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4

sanmoyufeng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采访记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五爷威武

已采纳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包括自己的人生,谁都不可以掌握它,它只能自己来掌握。

有的人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他做的没一件事都是他人来帮他来决定的。自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的是不可以有美丽的人生;没有信心的人是不会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精彩的世界;因为他没有信心去做选择,总是依赖他人,你说他会是一个成功的人吗?

但是有些人是由父母来替他做选择,他想做什么一定要经过父母的同意。一点权利也没有,就算不想做也要做,因为这是父母要他做的,不能违反父母的意思,不想做不孝子。如果想做那样的事,要是父母不同意的话 。有的人会反抗,但是有的人会服从,会反抗的人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就算做了不孝子也要反抗,最后还是服从父母的见。

当然有的人自然有自己的权利,他为了自己的人生而创造了自己精彩的世界,就算他人帮他做决定也不一定服从,父母安排的事,只要合理的才服从。不会很容易的相信他人。

所以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包括自己的人生。只要是自己决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选择,自己选择的人和事都是要有信心,无论他是对的还是错的,是自己选择的就行

对某某的一次访问七年级采访作文500字600字 六十年来,祖国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茅屋变成高楼大厦;泥泞的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破旧的布衫变成时髦的服饰……今天,我就以一名记者的身份采访了我的爸爸妈妈。

我请他们坐在沙发上,我拿好纸和笔,一切准备就绪。

我问:“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老爸来了个小沈阳调:“OK。

”我继续问:“我想问一下这60年来环境的变化有哪些?你们能简要的说一下”,妈妈拉了拉衣服说:“我们小的时候,住的都是简易的平房,不像现在,住得都是气派的高楼大厦,甚至于别墅。

”我连忙记了下来。

爸爸又说:“以前有句老话叫‘汽车跳,金坛到’,以前的金坛,路很窄,不足两米,路上坑坑洼洼,石子路就算是好路了,一不小心就会摔一下。

现在,你看金坛的路宽阔无比,几辆汽车并排行都不显得拥挤。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不由得为之一怔,现在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好,跟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啊,我拿着本子又问到:“那以前的条件这么差,没有电视看,那你们是不是很喜欢看书”。

妈妈听了我的话,惊讶地说:“书?我们那时哪有什么书看啊,条件好一点的才不过可以看那种小人书”。

我震惊了,以前连书都没有象样的一本?只能看小人书?现在,我们有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书看,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应该呀!我又问:“那你们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对祖国的变化有什么感受?”妈妈说:“对于现在的生活条件,我很满意。

对祖国变化的感受,我只能说:祖国在日益强大起来,我爱我的祖国!”采访结束了,这次的采访令我感受很深,我们的新中国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历程,从物资紧缺的年代到如今繁荣昌盛的年代,我们走过了许许多多的风雨路程,祖国的一草一木都包含每一代中国人的心血。

祖国在变化,时代在进步,但是我们一定要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

是采访的吗?有一个范文,不过不可以抄袭。

一次采访下午放学后,我和a同学来到我校一位五年级班主任兼心理咨询师的胡老师进行采访。

她敞开笑容来欢迎我们。

“胡老师,您好!我们已经约好在这个时间见面,我们想采访您,可以吗?”我们走近胡老师,轻轻地说道。

“当然可以了!”胡老师显得很爽快,是我心中那沉重的担子减轻了一半。

“胡老师,您既是五(1)班的班主任,又是我校的心理咨询师。

有时会忙不过来,您觉得辛苦吗?”言归正传,我鼓起勇气,首先问了一个问题。

胡老师先是笑了笑,然后望着我们说:“不辛苦。

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而咨询室的工作,我认为其实能倾听同学们的心事,跟他们聊天,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所以,我从来不会有疲倦感。

”啊,胡老师的话说到我心坎上来了,让我对她产生敬佩之情。

她并没有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感到辛苦,反倒乐此不疲。

有了第一次的提问,接下来的采访便十分顺畅。

a同学又问道:“您与我校同学家长接触过,对他们又怎样的印象呢?”这次,胡老师再次做了详细的回答,其中有一段令我们感触比较深。

“现在的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完全能体会得到。

而我们同学则不太喜欢家长老是把自己与他人来比较,由此心里不舒畅。

这是正常反应,我希望他们能来找我帮忙!”胡老师一直保持微笑,手还不时比划着。

她的每一句话都刻在我心里,她的心是那么细腻,把人的心理分析、描述得那么清楚,真不愧是学心理学的。

后来,通过详细的采访,我们还得知胡老师学习心理学已经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荣获二级证书,是专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为了能更正确,更科学地帮助同学们,胡老师还坚持每个星期去听一些教授的课,从而获得更多收获。

就这样,我们在鞠躬中结束了本次采访。

这是我们第一次采访,胡老师直夸我们做得很好,夸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这次采访不但锻炼了我们的能力,而且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胡老师这位和蔼可亲的人。

啊,我真是受益匪浅!

对孙悟空的一次访问2019年我已是一名闻名世界的记者,我今天接受到一个任务,我将要做时空穿梭机去采访以前的孙悟空,真期待采访能成功。

早上,我被机器人保姆叫醒,整理好衣装后,我来到时空穿梭机门口,进去后,我输入了关键词“孙悟空”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花果山水帘洞,我走进去,一大群猴子围着我,带我去游览自然风光,我一下被山林中的景物迷住,以至于有点忘乎所以,我猛然想起今天的任务,只好进水帘洞进水帘洞内找孙悟空。

看到孙悟空,看见它那忧虑的样子,我急切的问:“大圣爷你怎么了?”孙悟空看我挺安全的便对我大吐苦水:“我是一只猴子生性顽劣师傅要我在洞中修炼,可有一次我耐不住性子,便到东海找龙王,来到海边我开始以为我的眼睛看错了,以前清澈见底的水变得乌黑,连周围的环境都变得一塌糊涂。

我还好,可龙王就惨了,现在人们不保护环境,弄得他们都不成活了,为了救龙王,我冲上九重天去找玉皇帮忙,咋知他说这个环境问题只有人类才能解决,我又下人间找人类帮忙,可没有一个人类肯帮忙,仍我行我素,我现在又苦恼着怎么救我的龙王大哥呢?唉!采访完了,我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家,额将记录稿写成一篇文章,以呼唤人们保护环境,使人们有悔改之心。

我:您小时候爱读书吗? 妈妈:我小时候很爱读书。

我:您小时候爱读什么书? 妈妈:《英雄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红楼梦》…… 我:家里人不让您看书吗? 妈妈:家里人不让我看书,确切的说应该是没有时间读,因为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

我最喜欢帮他们看果园的果子,那个时候我就有很多时间读书了。

我:您的书从哪来的? 妈妈:我读的书大多是借来的,家里没有钱给我买书,村里有一位老师家里有很多的书,为了能借到书,我经常讨好他的女儿,常常帮他做一些力气活,这个老师心地善良,她知道我学习很好,又看到一些书能够完好无损的还回去,就答应多借我一些书看。

从他那里我读过《格林童话》,知道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认识了董存瑞、雷锋。

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让我了解了大山以外的世界知识。

我:小时候您读过什么类的书? 妈妈:因为不是爸妈买的,书大多是从那个老师那里借来的,所以,基本是儿童书。

我:您对现在的孩子读书一有什么看法? 妈妈:大多数孩子喜欢电脑、游戏机,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苦差事。

生活好了。

读书也少了,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希望现在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和妈妈谈完之后,我就想我原来是那么喜欢玩游戏机和电脑i,我以 后一定不玩游戏机了。

因为多读书,读好书能增长知识。

我现在正在看一本《哈利~波特》,它是一本幻想小说,里面不仅有惊险的情节,还有精彩的对白,对我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多读书,读好书,我会永远记住妈妈这句话的!

对某某的一次访问七年级采访作文500字600字 六十年来,祖国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茅屋变成高楼大厦;泥泞的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破旧的布衫变成时髦的服饰……今天,我就以一名记者的身份采访了我的爸爸妈妈。

我请他们坐在沙发上,我拿好纸和笔,一切准备就绪。

我问:“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老爸来了个小沈阳调:“OK。

”我继续问:“我想问一下这60年来环境的变化有哪些?你们能简要的说一下”,妈妈拉了拉衣服说:“我们小的时候,住的都是简易的平房,不像现在,住得都是气派的高楼大厦,甚至于别墅。

”我连忙记了下来。

爸爸又说:“以前有句老话叫‘汽车跳,金坛到’,以前的金坛,路很窄,不足两米,路上坑坑洼洼,石子路就算是好路了,一不小心就会摔一下。

现在,你看金坛的路宽阔无比,几辆汽车并排行都不显得拥挤。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不由得为之一怔,现在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好,跟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啊,我拿着本子又问到:“那以前的条件这么差,没有电视看,那你们是不是很喜欢看书”。

妈妈听了我的话,惊讶地说:“书?我们那时哪有什么书看啊,条件好一点的才不过可以看那种小人书”。

我震惊了,以前连书都没有象样的一本?只能看小人书?现在,我们有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书看,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应该呀!我又问:“那你们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对祖国的变化有什么感受?”妈妈说:“对于现在的生活条件,我很满意。

对祖国变化的感受,我只能说:祖国在日益强大起来,我爱我的祖国!” 采访结束了,这次的采访令我感受很深,我们的新中国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历程,从物资紧缺的年代到如今繁荣昌盛的年代,我们走过了许许多多的风雨路程,祖国的一草一木都包含每一代中国人的心血。

祖国在变化,时代在进步,但是我们一定要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

...

真幸运啊!昨天,我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参加了《盐城晚报》举办的赴新洋农场采访活动,现场观摩了高效农业、大型农机施肥作业,零距离接触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拍摄现场。

一直到现在为止,我的心还激动得不能平静哪。

从虚拟的 qq 农场到真实版的新洋农场我想大家一定对电脑上的 qq 农场很熟悉了吧,但你们想知道真实版的农场是什么样子的吗?带着一路的兴奋、一连串的疑问,我们终于来到了新洋农场。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浅水藕生产基地。

对于我们这些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看到我们平时吃的白胖胖、嫩生生的藕居然是长在地下的,个个都觉得挺好玩的。

有的迫不及待地用手扒开泥土找藕,大家一边享受着收获的快乐,一边享受着泥土的芬芳。

“藕怎么是长在泥土里的?”“藕不是长在水里的吗?”我们问题多极了。

农场的技术员阿姨给我们解释道:“藕是长在水里的,可一旦藕成熟以后,我们就会将水塘的水抽干,露出泥土,再用铁锹将泥里的藕一个一个翻出来。

” 接着我们参观了抛肥机给小麦的施肥作业过程。

刚来到麦田,小记者们就炸开了锅似地喊起来:“这是什么啊?是不是韭菜?”“是葱吧?”“哎,别踩了小草!” …… 哇,真是搞笑!城里的孩子不认识麦子!我心里偷偷笑着。

正在这时,一台进口大型机械“轰隆隆”向我们走来,样子像一台大坦克。

“大坦克”驰骋在一望无际的绿地毯上,场景蔚为壮观。

说时迟那时快,天上下起了“珍珠雨”,好像在欢迎我们。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机械里抛出来的肥料。

据农场工作人员介绍,一台抛肥机一天可施肥 2000 亩,相当于 100 人一天的人工施肥工作量,而且抛肥均匀。

现代化高效农业让我们大开眼界。

从看电视剧到看拍电视剧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吧!但你看到过拍电视剧吗?你一定觉得拍电视剧很神秘吧?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剧组,一睹明星的风采和拍戏的过程。

我们列队进入现场,导演大声招呼小记者们在拍摄现场后面一块空地上观看,并保持安静。

小记者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凝神屏气,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

只见演员们带着道具,行进在林子间,拍完葬狗皮一段,随着导演的一声“好!过!”我们兴奋地围了过去,演员们被围得水泄不通。

我们你一言他一语地采访了起来:“小鸟插花的那一段为什么拍了三四次?每一次都要流眼泪,眼泪是怎么流出来的啊?”“你是哪里人啊?”“你们拍戏不能上课怎么办?” …… 一连串的问题轮番“轰炸”后,我们争先恐后地索要签名。

小童星谭笑名字签得就像鬼画符,不过好歹还能勉强看出个形。

小童星房奕歆名字却签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我们还同男一号张国强进行了合影,只可惜没要到他的签名。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知道了当明星并不轻松,很辛 苦…… 从虚拟的 qq 农场到真实版的新洋农场,从看电视剧到看拍电视剧,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我希望小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真实版的农场,那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12月16日上午,活泼可爱的小记者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佛山三中,采访校长秦大宙。

你可别小看三中,他们学校可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哦! 一进校门,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两座塑像,她们象征着学习刻苦和拼博向上的精神。

大家都知道红棉树吧!三中就有一棵很高很大的红棉树,它已经有两百多岁了。

在秦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春晖园,那里有菊花科、蔷薇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一些植物。

我们还参观了"三中之声"广播室、地理和历史媒体播放室。

采访活动开始了,我提出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你们学校教学很好,老师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那里面含藏什么秘诀呢?"秦校长告诉我这个问题太大了,他沉思了一会儿,说:"做一位老师,要有责任感,要有上进心,要对每一位同学严格要求,要对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秘诀。

"紧接着,又有一位小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她说:"你们学校未来怎样发展?"秦校长笑容满面地说:"如果以后来到我们学校,你将会发现我们学校的操场变成塑胶跑道,春晖园旁边也将建起图书大楼,每个教室都会有一个电教平台。

我们学校将来还会建佛山市第一家示范高中的教学楼"。

最后,秦校长还告诉我们,他们学校的面积有45亩,50个教学班,190位教师,学生有2820人。

每年招生比较多,学校的成绩也不断提高。

通过实践证明;三中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秦校长说三中要走自己特色的路。

听完了秦校长的这一番话,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顿时,会议室里一片欢腾。

通过这次采访,我知道了三中是一个环境优美、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校。

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也希望来这里读书。

怎样写好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

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

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

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

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

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

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对某某的一次访问七年级采访作文500字600字 六十年来,祖国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茅屋变成高楼大厦;泥泞的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破旧的布衫变成时髦的服饰……今天,我就以一名记者的身份采访了我的爸爸妈妈。

我请他们坐在沙发上,我拿好纸和笔,一切准备就绪。

我问:“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老爸来了个小沈阳调:“OK。

”我继续问:“我想问一下这60年来环境的变化有哪些?你们能简要的说一下”,妈妈拉了拉衣服说:“我们小的时候,住的都是简易的平房,不像现在,住得都是气派的高楼大厦,甚至于别墅。

”我连忙记了下来。

爸爸又说:“以前有句老话叫‘汽车跳,金坛到’,以前的金坛,路很窄,不足两米,路上坑坑洼洼,石子路就算是好路了,一不小心就会摔一下。

现在,你看金坛的路宽阔无比,几辆汽车并排行都不显得拥挤。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不由得为之一怔,现在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好,跟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啊,我拿着本子又问到:“那以前的条件这么差,没有电视看,那你们是不是很喜欢看书”。

妈妈听了我的话,惊讶地说:“书?我们那时哪有什么书看啊,条件好一点的才不过可以看那种小人书”。

我震惊了,以前连书都没有象样的一本?只能看小人书?现在,我们有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书看,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应该呀!我又问:“那你们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对祖国的变化有什么感受?”妈妈说:“对于现在的生活条件,我很满意。

对祖国变化的感受,我只能说:祖国在日益强大起来,我爱我的祖国!”采访结束了,这次的采访令我感受很深,我们的新中国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历程,从物资紧缺的年代到如今繁荣昌盛的年代,我们走过了许许多多的风雨路程,祖国的一草一木都包含每一代中国人的心血。

祖国在变化,时代在进步,但是我们一定要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访问一个人作文

心理咨询师采访记录

301 评论(13)

dreamy8594

给孩子安全感,多陪陪他,先不要参与激烈的活动,让他先适应一种新的环境。2.做心理疏导,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他每天都要做的事上。3.带孩子去一些对孩子生活与未来比较有影响力的地方,让孩子对未来充满追求与希望给孩子安全感,多陪陪他,先不要参与激烈的活动,让他先适应一种新的环境。2.做心理疏导,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他每天都要做的事上。3.带孩子去一些对孩子生活与未来比较有影响力的地方,让孩子对未来充满追求与希望

195 评论(10)

tiankongch

看看08年那次关于地震后心理辅导采访记录,或许会有所启发:地点:东环广场A座时间:2008年5月19日下午专家:青未了心理咨询创始人安澜先生 青未了心理咨询师杨岚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512四川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每个人在心里默默地为灾区的人民在祈福,也许我们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摇篮网作为母婴类垂直门户网站,今天有幸请到心理专家安澜先生和杨岚女士,将就灾后心理干预方面问题为大家做一些讲解。首先欢迎他们的到来。安澜:摇篮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青未了心理咨询创始人安澜,今天是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在此我想对在此事件中遇难的朋友致以沉痛的哀悼,对死难的亲人和朋友道一声保重,对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的朋友道一声感谢。杨岚: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青未了心理咨询师杨岚,这次非常感谢摇篮网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大家讨论一下灾后的心理工作,我的很多朋友同时已经奔赴抗灾抢险的第一线,进行最及时的心理疏导。想摇篮网也在尽自己之力为大家做这样一个知识普及的工作。我非常愿意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配合摇篮网,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刚才我们和主持人一起默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一些复杂的情感。虽然这些死难者不是我们的家人,但是我和大家一起都感觉到这种深深的痛。主持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每个人心里都在承受着巨大压力,今天我们主要关注三类人群的心理压力。一、幸存者,二、救援人员,三、普通民众。一、幸存者的心理压力主持人:我们首先谈一下幸存者的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在这次灾难中有的人丧失了家园和亲人,也有的人身体因此而残疾。面对这样的情况,幸存者又是怎么样的心理状态?杨岚:刚才主持人谈到了丧失了家园和亲人的同胞。还有的人身体残疾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还者,遇到了前有未有的心理创伤,比如说一些孩子,虽然在地震刚刚开始的时候被家长成功地抱出来了,但是看到其他人遇难了,还有街上各个地方很悲惨的情境。我们知道,小孩子心理康复能力是比较弱的,作为家人,还有我们在现场的一些志愿者们,也可以及时的为孩子们做心理疏导去观察他的反应。有时会觉得只有看的见摸得着的创伤是需要干预的,其实有一些比较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创伤会隐藏的比较深需要我们去发现。主持人:丧失亲人之后通常会出现4个心理反应过程。一、休克期: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二、埋怨:有些人会自责,后悔自己没有救出亲人,有些人会愤怒,对灾难造成的亲人丧失感到非常生气;三、抑郁期:有些人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愿见人,特别是丧失了孩子的家长特别不愿意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儿童;有些人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夜间噩梦,失眠等等;最后一个恢复期:不再做噩梦, 开始适应新生活。如果大多数人能经历这样的过程而能自愈,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那么,作为这些丧失亲人的人,是否能有一些自主的方法?请专家给网友介绍一下。安澜:我来说一下,当我们去理解哀伤的时候,会发现哀伤的情绪后面有一个丧失,当你去丧失一些东西的时候,比如说当我们丧失一个亲人丧失一段感情或者是喜欢的东西没有了,就会有哀伤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即使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都会有丧失,也都会有哀伤。所以针对这样一种情绪,其实古人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就是叫做仪式。比如说家人去世之后我们会去哭丧、守灵,这样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这样一种仪式是一种告别,是一个结束,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只有一个结束才会有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哀伤的情绪,我们认为我们会多采取一些方式,把我们这样一种情绪表达出来,做一个告别,有一个新的开始。杨岚:我印象最深的是如果没有前阶段的结束就不会有下一阶段的开始,哀伤有的时候是使人很容易沉溺其中的。就像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他会不愿去见人,不愿意看到别的孩子。如果他没有走出第一步的话,他会老有这种情绪,我们要鼓励他能够走出第一步,走出自己的牢狱。我有时会想,孩子的生命和大人的生命其实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比如说大人是养育这个孩子的,孩子有他单独的命运,有时候他的父母很少去管他,作为一个人在一生中遇到很多苦,是因为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有的人在说每个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方式去死,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人去想死亡的问题,去为自己的死亡做准备,去想一想,如果我们明天要死了,今天要做一些什么,可能会更对亲人和自己的死亡以接纳的态度去面对。主持人:这次地震是在下午2点28分,很多孩子还在学校的课堂上,也有很多孩子幸运的存活下来。请杨岚谈一下这些幸存的孩子日后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杨岚:我想谈一下有些幸存的孩子,灾害之后很长时间内经常用游戏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地震的恐惧,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注意去观察这些孩子。如果说孩子会经常去搭一个金木塔然后去推翻,来重现地震的场景,我们不要去制止。这是他自己进行的一个很好的治愈。在重现这个过程中,他可以很好地修复自己的伤痕。我们可以去观察他,并且要反复地给他营造安全的环境,尽管地震的场景在他的心目中模拟,但是他可以知道这种是安全的,也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主持人:这次可能有很多人失去自己的亲人,他们会有自责的情绪或者是负罪感没有去救自己的亲人,我们如何去减少这种负罪感呢?安澜:当我们的亲人朋友我们的同事去世的时候,而我们还完好无损,我们心中会有一种自责,这个时候我们依旧要强调的是表达自己的哀伤,我们的恐惧,用种种情绪表达出来。我们自己做得事情,实际上有三件事情,一件事是他能够把他当做上帝的事情,一个是自己的事情一个是他人的事情,我想现场的当事人能够做得只能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能代替他人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我们没有责任或者说能力去替别人去做一些事情。杨岚:失去亲人之后的自责感不仅是在地震灾害中,很多比如说亲人以外死亡病死的情况下人类也很容易出现自责感,灾害中有很多种情绪,这些情绪是相伴而生的,自责感的背后的安澜会提到有恐惧失控无助悲伤什么的,这些情绪是都有的,其实自责的情绪是没有任何逻辑和心理基础的。如果我们作为一个朋友去劝他,去引导他用理性的思考,你是无能为力的,你是无法控制其他人的命运的,你可能无法接受,你如果能够陪伴他听他说并且说这只是暂时的情绪,重新建立起他的信心,这样一种态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治愈。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地震创伤这些情绪会多久影响我们,换句话说作为心理工作者多长时间对他们进行干预是有效果的?安澜:根据每一个个体的不同,所以造成的创伤和影响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因人而宜。如果对于这个时间说,越早越好。在这个干预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心理测评。我们请杨岚老师讲一下。杨岚:因为地震的灾害影响的人群是非常多的,他跟我们平时遇到的这种丧失亲人自己生了重病的个人灾难不一样,总的说遇到了巨大的创伤之后,干预要越及时越好。但是地震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心理健康的人员,他们要进行一个测评和调查,来了解整体的这些灾后幸存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他们主要的症状是什么,他们最需要那一类的救助?因为考虑到整个状况,要有一个物资和人员的调配,要有一个轻重缓急的东西。比如心理方面,这次地震灾害我觉得中国的心理卫生人员就已经积极的行动起来了。比以前的灾难反应的要更及时,救助要更多。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卫生人员的队伍的壮大会越来越好的。安澜:我想补充一些,作为我们这样一个经历这场灾难的死难家属也好,我们从心理干预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不要说,想开点,这个没有问题,我们一定不要说这些。因为这样说的话我们只能去促使他的一些状态,我们所得是认认真真去听他的情感,我特别想指出的是我们以往会认为我们用语言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但是从我们心理学的角度说,语言表达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做心理干预,我们会借助音乐治疗、绘画治疗、沙滩游戏治疗等许许多多的方法,跟当事人把他的当时挤压在心中的情绪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来,把能量充分的得以流动和宣泄。二、救援人员的心理压力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这次救援人员主要来自当地的幸存者和从全国甚至全世界陆续赶往四川的专业救援者,这些幸存者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也许他们的孩子亲人还在废墟中,他们的心理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安澜:这让我想到了心理咨询师,其实他在救助他人,这些营救人员他在这种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像心理咨询师一样,我们工作一段时间需要有一个咨询师自己的一个心理工作,我们把它叫做心理督导。这些救援人员当务之急需要做得事情,是当他们工作了一个阶段之后要进行及时的心理表达和疏导的工作。杨岚:的确是这样的,我想作为灾后救援工作的组织者他们广大的救援人员的上级领导要把理念贯彻在行为之中,保护这些救援人员,包括武警、警察、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以及一些志愿者,也包括我们的心理工作者因为处在这种紧急状态中,救援者很可能因为他坚强的意志和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他的非常敬业的精神,支撑他做超负荷的工作。我看到在电视的报道中有一些武警战士和医护工作者和一些当地的警察,有的人包括自己失去了亲人的人都是在超负荷的工作,吃饭也吃的非常有限,休息非常少。我有一个同行我看到他写的一句话,如果不能够做好救护人员保护的工作,他们也会成为被救助者。我想这可能是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第二次失误了,所以非常希望这些组织者这些领导们能够去保护好他们的救援者。主持人: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一样,专业救援者甚至会出现自己的心理崩溃,他们主要的身体反应是疲劳,那他们的主要心理反应会有哪些呢?安澜:他们这些救援人员长期处在目击状态下,他们最需要的是休息,比如说睡眠和心灵上的休息,能够让他们真正的休息下来。不再处于长期的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杨岚:我曾经听到有一种说法在战争期间如果一个首长一个军官看到他手下的士兵做得梦已经是重复百天的血淋淋的情景而没有任何的掩饰,他可以认为这个士兵的心理防护可能开始破损了,这样的士兵要及时地去撤换下来。这是一种非常人道的保护,我想我们有一些组织者和领导们也可以去观察和了解一下,看看他的这些救援人员是不是他们做得梦也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主持人:那对于这些救援工作者他们会不会出现职业的困扰,出现一种耗竭感,觉得自己的身体的能量被耗尽了,对这一点如何去疏导呢?杨岚:作为助人的职业、比如警察、教师,即使没有灾难的情况下地他们也会有耗竭感。避免的状态是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松起来,得以休息,还有是轮岗,作为赈灾一线的人员,最好是能够分批去上,能够有一个心理卫生工作者现在到一线一批一批去上岗的。前面的人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要被撤换下来回去修养,说到每一批人会有不同—比如说经验老的,心理承受度高的,可以时间长一点,如果是新手,他必须在其他人员辅导之下他带一线的工作时间要有所控制。主持人: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对所有的救援工作者说一声“辛苦您”,在您工作之际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三、普通民众的心理压力主持人:这场灾难不仅带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很多的心理压力,作为我们一般的民众也会出现悲观无助焦虑等情绪,我想请问一下专家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绪呢?安澜:现代的科技手段不断地进步,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了电视、互联网,所以我们经常说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村子一样,所以虽然远隔千里或者万里,当我们看到灾区的那样一种情景,当我们听到灾区人民的那样一种声音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观众一个旁观者,我们已经置身其中,我们一样会感觉到灾区人民的一些情绪。比如说,哀伤、无助、焦虑,我们具体说一下这几种情绪。哀伤是丧失,丧失一个亲人、家园、房子的时候,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就叫做哀伤。所谓的无助这种情绪是说当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去表达我们又没有办法能够做一点什么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无助,尤其是这次地震灾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人的这种力量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民对这样一种自然灾害我们几乎做不了什么。好象这个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无助的感觉。至于焦虑我想是当我们不太能够清楚我们的情绪也不太能够去表达我们的情绪,也太知道我们的面临的危险的时候,我们就会有焦虑的表现。杨岚:我想进一步说一下,有一些大面积的灾难发生之后在我们的同胞经受了一些苦难之后,我们这些身出其外的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见过一个例子,非典之后,有一位老大爷他很难从焦虑中走出来,他每天早晨4点钟被恶梦惊醒。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次地震灾害之后在中国人之间也会有类似的极端反应,这种跟人的极端的恐惧是有关系的,往往是一些人的心理素质很特殊,经历过一些灾难性的事件,有的时候是在老年人中发生的,这些夹杂着对受难者和死亡者的同情,所以我们要关注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发生了,如果你身边有人长时间的焦虑,如果焦虑已经不局限于对地震的恐惧,而范华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当这种的情况出现的时候,你可以去向心理咨询师救助和打一些心理热线去救助。安澜:我想补充一点,当我们有这样一些悲伤、无助和焦虑情绪之后,如果他的一个程度是在一个非常正常的一个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再这样一段时间内,都会有这样一种表现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他的时间和程度超过了一般的人群,也需事情过去半年一年之后我们还会有那样一个非常明显的一个焦虑和恐惧和悲伤的情绪之后我们就很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求得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样一个灾难其实是一个引子,这个引子把我们人生中原有的情节他本来有,通过这个事件得以呈现和表达,当他表达非常强烈的时候,超过正常人群的范围之内的时候,我想大家及时求得专业人士的帮助。主持人: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下,如果半年以后还出现悲伤、恐惧、无助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希望能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对自己进行及时的疏导。我们有没有一些简便的方法来帮助这些普通的民众呢?安澜: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寻找适合他的方式,比如我今天来到摇篮网在楼下去等主持人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在花园里谈论这个事情,当我们和朋友去谈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是表达对我们做得很好的帮助。不要留在心理要表达出来。这本身是一种治疗和释放。主持人:有情绪反应的时候,必然连带有身体的反应,面对这个大的灾难我们有哪些身体反应呢?请两位老师谈一下。安澜:亲身或者间接经历这场大灾难之后我们差不多每个深都会有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比如说我们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胃口不好,或者说头痛胃痛,这都是我们经历这场灾难之后躯体的反应,这个时候如果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比喻是“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们这样一个人群怎样让我们的身体得以康复,我想首先是去放松。如何放松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方式比如说可以减少工作时间在周末的时候去郊游、爬山。达到一个放松的目的。在你之上我们可以吃一些放松清淡的食物,比如说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杨岚:像安澜说的,古代的民众在这场灾年面前每天要耳闻目染引发他情绪的新闻,大家谈的是这些话题,结果这几天之后有一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是非常强的人就会出现一些非常焦虑的症状,焦虑的症状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像安澜说的,去做一些运动和让自己放松的动作,而不是长期处于紧张和躁动的状态这个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整个社会和国家也是希望大家能够让自己的心平复下来,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不要长期处于躁动的状态,毕竟我们有那么多工作和生活要做,我们人生还是有非常长的路要去走。这个时候停下来,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认识到这些焦虑的症状他背后的意义也就好了。主持人:据有资料表明,当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日后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比例高于正常人的三到五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还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看来地震创伤对人的身心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具体的表现是那些方面,我们作为普通人能观察到的?安澜:刚才的例子非常好,这说明了一个心理的变化,地震过去了那么久,但是还会给人的心理造成那么大的影响,这正好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我们有一个情绪的时候,就是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他需要及时的得以表达和释放。当这个能量不足以得到及时的表达和释放的时候,他就会滞留在我们的心理甚至我们的身体里,所以当我们去评判是不是受到这样一种创伤影响它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标准是看待这个人和以往比较他是不是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变。比如说以前他很外向,结果事件之后,他变得很内向不爱说话了。这是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我们想那样一个事件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主持人:那现在目前心理工作者毕竟还是有限的,我们作为他的朋友、亲人如何能够更有效地缓解他的情绪?杨岚:对于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讲,他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每个真的心是相通的,如果你以一个接纳的态度去面对他的时候,而不是去评判他,这个时候你去接纳他的时候,你的心理信息也会传递给他,让他能够把能量表达出来,我们建议当你遇到这样一个灾难的幸存者和你首先要眼睛看着他的眼睛,向他传递一个温暖,去倾听他,允许他表达自己的一些负面的情绪,甚至是愤怒的情绪。这个信息他是能接受的到的,另外我们对环境有一个要求,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而不是一个匆匆忙忙的,这个环境最好是一个封闭的,还有一点我们比较建议你去主动地去接近他,有一些灾难的幸存者他会变得比较孤僻,很多人是灾难的幸存者大家觉得彼此彼此。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为什么要主动去求助呢?所以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人你可以主动去接近他跟他说话,看他的眼睛,甚至握着他的手,把关系建立起来,然后去引导他说灾难事件经历的事情,鼓励他情绪的表达并且接纳他情绪的表达。主持人:刚才专家提到了一个次能量,某种定义下能量是一个正面的东西,身体有各种能量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看专家讲的能量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负面情绪?安澜:是这样的,我们为什么叫他负面情绪,比如这样一个人,他再这样一个过程中会变得很坚强,我们想坚强并一是一个人的常态,我们有的时候坚强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软弱。杨岚:能量如同水一样,水用好了是有利的,用不好是有害的。可以这样去理解能量。如果瘀积了很可能会发臭了。很可能去反面。主持人:我们每个人在身体中存在两种能量的。一种正面的,一种负面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些幸存者他们可能会用自己身体有效的正面的能量去低制负面的能量。如果不靠外力,可以自己抵御吗?安澜:我在来的路上也再想,家园没有了可以去重建。作为我自己在工作中也有困难,但是比起他们的小了很多。我想悲痛也是一种力量,化悲痛为力量是一个口号,但是其实不是,他是一个心理学的转换,悲伤的时候是很有利的,我们需要这种力量去转化,用在我们的生产建设和重建家园上。主持人:看来化悲痛为力量不仅仅是一个空的口号,还是很有科学的基础的。杨岚:悲痛,我们不给一个很好的方式去转换,它也有可能不断地蚕食我们的集体,一个人经历了创伤上的事件。比如说一个老人失去了老伴,他会沉溺于自责和会后的情绪中,慢慢的他自己的情绪也垮了,他的生命期会缩短,我们在想怎么样把这个能量转化为积极的一面,我听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幸存的孩子,他在被救起来的时候只有11、12岁,当时解放军把他救起来了,他在地震的过程中,失去了亲人,后来他把这种悲痛的能量转化为他上进的一种动力,他一定要找一个方式,他不会像我们正常人一样,他一定要给能量找一个出口,他后来去当兵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高中毕业生他训练了自己的职业道路,这是坚强的意志的体现,他也很有成就,成为了一个作家和心理学家。主持人:刚才听了两位老师讲解,我这里有一个新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人在这次灾难中都能得到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救助,我们作为陪伴者应该具备和学习那些与幸存者交流的技巧呢?安澜:我感觉首先是我们抱着一个平静的心和这些当事人去交流,许多时候我们把他当作一个遇难者,受害者或者是一个弱势群体。这样我们就会有时候会强化这样一种无助感。当我们把他当成一个平等和正常的人判断的时候,这种影响就会变的小,也能帮助这些人能够尽快地同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杨岚:是的,安澜说到的不是我想到自我价值感,有的人在灾难中伤残了,这个时候很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不能够接纳自己现在身体的状况,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会自卑。有的人在唐山大地震之后终生不结婚,他无法克服自卑状态,我们为旁人这时候要给他体现自我价值感的机会,让他感觉到自己被需要。没有什么比给别人一个饭碗更重要的了,现在有人在呼吁,给他们灾后就业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如果他在灾后尽管身体有一些伤残,但是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看到别人需要自己,这个时候对他的心理康复是非常有意义的。安澜:我们需要用一颗平常和平等的心去看待我们的这些遇难的朋友。尽量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主持人:非常感谢安澜,非常感谢杨岚!能来到摇篮网给大家做这期节目。在这里需要提及的是,灾难救助过程被称作第二度灾难,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灾难做点什么。哪怕是帮助你身边一个人排解不良的情绪。哪怕是传播你知道的心理干预知识。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希望经历灾难的人们相信,每个人都在跟你们心手相联!谢谢大家!

210 评论(13)

fightingBB

我也是地震中的孩子这个其实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什么阴影了你得给地震中的孩子换一个好点的生活场景不要让他每天面临废墟你得给他讲一些故事 总之你对他说任何话不要提地震两个字

23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