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鱼肝油
建立知识体系方法如下:1、大量的知识点,有序的结构,深度思考完善自己的元知识。2、要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有效知识。3、要将需要的有效知识挑出来,提升有效知识的层析,将信息变成加工知识。4、进一步打造成体系知识甚至智慧。
留留恋恋
很高兴收到邀请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对于如何来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我从个人的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在高二那年,接触到了一本书,是雷米老师写的《心理罪》,这本书可以说是影响我大学报考专业的重要条件之一。书中的主人公通过心理学的技术帮助警察抓到罪犯,那一刻觉得好帅呀。本来是对考大学选择专业是没有概念的,但是在那一刻,自己要报考警校并且选择心理学专业。就在那一刻构建了自己的初步认知。于是在高考之后,就考到了警校,并且选择心理学专业进行学习。
一次偶然的事件发生,往往就决定了自己认知的发展,这是我第一次对于认知概念的初步理解。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中,认知是最先讲到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所以可想而知:认知的重要性太重要了。
但是进入警校学习之后,发现所学的东西跟《心理罪》这本书描述的东西,有点不一样,感觉自己之前建立起来的认知体系被攻破了,那一刻是心灰意冷的。突然感觉到迷茫了,不知所云,也摸不到头脑,理不清思路。
但是人是需要长大的,那时候虽然苦恼了一段时间,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这么混下去,虽然能毕业,但是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在学校能够做一点什么有意义的事。于是就开始参加社团活动,并且去图书馆借书,阅读大量的书籍。就在自己参加社团活动时,理解了一份工作应该是怎样开展的,如何和别人进行友好沟通的,如何和别人进行合作的。这时候关于沟通和合作的认知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了。
因为在读大学之前没有读过什么书,当时也没有那个看书的意识,于是就没有想过看书这件事。但是学校有图书馆了,反正没啥事,很多人都说看书是有用的,于是自己就开始借书看书了。当开始看书的那一刻,自己的认知大门又被打开了。原来读书的乐趣是非常强大的,可以去畅游每一个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并且在书中提到了现实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那一刻明白:别人说读书是有好处的,这句话没有错。所以到如今,看书也是自己的一大乐好,并且在抒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在那时候构建了自己看书的认知体系。
所在继续回忆读书的阶段,觉得那是一段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只要自己想要去获得,努力争取,那么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可以被自己争取过来。
转眼间,到毕业了,面临着去哪里工作?选择一座城市,对于自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决定了自己以后的眼光和眼界。当时没有着急去找工作,只知道找心理咨询类的工作在读书的城市养不活自己,暂且放弃这一想法。于是就在家钓鱼两个月。在钓鱼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应该去哪里呢?应该做什么工作呢?所以那时候每天思考的东西就是这些。突然某一天,自己想清楚了,买一张火车票,背个包就独自来到了上海。
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运用自己的认知体系,这时候的认知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通过不断反思和思考建立起来的,并且把它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强化这种认知体系,在未来的路途上,可以屡试不爽。
从读书选择学校和专业,到参加社会工作。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在搭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前提这种认知体系是自己喜欢的,而且是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的。这种认知就是自己通过行为来进行论证。
每个人的认知不一样,但是在这个社会上能够合理生存,就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角色特征。认知体系的形成,会让自己的状态达到一种存在即合理的状态。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就是在通过自己的认知体系在选择。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有几点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点:多阅读书籍。在书籍中,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并且用文字的描述,通俗易懂,在看书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某一个人跟自己很像,并且对方在迷茫痛苦的时候是如何应对的,这样就可以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构建健全的生活本质。
第二点:多和陌生人有接触。对于熟悉的人,我们很清楚对方的想法是什么,但是面对陌生人,考验的是自己的智慧和真诚。在不断和陌生人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对方的优势优点,转化到自己身上,从而改变原来的认知体系,重新建立新的认知体系。
第三点:善于总结和反思。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进行复盘时,就会对自己的状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决定进行总结,这件事在当时的那个场景下,是不是应该这么做,这么做是否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更换一种方式去做,自己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成年人在犯错的时候,不愿意去承认自己错了,这其实是给孩子带来了一个坏的榜样。好的榜样是知错就改,态度友善。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前提是自己能够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真诚的人,一个守信的人。以此为底盘,不断增加各方面的技能以及学习的课程,让自己的状态达到一种最舒适。
人的认知体系会发生变化吗?会的。比如长时间不学习,跟外界发展有脱节,那么对新事物的发展看法就会有很强的局限性。那么内心想要改变认知体系,行为上太受限制的。所以搭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关键点是自己的稳定性,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每个人都有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方法,就像有些人非常懂人情世故,有些人就会活得非常单纯。当对人情世故拿捏非常到位时,那么自己就搭建好了关于人情世故的认知体系。在评论区进行留言,我们可以很好互动。
超越经典65
心理咨询师是很好找工作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所以需求是很大的。另外,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话疗”,需要的是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无法被机器和技术取代,所以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yissluckyg
心理学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既能帮助自己了解内在的自我,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分析他人行为了解他人的心理。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对人格特质的要求比较高,并不是学过心理学的人都可以做咨询师。下面简单讲一下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1、如果你要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首先必须获得从业的资格证书,详细来说也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因为心理咨询师是持证上岗,只有拿到这个证书,才有资格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2、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之后参加培训
要知道一个道理: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并不等于可以独立做心理咨询,接下来就是要参加一系列的培训。目前国内有很多关于心理咨询的培训,其中大多是理论技术方面的培训,但是对于刚入门的零基础学员来说,应该先从技能训练开始学习,一定要去参加一个系统的、正规的心理学培训课程。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选择培训方面,一定要循序渐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理论流派,系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切忌贪多求快。建议各位在接受培训的同时,可以自己偶尔找机会实践一下。
3、实习:实习必须是有人指导的,并不是指自己实践。
4、承接案例,并且接受督导,继续成长:唉,可能说到这里那些自信满满的朋友可能不高兴了,但这就是真相。你需要保证你并没选错培训项目,又要保证你学到的东西是最正宗的,还要保证你一直坚持下去。
5、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你必须要有健康健全的人格,你应该是一个心理相对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你的求助者。另外,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并且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能够妥善地处理好自己的心理冲突,排除日常干扰,从而保证帮助来访者的工作能顺利进行。除此之外,你还应当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因为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访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和抱持,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气氛,能够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情绪,最终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注意:心理咨询师要特别注意道德修养,严守客户的个人隐私,不应随便传播。心理咨询师还要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弱点和盲点,因为只有对自己进行了分析和认识,才能了解别人。
简单来说,心理咨询师就是服务行业的垫脚石,如果你想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走的更远、走的更高,最好自己去考取一个心理咨询师证书,证书等级不一样从事的岗位也不一样,为了更好的未来,向更多的证书前进!!
maodougouzaizi
可以参加培训后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证书!
国家在2017年9月15号取消了国内心理咨询师2级和3级的考试,因为只学理论知识,也没有报考门槛,拿证的人只有一个证书,不具备心理治疗能力。
没有含金量,国家因此取消了2、3级,现在统一报考的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咨询技能证书,这个是参照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的考核,而且更加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保证证书的含金量,之前的二三级的教材就是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的,现在报考门槛高,对学历专业都有要求,同时没有个人报名窗口,必须经过官方指定的教育学校专业培训,修够学时之后才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
报名学员修够学时以后就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每年,3月 6月 9月 12月 四次考试 !
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
1、普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异常心理学
5、健康心理学
思美味520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烦恼,或许你现在正在处于烦恼的时候,你为此痛苦吗?叹息吗?无味吗?你有没想过,很多的烦恼都是你自己找出来的。一个浮躁的人更容易自寻烦恼,烦恼能够帮助你什么吗?其实,你可以寻找甜蜜的爱情,你可以寻找美好的生活,为何要努力去自寻烦恼呢?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