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BABY
行业管理规范尚未建立。首先,缺乏专门的行业管理法规。201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施行,首次将心理咨询与治疗纳入精神卫生领域并加以规范,充分肯定了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心理咨询的执业地位,执业心理咨询有了法律保障。但该法涉及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条款仅6条,且都是原则性规定,缺乏相应的司法解释和实施细则,这导致我国心理咨询师在实践中无法可依。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几条规定外,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管理,目前主要是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或实施细则。心理咨询中的协议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进行规范,缺乏专门的法令和规范。其次,缺乏国家级的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缺乏使本行业的行业管理能力不足。虽然已有从业人员资格标准,但是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管理机构对机构服务条件、从业人员资格进行审核。其次,对心理咨询的效果缺乏定期的考查、检查,缺乏交流,导致心理咨询效益不一,影响心理咨询信誉。
天津家具城
1、急于给建议刚做咨询工作的人,通常会有一种急切的助人愿望,渴望更为迅速地为人排忧解惑,而且通常他们会认为有问题就不好,有问题就要找原因,就要克服。因此,还未来得及聚焦,或是进一步确认与澄清,抓住对方表面的问题就开始说教了。2、无视对方情绪当来访者表现出很矛盾或很难受的感觉时,咨询师不能及时给予接纳与共情,而是不管不顾,抓住对方陈述的问题急切地想解释。这时来访者通常感觉的是对方只关注问题,而不关注我这个人。因此和咨询师难以建立信任,也就难以接受对方的引导。3、说的比听的多得多当咨询师定位自己是个解疑高手后,他们通常来不及细细倾听与进一步追问与澄清,就急于答问,因此,从整个咨询过程来看,我们发现,咨询师可能比来访者说得还要多得多。这样相当于将咨询等同于单方面的教育,或者长辈对晚辈的告诫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