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炸天1234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有天赋的人,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努力的人。俗话说“笨鸟先飞”指的就是我这样的人,所以我一直不是很好也不是很糟糕的过着自己的人生。直到有一天,我在《孩子来自天堂》这本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是一颗种子,来自天堂的独一无二的种子,带着自己独特的命运,来到这个世界。我在思考着如何看到孩子自己独特命运的同时,也想到自己的生命又何尝不是一个独特的命运呢?而我之前几十年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命运的独特,也没有想过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哪里?“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开始发笑”,人们从来就跟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样。有一次蔡志忠做演讲,穿着一件很旧的白衬衣,一双普通的凉鞋,背着一个帆布包走到台前,慢慢讲到他四岁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寻找到他的天赋才能------画画。于是他一生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努力,并且被人们称为“有天赋的人”,而他自己对天赋的看法却是:选择自己最拿手,最喜欢的事物,全力以赴把它做到极致。他是一个看透了的人,明白天赋并非带着太多的神秘,也并非有特别之处,只是一个人找到自己生命的本真,并在这个本真上付出自己的热情。我喜欢的事物可真不少,这一路走来,我就像那只下山掰玉米的猴子,不时喜欢上一些新的或旧的事物,又不断丢掉那些曾被我喜欢的事物,一路走一路掰,又一路丢。所以我即使一直很努力的样子,却处在一直很平凡的现实。而从年少时只有读书写文讲故事,这几件事在这一路的成长中始终没有丢掉过,我之前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我喜欢的事了。而我竟然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太不认真,如果把自己热爱的事做到极致会怎么样?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好奇,开始思考做自己喜欢的事对自己人生的意义。蔡志忠在四岁就开始思考他的人生意义,我是在四十岁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在不惑之年重新开启人生旅程:未来的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做有意义的事。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不论开始觉醒是在什么年龄,一旦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方向的时候,你会发现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我喜欢看书探索人性探索自己,于是被引领到了心理咨询师的行业中;我喜欢写文,于是被引领到了写作的路上;我喜欢讲故事,于是导读师这个职业又出现在我面前。每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都充满着热情,感受着从心底深处生发出来的快乐。我到社区去给那些孩子们讲绘本故事,看到他们眼里闪着的光,脸上灿烂的笑,就看到了自己的快乐 ;我到农村去给那些老年人们做陪伴,看到他们挥动着颤抖的双手,裂开豁着牙的嘴给我说“再来”时,就看到了自己的幸福;我在心理服务中心,听到那些或悲伤,或激动,或无助的声音渐渐平复,听到来访者们轻轻呼出的那一口放轻松的气时,就看到了自己意义。当我看到自己的文字渐渐能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时,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当我投入到这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发现越做就越想要做得更好。人们都愿意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做个极致的践行者。这些我擅长的事就是我热爱着的,是有社会价值的,我慢慢的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独特之处。在近知天命的年龄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才能。也因为这些天赋才能的被发现,被重视,被训练,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让我的生命更有价值。
福气少女毛毛酱
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智慧 文:檬梦果兔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或许,当我们活出自己时,生命才不会被辜负或是浪费。生活,拥有好的思维,就能拥有好的人生。思维,决定着我们人生的高度,思维,决定着我们人生旅行的航程。好的人生,不会总是固定的思维模式,有时候,它需要跳跃,需要延伸,需要扩散。世界,我们只有去过不同的地方,看过不同的风景和习俗后,才能领略到各地独有的特色和韵味。人生,有时候,就如一张张地图,而我们的过去,现在,将来就是不同版本的地图。当我们活在回忆,活在过去里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城市地图,我们只看到了生活曾经赋予我们的心酸和美好,而还有很多别样的风景,我们却从来没有抬头看一眼。有时候,我们要有自我意识,强大的成功人士都有十分明确的自我意识,明确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他们不是活在回忆里,只是将过去作为一种生活的经验,作为一种阅历,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人,要活出自我,就不能止步不前,也许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会从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个城市的一端,然后如此反复,我们会不停地在踏步,在前行,或许这就是人生另一张地图。每个人,都是一切的根源。看到自己,才能看到更多。很多情况下,人生总是如一张移动的地图,而我们就像在探寻这张地图的足迹,或许是七大洲,四大洋,或许那就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憧憬,是我们的整个世界。人生,我们心里的地图是什么样子,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就是什么样子。与其总是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如好好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究竟是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有人说,换个角度,就能看清自己。是的,生活,贵在真知,只有当我们真正地自我觉醒,才能在最好的时间里,遇上最好的自己。没有人生而完美,没有人生而伟大,辉煌的人生都是奋斗出来的,灿烂的人生都是努力出来的,宁静的人生都是修炼得来的。人生,想要平淡,踏实,富足,就要清心,这样才能看清自己,看清方向。林清玄说: 从生活中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自己就会在过日子中过得快乐。其实,困扰我们的只是我们的心念而已。“天天是好日子”,心灵就会豁亮,没有困境烦恼。换个角度看生活,就是另一个样子。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妇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卖布。 下雨天,妇人就会担心小儿子染坊的衣服晾不干,影响生意。天晴了,她就又会担心她的大儿子店里的伞卖不出去。就这样,这位妇人常年过得不开心。 后来,她碰到一位哲人,哲人跟她说,你不妨换个角度这样想。天晴的时候,人们都到我的小儿子店里买衣服,买布料,下雨天的时候,人们都到我的大儿子店里买雨具,这样我的两个儿子店里都有生意了,都有钱赚了。 听那位哲人这么一说,妇人的心情立马好多了,人也慢慢开朗起来,整个人看起来也变得精神多了。 所以,人有时候,固步自封的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不改变自己,就很难变得快乐,而只有我们真正改变我们的坏想法,坏习惯,才能让人生换一种活法。 生活,总是有很多不如意,有时候,当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改变思维,换个角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路途。 生活的真相,总是隐藏在自我的真知后,有时候,只有静观自己,才能找到不一样的人生出路。 有一位富人家里很有钱,可是他总是忧心忡忡,每次出门时,都会担心家里被偷。他想养一条狼狗,可是又舍不得花钱请人喂狼狗。 后来,富人想了一个办法,每次出门前,都把自己家的无线网密码改成无密码,这样他才安心出门。 后来,每次出门回来,富人总能看到自己家的门前挤着十几个人,大家都抱着手机,平板在那里上网。 富人很开心,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家不安全了。 有时候,我们人生中,总会遇到不一样的困难,与其总是担心抱怨,与其总是害怕焦虑,不如选择放下,试试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困境后的迷雾的真相。 人这一生,换个角度,看生活,就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会自我归因,自我觉知。或许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人生的起跑线,但这一路,到达终点,还有很多不同的东西在影响变化着。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说: 人生,做外部归因的人,他的心理逻辑几乎没发生改变,于是不断有同样的轮回;做自我归因的人,随着内在意识的升维,他的外在人生也在升级。 生活,我们总是在构建不同的关系。幸福感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源头是人际关系的深度,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不能做自己时,我们就不会去构建太有深度的关系。 人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相处,有的时候,只有换个角度,才能看到局限,看到真相,有时候,只有换个角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格局,有时候,只有换个角度,才能在自我觉知中看清自己,才能看见光明。 人生,成为你自己,才能活出自己。老子,在人生的路途中,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圣人,宁静之人,所以,他才能活出快乐的人生。 我们的一生,只有内心拥有一种从容淡定,才不会被人生的起伏得失左右。 生活,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出路和思路。生活中的改变其实有时候,就是换个角度的问题,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换个心态去面对问题,面对人生,生活就会改变。 人要适时转换角度,这样才能看到全新的方位,就如我们照相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和不一样的自己。而站在不同的高度,人生也会有不一样的高度。 生活,只会走直路,不会改变角度,改变方向的人,很难登上人生的至高点。人生,转换角度,有时候,是一种勇气的象征,是一种睿智。 有人说,决定人生上限的不是智商,而是看问题的角度。 深以为然。 戴维在《社会心理学》中这样说:真正聪明的人,不应该被思维局限。一旦思维扩展,思想就再也不会回到那个狭小的领域了。 人生,我们只有学会换角度,才能更加看清自己,正确客观低评价自己,人生换个角度,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到别人的优点,避免带着偏见评价他人。 人生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才能看到全局,才能有行动的方向。人生换个角度,才会有改变,行动改变才是关键,换个角度,就是给自己另一个高度。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转换角度和思维。因此,他们的人生路也会由于经常转换角度而更加的宽阔。 人生,换角度看问题,才能换角度看人生,才能活出自我的风采。 感恩有你。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