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Ren19990828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认真生活自律、有爱有责任感、愿意合作、自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这些品质和技能呢? 无论你有多爱你的孩子,在养育的过程中总会让你遇到烦恼、难过、纠结、沮丧、不知所措的时候,每当孩子在商场哭闹着要买玩具;在饭桌前挑三拣四不想吃饭;在学校学习懈怠;晚上不想睡觉、早上拒绝起床,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也许你看过的不少育儿文章,觉得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但是体会不深刻,也不知如何用。 就让正面管教家长系统课帮助你吧! 正面管教家长系统课让你打开读懂孩子的大门,仅仅一个周末,不及一次旅行的花费,就能获得亲子教育的新知,与新知家长们一起,懂孩子,知成长,受益的将不仅是你的孩子,还有你的亲密关系和你自己。 为什么学 你是0—18岁孩子的家长, 你希望用有效方法科学养育,你希望孩子有能力、有品格、内心有力量,亲子关系融洽。 你是教育机构从业者 ,你希望一方面用有效的方法管理班级,也希望与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互通,给与家长和学生更多的支持。 你是心理咨询师 ,你希望寻求一套实用、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 无论您是谁,您都是先行一步的人!加入我们,共同不惩罚、不骄纵,和善而坚定地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如何学 体验式、互动式,有大量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演练、头脑风暴等,帮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课堂中演示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学以致用,并在实际运用时充分调动家长的集体智慧,客观分析,主动思考。 与传统培训相比,不仅是用大脑去学习理解,更用心去领悟和感受,实现家长的自我成长,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内在的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模块 认知:探索父母不曾“看见”的事实 包括以下内容: 1、 我的期望与挑战 2、 正面管教介绍 3、 阿德勒理念包含什么 4、 家务分工与家规 第二模块 觉察: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 包括以下内容: 1、 我生命中的关系,及关系中的困扰 2、 是谁改变了家庭关系(活动:三人行)3、 父母期望的本质与地图(活动:两列清单) 4、 父母的无意识行为(活动:你试过的管教方法) 5、 有效管教的五个标准 6、 儿童的私人逻辑(活动:查理) 7、 五种典型的错误管教模式(活动:照我说的做) 8、 母亲的功能与亲子关系的本质 第三模块 感受:父母行为对孩子情绪的“控制” 包括以下内容: 1、 感受与情绪等级表 2、 家庭中需求与沟通 3、 如何处理“未被满足的需求” 4、 儿童行为背后的信念 (活动:能力巨人) 5、 孩子磨蹭背后的根源及解决方案 6、 儿童的四种错误目的 (活动:错误目的表介绍) 7、 错误目的表背后的三重逻辑 8、 情绪发生的射进机制 (活动:掌中大脑) 第四模块 信念:理解行为背后的信念是改变的开始 包括以下内容: 1、 情绪掩盖下的内在决定(活动:丛林) 2、 儿童一生追逐的太阳:归属感和价值感 3、 我信息:你会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吗? 4、 说教替代法:启发式问题 5、 父母语言携带的多重信息与12种亲子沟通的绊脚石 第五模块 经历:“放手”是孩子构建完整人格的必要条件 包括以下内容: 1、 儿童是好的感知者,也是差的诠释者 2、 我拥有的信念和私人逻辑 (活动:过界) 3、 妈妈的话与童年记忆 (活动:我的人生乐章) 4、 错误与惩罚 (活动:回想你小时候被惩罚之后) 第六模块 改变:蹲下来,和您的孩子一起成长 包括以下内容: 1、 正面管教工具箱 2、 和善而坚定并行(活动:和善而坚定) 3、 激发儿童的生命力: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4、 亲子关系与0-1岁儿童大脑的一级构建的关系 5、 鼓励的力量(活动:表扬与鼓励) 6、 认识我的“错误目的”(活动:上方卡) 7、 家庭会议的流程(活动:家庭会议) 8、 父母帮助父母解决问题的步骤(活动:父母互助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员反馈 汀汀妈 学习正面管教以后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对孩子态度是多么的残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前,我几乎每天都吓唬他,他不听话,我就说:“妈妈走了啊,留你一个人在家。”下雨天不睡觉我也吓唬他:“赶紧睡觉啊,要不然。。。。。。”还有很多时候打他骂他那些生气的,发怒的眼神,我自己想想都可怕。学习了正面管教自己很后悔,原来是那个样子,孩子成这样,完全是我打造出来的,但是我没有坚持用正面管教,有时想起来,有时又忘了我还得多多练习没有正面管教的亲身体验课,我自己根本感受不到孩子的感受。家长真的是太可怕了。 郝同学(此处替换成宝宝妈) 第一次体会到一起制定了规则以后和孩子的关系轻松多了。哦!有时候自己会有体验到自己的求关注权力之争,甚至会想报复,自暴自弃。等有了一个觉察,咦!马上想起错误列表,似乎会升起力量感,会敢于接受自己和面对自己。 (宝宝妈) 正面管教,在家庭里慢慢的呈现出来,今天我将近八点才到家,孩子的爸爸去外面吃饭去啦?青春期的老大打了两次电话关心我,路上开车小心什么时候到家,提前要给我热粥,进门老大把热腾腾的粥端过来就去自觉的洗锅,老二过来说帮妈妈洗碗,哎呀!那叫个幸福啊! 报名信息(略)
爱美食的NANA
前言 “三合一”理念就是“四三零”教育成长法中的“三”所指的具体内容,它不仅适合儿童教育,也适合成人的个人成长。确立在我的教育体系中且让它三分天下,也是在个性化教育探索漫长征程中一个积淀和偶遇。缘起 突然有一天,感觉自己施行的教育不知哪里出了问题。那是2017年初夏。那两年里,我将心理学情绪接纳方法更多用在了教育中。二十来年前,为自己孩子误打误撞踏入教育培训行业,从最早的头脑化理性教育,到慢慢地学会接纳孩子情绪,学习成绩提高这一我们课外文化培训追求的结果也就自然呈现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心理学各种理论和实操技术并将其融入教育,我尝到了甜头。对于心理学,以前主要来自于书本自学,但到了2015年,社会上跟心理学相关的培训课程越来越多,网络也诞生了YY课堂等学习平台,一下子加快了我对心理学了解步伐。我如饥似渴地广泛涉猎心理学理论与各种咨询技术:沙盘游戏、催眠、释梦、意象对话、家庭治疗、心理绘画、音乐治疗……各种证书考了一摞。依仗得天独厚课外培训条件,我边学习边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搞试验,不仅将多种心理咨询方法融入了每一次课堂教学,还特意多租了一间房子来做专门的沙盘游戏室。当时的我也就几十个学生,分班穿插一个教室就可解决上课问题。但我依然不惜多出一倍的房屋租金再加上一万多元费用完善沙盘游戏室,只是希冀孩子们在紧张学习之余,能排解心理压力绽放笑脸,整合内心走好学生时期这段人生路。从此,孩子们每周都可在摆放着琳琅满目沙具的教室里尽情玩耍,当然,我们还将写作等课程也融入其间。每周一次的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安全地打开心门,清水也就有机会汩汩流入他们心田。若干年后,有个当年的小学生选读大学心理专业,暑假,他到我这里实习。当看到别的孩子在沙盘里尽情玩着游戏时,他说,我看懂了。当年在沙盘中的无意识游戏,如今与学过的心理学理论融合在一起,竟然没有学过沙盘游戏治疗,也能读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了。大量心理咨询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让我们从孩子无意识玩耍中更多了解他们内心,制定教学方案也就更为精准。许多孩子还因此更为轻松走出心理困境,各种学习问题迎刃而解。然而,一部分学生效果不太理想,他们压抑的情绪被释放出来后居然无法塞回自己的瓶子里,不断要别人来端着、理着、顺着。父母的改变很难促使他们变化,反倒是道退一尺魔进一丈。父母是凡人,他们走上改变之路也需要时间。如果一定要父母完全改变,孩子们才能适当考虑自己的学业,那每天老师的告状以及学习作业等问题,分分钟就会将父母逼疯。对于这部分孩子我也特能理解,他们性格中关注自我的聪慧型、冒险型往往非常强大,按部就班管理自我的现实型和挑战困难敢于攀登的冒险型很弱。他们渴望展开双翅翱翔天宇,然而学习上的重重困难又将他们直接拽到了地上寸步难行。这些孩子有些还有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不良,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基本能力发育滞后;有的则身体素质差,学习没多久就大脑缺氧哈欠连天;还有的隔代养育身心混乱……我们的课程,虽然每周让他们有一次释放身心看到光明的机会,但接下来非常现实的一周学校学习,又将他们紧紧缠绕难以自由行动卡住咽喉无法自由呼吸。他们旺盛的生命之火无处燃放,他们追求的尊重和自由无处寻找,于是怨气就加倍释放到了刚刚开始放下高压教育法在育儿路上依然徘徊探索的父母身上。双方都能理解,困局怎么破? 那段时间我有些迷茫:难道自己十几年中的教育成效仅仅是偶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的教育路子难道走歪了?二十来年时间,没关系没后门,靠着一颗想帮孩子和家长的心一路在教育上摸爬滚打:“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孩子怎么办”,教育初心始终如一。 回想从教早期接触的孩子,这种情况极为罕见。记得有个二年级男生,来我这里参加培训一段时间。母亲改变了很多,从打骂为主的严厉简单变为经常能耐下性子好好引导。但孩子却没怎么改变,对自己的学习和作业依然像很不情愿才挑在肩头的担子那样能扔则扔。学校老师不断向父母告状,焦虑的母亲只能找我诉苦。我将孩子叫来:“你觉得妈妈改变了吗?”“改变了”他答。“你愿意要现在的妈妈还是要以前的妈妈?”“当然要现在的。”“那妈妈改变了,你能不能改变一些,把自己的学习管一管?否则,我就让你妈妈再变回去。““我不要妈妈变回去……那……还是我改吧!”谈完后,我就孩子的学习问题制定了一些具体方案,这以后,男孩学习自觉性提高了很多。简单的谈话立马解决棘手问题,一方面因为孩子在我们课堂上已经有了很多次心灵撞击和滋养,另一方面也是师生之间的绝对信任。孩子明白,凶妈妈变成了比较温柔妈妈,主要是我们的功劳,如果他不让步,作为老师的我完全有可能让妈妈再变回去,对比之下,还是他自己改变一些划算。那时的孩子,虽然并非人人都像上面那个孩子那样简单,但总体都比较讲道理,性格比例中现实型比较多,聪慧型和冒险型相对弱一些。所以,他们考虑问题,还是比较会关注规则和他人需求的。聆听和对接情绪,这种心理咨询基本技术和理念确实好,把它融入教育毫无违合感,与新时代“自由和爱”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辙。但实际操作起来,一般人难以驾驭。它需要父母,带着一天的工作疲惫,面对老师告状面对熊孩子种种不如意还能平稳自己情绪,而且还得持续为之,否则三天向东五天向西,随之出现的可能就是更为混乱的孩子身心。我深知,改变孩子要先改变家长,心理学上都这么强调。但家长也是人呢,怎么可能将从小注入骨子的理念一下子完全剥离?我当然也清楚,要静待花开,孩子问题非一日之寒又怎能一下子解决?可孩子的学习问题以及老师告状,并不会因此而暂缓发生……焦虑、思索,循环往复,渐渐的,思路清晰了起来:不是我的教育偏离方向,而是这一代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记得某综艺节目有个宠物行为训练师说,这几年发现一个新现象,宠物狗很多时候在主人面前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到了训练师那里就没有了。所以,他们开设相关的应对课程,让主人带着狗狗一起来上亲子课。这是因为近十几年,养宠物狗的人更多借此排解精神焦虑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于是过度在物质上满足狗狗,也更多干预狗狗自身需要和发展,这就导致狗狗更易出现情绪障碍,很多不良行为也随之产生。狗的教育问题尚且与时俱变,人,更是如此。锁定了问题,剩下只是寻找新的应对措施。一段时间后,突然有一天我觉悟到,教育需要三合一:理性的分析判断力、情绪的感知力还有身体的觉知力,这三者需要合力向前。大量引入心理学的情绪接纳法,只是将情绪感知力和理性分析能力相提并论了,身体的感知力却未纳入其中更别提扶上正位。虽说以前我也关注孩子身体,也一直在研究学习和身体的关系,那只是顺带而已。心理学流派众多理论广博,身体和心理的关系也有相关论述和实践,比如躯体化障碍就是患者由于精神问题造成的身体各种不适,各种流派都有相关技术可以治疗。但是,我们的学生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病人,更鲜有心理问题严重到躯体化障碍这个程度,只是像所有的人都会感冒发烧一样,属于正常人的学生也会有心理上的头痛脑热。我不是心理咨询师,只是个教书的老师而已,我也不研究心理治疗,只是探讨如何进行心理保健。由于我自己身体属于气血两亏、阴阳两虚,四五十岁开始就走下坡路。随着年龄增大,常年吃药打针的身体日益亏损。为了继续我心爱的教育工作,花了很多财力和精力在养生保健上。十来年时间,跌跌撞撞不断尝试,整合各种养生方法,将我的身体调得芝麻开花节节高。加上做了个人成长工作,教给他人的方法自己先实践,从四型人格角度看,无论个体生长还是团队和谐度都不断提升。身心共同保健,身体自然就发挥出最大潜能,让我各方面都日益年轻态,家长们戏称我是“无龄”。我也会用学过的一些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别人一些身体不适。有一次,一个年轻朋友去医院要生孩子了,但却迟迟未生。准妈妈在微信朋友圈发文,说肚子痛得厉害饭也吃不下。我看到后立马赶到医院,用催眠的方式让她不一会儿就能进食,她还用我临时传授的几招自我催眠,减轻了临产痛苦。对于多动症、感统不良等各种学习障碍的那些孩子,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各种养生保健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强健神经系统,解决各种行为和学习问题。记得多年前有个二年级男生,他妈妈通过别人找到我,说孩子学习非常吃力,学校希望孩子留级。我知道,光留级不提高学习能力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当面咨询后,我发现,该男生不仅感觉统合不良而且语言发育也滞后,平时说话很难有一句完整流畅的句子。于是,我为他制定了从运动训练到学习基本能力训练再到心理辅导还有足疗、精油推拿等养生保健方法的全方位调理。暑假两个月后,孩子不仅学习能力、运动能力、自控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连说话都能经常蹦出一个个流畅的句子了。类似案例,在我二十来年从教生涯中时有发生。为了孩子家长们四处找路,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了才找我这种“土郎中”。碰到我这个永远不挑学生的老师,就依着感觉和信奉的理论以及多年个性化调整学习的经验给出整体方案。 随着个案积累,一方面我对整体调理的结果更为自信,另一方面真的出现结果时也很令我惊讶:脑身心合一,威力巨大,真心不可小觑呢!。所以我很相信,身心之间的关系可变可调可控。绝大多数人在我这里,身心问题远未达到心理学界定的躯体化障碍程度,但在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这两大站点之间,还有很多属于“未病”或”小病“地带,防患于未然,任何人都可为之。两脚凳再添一只脚,头脑、情绪再融入身体,二十来年我自己整合依循的一整套教育体系就会更加有力和稳健。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