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hehefatter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咨商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anyuan617

已采纳

许皓宜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台中教育大学咨商与应用心理系助理教授、心理咨询师。长期耕耘于婚姻与家庭治疗训练领域,具有台湾辅导与咨商学会认证合格咨商督导资格。 随着年岁往上攀爬,皓宜越来越体会到:人们在关系与自我的探寻中,内心所盼所求,不过“真诚”二字而已。所以,她离开咨商专业系所的教学,真诚地回到自己初衷所爱的书写——以一种面对人心的深刻与同理。她的口吻直接而犀利,笔调温暖而幽默,从自己、父母到周围的人,以及许许多多的关系,写出了发生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故事,也记录了我们记忆中不同典范的父母亲。 父母不只给你基因,也给你命运! 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如同烙印刻在我们心底,塑造我们的性格,左右我们的感情。我们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各种冲突,即是我们早期与父母关系的投射。因为在每段关系里都有6个人:你、我和我们的父母。 与记忆中的父母和解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会接受社会和自我接受的过程,也是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第一步。若对原生家庭问题毫无意识或感受模糊,童年的创伤就会指引我们不自觉地把麻烦带进每一段社会关系中,甚至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能够用语言表达,创伤才有了疗愈的契机。作者许皓宜帮我们梳理爱恨纠缠的情绪,把我们说不出口的感受,用温婉、清晰的文字呈现出来,带领我们从理解父母到自我觉察。不再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的借口,改变我们的内在,才能真正收获外在顺遂的关系。 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跟我们生命的连接很深,心却可能隔得很远,这两个人总是给我们“回家”的感觉,可是回家的感觉却并不一定美好。“回家”可能是一团乱麻,可能是撕心裂肺,也可能是深深的无助和恐惧。没错,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父母。 作者许皓宜说我们可能都得了一种“父母病”,把所有问题统统推到父母身上,常常对父母感到失望和生气,抱怨童年的缺失与渴望,但这样的情绪往往让我们体会不到真实的自己,也看不到真实的父母亲。 我们没有办法使风不吹,但却可以调整船帆,让成年后的生命旅途顺风顺水。不再像个孩子似的把所有错误推到父母身上,不再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的借口。我们与父母,终将站在岁月的两端和解。 推荐序一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吴娟瑜 推荐序二 找到宁静的美丽与平和的欢喜杨俐容 前言 治愈我们身上的“父母病” 和解前的自我觉察:唤醒活在心底的16种内在小孩 •解除“信任危机” 为何与人相处会有困难 为何无法在人前示弱 Test 1厘清自己:也许我们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在乎 为何无法感觉自己的感受 Test 2启动感觉系统:每个行为背后都与感受相连 为何常常无端对人发火 •放下对“全能感”的执着 为何不愿意接受现实 为何总是看别人不顺眼 Test 3勇敢向父母抗争:把父母的责任还给他们 为何无法控制地依赖别人 为何会自我感觉良好 Test 4照顾内在小孩:对曾经脆弱的自己说话 •承担“自主”的代价 为何对小事缺乏胆量 为何不敢拒绝别人 为何难以自我控制 为何不敢追梦 Test 5放下不属于你的遗憾: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与心理分裂的困境共处 整合他人身上的好与坏:爱恨交织的矛盾 整合自己身上的天使与恶魔:面具之下黑暗的我 整合关系中的好与坏:家庭里的三角关系 整合内在的男性和女性特质:被压抑的性别特质 Test 6挥别幻想中的完美父母:不完美,才是真实人生 理解父母:认识12种父母的真实模样 •母亲是调节情感的“容器” 压抑的“冰箱母亲” 情绪化的“气象台母亲” 强势的“狮子母亲” 过分唠叨的“直升机母亲” 制造伤痛的“刀子母亲” 缺席的“透明母亲” •父亲是勇闯人生的“燃料” 权威的“国王父亲” 停留在青春期的“半熟父亲” 暴力的“教鞭父亲” 缺席的“隐形父亲” 不同调的“颠倒父亲” 退化的“孩子气父亲” 后记 珍惜有限的小孩时光

咨商心理咨询师

288 评论(15)

啊阿阿陽不是阳

1、心理咨询师没有被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并暂停职业资格考试,原因何在?我们认为这是国家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服务行业进行规范、整顿的序曲。由于历史原因,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地位就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既不是“准入资格”,又无法完全如实的反映出咨询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行业整顿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在新的认证体系、行业管理体系构建完成之前,暂停考试认证并暂时从职业目录中取消,实行“硬着陆”,为下一步的行业规范扫清障碍。按照人社部相关文件精神,已经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可以作为能力水平证明。日前由中科院心理所牵头成立的“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备组”成员林春教授也谈到:“根据人社部领导的谈话精神,取消职业资格不是取消岗位和职业标准,而是由行业组织、用人单位按照岗位条件和职业标准开展自主评价。”2、行业准入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有何区别?行业准入证书,如注册会计师证书,由财政部主管的中注协组织认证考试、证书颁发、证书年审、继续教育及伦理管理,分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和非执业注册会计师。非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无权签署审计报告,只有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才有这个权利。职业技能证书,如厨师证书,不同级别的厨师证书代表不同的厨艺水平,但与注册会计师不同的是,即便没有厨师证,同样可以从事厨师职业。目前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即属于职业技能证书范畴。未来的规范,我们认为应该是类似于台湾地区的“心理咨商师”,定位为“行业准入证书”,由类似于“中注协”的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组织归口管理。3、这对正在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机构的从业资格会带来什么影响?在新的行业规范出台前,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服务的“从业许可”方面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原本就不是“行业准入”证书,而是“职业技能”证书,也就是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原本就没有准入门槛,只要有相关的专业能力,无论个人还是机构,都有权利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也是很多心理学专家并没有参加过心理咨询师考试但一直在从事心理咨询相关的培训与服务工作的法律依据所在。

242 评论(9)

宁波的的汤圆

1、为什么心理咨询师没有被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并暂停职业资格考试?笔者认为这是国家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服务行业进行规范、整顿的序曲。

由于历史原因,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地位就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既不是“准入资格”,又无法完全如实的反映出咨询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行业整顿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在新的认证体系、行业管理体系构建完成之前,暂停考试认证并暂时从职业目录中取消,实行“硬着陆”,为下一步的行业规范扫清障碍。按照人社部相关文件精神,已经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可以作为能力水平证明。日前由中科院心理所牵头成立的“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备组”成员林春教授也谈到:“根据人社部领导的谈话精神,取消职业资格不是取消岗位和职业标准,而是由行业组织、用人单位按照岗位条件和职业标准开展自主评价。”

30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