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3

jinshengya0757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柳智宇佛系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李重庆

已采纳

文·段宏刚

人生苦短,怎么活得自由、洒脱和快乐?完全是个人的事,按理说,他人没有权利去干涉。

关于人生观,在主流的评价体系里,一个人活着不光要为自己,而且要顾及亲朋好友,乃至整个 社会 的感受。只有以“入世”的心态,积极地融入整个 社会 ,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 社会 乃至整个人类做出贡献,那么,他才不枉此生,人生就是圆满的,也是有价值的。

一个人如果抛弃名利和地位,无视世俗生活里物质欲望的束缚,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选择以“出世”的姿态去活,每天粗茶淡饭,与大自然为伴,只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宁和淡然,这样活的人,在大多数人眼里,一定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另类”。

对80后柳智宇来说,他就是父母、朋友、同学、同事眼中的另类,以他的条件和资历,他完全可以在世俗生活里名利双收,受人敬仰,但是,他在人生的辉煌时刻,却头也不回地选择在凤凰岭龙泉寺出家,从数学天才摇身一变成为“贤宇法师”,把8年大好时光用在了长斋礼佛上。

最终,他的理想破灭,在现实的召唤下,他不得不选择下山,重新回到红尘之中。

柳智宇1988年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物理老师,母亲是工程师,受父母的熏陶,他自小对“数理化”十分感兴趣,当其他小朋友都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乐趣时,他则一个人闭门不出,乐此不疲地钻研数理化知识。

这份认真劲很快在考试成绩上得到体现,以至于他在每次的数理化考试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满分。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的前途大有可期。

高中时代,柳智宇的天分更加完美地释放出来。

那是在2005年的“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里,柳智宇一鸣惊人,给中国队捧回一枚金牌,从此,年仅17岁的柳智宇成为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

2006年,柳智宇再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奥数竞赛,再次折桂。北京大学数学系看到这样的好苗子后,毫不犹豫地把他招入校内。2007年9月,柳智宇正式成为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有两个著名的学生社团,一个是“北大耕读社”,另一个是“北大禅学社”,都是学子们自发建立的,前者主要以研究传统文化为主,后者以研究佛学为主,这两个社团里数学系和哲学系的学生特别多。

在社员们的眼里,物质的满足并不能完全填满精神的空虚,人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读书,依靠钻研“儒释道”传统文化,才能满足精神的追求。

入学不久,柳智宇就被两个社团所吸引,很快加入其中,后来他做了社长。

“耕读社”的首任社长、北大2002级哲学系研究生邓文庆,不求任何回报,在社团一直干到大学毕业,把4年心血无偿奉献给了社团。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硕士毕业后,邓文庆没有去工作,而是义无反顾地来到凤凰岭龙泉寺剃度出家。

这件事对柳智宇的触动极大,让他心中逐渐滋生了脱离“苦海”的愿望。此时,柳智宇认为: 芸芸众生在世俗生活里,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诱惑,诱惑就像无底洞一样难以填满,人们被诱惑驱使着,很难做真正的自己。唯有离开,生命之花才能绽放出原本的芬芳。

实际上,早在上初中时,柳智宇内心的真实想法就跟别人不一样,只不过被他优秀的学习成绩,以及内向温和的性格,一直掩埋着。

上初二时,柳智宇在《观功念恩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 孔老师,孟老师啊,教教弟子吧。弟子一直在向上仰慕和希求,愿冷漠、孤独、伤害离我们远去,愿善良、仁慈、忠诚、智慧的光辉遍洒人间。

写完后,他把这段话发给了当时的语文老师周文涛,老师看他年纪轻轻,并没有在意。

到大学时,离开了父母的管教,周围没有人再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再加上心智逐渐成熟,以及对佛学发自内心的喜爱,柳智宇茅塞顿开: 与其在世俗生活里苦苦挣扎,还不如自由自在地放飞心灵,这样才不枉此生。

原来按部就班地学习,考试拿满分,又按照老师和父母的意愿去参加奥数竞赛,争取冠军,都不是他内心喜欢做的。而现在,他要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2011年夏,也就是柳智宇即将从北大毕业之际,做出了让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都瞠目结舌的决定: 去凤凰岭下的龙泉寺削发为僧,告别柳智宇的身份。

临别时,他对同窗好友说:世间会少了一个柳智宇学长,却会多了一个佛家大师。

柳智宇由于在北大期间学习成绩非常出色,将要毕业时,麻省理工学院以每年7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给他抛来橄榄枝,希望他参加完毕业典礼后即刻动身,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但是,出家的计划在柳智宇内心早已定型,他什么也不管不顾,只想成为佛门中人。

母亲得知柳智宇要出家,顿时伤心欲绝,哭得死去活来,差点昏死过去,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会做出这样叛逆的决定。

为了培养儿子成才,他们这20多年来付出的心血和金钱不计其数,况且,儿子已经成为 社会 精英和国家栋梁,将来前程似锦,怎么能够说出家就出家了呢?她怎么也想不明白!

柳智宇的父亲和母亲立即动身,从湖北赶到北京凤凰岭山脚下的龙泉寺,多次试图劝儿子回头,得到的却是儿子的置若罔闻,最终,只能放手。

7月25日,柳智宇正式剃度出家,取法号为“贤宇法师”。

出家期间,柳智宇每天的活动都在寺院里进行,每天清晨4点起床,4点半上早殿,然后读书和劳动。11点吃饭,打坐午休后,13点半起来继续劳动或读书。16点半上晚殿,接着上课。21点二十分打板后,各自回到床铺休息,迎接第二天的生活。

出家的日子在按部就班中走过,但是,以“普度众生”为最高目标的柳智宇逐渐发现:自己对佛门的认识太肤浅了、太理想化了,寺庙里的规矩之多,等级之森严,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跟俗世生活没有什么两样,让他有一种“心中神圣的东西被玷污了”的感觉。

然而,他始终坚信清者自清,也认定“只有佛教才是自己唯一的归宿”。于是,他更加用功地钻研佛学。

直到有一天,一名对子女教育伤透脑筋的母亲,把柳智宇拦下来,请求他为她解答困惑。

柳智宇跟这位母亲长谈一小时,却没有解决她的问题。临走时,这位母亲对柳智宇流露出失望和不屑的表情。柳智宇无地自容,只能对她说:一个僧人的成长周期至少需要五年。

柳智宇心有余而力不足,拒绝了她。拒绝之后,他又陷入了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太决绝了?我做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在柳智宇的心里,一直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然而,众生需要他时,他却什么也做不好。这是一种多大的讽刺?

从2017年开始,柳智宇开始接触心理学,他决定学好心理学,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017年底,在母亲的资助下,柳智宇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执照。接着,又在网上开通了一项“佛系心理咨询”。仅仅在第一天,就有四个人前来咨询他。

“看来需求量太大了,我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柳智宇说完这句话,一个新想法立刻在他心中产生了。

他要再次调整人生方向,走出佛门,以入世的姿态,帮助更多的人解决困惑,这才是一条“普度众生”的人生大道。

于是,在2018年3月下旬,出家8年之久的柳智宇终于想好下山的路了。

柳智宇佛系心理咨询师

151 评论(14)

风子武nandy

柳智宇潜心修佛多年 ,现在考上了心理咨询师 ,就是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心理困境 ,弘扬佛法。

341 评论(15)

兔小主改名了

每个人身上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最大的成长空间并不是去弥补短板,而是找到最强的优势领域将其发挥到极致。

毕业于北大的柳智宇在数学方面极有天分,高中时便在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中为中国队取得金牌。在北大毕业后,这位数学天才放弃了麻省理工的录取通知书,不顾家人劝阻坚持入寺出家,如今柳智宇已经还俗,不少人好奇他这些年的经历。

北大毕业却一心钻研佛法

我国的知名寺庙极多,但要提到最为知名的还属龙泉寺,虽为寺庙,这里的和尚却尽是学霸。贤启法师、禅兴法师、贤庆法师、贤威法师……一众法师均毕业于北大清华名校,其中不乏在专业领域声名卓著的博士。

柳智宇便是在龙泉寺出家,法号为贤宇法师。决定出家时他刚拿到了麻省理工的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

进入龙泉寺后,柳智宇每天保持着极为规律的作息,通常为4:30便要上早点,晚上9:20打板后回房休息。

在寺院,他将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佛教和心理学的研究之中,于2017年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执照。

为了能够帮助他人排忧解难,他还在网上特地开通了一项名为佛系心理咨询的咨询路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进行疏导。

年幼成名,展露数学天赋

柳智宇出生在武汉,自幼便极为聪慧,与其他喜爱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同,他性格极为内向,不喜欢与他人交流。

令柳智宇逐渐走入公众视野的是他展露出的超强数学天赋,或许是因为不善言辞,柳智宇的朋友很少,大多数时间他都在默默地看书学习。

自小柳智宇便对数学情有独钟,不仅能够看懂高年级的数学知识还能将其灵活运用。高一时柳智宇便发表了一篇名为《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的论文,该论文不仅得到了数学界专家的高度赞赏,而且取得了湖北省的大奖。

在高二时,柳智宇便已经代表国家队参加了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在比赛中取得了一枚金牌;高三时又因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为国家队夺得金牌……

超高的数学天赋令柳智宇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甚至有人直接称呼他为数学神童。

柳智宇自小便获得了许多奖项,不仅数学成绩极好,其他学科成绩也不错,最终直接被保送到了北大的数学系。进入北大后,在名师的带领下柳智宇曾多次参加国家级数学大赛,在赛事中均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项。

接触佛教,渴望得到解脱

虽然获得了许多奖项,成为了大众眼中的数学天才,但柳智宇的内心十分迷茫,他觉得自己参加的比赛以及所获得的奖项都是没有意义的,自己既不能从中获得快乐,也无法对他人产生影响。

当时的柳智宇非常消极,他的内心十分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在大一时学生们都会加入各式各样的社团,有一位同学便向柳智宇介绍了北大的禅学社以及耕读社,这两个社团在众多社团中显得极为不同,均与佛教有些许关联,据传耕读社的三任社长都已昄依佛门。

一开始柳智宇是带着几分怀疑进入社团的,初步接触到了佛教后,柳智宇便感到十分震撼,他在佛教的经书中找到了心灵的安栖之处,逐渐产生了昄依佛门的想法。

加入了北大的禅学社后,柳智宇不仅每天开始按照僧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而且只吃素菜。柳智宇每天除了上课学习便是在钻研佛法。

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柳智宇也开始频繁地参加各种佛教活动,他还会主动寻求高僧的帮助,经常到寺庙去做义工。

放弃麻省理工成为和尚

柳智宇的父母一直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北大毕业后,他们鼓励柳智宇继续深造。柳智宇深知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虽然内心已经坚定了进入寺庙皈依佛门的想法,但他为了令父母高兴最终还是参加了麻省理工的考试。

在北大毕业后,柳智宇凭借优异的成绩,不仅拿到了麻省理工的通知书,而且还获得了该校的全额奖学金。

就在父母为自己的儿子骄傲不已的时候,柳智宇最终还是向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寺庙做和尚潜心钻研佛法。柳智宇的这个决定令他的父母极为震惊,他们从没想到一向乖巧的儿子内心会有如此叛逆的想法。

柳智宇心知对不住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却也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计划。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柳智宇改变主意,母亲甚至用死亡来威胁他,可柳智宇依旧不为所动,坚持要昄依佛门。最终父母没能拗过柳志宇,他如愿进入龙泉寺成为了一名和尚。

还俗助人,成为心理师

柳智宇在龙泉寺的生活极为自律和刻苦,他每日都要钻研经书,对佛教的一些经文极有参悟,受到经文启发他还自学了许多心理学知识,时常会帮助许多前往寺院的人排忧解难。

就在众人以为柳智宇会在寺院里度过余生时,已经出家八年了的柳智宇却决定还俗回到社会了。

在做和尚的八年间柳智宇与其他僧人的相处并不和谐,常常会在许多意见上产生分歧。

令柳智宇最终是下定决心还俗的是一则丑事的曝出,一位柳智宇十分敬仰的僧人竟时常在背后骚扰女性弟子。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柳智宇极其失望,很难接受偶像的幻灭,最终还是决定回归社会。

出家八年,柳智宇在佛教中参悟到了许多,虽然已经不再是和尚,但柳智宇依旧保持着在寺院时养成的良好作息习惯。

成为奥数冠军是他做出的选择,出家亦是他做出的选择。

如今的柳智宇已经成为了一名心理师,经常帮助人们咨询心理问题,许多人在柳智宇的引导下走出了心中的困境。

如若柳智宇没有出家,或许他早已在数学界闯出了一番天地,许多人为柳智宇感到可惜,其实大可不必。柳智宇不过是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的一生是在为自己而活,对人生始终掌握着主动权,能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

331 评论(11)

肥仔美金

因为他实在是受不了当和尚的生活,觉得实在是太辛苦了,所以他选择了还俗。

21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