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毛球
2017年9月,人社部公布了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未被列入其中,也就意味着经历了整整15年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被正式取消了。时隔一年,那已经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或未考取证书,想要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已何去何从?记者带着满腹疑问,采访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心理咨询师培养平台与实训基地---华夏思源心理网 教育发展中心总监杨晓楠女士。记者:心理咨询师是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取消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是否意味着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被取消了呢?杨:首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取消,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被取消了。2015年,国家发布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立了“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社工师”等跟心理相关职业的法律地位。另外,2017年1月19日,国家卫计委、教育部等22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我国首个针对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制定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拟大力支持心理健康行业发展。所以,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国家不仅不会取消,而且要大力扶持、大力发展。其次,众多的职业资格考试被取消,是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系列改革部署之一,旨在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白了,取消职业资格考试,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创业、就业门槛!记者:对于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发展,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下一步措施是什么呢?杨:人社部发文明确指出:取消职业资格门槛,就是为了更好的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国家号召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心理咨询师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也就是说,不再以“一纸证书”论英雄,而以“市场认可”为导向,以“技能提升”为路径,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真正的技能水平培训,培养执业人才。我们华夏思源心理网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心理咨询师执业技能认证培养体系》,目标是培养真正可执业并具备专业水准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这也是《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取消后,国内最早推出的心理咨询师执业技能水平类认证系列产品。记者:如果未来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还需要考证书吗?杨:证书是专业学习经历的证明,还是需要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消已经一年了,在此期间,市场上出现了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的各类证书。作为心理咨询师专业教育领域的资深管理者,我们对出现的各类证书是有一定识别力的。有两种认证体系,我们业内人士是认可的。一是<中国科学科院心理研究所>颁发的《心理咨询培训》水平类认证体系。二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颁发的《心理咨询基础技能》、《心理咨询实操技能》水平类认证体系。以上两大认证体系,均须经过严格的全国落地统一考试,才能获取相应证书。记者:凭什么说华夏思源心理网的《心理咨询师执业技能认证培养体系》是真正的能力培养体系呢?杨:华夏思源心理网(北京华夏思源科技发展公司)作为国内最老牌的心理咨询师专业教育机构之一,培养的心理咨询师学员累计超过了30万人,继续教育学员超过60万人。我们在充分理解学员学习需求与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化的《咨询师入门实训基础》、《咨询师入门技术解析》、《疗法技能提升》、《疗法训练》、《案例见习》、《案例演练》、《见习深化》、《综合演练》、《综合实习》、《系统督导》等课程体系,让咨询师学员接受本体系训练后,能够扎实掌握咨询技能。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底,《心理咨询师执业技能认证培养体系》培养学员已达29657人,好评率超过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只代表过去通过了国家举办的资格考试,不代表咨询能力水平。这个证书的取消也预示着,经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拥有扎实执业能力的心理咨询师将会完成真正的转型,成为咨询市场的中坚力量。
小小锅盖子
第一,肯定是紧张,很多人都是头一次参加春晚,为了我们的春晚,提前半年就在训练,就是为了在春晚不失误,然后还有多次的彩排。第二,兴奋,要知道上春晚,是许多人都可以在电视里看到你 。会感到压力大,如果表演不好,自己心里肯定特别愧疚。
盐见黄瓜
很喜欢看今年的春晚。
春晚对于国人而言,更像是一个仪式,演的什么,谁来演无所谓。主要是享受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晚会的氛围。
很多人都不喜欢春晚,年年都有很多人吐槽,其实有时候很替春晚的导演喊冤。首先春晚的受众面范围很广,群体很大,大家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程度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导演选那些雅俗共赏的节目来尽可能多的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在选节目的时候更是困难,首先要看这个演员的火热程度,其次是“领导”喜欢程度,再有名,领导不喜欢也是不行的。曾经就有谈话类节目采访过一个做过春晚导演的视频。视频中说导演一台晚会的压力是很大的,首先是选节目的压力,很多时候春晚的节目要求新,有特点,比如曾经有一年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就因为上了春晚而一炮而红。但是不是所有的节目都可以符合要求,这时候一些“关系户”就出现了。
很多人都会拖关系去找导演,甚至很多大领导也会给导演递条子,指定让某某上春晚,这些大领导哪个也不能得罪,得罪了恐怕自己的“乌纱帽”不保。最后导演想出了一个歌曲大串联,这样一个节目就可以解决好几个“关系户。”
春晚更像一锅大杂烩,众多食材放在一起煮,有人喜欢吃青菜有人喜欢吃海鲜,不管你夹上去什么,最后都会选出一样你爱吃的,同时在你“吃”的同时,和家人一起开怀畅饮,是何等的幸事!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季小童 ID:jixiaotong006)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MBA工商管理硕士,微信书评人、一点资讯特邀入驻自媒体人。
红月光薇儿
我大概已经三年没有完整地看过春晚了。
2018年春晚节目算是看得比较多的。
对待春晚我觉得应该要有“平常心”。
春晚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自1983年正式开办,已举办了连续35年!我们这代人真的是“看着春晚长大的”。
所谓“众口难调”,所谓“百人百性百脾气”,全国十几亿人口,春晚办得再好,也有人吐槽,春晚办得再差,也有人叫好,所谓“好看”“不好看”,有什么评判的标准吗?谁的评价能代表这一届春晚“好看歹看”?
同样是春晚,今年和去年的能比较吗?同样是春晚,2018年的和1983的是否能比较?同样是春晚,同一个演员,蔡明今年的节目跟去年的能同比吗?同样是春晚,即便是2018年的同一场春晚,周杰伦的《告白气球》跟王菲那英的《岁月》哪个好听?……
平心而论,我觉得2018年的春晚挺好看的。之前,每一届的春晚都有亮点、有特色,每一年都凝结着编导演艺人员的心血。当然,每一年春晚有人叫好,有人看到槽点。人和人的差别很大,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谓“此之甘饴,彼之砒霜”。
自2014年起,“春晚”被定位为国家项目。把一档电视节目上升到国家文化管理层面,可见它已不是简单单纯的娱乐节目和习俗,而是富含着多重意义的文化活动,举全国之力,兼顾各个层面,怎么能不好看呢?
1983年出生的孩子都已步入中年,春晚举办了35年,也早已进入成熟期。2018年的春晚,更是兼顾了各种综艺类型、各个民族、各个层面……更可谓与时俱进、面面俱到,实现了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
用平常心看春晚,平心而论,我觉得2018年春晚真的挺好看的。也希望春晚越办越好。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自媒体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