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gie13050
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半开放式提问我们在给来访者做咨询过程中同时重要的也要注意我们在咨询时谈及一个问题时来访者的表情变化和所给与的不合常理的回答方式及答案。例如,当她总是在说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对这干,而让自己感到无措,我们问及:“你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怎样?”而来访者的回答却是:“我和他爸爸在孩子教育上的观点和方式不一.”这句无形不在给我们透露这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太好的信息。而来访者在说话的同时且脸朝下,则很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对着干的原因。可能是她们夫妻之间经常吵架。而是否给与“你们夫妻之间多久吵架一次”或者“你们夫妻之间仅仅在孩子教育问题和方式上观点不一?”的问法,则取决于咨询师在这个问题之间所做出的咨询问题!而一切都要以好好实践和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在咨询中的不足。主要是好好实践。
jinshengya0757
不知道为什么 在和平年代里不少人都失去了方向和目标 该做的事别人都做好了,该有的都有了,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自己的心思不知道往哪放了,于是开始闹心了,庸人自扰了。 我看到一个故事,是古代的,说是一个商人拼命的赚钱,赚呀赚呀,终于他什么都有了,有次他推开自己的密室,金银珠宝应有竟有,他什么都不却了,他终于感觉到自己活的很寂寞,没什么可做了了,最后他自杀了。 以前别人听了简直是太可笑了,不理解, 而现在的社会这是却非常正常。 胡思乱想,缺乏主意识,意志不坚定,这些人都这样,我看根本不是心理疾病,就是没病找病,吃饱了撑的。 还有就是有些人心眼小,胆子小,想的比做的多多了,想做还不敢做,这能不闹心吗! 找什么心理医生,纯牌胡扯。不思进去,不从现实中找答案,我看就是觉悟问题,自己不找原因,让别人给你找原因,别人会说什么?无非就是现实啊,社会啊,压力啊。这顶个屁用,说白了还不是说你这个人不行,你不接受,你然后就去在找心理医生。 最可笑的就是 :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谁啊?不就是你自己吗,更可笑的是自己愣是不承认,非要借别人嘴说出来才信,真是可悲,自卑而不自信 我说的话你别不爱听,忠言逆耳,我的话希望对你有所启迪。
devilyu2266
真事 ` 发生在我朋友身上 `我朋友爸爸带我朋友去一个知名心理学科的专家那里.想解决我朋友的心理问题 专家简单的问了一些类似于网上测试的这种类型的简单测试心理的题目后告知确定是心理疾病 当时我朋友急了起来要打人 被父亲拉住 我朋友问医生 你凭啥说我有心理问题 医生说通过测试 我朋友很无视那种简单的 测试题 所以不承认有心理问题 结果 专家说了一句 一般有病的人都说自己没病 重点来了 我朋友一听马上说 好吧 那我有病 结果专家欠揍的来一句 你看 没病能说自己有病么 `我都觉得他欠揍
蓝天勒蓝天
首先我们先放下你读不读那类书的问题。 你写的全篇问题,都让我看到,其实你对那个为你做心理咨询的老师过度依赖了,心理咨询,是为了让你认识到自己问题的实质,从而自己解决问题,而你始终围绕着一个并不是实际存在的问题打转。 我个人猜测你的朋友不够多,甚至是极少,或是完全没有可以深入交谈的朋友,你的父母不能够理解和接受你,你期望着一个人“拯救”,这时你遇到了这个老师,你的老师针对你已经发生了,外在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解决,而且她待你“和蔼和善解人意”,让你感受到了,被理解和信任。然后你开始只要遇到事情就跟她说,你是否想到,这样对她而言是种困扰呢。 “看书别人盯的想法基本没了,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这就是你为了得到他人关注所体现出来的,你应该就是一个内向,喜欢钻牛角尖的女孩子,也许我的话会让你觉得不被理解,但是,其实你需要的是关心,支持,和信赖,并不是你说的这样或是 那样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 是有权利选择来访者的 也是可以转介来访者的,当她将你转介,也就是介绍给另一个咨询师的时候,其实就是发现自己已经被你过度的依赖了。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围绕着那个“书籍问题”我可以告诉你,看“心理学和哲学”的书籍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你性格内向,容易想的过多,局限在一个问题上不放手,不应读这类书籍,因为容易被影响,心理学哲学这类书里有部分的负面信息,你不大适合读,应读积极类型的书,甚至可以是在你看来肤浅的言情武侠。 最后我想说,看什么书并不是根本,因为成伟人还是成疯子,全看自己。
空想城城主
从你的叙述可以看出,你过去经历的咨询其实有一定的帮助,至少帮你解决了一定的问题,所以是有一些积极经验的。不过我最想说的其实是针对你当前的状况,我想你既然依旧选择以心理咨询的方式来求助,那么就应该学会更加坦诚的对待这件事情。比如你在问题补充当中提到的疑虑,我想你完全可以在你未来的咨询中提出来和你的咨询师讨论,这就是一种真诚交流。咨询师或许会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比如收费对你来说更深层次的意义,咨询师给你的答案对你的意义,和咨询师关系的远近对你的意义等。来访者如果可以和咨询师坦诚地交流,才有希望建立真正健康的关系,而不是去重复过去不健康的关系。比如你变得过度依赖咨询师,而咨询师害怕你的这种依赖想要逃避,等等。除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现象以外,通过和你的咨询师形成积极健康的关系,有助于你人格发展的关系,一段时间的咨询之后,你会感觉到自己的变化。最后,从你个人的求询经历来看,我想建议你更开放地对待咨询中的感受,具体说就是不要排斥和拒绝咨询以及咨询师给你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感受,更不要因为遭遇了负面感受而轻易放弃咨询师,真正专业的咨询师也不会轻易抛弃你(这可能是你很害怕的,所以你可能会无意识地因为某种原因而主动放弃咨询师,以此来减轻自己的痛苦),对你来说,辗转于不同的心理师之间,对你来说没有好处,你的成长很容易停留在原地或者更糟。希望你在未来的咨询中有所收获。祝福你!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