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5

素手宛花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成长指什么意思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丸子的小雕

已采纳

可以选择去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做实习生或者参加成长小组。会有一些咨询师或者想从事咨询行业的人固定时间以一个小组的形式探讨各种话题。其中可以谈谈自己生活中需要成长的地方,也可以谈谈咨询中遇到的困惑之类的。如果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话,的确是需要不断的自我成长的。不知道你是哪的人。如果是北京的话,可以和我们中心联系,我们有提供成长小组的学习。如果不是的话,你也可以联系一下当地比较专业的咨询机构,和他们商量。~

心理咨询师成长指什么意思

115 评论(8)

L1ttleJuan

每天都在坚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成长。成长就是更新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培育新的能力。曾经的专长会变得一点点变得不再重要。 人都有怀旧心,最后一次祭奠一下自己曾引以为豪的优势。从小不善言语,但是非常喜欢心算。常用1234*5678这样的大数乘法磨练自己的运算能力。还有开方,在头脑中一个数一个数算下去。第二个干农活,拉车子,收割麦子,插秧。农村人极少有表扬人的习惯,但是自己小时候干活时获得的赞美真不少。还有就是课本上的实验,放学回到家,把能做的科学实验都做一遍,比如小孔成像,声音传播,水果电池,电解食盐水……还有用砖头砌房子。姐姐家墙头下雨时冲坏了,一个人忙活一整天,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肩膀酸酸的感觉。这样的经历应该还有许多。 倒是从小提起来就恐惧的技能“写作”,现在却成了刚需。如果真的有命运一说的话,这命运也太会开玩笑了。 说到命运,如果大学时再坚持考研。凭着自己对化学的热爱,对做实验的热情。应该能有不错的科研成果。再想想大学时为几个老师主动帮忙做实验,打杂,乐此不疲。只是考研时栽倒在政治中,从此参加工作,命运的铁轨毫无悬念的来到现在。 接下来的人生应该看成一种责任,精心准备,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走好。 混乱的概念,人生漫无目的的游走注定一事无成。是时候好好整理什么是“成长”,“成长”的内容是什么? 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情。人每天被各种信息围绕,如果被动的接收信息,每天的朋友圈,头条,聊天,还有许多工作事务所包围。那么一天的时间就像一个垃圾收购站,堆满了各种貌似值钱的东西。没有任何分类,没有成体系的东西,也就没有任何的成长。集中注意力,使大脑在收购知识时有所选择,有所屏蔽。使它只接收特定波长或频率的信号。在某一时间模块中只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 查理芒格说,如果手里有一把锤子,那么满世界都是钉子。由此推出,一个沉迷彩票的人,会认为任何成功都是运气;一个会刮痧拔罐的人遇见各种病症都想给拔一下;一个喜欢星座的人,见了谁都想问问,你是几月几号的生日……为了克服偏见,多元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爆炸时代的必然趋势。多元智能提供了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可能,有多种思考就有多种不同的结果。从中优选出最适合当下问题的最佳方案。不过发展多元智能容易和集中注意力易混淆。用事例说明它们之间其实一点不矛盾。 一方面,比如一个医生可以喜欢琴棋书画,或其他业余爱好,但最应该核心发展的是精湛的医术。在本专业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符合个人利益,也符合社会利益。也就是医生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医术上。 另一方面,现在更多的个人创业,使得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可能随时调整。如果医生要自己创业,自己的医术占的份量就要小很多。而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很多做领导的才能比他的医术更重要。有些单一维度的技能,像现在最神气的码农,还有驾校等行业,花朵盛开的时候绚丽,只是季节过了,一切就散了。 决定参加007行动小组是遇见了覃杰。他的愿景、行动力打动了我。更要感谢笑来老师,从动手留言开始,抗拒从小就对写作厌恶的本能,一步一步使成长变成现实。 阅读和思考差距很大。只有大量的阅读,即使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肯定过不好这一生。在阅读中容易被故事情节吸引,被展现的场景震撼,被睿智的语句所折服。这些情绪的起伏,只是心里被按摩了一下,回到现实生活后,作品里的一切马上不见了踪影。 思考和分享的差距更大。读了一些书,然后就沉浸在其中,独自享受获得的各种愉悦的感觉,有些“得到”后心里快感。这种独享带来的愉悦很快被各种现实的不适甚至折磨所取代。摆脱这种状态,就要通过社交工具把思考内容分享出去。克服内心的不适感,摆脱因被嘲笑带来的恐惧感。告诉自己,这个阶段随着进步,都会一点点的过去。 分享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音频,视频的效用要打折扣。现在有许多关于如何写文章的方法技巧,很实用。只是每个人的写作水平不同,需要的方法也不一样。像我这样初写者就相信两个字——“多写”。我知道007班级里有不少学霸,也有好多菜鸟已经进化成了学霸。这么一个优秀的群体,自己也不会差哪里去。也有一天自己从丑小鸭变白天鹅。坚持写,先不论什么高深的写作技巧,就这样笨笨的“多写”。 总以为更多的学习就会带来更多的成长,现在终于知道自己错了。正确的姿势是“少学多用”。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不是多读,多看,而是用起来。用英语说,用英语写。记得在2002年,自己突发奇想,想通过自考弄个英语本科文凭。那时也是闲疯了。苦哈哈的在那个寒冷的,比平常时候雪来的更早一点的冬天的夜里,一个人躲在厨房里听日语磁带。坚持了四五个月 ,考了公共科,欧美文学,好像还有一门词汇学,再往后热情没了,就完全放弃了。也不知道那三门成绩如何。 现在一点一点把英语用起来,不求准确,不求完美,只求坚持说,坚持写,以刻意的方式磨练。不求什么文凭,只要把英语当做成长中的铺路石。 真正做一些事情,在行动中成长是最有价值的事情。说干就干,上周五()跑到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找到了辅导老师聊了一个多小时。学习心理学,是自己心中隐隐的梦想。平时看书,听喜马拉雅,也关注一些。为了真正的成长,投入进去,把这项能力真正学好,用起来。只是这次心理学的学习和15年前的英语学习的意义已截然不同。那时英语学习的目的是看到英语老师价值高,课后辅导还有收入。也就是想通过学习英语,多弄点钱。现在的心理学学习是真正帮助自己,帮助周围的人。又拿到一个人生最重要的工具。 向自由进发!

236 评论(13)

暖暖滴嗳

我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但是我喜欢书本,所以我不会去特地去学相关的课程,我觉得那种太学院派,太过于死板!我对心理学的理解就是,你有足够的生活阅历,看事物中立有自己的理解,学会站在多角度去分析和看待某一件事物,评价中立不带有任何有色眼睛去评论。假如,有位朋友心理不舒服,他/她跟你倾诉,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站在他/她的角度去感受他/她的经历,然后去分析他/她为什么会难受,然后在去对症下药的去开导。这其实就是在做一位心理医生在做的工作,心理医生做的就是心理疏通和开导的工作!这就是当下社会流行的一种工作,社会心理学咨询师!

110 评论(10)

Rachelkeikei

不是谁都能做心理咨询师的。有些人就不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例如那些人格又明显缺陷的人:偏执性人格、分裂型人格、反社会性人格、冲动型人格等等,这类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社会正常,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常常异常,而且思想观念固执,根本就不适合进入心理咨询行业;还有就是持消极人性观的人,心理咨询是帮助人的职业,要把人从痛苦或困惑里拉出来,要有积极的人性观、生活态度和向上的情绪,如果你是一位对人持消极态度的人,如何帮助那些处于困苦的中个体? 自弗洛依德等人创立心理咨询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是心理咨询理论、临床界想解决的问题! 弗洛依德、韦特默、霍妮、罗杰斯等前辈都很重视对进入这个行业个体思想品德、专业、技术等的遴选,但是,他们或强调品德、或看重专业、或注重人性观、或将临床经验作为重要的标准。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业界和临床心理学业内的许多人士对上述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汇总,最后总结出三条标准。自此,心理咨询经过60年的发展证明,这三条标准是适合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和临床心理学家发展的。1、“内省取向”的标准。 请你记住,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你我也一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奇疗法”,想让所有人都适用同一种方法就好比让天下的人都穿同一个尺寸的衣服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性格、生活经历、价值观等都不一样,作为心理咨询师也是同样的道理,培训经验、职业原则、理论取向、操作模式也是不同的。3、心理咨询师所看重的聪明才智——理性思考、冷静思考、保持客观等。 作为一名帮助他人的助人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你都要保持思维与情绪的平衡状态,保持冷静面对实际情况的心态,不能过高相信那些“准则”,也不要太迷信你接受的所谓专业训练。请你记着,你面对的始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既有理性思维,又有情绪波动的个体。

28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