情关系中能够肯定自我认同感的元素有多种。每个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专注的话题,往往与自我认同有关。如果两个人在很多方面有共同话题,而且观点契合,会被认为三观比较契合。两个人在一起感觉是一伙的。这既证明了自己的自我认同;两个人在一起,无疑又是一个加强版的。这会成为觅偶的一个判断维度陪伴如果有一个人能够与你探讨你喜欢的话题、你的兴趣,这种相处会被感知为有质量,同时也是有质量的陪伴。遇见自己时喜悦,遇见知己时温暖, 共同话题,共同兴趣,会让彼此感觉亲近、熟悉。不少人找对象时,会考虑双方是否聊得来。与一个人能够在很多方面聊得来,有共同话题,观点彼此认同。无异于在相互陪伴中彼此肯定,同频共振。对于还在寻觅自我认同,还在建构自我认同的人,会需要有共同的话题。在能够畅聊热聊共同话题的过程中,会感觉遇见了自己,遇见了知己,遇见了自我肯定,遇见了加强版,让自己感觉更有力量,更安定。对这类人来说,能够与人畅聊共同话题,也是一件舒适的事。因为这样的聊,相当于一步一步又肯定了自我,这渲泄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存在焦虑。对于尚未建构起坚固的自我认同的人,往往会有存在性焦虑。而这种陪伴,能够缓解这种焦虑。所以,构建爱情、发展爱情,共同话题对这类人就会比较重要。二、不重要对于已经形成稳固、肯定的自我认同的人,这种共同话题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对于他们来说,没事聊话题纯属浪费时间。他们知道,越厘不清楚的人,就越喜欢去厘清楚,而且还要表现出自己厘得很清楚的劲头,聊得头头是道。已经形成稳固自我认同的这些人,他们的自我认同是已经在自我负责的路上,就是说,他们用行动、用创造去完成自我认同,养育自我认同。而不需要从关系的互动中来获得。他们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聊话题,扯关系。或者他们已经超越了自我认同的需求。不再执着于自我认同。他们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Diy,创造。所以,你要跟他们找话题,找共同话题,不再重要,甚至对他们来说是浪费时间。他们通过你聊的话题,来判断你的位置在哪里。对他们来说,共同话题不是那么重要。爱情中,有共同话题 到底 重不重要?看情况。我是心理顾问刘英雅,用心理学分析爱情婚姻家庭人生,让亲密关系成为自我成长的课堂。欢迎关注。刘英雅:心理学专业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恋两性情感家庭研究者,身心灵成长研究者。十几年的心理学工作,专注于家庭婚恋情感、个人身心灵成长。

150 评论(9)

zenghuo721

“溺爱不是爱”,家长的这几种行为,可能正在悄悄改变孩子的性格

34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