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圈
培训讲师有自己浓厚的个人特色,如何在自己的简历中体现出来?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培训讲师的个人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培训讲师的个人简介(一)
培训讲师个人简历
基本资料
姓名:xxx
性别:女
所在地: 天津
民族: 汉族
年龄: 28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应聘职位: 培训讲师
工作年限: 7
求职类型: 全职
月薪要求: 5000-8000
希望工作地区: 北京 天津 上海
工作经历
1、世博联华有限公司: ~
担任职务: 培训部经理
工作描述:
(1)负责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制定和宣导,主要对店长培训、店助培训、店员基础培训、职员培训、督导培训、带动师培训、加盟商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年、月度培训计划,培训的实施和培训考评;
(2)负责组建培训部团队,制定培训部门工作手册。深入一线了解培训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主要成绩:
(1)人力架构与团队建设:培训部从无到有目前已经拥有4个人的培训团队;
(2)培训质量:对店长培训、基础培训的同时还举行了小区域的培训,将培训真正的送到市场,并成功举办达30期各种培训班
2、平安保险江苏省分公司: ~
担任职务: 首席讲师
工作描述:
(1)负责对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宣导,建立市场部队伍,经营管理、绩效分析、会报管理、内部管理、规范销售流程制定销售制度,完成销售目标;
(2)负责个险部代理人岗位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支公司筹建工作
(3)负责对与保险行业协会有关部门的沟通并对保险代理人考试工作进行整体布局、落实、管理;
(4)负责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大客户俱乐部;
(5)收集营销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分析市场趋势,制订分公司个险营销年度、月度工作计划;
(6)建立和维护与各媒体的良好关系、制作公司的产品,宣传资料及其他相关推广工具等;
(7)对公司各大启动会大型活动和晚会进行策划和主持,营销方案的制定和推动。
主要成绩:
(1)组织发展:公司在一年期间内将大部分市县支公司及乡镇边缘地区的组织发展工作相继完成,在原来的人力上达到了迅速的倍增,打造了一个强势的营销网络;
(2)业务发展:公司各项业务得到迅猛发展,保费规模突破6000万元,并已在市场当中形成强劲的发展态势;
(3)人力规模:有效人力突破1500人,成功举办50期各种性质的培训班,担任班主任和授课的角色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江苏教育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所学专业: 市场营销/保险
语言能力:英语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能够在各大、中型企业负责培训部的工作,能够统筹各种大型培训,能够在大型活动、晚会担任主持人及主讲人经营策划者的角色,有训练团队的经验,有一定的亲和力,其特长是播音与主持、经营管理与策划。
2、有良好的普通话,在企业的大课上面有一定的经验,主讲课程:与成功有约、二十一世纪朝阳行业(针对不同行业而言)、团队建设与训练、幸福与梦想。
3、能独立编写、开发培训课程,熟练掌握PPT课件制作;能够正确引导代理商配合公司工作,管理、培训代理商销售团队的能力; 有独立组织、策划招商会、大型培训会、终端会的能力;有领导团队合作、互相协调的能力培训讲师个人简历范文个人简历。
自我评价:
做事稳重、踏实;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富有创新能力,能承担一定的工作压力,喜欢挑战距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对品牌的忠诚度。
培训讲师的个人简介(二)
姓 名: xxxx
性 别: 女
年 龄: 26岁
婚姻状况: 未婚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现居城市: 南昌
籍 贯: 陕西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期望薪资: 3000-5000元
工作地点: 南昌市
求职行业: 文化、影视、出版 广告、公关咨询、策划 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开发
求职职位: 培训专员/助理/培训师 职业教育/培训 幼教
教育经历
2013-09 - 2015-07 南昌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 硕士
专业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行业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需要而设置的。目的是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人才,为提高个体、群体、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务。
2009-09 - 2013-07 南昌大学 应用心理学 本科
专业描述: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自我评价
有2年团支书经历,锻炼、塑造了我。本人性格开朗有活力、稳重大方,带人热情真诚、诚实守信、有原则,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善沟通、抗压、适应力强。
培训讲师的个人简介(三)
杨先生(男,31岁,本科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验)
婚姻状况: 已婚
民族: 汉
参加工作时间: 2000-05
身高: 171
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北京市
期望从事行业: 保险,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日化/烟酒等),家电业,娱乐/运动/休闲,其他
期望从事职业: 部门经理,培训经理/培训主管,讲师,培训师
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月薪: 4000元-4999元 (税前)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时间: 1997-09至 2000-07
专 业: 文秘 学历: 大专
专业描述: 文书、秘书、应用文体写作、档案管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等。各科成绩优秀
毕业学校: 河北信息科技专修学院 时间: 2000-07至 2002-07
专 业: 金融学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政治经济学、贷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某大型快销品企业
职位名称: 培训部经理 工作时间 : 2007-03至今
工作描述: 负责全国销售分公司营销队伍的培训工作、各分公司的经销商的培训工作和公司的各种大型会议的组织与安排。
建立健全了公司的培训体系,年度培训计划,创办了公司的营销培训学院,强化了公司文化体系的建设和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培养员工的良好的职业心态,树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设职业化团队,提升了绩效。
公司名称: 恒基伟业河北市场管理部
职位名称: 人力资源部经理 工作时间 : 2006-05至2006-11
工作描述: 编制管理手册,建立、健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签定劳动合同,调整薪资结构,签定劳动合同,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和管理体制,使公司运营有章可循,公司员工能够定岗、定编、定责,提高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
河北省内经销商的培训、管理、指导,各经销商的销售督导和河北市场的广告投放等。
公司名称: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职位名称: 组训 工作时间 : 2001-05至2006-05
工作描述: 负责公司人员的招聘、培训、管理、考核、业绩督导和公司一些活动的企划、组织、实施、评估等。
2003年入围并参加了河北省首届寿险高峰会议,2004带领部门团队在公司业务竞赛中进入前三强。
自我评价
职业经理人,专业培训师,培训经理。 严谨的工作作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工作务实认真,勤奋好学,学习力强。做事有明确目标,条理明晰,逻辑思维力好,适应能力强。
培训经历
2002-07 组训培训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培训部
培训描述: 专业化营销培训、专业组训培训、PTT讲师训练、主管培训、潜能开发等。在职期间参加了多种有关营销的培训,并参与了公司相关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等。
2003-09 拓展训练 力源训练营
培训描述: 体验式培训,旨在通过参训人员全身心的投入以改变固有的心智模式,激发人的潜能,增强团队意识与团队合作性。
2005-08 酒店管理培训 北京洛桑酒店管理顾问公司
培训描述: 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和服务业管理培训。
2005-09 五常法 国际大厦
培训描述: 关于五常法的培训与推广。
2007-09 心灵财富培训 北京心灵财富
培训描述: 体验式培训。工作期间和多家咨询公司、保险公司、培训机构等有广泛合作和深度交流。
烈焰雪花
杨绛简介 本名杨季康(1911—),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文革”后主要的散文创作成果是《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另一个随笔集《将饮茶》,部分也写到了“文革”期间的遭遇,但更有价值的,是回忆亲人往事的部分。另出版有《杨绛译文集》。一代学者钱钟书夫人,九十二岁高龄的杨绛先生近日推出新著《我们仨》,深情地记录了她和钱钟书及女儿钱瑗在一起的日子。此书保持了作者一贯的优美风格:在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写的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及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 如今,与丈夫和女儿“失散”了的杨绛先生总是默默地“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1997年,钱钟书和杨绛的爱女阿瑗去世。1998年岁未,钱钟书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如今,杨绛也走到了人生的第92个年头。“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杨绛这样说。当笔者的耳边每每响起这句话,心总会蓦然一悸。相信所有听到者,都会潸然泪下…… 【杨绛:(当年)斯班斯大夫说,我将生一个“加冕日娃娃”。因为他预计娃娃的生日,适逢乔治六世加冕大典(五月十二日)。但我们的女儿对英王加冕毫无兴趣,也许她并不愿意到这个世界上来。我十八日进产院,十九日竭尽全力也无法叫她出世。大夫为我用了药,让我安然“死”去。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像新生婴儿般包在法兰绒包包里,脚后还有个热水袋。肚皮倒是空了,浑身连皮带骨都是痛,动都不能动。我问身边的护士:“怎么回事儿?”护士说:“你做了苦工,很重的苦工。”另一护士在门口探头。她很好奇地问我:“你为什么不叫不喊呀?”她眼看我痛得要死,却静静地不吭一声。我没想到还有这一招,但是我说:“叫了喊了还是痛呀。”她们越发奇怪了,“中国女人都通达哲理吗?”“中国女人不让叫喊吗?”护士抱了娃娃来给我看,说娃娃出世已浑身青紫,是她拍活的。】 这便是钱瑗的出生。 当初怀孕时,杨绛以为可不必理睬,但后来才知道得全身心投入。钟书到年终在日记上形容她:“晚,季,总计今年所读书,歉然未足……”笑我“以才媛而能为贤妻良母,又欲作女博士……” 钟书曾说不要儿子,要女儿——只要一个,像杨绛的。杨绛对于“像我”并不满意。她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钟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像。后来的女儿钱瑗真的像钟书,不过,是后话。 【杨绛:政治运动虽然层出不穷,钟书和我从未间断工作。他总能在工作之余偷空读书;我 “以勤补拙”,尽量读我工作范围以内的书。我按照计划完成《吉尔·布拉斯》的翻译,就写一篇五万字的学术论文。记不起是1956年或1957年,我接受了三套丛书编委会交给我重译《堂·吉诃德》的任务。 恰在反右那年的春天,我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并未引起注意。钟书1956年底完成的《宋诗选注》,1958年出版。反右之后又来了个“双反”,随后我们所内掀起了“拔白旗”运动。钟书的《宋诗选注》和我的论文都是白旗。郑振铎先生原是大白旗,但他因公遇难,就不再“拔”了。钟书于1958年进城参加翻译毛选的定稿工作。一切“拔”他的《宋诗选注》批判,都由我代领转达。后来因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和小川环树等对这本书的推崇,也不拔了。只苦了我这面不成模样的小白旗,给拔下又撕得粉碎。我暗下决心,再也不写文章,从此遁入翻译。钟书笑我“借尸还魂”,我不过想借此“遁身”而已。】 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讲,实际上,杨绛先生一家三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钱钟书先生自不必说;杨绛也很独立,她的戏剧、翻译、小说都是非常优秀的;女儿钱瑗是一门学科(英文文体学)的创立者;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学者,在生活中又相互支撑,相守相助。学者的身份之外,杨绛先生是妻子、是母亲,她在生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最困难的时期,上海沦陷,钱钟书先生去了上海,回不去联大。当时,杨绛先生写的《弄假成真》在上海非常有名,有一次他们看完杨绛的戏,在回去的路上(当时钱钟书正在写后来影响颇大的《谈艺录》),钱说:我也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马上赞成道:好!好!你赶快写吧!当时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如果钱少教几节课,空出时间写书,可挣一些钱贴补家用。杨绛把保姆辞退,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省点钱,少一份支出,这样钱钟书便可以少教些课,写长篇,以维持家庭生活;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是杨绛对自己的牺牲。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一个惜时如命的学者,这意味着什么。 于是钱钟书写出一段,讲一段;钱钟书笑,杨绛也笑,整部小说的艺术品位形成,这便是钱钟书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的诞生。《围城》后改为电视剧,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写作背景是这样一种情形,它与杨绛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一家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去作,但在最困难的时候,杨绛全部挑起负累,让丈夫、女儿集中精力做事情。这当中包括钱钟书病重和女儿钱瑗住院期间,她每天要去探望,当时钱钟书已经不能进食,她总要打各种各样的果泥、肉泥来为钱钟书改善营养,就连鱼肉也要用针一根根把刺剔除,而她自己倒可以“将就”! 【杨绛: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钟书去世。 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钱、杨二位先生对受奖的学生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他们学成以后,有朝一日能以各种形式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好读书”奖学金2001年9月建立以来,由钱钟书、杨绛作品出版收入积累的资金目前已近200万元,有九名学生获得奖励。随着《钱钟书手稿集》(四十多卷)《〈宋诗纪事〉补正》(十二册)《围城》英文版、汉英对照本的陆续出版,基金总额将相当可观。 杨绛用自己烛光般微弱的晚年时光,做完这些之后,便开始着手写作女儿钱瑗未完成的《我们仨》,此时此刻,《我们仨》朴素而干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如先生高尚的人格。 今天,杨绛先生已步入生命的第92个年头! 她真的老了,过着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耳朵听力有些背,视力也下降了,已经闭门谢客。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打电话过去,她总会温和地聊几句,然后说她的胳膊有些酸了,让人不好意思再打扰。我想,我们真的不必再打扰,只是静静地读一读她和钱钟书的书,真的,这就足够了。《我们仨》中,我们看到那样一个让人仰止的家庭,也有普通家庭的欢喜与哀愁。杨先生的笔调依然清新优雅,冷隽幽默。钱钟书、杨绛、钱瑗“我们仨”,他们性格各异,志趣相投,都将读书治学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甚至生命本身。他们的善良、智慧和正直,他们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杨绛现在开始漫不经心地整理自己的作品,她自己却说:做完他们的事情,心里才踏实,剩下我自己的事,已经不要紧了,即使现在走了,也可放心了! “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拼寸寸灰”(钱钟书语),爱女之心,爱夫之切,高尚人格,尽在其中。 (12932 字节) 钱钟书 (—)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1935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讲师。1935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获副博士学位,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法国文学。1938年回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湖南师范学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北京图书馆英文馆刊顾问,南京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纂。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古典文学组研究员,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文编译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毛选英文编译定稿小组成员。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一级研究员。“文革”中受冲击。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3年免)、文学所研究员。1993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五卷)等。 《管锥篇》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夫人:杨绛。 女儿:钱瑗。
派飞凯特
杨先生性格特点:懒惰,自私,小气,外表华丽,内心粗鄙。杨太太的性格特点:小气,粗俗,看不起穷人。 扩展资料 《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 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不想在你身后
杨绛:《干校六记》,钱钟书的妻子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钱钟书简介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1933年大学毕业。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钟书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钱钟书从小就聪明过人,但他的天赋主要表现在文学上。他喜欢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特别不愿意按部就班地逻辑推理,因此对数、理、化等课程深恶痛绝。钱钟书进入中学读书后逐渐喜欢上了英语。钱钟书所在的中学是美国圣公会办的教会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是用英文讲授。他的英语成绩很好,但是他从不上英语课,也不看英语教科书,上课也不记笔记,而是低头看外文原版小说。因此,他的英文几乎完全靠自学,充分表现了他卓异的语言天赋。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钟书。 钱钟书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与陈衍老人的交往更体现了这一点。陈衍,号石遗,晚清“三大诗人”之一,在当时的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石遗老人对当时的诗人学者甚少许可,但是对钱钟书却另眼相看。每年寒暑假钱钟书从清华回无锡,石遗老人都要邀他去自己家。有一次,石遗老人说起清末大诗人王运:“王运人品极低,仪表亦恶,世兄知之乎?”钱钟书对曰:“应该是个矮子。”石遗笑说:“何以知之?”钱钟书说:“王死时,沪报有滑稽挽联云‘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以此得之。”石遗老人点头称是。又说王运的著作只有《湘军志》可观,其诗可取者很少,他的《石遗室诗话》中只采用某两句,但已记不起是哪两句了。钱钟书马上回答:“好像是‘独惭携短剑,真为看山来’”。石遗老人不由得惊叹:“世兄真是好记性!” 钱钟书先生作为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成就举世瞩目。晚年的钱钟书闭门谢客,淡泊名利,其高风亮节为世人所称道。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还有一个外国记者因为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想去采访钱钟书。他打了很多次电话,终于找到了钱钟书。钱钟书在电话里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中央电视台开辟了一个面对大众的颇受欢迎的《东方之子》栏目,许多人拚死往里钻,以一展“风采”为荣,但当节目制作人员试图去采访钱钟书时,却遭到了他坚决的拒绝。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想邀请他去讲学,时间是半年,两周讲一次,一次40分钟,合起来大约是8个小时的时间,而给予的报酬是16万美元,但钱钟书丝毫不为所动。还有人在巴黎的《世界报》上著文称:中国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钱钟书莫属。钱钟书对这个评价不但不表示接受,反而在《光明日报》上写文章质疑诺贝尔文学奖的公正性。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按照钱钟书先生遗愿,先生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两三个亲人送别就行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火化当天,在现场送行的,始终只有20多个人,包括钱钟书的女婿、外孙、外孙女,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一些朋友。还有一些人是听说后自愿赶来的。钱钟书的遗孀、著名学者杨绛把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和白玫瑰放在钱钟书的身体上。火化间的门关上时,别人劝她离开,她说:“不,我要再站两分钟。”她眼睛里隐隐有泪花。钱钟书的遗体火化后,根据他生前的意愿,骨灰就近抛洒。“这样的大学者,代表了一个时代。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光海外来的,可能就会有上千吧?”社科院外文所的薛先生说,“钱钟书走了,我们还是读他的书吧。先生就活在书里。”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