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之垣
前段时间,甘肃省庆阳市一名高三女生因为班主任猥亵而跳楼的新闻曾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对涉事女生表达同情与遗憾、对班主任指责讨伐,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那个女孩子几乎在出事的第一时间就向学校的心理老师寻求了帮助。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庆阳六中的心理老师王老师并没有履行身为心理咨询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反而把女孩子往痛苦的深渊里又推了一把。通过涉事女孩的自述信,我们大概可以还原一下当时的经过:王老师在女生前来寻求帮助后,没有使用咨询技术对女生进行帮助,反而是告知年级主任,然后年级主任找到班主任要求其向女生道歉。王老师做法违背了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违背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那么,什么是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呢?保密原则是咨询师(治疗师)对来访者(求助者)个人隐私权的尊重。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师应当在初诊接待及其他必要的时候,向来访者说明保密原则。遵守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需要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在没有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不得随意透露上述信息,也不得随意打探求助者与咨询无关的个人隐私。当然,在咨询过程中,也有保密例外的时候,主要是在以下几种情况:①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②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③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④心理咨询中出现保密问题限制,如报告虐待儿童、老人等。⑤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⑥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保密原则是所有心理咨询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它尊重了求助者的自主性,体现心理咨询师的诚信,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这个事件中,女生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时显然还没有触及保密例外的条件。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庆阳六中的心理老师的做法已经违背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也许有人会说,学校的心理老师有老师和心理咨询师两个身份,在这个事件当中,王老师的做法或许是以老师这个身份为出发点所以找了年级主任。但是,在咨询师和老师两个身份之间,还是应当以咨询师的职业标准为重。首先是咨询师,学生找心理老师是做咨询的。角色混乱会出问题,所以担任太多角色不适合给学生做咨询。在专业术语中,这叫做避免双重关系的原则,也就是说,咨访双方应仅限于咨访关系,而无其它任何关系。比如说心理咨询师不可以给自己的朋友或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学校的班主任不可以给班上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避免双重关系可以减少来访者的顾虑并且降低纠纷发生的几率,是对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共同保护。除了保密原则和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心理咨询师的原则还有:·时间限定的原则:一般一次咨询50min左右,一周一到两次·“来者不拒,去者不拒”原则:“来者不拒”意味着来访者只要来了就要接待,“去者不拒”意味着咨询师只给主动求助的人提供咨询·感情限定原则:即关系限定,来自非咨询关系的要求是不可以答应的。这里要切忌产生恋爱关系。·重大决定延期原则:待咨询结束后来访者再做重大决定,如离婚、退学·伦理道德原则:要让来访者了解他的权利和义务,未经来访者同意不得录音,资料保存,收费标准提前明确。在庆阳的这次事件当中,女生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但是让人失望的是心理老师却没有履行她的工作职责,在某种程度上恶化了事情走向。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因此对心理咨询产生特别多的偏见,可靠、正规的心理咨询一定可以为你排解烦恼与解答困惑。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时,一定要注意看心理咨询师的是否有从业资格(如中国心理学学会注册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咨询师)。如果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咨询师有违背咨询原则的地方,请停止咨询关系,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可依据《精神卫生法》进行举报。参考资料:钱铭怡. (2016).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重排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郭念锋,等. (2017).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痴货小逗逗
心理咨询师是不能给熟人做咨询的.因为心理咨询是要客观判断的,熟悉了以后,就会主观因素太多,影响判断.所以如果你是想解决问题,建议你直接做咨询,而不是和咨询师成为朋友.
猫女盈盈
小病之一:不喜欢突然到访,交朋友很困难。她最近认识了小A,聊得来,彼此欣赏,可小A总是在突然想起的时候来个电话说:“现在一起去逛街吧?”“一会一起去吃饭吧?”因为她习惯预约,她的工作时间是预约制的,她的休息时间也需要预约,因此前几次她还能理解小A不预约的习惯,并开玩笑说:“有啥计划要提前告诉下啊,免得没时间赴约。”可小A并没往心里去,时间久了,她累了,她不习惯这样突然而至的约会,赴约不见得有时间,不赴约次数多了小A觉得她不给面子。而事实上,她觉得即便是朋友,也要懂得彼此尊重对方的时间和习惯,否则如何成为朋友呢。小病之二:对时间很敏感,被打扰就像被抢钱。她工作的时候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计时的,不是来访者的时间,绝对不给。因此,她把时间分得很清楚,不是她工作的时间,她不愿意别人打扰。偶尔的紧急事件可以理解,但平常的日子,她对待任何人非工作时间的派遣还是爱答不理的,这是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师的通病,她听到非工作时间派遣工作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小时几百块的,加班费你出么?”小病之三:讲究原则,得罪人。心理咨询师忌讳双重关系,即不给亲戚朋友相关人士做咨询。最好是陌生人对陌生人。双重关系,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有害无利,因此,职业的心理咨询师是不会接待亲戚朋友的。很多人会对心理咨询师有这样的评价:“不近人情,想借点光都难。”是啊,似乎只有这个职业不能让亲戚朋友借光,若是开饭店朋友可以打折,开出租亲戚可以免费,可做心理咨询的不但要收钱还一百个不愿意接待。即便你解释给人家听,为什么不能接待,人家心里还是不相信,心想“就没见过这么矫情的职业。”小病之四:总是在学习,累不累啊!当你认识了一个心理咨询师,你发现,周末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她,一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