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可爱
目前各行各业都会涉及到心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专业人员的严重缺失,导致未来心理咨询师的前景相当可观。考下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从事工作如下:自主执业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进修,然后自己有足够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开设个人心理咨询室。商业领域1.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越来越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愿意优先选择有心理学背景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和其他人相比有一项天然的优势——更知道如何在HR政策和流程设计中考虑到心理因素因而在实施中更加妥帖和高效。他们会基于学习与发展原理设计有效的人才发展项目,他们清楚怎样的激励机制能发挥作用,甚至在处理问题员工和裁员过程中,他们也能更准确地提升员工心理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工作。2.广告、营销和市场研究广告设计和营销方案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心理学中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结果。对市场的认可程度、消费者的接受度做预先的了解和判断。很多大企业都有市场研究的职能,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技能都会用的上,基于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对企业的战略方向,新产品研发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3.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对于用户体验的研究是必要的,怎样的功能设计用起来最舒服,如何设计包装、款式能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大家可以想想一些非常火的产品是如何在用户体验方面取胜的,是否都会体验到产品设计方面的人性化。比如说苹果手机,有如此大量的用户群和忠实粉丝,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够根据人的认知特点和使用需求,设计出简洁、好用的产品。教育和培训领域1.学校心理教育教师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者,无论是学生学业还是生活都需要教师的关心,而青少年也正是心理方面问题的高发时期,每一位优秀的教师也可以看做是一位合格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因此教师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中也有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所以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证书对于教师来说是大有帮助的。而现在随着青年人群体的心理问题多发,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同时,也开始要求辅导员掌握心理知识或者是持有心理咨询师证,甚至有些高校已经开始集中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因此根据发展趋势,心理咨询师证书在将来可能成为大学辅导员的必须条件。2.心理学相关培训心理学相关培训目前在市场上有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来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心理学工作者也需要持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持续更新自己。一些管理类培训课程也越来越多的整合进心理学的内容来增加有效性,因此相关的课程设计、培训课程实施都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来完成。成为专职的培训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医疗和健康领域1.心理咨询尽管有不少人都在吐槽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乱象,但不得不说,专业的心理咨询实在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咨询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来访者的帮助过程,也对社会有很多贡献。2.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帮助护理人员作为医护工作者日常需要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时刻了解,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是必不可少。尤其是精神科护士,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在面对病人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晋升的时候也可以作为重要依据。
周一小姐
方新,女,北京大学医院心理治疗与咨询中心主任。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的学习,曾获得德意志学术文化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以德国海德堡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赴德留学(2000-2002),于2007年肄业。完成了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德班一期)“行为与催眠治疗”为期三年的培训课程(1997-1999)在德国完成了为期近两年的催眠治疗、心理创伤和EMDR治疗的系统培训,并获得德国催眠学会颁发的催眠治疗证书(2002)、德国EMDR学院颁发的EMDR治疗证书(2001)。为期三年的“国际精神分析治疗连续培训项目”(2002-2004)
女王Z大人
生活中总是充满这样的时刻:
生活就是一堆摩擦的干柴,经常擦出怒火。
但大多数时候 “迫于生活” ,你会压住心中愤怒。表面上的风平浪静会让你获得暂时的安全,既不用承担破坏人际关系的风险,也不用担心因愤怒的表达而失去重要他人或事物。
但事实上如果不及时处理负面情绪,愤怒始终积压于心,得不到释放和消解,就会在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 日积月累,愤怒在心中肆意滋长,萌生出充满敌意的攻击性行为,这种破坏性反而更大。
因此,表达愤怒非常必要 , 适当表达愤怒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 健康 ,同时也避免了日后对他人造成更大伤害。那么, 如何恰当的表达愤怒呢?
简单心理收到过一个朋友的困惑:
我好像很难表达攻击性,很难对一个人发火。再加上我性格本来就包容乐观,还喜欢讨好别人,根本不知道生气的时候该怎么办。有可能一直压抑着愤怒,有时候忽然会发现自己是被欺负的就会很生气,但是当时根本不会发现,过后生气也没有用就很委屈,比起愤怒更多的是悲伤。虽然很少愤怒或发火,但一旦愤怒爆发,就会做出破坏性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又让我自责后悔。一直觉得愤怒是不被允许和接受的,心平气和的沟通才最有效 , 可是有人却只想打击报复我,而我又真的做错了,还是觉得委屈难受,我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合理表达愤怒吗?
杨睿咨询师表示,合理表达愤怒是一种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行为。我们需要思考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
1、对内:如何感知和处理愤怒的负面情绪
如果内心难以及时感知并且消化愤怒,那么可能对外也很难及时有效的表达出来。 这可能是潜意识层面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简单来理解就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一种稳定的应对冲突的心理习惯。 难以表达愤怒的人习惯采用压抑和隔离的防御机制 ,压抑内心的某些不想感受到的想法,隔离某种情绪体验。
因为愤怒具有强烈的威胁性,所以我们采用压抑和隔离。等到时过境迁,冲突结束了,才允许自己发现原来自己受到了伤害,很生气很愤怒,但此时自己也没法反击对方,只能向内攻击自己。该防御机制的意义和功能在于保护自己避免了强烈的冲突,但代价是事后会带来持久的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 理解自己的行为,允许和接纳自己的愤怒 。对自己的行为报以好奇和觉察, 探索 内心强烈的冲突性 情感 是如何形成的。过往的何种经历让你有这样的想法,你的攻击性曾被谁不接受。试想如果防御失效,当下进行反击和愤怒,后果是什么?你是否能够承受和应对?
2、对外:如何表达愤怒
需要澄清的是,表达愤怒的感受和破坏性的攻击行为是有区别的。 愤怒是一种情绪,是种内在的感觉,不会直接伤害别人 。 伤害别人的是你基于愤怒采取的攻击行为。因为采取了不恰当的攻击行为才会招致惩罚和报复。而我们内心真实的渴望是表达,是希望自己的感觉被别人看见、理解,并且有所回应。
所以如果是单纯的表达感受,这个过程本身是有建设性的,你依然可以尝试直接向别人输出自己的感觉,例如,我现在有些生气,你这样做让我很不舒服。愤怒是一种动力源,有利于人们维护自身边界。过往经历中别人不能接受你的攻击性和愤怒,不代表它们本身是错的,更不意味着你不能愤怒。 探索 成因,从过去经历的影响中解脱出来。 意识到你其实拥有体验跟表达自身情绪的自由。
3、建立安全感
在人际关系中对于攻击性的不安全感其实还是关系本身不够安全。关系不够安全到能够容纳和接受你的愤怒和攻击。安全关系中有些愤怒可以直接表达出来,对方可以跟你沟通,有所回应。这不是一个威胁性的体验,也不用一直压抑到最后才爆发。 可能只有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关系中去体验原来我的愤怒和攻击性是安全的,可能才会更直接地表达愤怒。
你会表达愤怒吗,欢迎留言区评论讨论
更多的心理咨询师音频播客内容,敬请期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