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anne1987
度娘说,“叛逆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正常现象,一般出现在13-18岁之间。”心理咨询师李艳君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是不均衡的,这时的孩子虽然心理不成熟,但是他们自身会有成人感和长大感,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意受束缚,甚至为了证明自己的成长,会做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情。“家长尊重孩子,通过自己说话的语气、方式和表情,让孩子明白家长在他们面前不是居高临下的。”李艳君说,要正确应对孩子的叛逆期,家长首先应该从心理上真正接纳孩子的现状,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论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应该理性的分析、疏导,而不是训斥。“如果孩子不愿意跟家长说话,家长不妨就换种方式,比如写小纸条,当孩子对家长说‘不’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出几个选项,让孩子自己选择等,这些都是可以的。”李艳君说,还有一点是家长必须注意的,就是当孩子做了一件让家长感觉难以接受或者非常气愤的事情时,家长最先做的不应该是质问孩子,而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的情绪平复后,再与孩子交谈,否则很容易让事情激化。
RitaQinQin
孩子在成人之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两个时期,这应该和孩子的大脑发育程度有关。有人说叛逆期是因为荷尔蒙分泌使得孩子的思维处在亢奋阶段导致的,姑且相信了吧,不管怎样,这个阶段的孩子,他突然意识到了自我,他想要尝试着去实现他所想象的自我,他不愿意再被安排被服从——因而有很多家长都会很纳闷,孩子在小学时是个乖乖孩,可听话了,怎么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呢?家长评价孩子的“乖”和“听话”,常常是建立在家长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基础上的,孩子在努力实现家长的要求以获得家长的认同,在这情况下,孩子是“无我”的,他必须摒弃“自我”才能实现,比如说他在课间很想和小朋友打打闹闹,但一想到要做个 “好孩子”,他就克制了自己,这种违背孩子天性的克制,他赢得了赞扬,因而孩子越发觉得这样的克制很有用,他本能地在“趋利避害”,这时他处在“无我”的状态。因而叛逆期的孩子,有这样的规律,儿童时期被管束得越严的叛逆现象越严重,这就跟弹簧似的,压得越紧反弹得越厉害。有些家长不觉得自己管束过严要求过高,或者认为本来就该这样管教的,但实际上,这样不符合孩子天性的管教已在孩子童年甚至幼年的时候为叛逆期埋下了反弹的种子。因为孩子出格的反弹,家长又没有因此而做好心理准备,很多家长听到孩子的叛逆期这个词,就觉得如临大敌,束手无策。其实,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叛逆期看得那么可怕,叛逆期的孩子,对外在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对新鲜事物的吸取非常快速,他们的情感变得非常细腻,他们变得喜欢对抗清规戒律,他们很有胆量很有勇气很有挑战一切的欲望,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意思,他们性格处在可塑期,思维处在活跃期,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等都处在最为旺盛的时期,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是性格定型的时期,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叛逆期,对孩子的一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孩子不愿意跟你说话时,就不要跟在孩子后面打听个没完,或者不要跟孩子说个没完,他这时喜欢独处,不喜欢你的唠唠叨叨;2、 孩子想跟你说话时,你一定要很重视,很安静地倾听,并不时用表情或语言鼓励他说下去,他说的内容,经常会吓你一跳或惹你发怒,这时,你千万不能这么做,稍安勿躁,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了,孩子以后就不再跟你说了——孩子跟你说,是他在试图证明他对父母的判断;3、 孩子跟你说他们叛逆的故事时,最好的办法是说,爸爸妈妈像你这个年龄时也是这样的。再搜肠刮肚想点自己年轻时叛逆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他知道,这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4、 不要在孩子在家的时候随意进孩子的房间查看他的东西,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他的房间是他的私密空间,他就像小猫一样在划分他的领地,有的孩子会在房间门上贴上“进来请敲门”的纸条,暗示家长,这是我的,你不能随便进来。即使孩子不在家时你进了他的房间并翻动了他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孩子发现有翻动的痕迹;5、 如果发现语言交流很困难,那么,可以给孩子写信,文字是很好的交流工具,甚至可以跟孩子发短信,通过短信跟孩子交流;8、 家庭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因为孩子的叛逆期,搞得家庭里气氛很压抑,大家情绪很紧张,这样会推动孩子的叛逆往对孩子成长不利的方向走,比如孩子受不了这样的家庭环境,会离家出走,以换取短暂的轻松;9、 家长应表现得对自己的生活很有希望,有些家长觉得很难解决孩子的问题,就采取回避放弃的方式,比如自己唱歌跳舞逛街自个儿乐去了,这样不行,家长得在家,一如既往,只不过空闲下来,安静些,看看书,或者和老公出去散散步看看电影看看电视等等,不要因为孩子的叛逆导致夫妻反目,互相指责甚至打骂离婚;10、 夫妻之间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如果是女儿,那么爸爸应该多站在女儿的立场上说话,多和女儿沟通,保护好女儿,制止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唇枪舌剑,如果是儿子,那么妈妈应该多站在儿子立场上,多和儿子沟通,保护好儿子,及时制止父子之间瞬间爆发的暴力。无论爸爸妈妈,都不要因为自己在家庭中的孤立地位而自怨自艾,这不过是个角色而已,目的很明确,让孩子安然度过这个时期。11、 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不要纠缠在孩子之前所犯的错误中,即使孩子犯了错,也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完人,世界上的伟人们在你这个年龄时也是这样的,不妨去买些相关的传记给孩子看;12、 多买些书给孩子看,多带他去体育锻炼。孩子需要情感和体能发泄,书,能使孩子找到情感发泄的地方,锻炼,能消耗孩子的体能。13、 ……在比较民主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显现的叛逆会相对弱一些,终其原因是民主家庭的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已经教会了孩子理性的思考、良好的爱好和习惯,孩子早已认识自我并随时在实现自我。记得我在以前一篇博文中有段话,这是我从我同学那儿听来的,她女儿问她,妈妈,我怎么没有像我同学那样的叛逆期呢?我同学对她女儿说,你就是一艘小船,爸爸妈妈是水,方向盘在你手里,只不过爸爸妈妈在发现你方向有可能不对的时候,我们就稍稍改变一下水流方向。你还一直以为是你自己在控制自己的方向呢,你感觉不到有人压抑你,你跟谁去叛逆?
黄二小要奋斗
青春期小孩,到这个年龄认为什么都懂,己不服管教。就是不能和小孩扭着来,先顺着他,然后再指导,话不要多,话多没用。
一提及青春期叛逆就“谈虎色变”,多少家长闻风丧胆,但“叛逆”如此可怕吗?
请看看专家怎么分析的:
很多家长都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情况而感到忧虑,认为孩子大了,不听话了,不服管了,孩子有了自己的主意,也不愿意跟家长一起交流、一起出行了,其实,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是在正常不过了,而且还有很多好处。
1.叛逆是生理成熟的表现。
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生理发育日益成熟,这种成熟会让孩子心智变得更加聪明,所以,会让他们产生对抗家长的想法和资本。
2.是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孩子在青春期以后,他们的思维能力会迅速提高,随着思维水平的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对家长的说法和做法也有持有怀疑态度。
3.是孩子更有主见的表现。
其实,叛逆是孩子逐渐认识自己、 探索 自己并且建立同一性的一个过程,如果孩子出现了叛逆,说明孩子已经能够认识到将来的发展方向。
4.是孩子变得更勇敢的表现。
如果孩子没有出现叛逆,一直比较乖巧,说明孩子没有建立同一性,这样的孩子可能不勇敢,愿意回避问题,不能应对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5.使孩子发泄不良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发泄的话,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叛逆能让孩子不良情绪发泄出来。
6.调整孩子的人际关系。
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渐渐开始脱离父母,喜欢与同学和朋友相处,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孩子建立人际关系的非常重要的时期。
7.孩子会具有独立意识。
独立自主对于一个男生来说非常重要,青春期以后,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最佳时期,孩子会学到很多东西,独立处理很多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做错了的事,当场预以纠正,没有回旋的余地,适当的武力,让他们记得什么不能做,做的后果是害人害已。让别人敬佩的力量,是自己要强大,说的不管用,就是征服。
“再不要什么都管我了”、“我现在不想跟你们说话”、“我就是要和你对着干”
总结出就是孩子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的反感,反应激烈,和父母老师唱反调,不理踩大人,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等,你的小孩就可能进入叛逆期了
孩子们为什么变得这么亲情冷漠呢?是我们做父母的给予孩子的不够多还是太过于溺爱呢?都不对,那是因为你跟孩子的沟通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找准科学的应对方法,所有的叛逆期都不可怕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叛逆的心理,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何帮助孩子安全度过叛逆期,小林老师整理了一下孩子叛逆心理的原因以及在叛逆期间的特点,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做参考
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1我已经长大了,我能行
2为什么我不能
3试探家长的底线
5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孩子在叛逆期的特点
1.“引领孩子走入青春叛逆期,别让孩子对你关上心门”,人们常说,青春期是心理问题成堆的时期,处理好这些问题,既需要青春期孩子们的心理调节,又需要靠父母的关心和疏导。当然,父母只有了解了青春期孩子们的叛逆心理,才可以对症下药。
2.“了解青春叛逆期的特点,深入观察孩子行为的原因和动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一些变化是正常的,是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行动上的体现,父母需要理解和关怀,平时多注意观察,多与孩子交流,要充分理解孩子要自我尝试、独立表现的要求,尽量多创造一些条件,是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的满足,孩子的行为一定能投射出内心的真正诉求,所以你想发火时,不妨试试看,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3.“解析青春叛逆期的行为,引导孩子的叛逆和桀骜不驯”,青春期是孩子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必然要经历许多痛苦和烦恼。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而不是处处、时刻“介入”,需要给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做决定的机会。青春期是孩子们最容易叛逆的时期,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去教导孩子,这样才可以让他们 健康 的度过青春期。
4.“掌握青春叛逆期的教育要点,选用恰当的方法不和孩子较劲儿”,叛逆期的孩子是矛盾的,不断挑战规则,又不断追求规则,如果规则混乱,孩子一定缺少安全感,大人在制定规则时要慎重:规则一旦制定,就必须遵守,不要制定超过儿童能力的规则,例如孩子上课不走神之类的抓大放先,要有重点
5.“看透青春叛逆期的早恋心理,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早恋是青春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个阶段曾经遭遇过这样的问题。不过,在父母的正确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们都顺利地克服了困难,度过了那段苦涩的岁月。因此,父母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冷静的头脑,正确的引导孩子看待早恋问题。
6.“解开青春叛逆期对性的困惑,引导孩子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孩子们的青春期正值花季,更是孩子们的雨季。家庭性教育固然是越早域好,特别是对女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父母一定要尽早灌输。及早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他们就不会再随便地让别人触及自己的身体,这将会避免许多不幸的事
家长对待孩子叛逆期间的做法
1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在长辈面前要有规矩,父母可以宠爱你,可是不能事事依你,会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以自己为中心随心所欲,不服从管教的时候有相对应的惩罚等等
2科学教育 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出现叛逆的现象,该如何处理面对,这就考验父母对孩子的熟悉度,平时需要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每个孩的情况会各有不同,一定要用文明,科学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做好一个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童年
4允许犯错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结
叛逆期的出现是对家长一种紧急的警告,提醒他们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要用对待大人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抉择,支持他们做事的方式,支持并放飞他们去外面的蓝天中飞翔,这样才能培养出敢于搏击苍穹的雄鹰。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郑润芝,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当我们的孩子处于叛逆期时,他可能做出很多让我们家长特别心烦,或者特别痛苦的事情,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做父母的最重要的一个态度,就是:孩子再怎么样,我们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孩子!
很多时候, 家长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就会说:“我再也不管你了,你爱去哪里就去哪里,我没有你这个小孩,你再也不要说你是我生的,你给我滚,我一分钟都不想再看见你了!”
因为,这些话不仅只会把我们的孩子越推越远,甚至孩子会越走越偏的。
所以,这些做法一定要立刻停止。
那么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我们到底怎么做呢?
首先,这时我们在心里边真正要做的,就是一次次地去听见孩子的心声:
“不要放弃我,让我看到我还有希望!”
其次,我们就要来拿起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学工具,就是 善意的语言。
什么叫善意的语言?
如果孩子平常自暴自弃,你经常给到孩子的语言都是不够善意的。
比如,你可能会说:“我没有见过你这么没良心的孩子!”或者“我没有见过你这么可恶的孩子,你就是个滚刀肉,不要脸。”
这些都是恶言恶语。
而你去疗愈孩子,就要用善意的语言。
怎么做?
第1步就是:使用肯定性我句式。
比如,孩子每天都回来特别迟,不到十点钟就不回家,今天你发现孩子七点多就回来了。
这时你就需要来套用这个句式, 用我看到,我听到,或者我感觉到,来描述孩子的正面行为,再加自己的感受。
“宝贝,我注意到,今天七点钟你就回来了,我的心里边感觉到好安心。”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应用肯定性我句式。
这是修复的最重要的第1个动作。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糟糕透顶了,我没发现他有什么正面的行为!”
嗯~~,如果是这样,这只能说明你的眼睛“出毛病”了。
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24小时下来,一个正面行为都没有。
所以, 肯定性我句式,每日必备 ,这样的善意的语言每天 最少说3句 。
孩子的叛逆期并不可怕,叛逆期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一次生理上的过程。这是孩子的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孩子已成熟了。在这个阶段,容易导致孩子的脾气暴躁易怒。
其实这也是每一个处在叛逆期的孩子的,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作为家长我们要去理解孩子,尽量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 健康 舒适的环境,给孩子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不管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都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是孤独的,自卑的,最容易误入歧途。
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健康 发展。拿出您最平和的态度,对待您的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您是否正确引导叛逆期的孩子。
@心理咨询师乐远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做支持力量比单纯管教效果更好!
顺利度过青春期,需要三部分做支撑。
第一部分是他们在回顾自己的成长时,父母是爱自己的。
第二个是他们展望自己的未来,觉得自己是有方向有出路的。
第三部分的是在当下,他有很好的同伴关系,不一定很多,但是要能感受到自己是被朋友接纳的。
如果这三部分都够好的话,这个孩子的青春期就会比较平稳。
青春期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青春期,很多家长需要面对一件事,那就是和孩子和解。有一些孩子回忆小时候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可能会有很多不好的感受,在青春期到来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把这部分对父母的不满,向父母宣泄,也就出现父母眼中的叛逆、翻转式的变化等。家长如何承接孩子对这一部分的不满的表达,成为很多家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不论问题是什么,和解都是最好的通道。
孩子的叛逆期,一般都是中学时期。叛逆期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过有几点还是需要注意的。
1.接受孩子的变化。
在青春期,也就是叛逆期,孩子在性格、行为上都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比如说,一个只爱学习的孩子,突然爱打扮了;一个很文静的孩子突然说了脏话等。这些变化都是每个孩子要经历的,孩子处于认知和审美的矛盾期。家长一定要试着理解和接受孩子的变化,接受是教育的前提。
2.多与孩子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表面上虽然很跋扈,但内心却极度迷茫,极度无助和需要关心的,所以这一时期的孩子多半会有一个上锁的日记本,来倾诉烦恼和心事。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妨试着与孩子多沟通,了解一下孩子的学校生活和朋友,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情。这样孩子就不会那么无助了。
3.做必要的引导。
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想要成熟但又不成熟的心理矛盾期,很容易引导,父母在可以在假期,多带孩子出去 旅游 ,或者多去博物馆、艺术馆、著名大学去参观,感受不能的氛围,孩子会深受启发,变得积极向上。这样,远比家长的语言更管用。
最后,对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多一些耐心,用包容和平静的态度陪孩子一起成长。
以上是个人建议,希望可以帮到您。
说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现“可怕”,那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会发现孩子好像突然之间变了一个人,一个故意跟大人作对、还一言不合就顶撞、爆粗的“小大人”。
至于是否真的可怕,或者说可怕到什么程度,这取决于孩子自身的性格、成长经历、学业表现以及家庭教育等。比如,有些孩子在小学成绩已经明显滞后,小升初派位进了公办初中学校,但升上初中后学业跟不上,对学习没有信心产生畏难情绪,学不进去干脆不学,初一时除了学习不好还没有令老师和家长特别抓狂的表现;然后上了初二问题就来了,无处消耗的精力、心智尚未成熟却又自以为长大的思想使他们以破坏现有的秩序为乐为傲,破坏课堂纪律或公共财物、逃学等,如果这时孩子受品行不端的同学影响或者不慎结交了 社会 青年,那么真的非常容易荒废学业走上歧路。
这也就是初二的学生最容易被同龄人带坏的原因。在一些初中学校,只要某个班级存在个别这样的孩子,那无论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无计可施,因为这些孩子总是能“团结”少数同学,正常的教育方法对他们的作用甚微,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又使学校有时缺乏“有效有力”的教育手段。
很多初中老师发现,这些叛逆期表现比较可怕的孩子通常他们的家庭教育都有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么从小他们的父母很宠溺他们,要么父母疏于管教,要么父母动辄打骂甚少关爱孩子,要么就是父母婚姻有问题,孩子生活在问题家庭中。有的老师发现,有的叛逆少年的父亲自己当年就是问题突出的叛逆少年。
这些孩子很多从小学就无心向学,但有的孩子原来学习基础还可以,只是在叛逆期学坏才影响学习,这就很可惜了。
当然,大多数孩子的叛逆期不至于如此可怕,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跟孩子有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对孩子的诸如顶撞、因生闷气故意对家长不礼貌等行为能冷静看待,克制对待,特别要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不要让孩子沉溺网络。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