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cai4141
访谈人物生涯简介: 1.问:您高考后为什么选择心理学专业?真正成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后,这个职业和自己当初构想的有什么差别?当初因为家庭原因选择学习心理学,我想找到自我救赎。毕业后想从事相关职业难度相当大,这个行业说到底就是培训行业,而如果要做心理咨询师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而且全职心理咨询师几乎无法养活自己。 2.问:您在心理行业工作压力大吗?这个职业需要特别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工作压力倒不算大,毕竟属于相对小众的行业,心理圈的人又大都比较理解彼此愿意倾听。心理咨询师职业需要培养的能力很多:共情、同感、倾听、公众表达、沟通等等,很多方面。 3.问:您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最难忘的是有一次在团体中,有个学员内心崩溃了,做为咨询师陪伴在旁边,一句话也没说就像母亲一样陪着他,时间仿佛都停滞了后来他慢慢恢复过来。4.问:您到目前为止取得的成就有哪些?目前我是本地第一个私人心理顾问,曾开展百人大课10次,团队建设数不过来了 5.问:您对、在校学生有什么建议?在校期间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就是提升自身竞争力最重要的时候,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当然这需要相关工具来分析,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个职业分析还是可以帮到自己不少的。希望能帮到你
成都蜀道装饰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作为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我采访过的成功人士也不下几百个了,问起成功的秘诀,他们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一个相同的意思,就是要在一个自己认定的领域当中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做到底,而今天我们请到的来宾却是一个在医生、作家和心理咨询师三重身份当中辗转的一个人,但是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关注的视野,她就是毕淑敏女士,您好。 毕淑敏:您好。 主持人:刚才提到您这三个身份,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表面上看不大一样,但是作为是一个人的选择,我想肯定有他共同的地方,这个共同之处是什么? 毕淑敏:常常有朋友好像很惊讶,觉得我在做三件事情,但对我来说它们是一件事情,我想这件事情就是始终对人的关注。 主持人:这三个身份哪一个更贴近于您那种想作用于社会的那个愿望,哪个更好地去实现? 毕淑敏:在我心中,它们真的是融为一体的,我会觉得我也可能哪一天就会穿上白大褂,又重新去做医生,因为我是一个有执照的医生,我也会在哪一天,比如傍晚突然铺开纸笔,写下我心中的那些不停翻滚的念头,也有可能当我看到有一些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也可能会跟人做这种比较深入的讨论,在我来说它们真没有特别截然不同的分别。 主持人:或者说有没有可能一个身份更像一个过程,而另外一个身份更可能是一个结果,一个结论。 毕淑敏:对,我想那个结果就是对人性不断探索,这些行业其实都是过程。 在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前,毕淑敏更多的是作为一位作家的身份而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在更早之前,她还曾经做过22年的医生。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毕淑敏,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西藏阿里高原骑兵部队当卫生员。这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面对巍峨寂寥的雪山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毕淑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 主持人:每个人关注到自己内心心理的活动,都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这样一个觉醒的过程,您的这个觉醒过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毕淑敏:因为我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做卫生员,我觉得其实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特别密切相关的,是没有办法分开的,比如说我做医生的时候,有一个病人过来,他说我夜里睡不好觉,失眠,如果比较简单的处置,我们就会问,你是睡不着还是特别容易惊醒,还是很容易早早醒来,因为针对这三种不同的情况是有不同的安眠的药物可以应用,我想一般的医生把这个情况问清楚,使用相应的药物,其实也就算是尽最大的责任。但是我可能就会想,一个人睡不着的时候在想什么,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而睡不着,他睡不着是一个短期的情况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会和这个病人进行更多的交谈,我会知道,他们其实是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其实就会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的状况, 我那时候想做一个好医生,其实不但要关注病人的生理,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 主持人:您对自己内心的那种觉醒的关注,像您说的,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到哪儿去,我怎么度过这一生,是从什么阶段开始想这些问题的呢? 毕淑敏:我觉得可能对我来说真的太早去想这些问题。 主持人:女孩子常常容易早熟,是不是常常有这个原因。 毕淑敏:我那时候16岁多一点,从北京到西藏的阿里去当兵,那时候资讯特别少,不像现在。 主持人:没有去也可以想象。 毕淑敏:对,那时候我们就没什么资料,我第一次到了西藏阿里那种雪原之上,我当时有一种感觉,就觉得这个地方还是地球吗,是不是一个更陌生的星球了,在那儿因为是做边防军,面对这种高寒、缺氧,还有意外事故。我觉得那时候对于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来讲,这件事情真的是十分重大,而且特别严峻,我会觉得其实那种死亡的威胁对我来讲是近在咫尺,我就会想,我今天还活着,但是明天也许我就英勇战斗,也可能就牺牲。就算没有战斗,也因为高原缺氧,因为那种非常严寒,或者因为翻车,这样意外事故,我的生命都可能终结。我想我今天还掌握着我的生命,我怎么样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比较有意义,包括我会想,我们是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现在知道那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但当时不知道,当时觉得自己有点像个原始人。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