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1

dreamydream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张斌心理咨询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athermatthaus

已采纳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一直带队在北京进行封闭集训。虽然家在京城,但郎平吃住在队里,与丈夫同城分居。由于东京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7月,中国女排有了充分的时间备战。郎平着力培养新人,演练新战术,恶补队员的短板,力争在东京奥运会上卫冕。郎平的丈夫王育成默默在背后支持妻子,默默为中国女排做贡献。因职业特殊,郎平与王育成的婚姻比普通夫妻多了几分悲壮和荡气回肠……01郎平堪称中国女排的一面旗帜,享有“铁榔头”的美誉。她祖籍天津,1960年出生于北京,曾是世界排坛“三大主攻手”之一。1987年,郎平与前八一男排队员白帆在北京举行婚礼,随后夫妇俩赴美留学。1992年,女儿白浪降生。因性格差异及家务纷扰,郎平与白帆的婚姻并不和谐。1995年两人选择离婚,共同拥有女儿的抚养权。离异后白帆再婚了,郎平却始终单身。2010年10月,郎平应邀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文体联谊会,偶遇王育成。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当时郎平已于两年前辞去美国女排主教练职务回国,在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执教。从1995年结束第一段婚姻后,十多年里,郎平一直单身,将排球当成亲密伴侣和爱人。大郎平9岁的王育成也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次受邀出任央视《寻宝》栏目嘉宾。与郎平一样,他也遭遇过情感挫折,当时处于单身状态。郎平除了排球,最大业余爱好就是收藏。1999年至2003年,郎平在意大利女排俱乐部执教时,收藏了流失在海外的鹿头瓶、将军罐等40多件瓷器。王育成是资深排球迷,一直视郎平为偶像。郎平也格外欣赏这个博学多才的温厚男人。分别时,她诚恳地约请王育成有时间去家中帮自己“鉴宝”。王育成爽快应允。几天后,王育成带着放大镜、鉴定仪来到郎平住处。他根据瓷器的包浆、纹理、彩釉、造型,精确推断它们的诞生地、“出生日期”。郎平由衷赞叹道:“王老师,听你鉴宝是一种享受。”王育成谦虚一笑:“没什么特别的,同一件事反复做,就成了专家。”郎平姐妹与王育成这年春节,郎平回北京度假。王育成约她出来喝咖啡,游览冬季的故宫,去北海公园看冰灯,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022011年2月3日,郎平返回广州执教,王育成驾车送她去机场。他诚恳向郎平表白心迹:“我想一辈子呵护你,可以吗?”郎平沉默良久,婉拒道:“王老师,您很优秀,但我不适合您!”其实王育成的外表、才学、人品无可挑剔,与郎平精神上也很默契。但郎平顾虑重重:当年在美国执教时,一位名叫乔治的美籍政治经济学博士,信誓旦旦要与她结婚。1996年郎平回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乔治认为她不能给予自己幸福,主动提出分手。自己是职业教练,四海为家,注定不能像普通女性那样做贤妻良母。更重要的是,因常年征战,郎平身上落下20多处老伤。晚上睡觉,身体和床之间所有缝隙都要用软毛巾塞紧,否则会疼得难以入睡。如此糟糕的身体状况,哪有能力给对方幸福?面对郎平的顾虑,王育成一一拆解,他真诚表示,自己到了这个年纪,恋爱就是奔结婚去的。他清楚郎平对排球的感情,将来不会要求她做贤妻良母。自己愿陪她抗击伤病,一辈子照顾郎平。王育成的真诚,打消了郎平心底最后一丝顾虑。她在离异16年后,再次涉足爱河。此时中国女排陷入低谷,伦敦奥运会被挤出4强,随后陷入频繁换帅的动荡。2013年5月,相关部门邀请郎平出山,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始终犹豫不决。王育成对郎平说:“你热爱排球,也有这个能力,将这副重担挑起来吧,我会全力支持你。”这番话给了郎平很大心理支撑,她勇敢接下了“帅印”。郎平与女儿郎平的女儿白浪已21岁,在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读大三。她与郎平相依为命,既是母女又是闺蜜。与王育成感情稳定后,郎平将恋情告知女儿。这年圣诞节,白浪来北京探望妈妈。郎平安排她与王育成见面。白浪眼里的王育成腰板笔挺、头发乌黑、温厚儒雅,怪不得妈妈会心动。她率真地问:“王叔叔,你到底爱我妈妈什么?”王育成笑着回答:“你妈妈是女神,在我心中完美无缺。”03相处的日子里,白浪见证了王育成对妈妈的呵护:妈妈膝关节不好,上下楼时他会体贴搀扶;妈妈出门,他主动开车接送……一个星期后,白浪返回美国。母女俩在首都国际机场分别时,白浪咬着郎平的耳朵说:“妈妈,我发现你比以前漂亮了,这都是爱情的化学作用。我祝福你!”郎平笑着捶打女儿:“鬼丫头!”语气里满是甜蜜。2014年9月10日,年逾8旬的郎家骅,不幸因脑溢血后遗症在北京离世。当时郎平正忙得焦头烂额:一是女排亚洲杯在深圳拉开战幕,二是世界女排锦标赛再过13天,就将在意大利打响。郎平带领国家女排二队在深圳打了一场揭幕战,就匆匆返回北仑备战世锦赛。郎平刚到北仑,王育成就在电话里沉痛告诉她:“爸爸刚刚走了。临终前老爷子叮嘱我们,别因家事影响你备战。”郎平心碎了,哽咽着说:“我明天一早就赶回北京。”“备战这么紧张,你暂时别回来了。等过几天,你回京与爸爸告个别。放心吧,我和姐姐会将后事料理好。”当晚,郎平忍着心痛,继续带领队员们训练到深夜10点。两天后,郎平返京送父亲最后一程。王育成整整两天两夜没合眼,将老人的后事料理得妥妥当当,郎平心里翻腾感动浪花。2015年9月,第十二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郎平率领中国女排以10胜1负的骄人战绩摘取金牌。这是时隔11年后,中国女排再次登上世界排坛巅峰。郎平由此成为世界排球史上当运动员夺金,执教又夺取金牌的唯一一位女性教练,享誉国际排坛。9月7日,郎平率队凯旋回国。王育成怀抱鲜花,亲赴首都国际机场迎接,爱情由此曝光。当天,数百家媒体报道转载了郎平恋爱的消息,成千上万网友发帖留言表示祝福,郎平与王育成幸福满满。042016年1月16日,两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行婚礼。国家体委前主任袁伟民、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著名演员张瑜、著名歌手沙宝亮等重量级人物亲临现场祝福。央视“名嘴”白岩松担任婚礼司仪。婚后第三天,郎平就带队在国家体育总局集训。她每天早晨7点就出门上班,经常晚上10点才回家。作为著名专家学者,王育成放弃讲学、著书、去电视台当鉴宝嘉宾的机会,乐做郎平背后的烟火男人。为了妻子的身体,王育成根据光碟自学按摩。每晚临睡前,他都要为郎平做一两小时按摩理疗,帮她缓解伤痛安然入睡。以前王育成很少下厨,婚后他努力学习烹饪。经两个月磨砺,他学会了榨豆浆、包饺子、蒸花卷,还会做宫保鸡丁、糖醋里脊等十多种家常菜。双休日,郎平放半天假,系上围裙准备给丈夫做顿饭。王育成将她按在沙发上,让郎平看电视放松,自己去做饭。他幽默地问郎平:“我是铁杆球迷,这算不算是为中国女排做贡献?”幽默温馨的生活,让两人都乐在其中。然而春节过后,郎平就带领中国女排赶赴宁波北仑,为备战里约奥运会进行封闭集训。夫妻俩开始了漫长的分居生活。中国女排肩负奥运夺金重任,王育成清楚妻子身上的压力。为不让妻子分心,他一个星期才给郎平打一次电话。2016年4月,王育成赴宁波讲学,住的酒店离女排训练中心只有40分钟车程。担心打乱郎平的工作节奏,他没有赶过去团聚,只在视频里与妻子交流了几分钟。郎平心有歉意:“跟我结婚,你牺牲得太多了。”王育成颇有大将风度:“能将偶像娶回家做妻子,是一个男人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幸福,其他皆可忽略不计。”举世瞩目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出师不利,小组赛连输三场,郎平为此焦虑失眠。王育成通过微信给郎平发送一张张古玩图片,并用诗意语言注释解说,以缓解妻子的焦灼情绪。王育成还经常三更半夜起床,打电话给郎平解压。一直以来,他充当郎平的精神导师,经常三言两语就能解开她的心结,郎平在心理上依恋丈夫,婚后一直叫他 “王老师”。在外人面前,郎平是“铁娘子”,可在丈夫面前经常脆弱得落泪。王育成耐心开导妻子,讲置于死地而后生,陷于亡地而后存的道理。05在丈夫的贴心抚慰下,郎平最终带领队员们连克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等劲旅,成功摘取金牌。奥运金牌带给郎平荣誉,也加剧了她的伤情。备战奥运期间,郎平经常给队员们做扣球、防守示范,导致多处老伤复发。2016年10月,郎平右髋关节伤情严重,疼痛难忍。王育成陪她赴北京301医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他们:“郎导右髋关节因磨损严重畸形,必须尽快手术,否则有瘫痪可能。”这年12月,郎平在丈夫陪同下飞赴美国芝加哥,接受了右髋关节置换手术。康复期间,王育成变身郎平的贴身护理。遵照医嘱,他一天两次给郎平榨新鲜豆浆,挤地铁去离医院5个街区的超市买手工酸奶,增强郎平髋关节的恢复能力。郎平术后半个月,王育成给她租了一辆单车,每天陪伴她骑车两个小时,最大限度锻炼郎平的股四头肌。郎平伤情痊愈后,夫妇俩返回北京。此时,郎平与中国女排的合约已到期。王育成与妻子商量,让她别再续约了,退下来过正常生活。是呀,大半辈子与排球为伴,辗转漂泊十多个国家,郎平确实累了。她答应了丈夫。然而,鉴于郎平的威望,及带队的骄人战绩,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排球协会及亿万球迷,都热切希望郎平留下来,继续带领中国女排续写辉煌。2017年2月,郎平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颁奖晚会上,央视体育频道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斌问她:“郎导,大家都等你一句话,你还考虑续约吗?”盛情难却,郎平委婉说:“如果身体允许,我会考虑。”现场观众一阵欢呼……郎平回家后,王育成问她为什么食言。郎平诚恳回答:“是的,我正想

张斌心理咨询师

323 评论(13)

吃货独依

中国社会九成以上的名人都是再婚过得数不过来

296 评论(13)

迷路的豆豆

离婚的人,很多会选择再婚,他们选择再婚的动机主要有三种。第一、生活动机。简单的说就是为了生活便利而再婚的。比如,孩子还小,希望给他们一个相对完整的家,让他们失去的父爱或者母爱通过另一种形式得到恢复。比如,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一个人在外打拼,家事无暇顾及,需要一个人料理等。这些都属于生活动机,这种动机往往是通过整合双方资源,以双方互惠互利为基础达成的,这很像生意场上的一种合作或交易。这种动机多见于普通人的再婚情况,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这里的翡翠原石,矿区直供,无中间商,一件也是批发价广告这里的翡翠原石,矿区直供,无中间商,一件也是批发价第二、情感动机。这部分人群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他们基本完成了人生的主要使命,物质生活无忧,精神情感空虚,急需要一个伴侣来排遣内心的孤独。这种再婚的动机,通俗的讲就是找老来伴。比如:隔壁王大爷和跳广场舞的张大妈好上了,就是这种类型的动机。最后一种是 “补偿动机”。这部分人,通常在第一段婚姻中,因为各种原因留下了太多遗憾。后来,随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他们有能力去弥补这些遗憾,于是潜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婚姻理想又冒出了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找各种理由,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按自己的理想再婚。这部分人群以社会精英名流为主。我们看到的各类明星再婚,基本都属于这种动机。比如:郑少秋的再婚,赵本山的再婚,这个就不需要多说了。了解了再婚的心理动机,我们可以通过它推演出当事人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判断对方是否属于自己需要的那类人。作者:方亮,曾用名方言亮语,驭爱情感品牌创始人,资深情感媒体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实战派婚恋导师,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编导。中国第一位提出“婚姻保证金”概念的人,第一位提出“家暴限婚”制度的人,第一位提出“准婚证”概念的人

95 评论(14)

肥航哒哒哒

杂物管理咨询师,断舍离的生活哲学

什么是杂物管理咨询师?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一些关于杂物管理咨询师,断舍离的生活哲学,欢迎阅读参考

“人类一直在获得和放手的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前进。断舍离是一种从扔东西开始的训练,让你觉察自己的欲望是过头还是不足。”断舍离发明者山下英子女士说。

自称“杂物管理咨询师”的,全世界只有山下英子女士一人。为了推广一种名为断舍离的生活哲学,她创造了这个新职业。具体来说,山下英子的工作是“建议、协助客户扔掉自己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通过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顺便与自己内心的垃圾说再见”。

山下英子修习瑜伽术多年,从其中的“断行、舍行、离行”中发明出一套新的行为方法:“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收、不取。舍=舍弃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创造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断舍离最直观的诱惑力在于Before & After图片对比。一边是堆满衣服和杂物的房间,无处下脚;另一边是实施断舍离后的空间,舒适清爽,衣柜、客厅、厨房、碗柜、书桌,只五成至七成满,放置其中的,无不是主人精心挑选、经常使用的心爱之物。许多人看后想:“我似乎也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并开始一场扣人心弦的清理运动。

我,现在,需不需要这件东西?

前任恋人的旧衬衫、7-11便利店的免费筷子、早已不再用的电子产品和五花八门的数据线、门把手上的.快餐外卖单、从未使用但因为是生日礼物觉得“也可以保留”的廉价小礼品、2013年11月11日凌晨在与成千上万网民的付款竞争中胜出买回来却并不合身的户外夹克、在冰箱冷冻室被遗忘长达半年的速冻食物、女人不断膨胀的衣柜——这些都可以被断舍离。

2014年腊八节,云端笔记公司印象笔记在办公室里举办了一场小型分享会,某知名公司的品牌沟通部经理Fond,在大屏幕上展示自己断舍离衣物的全过程。Fond是个整理控,只要发现某个物品很久没有使用或不再喜欢,会毫不吝惜地扔掉、捐掉。当她遇见断舍离,发现自己践行的理念得到了系统印证: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整理内心的破烂儿。

Fond在衣物上有些困扰:想找某件衣服,却怎么也找不到;买了一件喜欢的衣服,回家却发现相似风格的已经有3件,诸如此类。新年时,她决定对自己近乎爆炸的衣橱做一个穷尽式清理。

首先,她把衣物分成包、鞋子、外套、上衣、裤子、裙子、运动衣、家居衣、配饰9大类;接着,在云端笔记本建立分类子文档,为每件物品拍照,并按类别贴入各个文档。全部完成后,Fond对自己的衣橱了然于心:27件外套,37件上衣,14条裤子,15条裙子,6顶帽子,10条围巾,5条腰带,6套睡衣,20双鞋,9个包。她发现这个冬天不再添置衣物也完全没问题;而“舍掉”的部分被她打包,一部分捐掉,一部分直接拖到楼下垃圾箱。之后,神清气爽。“谨慎地拥有、珍惜地使用、勇敢地舍弃,这是人与物品之间最美好的关系。”分享的最后,Fond说。

与曾经风靡一时的物品收纳术、整理术相比,断舍离是一种更挑战价值观的活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一书中点出一个事实:“越擅长收纳的人,越容易堆东西”,因为收纳得当,于是继续购买、继续堆积、继续收纳,久而久之,“节俭”变成了对空间的索求无度。断舍离则创造了一整套详尽的“物品舍弃行动法”,它与整理、收纳的两个最大差异在于:着眼于自身、此时。在决定是否丢弃一件物品时,断舍离的主语永远是自己,而非物品;时间轴永远是现在,而非过去或将来——“我,现在,需不需要它?”而非“它,将来,还有没有用?”

“如果你连一件东西的存在都忘光了,就根本提不上什么爱惜了。”山下英子说。

舍离某段关系、某种处境

断舍离的对象不仅仅是物,更延伸到某个人、某段关系、某种长期滞留而无力自拔的处境。

江书在2013年读到《断舍离》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家庭物品清理,同时发现,自己的一次辞职,与这本书最内核的生活哲学相当吻合。

生于1978年的江书,从上大学起就在一家美国公司做兼职。那一年,在200多个兼职的学生中,老板选了5个做实习生,并宣布会在5个里选1个留下。江书是那个被留下的人。

她曾经为这份工作付出巨大努力,并享受到成就感。毕业以后,在这家公司一待就是13年,江书对工作的激情在下降,她想辞职,但无法下定决心。“不敢辞职是因为我害怕。每天早上开车去公司,楼底下买杯咖啡、拿个三明治,办公室里一坐,一天工作就这么开始了,一切都那么熟悉和自在。我要是离开了,不在这个环境中了,我能做什么?失去了工作,我是谁?”

江书用了一段时间去“观察”自己的害怕。为什么害怕把辞职的事告诉家里人?为什么觉得“那个环境里的我才是我”?突然有一天,她想通了。“当我对自己的认定已经不再受我工作的那个大厦、我的那个小小的办公室,我面前那种高级的电脑设备、电话系统、视频会议,跟国外人沟通的那种感觉定义以后,当我可以知道我是谁的时候,我很容易地离开了。”

“‘舍’是在剥离(向外索取)安全感”,江书说。

居住在北京南三环的赛娅和张斌,经常组织瑜伽课和心灵成长沙龙,客厅清爽,兼作教室。除了神龛、书架、书桌,地板上没有杂物,整个空间只放了30%的东西。

张斌把对断舍离的理解扩展到了人身上:“对物品,我会去判断需要不需要它。人也一样。有些人不停想要进入你的生活,但是你能清楚地感觉到他是来索取你能量的,他并不想解决自己生命里的问题,这样的人,我肯定会三言两语让他离开。”

赛娅是心理咨询师,她说:“我们拥有的每一个东西,它一定是跟我们在某个频率吻合。你想要这个东西的欲望里面,隐藏着一个心理需求。观察一个人的拥有物,就知道他内心的状态。”

山下英子提醒读者,在清理过程中,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通过物品折射出来。比如朋友送了一套名牌杯子,你始终把它原封不动装在盒子里,藏在橱柜最里面。你也许在想:“好东西舍不得用。”山下英子则建议你问问自己:“换句话说,在你的潜意识里,是不是认为自己配不上这套杯子,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准呢?”正如音乐家的耳朵、舞者的肢体、品酒师的舌头,对自己的感知能力,同样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234 评论(11)

妞妞宝贝814

其实有挺多的呢,婚烟不是儿戏,有时候没有考虑清楚,再婚也很正常的!

17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