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鱼片的猫
感统失调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吗?答案是会!下面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第一方面:触觉功能失调
不管是家长的过分溺爱,还是过度限制,还是家庭缺乏温暖亲情,都特别容易导致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触觉刺激,而孩子触觉学习不足,很容易出现触觉敏感,或者是触觉迟钝的失调现象,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胆小,爱哭,粘人,情绪暴躁,或情感冷漠等,如此,当然不利于他们与小朋友的友好相处了。
所以,对于不合群的孩子,有关触觉的感统训练,尤其是触觉按摩训练,绝对是不可少的。而有关触觉按摩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详见老岳“触觉按摩训练教程”!
第二个方面:语言发育障碍
语言是孩子社交的首要工具,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只要孩子在语言的发展上出现障碍,那么,他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就必然会遇到困难。
比如,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平时吃流食太多,缺乏口腔锻炼的孩子,说话不清楚不流利,很容易招致小朋友的嫌弃和抱怨,自然会变得自卑内向,不敢走向群体。
又比如,孩子活动空间受限,缺乏丰富的速度与位移不断变化的活动,很容易在前庭功能的发展上遇到障碍,而前庭是大脑的门槛,主要负责为大脑提前过滤各种感觉信息,包括来自听觉的语言信息,所以,前庭功能不佳,孩子在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混乱,导致孩子答非所问,废话多,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等,如此,当然也会更容易与小朋友发生误会、矛盾和摩擦。
所以,对于不合群的孩子,有关语言的感统训练也是万万不能少的,至于训练的方法,在前面的很多文章中也已经有了非常多的介绍,所以,提醒各位家长,该回顾老岳“历史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回顾哦。
第三个方面:本体觉发展不佳
本体觉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孩子只有经过大量的后天锻炼,将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不断提升,才能在小朋友中间会玩,在课堂上会学老师讲授的内容,每天自信满满地面对周围所有人。
因为家长的错误带养方式,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缺乏攀、爬、滚、蹦、跳的大运动训练和捏、抠、拧、夹等精细动作训练,孩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在和小朋友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经常出错和拖后腿,甚至招致小朋友的抱怨,当然很容易失去自信,变得畏缩,不敢再和大家一起活动。
不过也幸好本体觉是后天锻炼的结果,只要在孩子大脑网络固化之前,也就是12岁之前,多让孩子进行本体觉方面的训练和游戏,帮助孩子的本体觉能力逐渐提升,帮助孩子逐渐找回自信,孩子不合群的问题也会自然而然迎刃而解。而有关本体觉的训练方法和家庭游戏,前面的文章中也有不少,关键要看家长有没有坚持带孩子认真执行了。
总而言之,对于不合群的孩子,以上三个方面的训练一定不可以少。当然,除了以上三大方面的训练必不可少以外,家长还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避免因为自己错误的带养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错误的引导。
魔女在彼岸
感统全称为感觉统合,通常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平衡感,本体感这些感觉。感统失调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通过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才能纠正。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
kasumi0330
链接:
名师感统训练课程(0-12岁)
这里有免费的名师感统训练课程 希望能帮助到您和您的宝宝。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