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昕总理
北大。。。。。。,要看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学府,早在1900年即开设心理学课是由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他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修习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教授的心理学课程,为把科学心理学引入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此,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原中科院上海脑生理所所长张香桐院士,已故的原中科院心理所所长潘菽院士。一九五二年全国院校调整时,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心理学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合成为哲学系心理学专业,云集了国内一大批著名心理学家,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心理学研究、教学机构,其中有唐钺教授,孙国华教授,程廼颐教授,周先庚教授,吴天敏教授,沈廼璋教授等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77年,北京大学率先在国内恢复心理学,成立了当时国内第一个心理学系,并归入理科,1978年招收第一批学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按综合大学规格进行全面的学科建制,从事多方面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涵盖心理学各主要方向。心理学系现有(2002年)在职教学、科研人员3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讲师13人,另有博士后2人,行政、教辅、技术、后勤人员11人。心理学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可授予心理学各专业理学或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同时设有心理学成人自学考试点,开设大专和专升本教育,还受理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简介: 韩世辉 教授、博导 实验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神经心理学 知觉 记忆 记忆 意识 李量 教授、博导 生理心理学 听觉神经生理 感觉运动门控的机制 学习记忆的生理基础 钱铭怡 教授、博导 变态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沈政 教授、博导 认知神经科学 生理心理学 苏彦捷 教授、博导 比较心理学 动物行为 动物认知 王垒 教授、博导 组织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消费行为学 王登峰 教授、博导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肖健 教授、博导 生物心理学 老年心理学 人力资源 心理神经免疫学 谢晓非 教授 管理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 人力资源管理 周晓林 教授、博导 认知神经科学 脑与语言认知 注意与执行控制 脑功能成像 儿童发展 朱滢 教授、博导 实验心理学 记忆 实验社会心理学 包燕 副教授 认知心理学 注意和记忆 学习与教育心理学 甘怡群 副教授 临床心理学 心理测量 人事测量 耿海燕 副教授 实验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意识 注意 韩昭 副教授 心理统计 实验心理学 侯玉波 副教授 社会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老年研究 孟祥芝 副教授 发展心理学 儿童阅读发展 婴儿语言获得与发展 读写障碍 动作发展 邵枫 副教授 心理神经免疫学 拟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认知障碍及其中枢机制研究 王常生 副教授 神经心理学基于脑成像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 吴艳红 副教授 实验心理学 记忆的机制 张智勇 副教授 社会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学 张亚旭 副教授 认知心理学 老年心理学 陈萍 讲师 发展心理学 儿童语言获得 儿童社会发展 何淑嫦 讲师 李靖 讲师 心理治疗 心理测量 健康心理学 人事测量 李同归 讲师 认知心理学 注意的机制 毛利华 讲师 计算机与心理学研究方法 施俊琦 讲师 消费行为学 消费心理学 经济心理学 王莉 讲师 儿童心理学 杨炯炯 讲师 认知神经科学 神经心理学 学习和记忆 钟杰 讲师 心理咨询理论与临床实践 动力性心理治疗
umaumauhauha
如果只是为了想多了解心理学或者说只是为了日常应用不想考试的话,你可以看看市面上一些我们经常接触的比如人性等这一类的。 假如你是想考试的话《普通心理学》这本书应该是所有大学专业的入门教科书,在这本书的基础上你可以看看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佛洛伊德、荣格、皮亚杰、斯金纳、托尔曼、考夫卡……等这些人的著作。最好是看一下《心理学史》,那样的话才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时候出现那个学派。这些都是基础,了解了以后你可以看看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测量学、实验学。这些是高校考试的主要内容。心理学虽然看起来好像很难学但是只要看到一本著作慢慢的就会明白一些过程,有些书要精读但是有一部分书是为了扩充知识面。为了应付考试可以不那么麻烦,这要掌握考试内容就好了,等考上了在慢慢看。o(∩_∩)o... 如果是为了要咨询师资格证的话那你可以去报一个培训班,那样的话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但我认为这样不可取,因为半路出家的咨询师很多都会发生移情还有就是无法自我控制等情况。
馨悦心辰辰
心理学有很多分支,在排名上来说,最强的是北师大,其次是北大,再次是浙大,然后是华东师大。这4所大学在国内是属于前列的。不过每个大学最擅长的领域不同,比如说浙大的工业心理学是全国第一的。北师大和华师大在教育心理学方面就比北大要好。
xiaotingzi
5.长期氧疗的好处,改善氧疗的依从性 好处:(1) 缓解神经疲劳、放松身心、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2) 改善大脑供氧状况,调节脑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3) 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衰老、增强新陈代谢。(4) 减轻低氧血症,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5)缓解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右心室负担,延缓肺心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氧疗前肺动脉压平均每年增加,氧疗后几年里75%的患者的肺动脉压逐渐下降,每年下降[10](6) 吸氧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障碍。(7)、 改善患者体质,改善睡眠和大脑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8) 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长生命。(9) 减少住院次数,节约医疗费用。 在长期的氧疗护理中发现,对氧疗知识缺乏的患者有不遵医行为具体原因有:舒适的改变、不愿长时间受约束、对吸氧产生恐惧心理、经济原因、认为吸氧作用不大、在吸氧流速上与临近病员攀比[11],对以上原因护士要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勤巡视病房,多观察,使氧疗顺利进行。 6.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 病员情况 在氧疗过程中要观察精神和神志的变化、紫绀和皮肤的变化、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血压和周围循环的变化、眼球结膜水肿情况、注意是否有喘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采用耳测氧计测定SaO2、经皮测定氧和CO2分压、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等。 氧气装置情况 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7.出院指导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需要长期氧疗的患者多数是年老体弱,护士要嘱咐患者平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 务必戒烟 吸烟可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对肺功能损害轻重决定于吸入肺内的烟雾量及烟雾进入肺内的深度,而咳痰症状的发生为烟雾微粒在气道沉积导 致尼古丁大量摄入所致。戒烟能明显减低吸烟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减轻肺功能下降程度,提高运动耐受性。戒烟后第一年内肺功能受损速度能有明显减慢,以后逐年减慢,戒烟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延迟15-20年[12] 适当的练习呼吸体操 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呼吸体操的锻炼,增加肺功能的耐受性。 8.定期家庭访视 指导氧疗患者正确使用氧疗装置,说明长期吸氧的重要性,以提高用氧的依从性。指导氧疗装置的消毒。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医疗条件嘱咐患者每月或3个月到门诊随诊1次,观察症状、体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等。在欧美等国家,有指定的氧疗机构,对氧疗的患者开氧疗处方,氧疗过程中有医务人员进行随访,同时重视医务人员的教育,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调整吸氧流量和吸氧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定期随访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等指标,判断氧疗的效果,并将血氧饱和度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手段,成为长期氧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参考文献 1. 陈萍,赵海涛,氧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3):137-138 2. 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5,7(3):114-116 3. 邢丽娜、孙滨、刘丹,家庭氧疗初步探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28(16):484-486 4. 张岚、杭小华、贾东梅,COPD患者缓解期长期家庭氧疗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5-27 5.金奕,孟宝珍,曹文眉,等三种吸氧方式对心肺疾患患者氧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天津护理.1999,7(2):1-2 6.石敏、刘景.氧气吸入疗法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3):137-139 7.朱萍,消除吸氧噪音方法. 8.李敏、莫桦、许晨,氧气湿化瓶改进及应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106-107 9.刁尚芝、赵洪全、高瑞英,等。介绍一种医用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2 10.顾月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长期氧疗.医师进修杂志.2000,23(4):53-55 11.葛敏,氧气疗法的研究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47-248 12.王悦虹、蔡映云,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