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7

融发装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彦妈是谁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上班好远

已采纳

2020年1月18-20日是杨发辉老师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课时间。自从2019年8月2日听完杨老师的初级培训后,一直在期待杨老师的中级培训课,第一天复习了上次培训内容,还有抑郁的认知治疗程序。      2020年1月20日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老师从心灵深处帮我剖析解决了我由来已久却始终解决不了的问题:听不了别人的否定。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老师讲到焦虑的咨询过程,展示了一例社交焦虑的案例。来访者是我们同修的学员,来访者一开始上台后,她双手紧握话筒,肩部收紧,明显感觉到了她的紧张,她告诉和杨老师目光对视的感觉不舒服,问杨老师可不可以不对视,杨老师表示同意,她自己扭到了一侧,接着说杨老师看着她,她也感觉不舒服,杨老师也向另一侧扭转,然后是被大家注视感觉不适,干脆坐姿变成基本背对大家,在被问到为什么不敢被别人注视,“我不够优秀”以及“我不够好”的自动思维就跳了出来,我听到这两句,突然感觉心酸,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当时根本没有思考什么东西,眼泪和心酸是自然出来的,我就意识到这一点肯定是触碰到了我的心灵最柔软处。 来访者在说到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好,不漂亮,并且在老师要求她询问求证大家认为她是否不漂亮的过程中,她一直在表达对大家的歉意,说不好意思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好像是大家不得不陪她解决她自己的问题,老师说咱们做个实验问问大家,是不是被耽误了时间,台下异口同声是  “没有”,她停顿了一下,眼泪一下子涌出,她说她的人生信条是“我的存在就是让别人幸福”,而那一刻她体会到:不是讨好别人才让他们感觉幸福,她的存在本身就已经让别人感觉到了幸福,就是提供案例本身就是一种贡献,这对提供案例的同学来说真是一种特别幸福的感受,因为确确实实,她的存在,甚至是她觉得是缺点的地方,都能让我们在台下观摩的同学感觉非常幸福,感觉上课来的真值!过程中老师对害怕和焦虑的程度不断评分,让来访者有了清楚的觉知,并且这些评分都被老师清清楚楚的写在白板上呈现出来,一目了然,还有事件情绪和自动思维等等的关系都被清楚写出,标注,在问完一个阶段后,看白板上内容时,让我们头脑都很清晰。在抓住“我不优秀我不好我不漂亮”这一点后,老师不断聚焦,反复讨论澄清,并且经过不断经过暴露和检验验证,一次次对来访进行挑战和澄清,让她逐步认识自己是谁,现在怎么了,下一步怎么办,看到结束时来访脸上幸福的微笑,面对大家的坦然,让我体会到了认知疗法的短平快疗效,由于杨发辉老师深厚的咨询功力,虽然是50分的案例,呈现的却是几次咨询的历程和效果。咨询结束后有两个妈妈学员表达了对女儿的情绪,有一个妈妈说终于知道女儿为什么抑郁了,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理解过孩子,我陪着一起流泪,我当时的感觉是自己的妈妈在表达对自己的歉意,我的沉积多年的委屈终于得到了宣泄,我非常想表达,因为得老师得总结一下案例,没有立即让我发言,由于自己情绪激动,我自己的手抖得都不能写字了,等老师把案例处理完毕,让我发言时,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去表达了我的感受,我说虽然我自己本人没有上台提供案例,但是自己的心随着上去了。自始至终我都是和来访的心在一起的。我觉得和来访者一起被治愈了。       我非常非常期待今后在自己的咨询工作中能用认知治疗这种方法高效迅速解决来访问题,当然这是需要不断锻炼,不断体会提升才能达到的效果,我也非常期待杨老师下面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我学习,我幸福,真是马老师说的,走进心理,过上不可逆转的好日子!感谢心工坊,感谢马宏伟老师,感谢杨发辉老师,感谢提供案例的同学,感谢我们自己!     在课程班上我还有幸结识了港大心理系毕业,现在北大工作的张睿同学,她在做咨询练习时的驾轻就熟,行云流水让我羡慕不已,看来学无止境,我一方面感到自己的水平亟待提高,一方面为自己还有很大努力空间感到幸福。让我们做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因为我们就是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为我的独一无二感到骄傲,我希望我一直这么骄傲和幸福下去,加油努力!

心理咨询师彦妈是谁

174 评论(12)

cheese酸奶

《蜡笔小新》是我一直最爱看的动画片之一,直到成年后也经常拿出来回味,贱萌的小新总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你是否会和我一样,每天过着早九晚六的生活,有时真想逃离成人世界,回到那无忧无虑儿童时代。正如5岁的小新,心里却藏着一个油腻大叔的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小时候有天马行空的梦,青春期有青涩懵懂的梦,成年了会有一夜暴富的梦。 每个人的梦境都不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走进了别人的梦里,和他做着一样的梦,那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剧场版《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日部的市民们每天晚上都做着奇奇怪怪的美梦,在梦境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但有一天,转校生小崎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每个夜晚,伴随大家的不再是五彩缤纷的美梦,而是挥之不去的噩梦,那里充满了黑暗与恐惧。噩梦侵蚀着他们,蔓延到现实生活,让大家痛苦不堪。 为了弄清噩梦的原因,小新和他的朋友们成立了春日部保卫队,决定探寻背后的真相。 最后他们发现,小崎的爸爸为了避免女儿做噩梦,创造了一台机器,将大家的梦能量全部吸收了。 原来,小崎的妈妈曾因意外去世,她把妈妈去世的过错怪罪到自己身上,一直不肯原谅自己,深陷在关于妈妈的噩梦中无法走出来。 故事的结尾,美伢以小崎妈妈的身份进入她的梦里,告诉她,妈妈是不会怪自己孩子的。小崎才慢慢放下执念,最终收获了快乐与友情。 故事圆满结束,剧中除了充满童趣的脑洞和一贯的搞笑之外,更多的是通过故事带给我们的寓意,关于幸福、关于亲情、关于成长。在影片描述的梦境中,所有人会来到同一个世界,脚下都会有一个梦能源球。小孩们的梦能源球很大,那里装着他们无穷无尽的幻想。 妮妮成了歌唱明星,正男变成了漫画家,风间正在为选举拉票,小新和娜娜子姐姐暧昧,只有阿呆看似没啥梦想,变成一颗石头,但在最后关头给了噩梦重重一击。 再看看大人们的梦境,脚下的梦能源球小得可怜,人在上面根本站不稳,好不容易想做个美梦,一下子梦能源就消耗没了。 广志梦想成为CEO,最后却被一群上司围着不断训话;美伢想与男神约会,却逃不过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账单。 有人享受着美好的爱情,最后却在梦境里遇到恋人出轨;有人背负着新房的贷款,房子却在梦中一夜烧毁。 在梦境中,小新和朋友们在天马行空的世界中玩耍。而梦的另一边,大人们却在刚刚有点幻想时,就陷入一片死寂般的噩梦无法自拔。 这不正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吗! 越长大,越难以感受快乐。 当童年慢慢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工作与生活。成年的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想哭就哭、想闹就闹的儿童时代了。 你是否有时会发现自己不会过于激动了,失去了情绪?生活总感觉失去了激情?不再脑洞大开,不再善于幻想,不再痴迷于一件简单的小事? 有时很羡慕小孩们的幸福,一颗糖都能带来一整天的快乐。不知何时起,成年人的快乐变得不那么容易,是欲望太大难以被满足,还是生活太久,忘记了内心的纯真。 即便如此,我们的生活依然需要幸福感,哪怕是傻傻的一点点快乐,也要主动去创造。 也许, 不断的失去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不断的获得与改变,同样在裹挟着我们成长。 广志和美伢放下了成年人的身段回到小时候,乔装成美少女和动感超人,找回了纯真与快乐。最后这种快乐带来了不断的能量,才能与噩梦的制造者梦彦战斗。 也许真如影片中美伢所说,“ 从内到外的纯真 ”才能打败成年人的庸俗,回到内心真正的幸福。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妈妈去世,小崎将妈妈去世的过错归咎到自己身上,一直处在自责的情绪中无法出来。这种心理创伤被小崎藏在心里,不愿意跟任何人说。 小崎的爸爸梦彦并不了解女儿的内心,不清楚小崎做恶梦的真正原因,只知道从表面上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他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小崎,他以为将别人的梦能量吸收过来给小崎,就可以确保小崎会一直快乐。 自从吸收了其他人的梦能源,小崎的确不再有噩梦了。 由于需要很多梦的能源,吸收完当地人们的梦能源后就只能换一个地方。因此,给了小崎带来了不安全感与内疚感,这种情绪一直压抑着小崎。 也许是因为怕大家知道后会责怪她,在幼儿园里,小崎从来独来独往,不愿跟任何人做朋友。 而作为爸爸,梦彦并没有去了解女儿不开心的原因,又或跟她聊聊天。只是每天早上做好早餐,等着小崎,最多问一句:“好吃吗?” 小崎也只是面无表情地回应到:“嗯,好吃!” 其实,对于小崎而言,只要爸爸多与她沟通,了解到她内心的症结,慢慢陪着她,小崎的心理阴影是会很快化解的。 可惜,作为父亲的梦彦,却用自己的方式,以爱的名义绑架着小崎的快乐。 正如美伢对梦彦说:“你真的明白孩子的心情吗?”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同样存在太多类似的情况。 曾经有一对父母说自己的孩子成绩差、经常不去上学,他们担心孩子学坏,就给他办理了转学。 后来发现孩子还是不学习,于是,带孩子来寻求心理咨询,父母希望咨询师能帮他们说服孩子去上学。 显然,这对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会与孩子沟通,将孩子与家庭隔离开,认为小孩不愿上学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从来不反思一下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多少了解与关心。 其实,类似的家庭有很多。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跟孩子沟通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父母本身有很大问题,要么对孩子不闻不问,要么过于严苛。 当一个孩子不再相信父母时,就不愿意对父母说出实话,那亲子关系自然就会朝负面发展。 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注,只有陪伴与爱,多与孩子沟通,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去爱他。 一直以来,小崎的爸爸其实都是在帮小崎逃避现实,逃避她内心深处的创伤。 表面看来,创伤的确不在了,但它只会在另一个地方呈现出来。比如,现实生活中小崎的孤傲,小崎与爸爸的关系冷淡。 在小新和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崎在梦境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了梦境中美伢化身的妈妈。 当面对着曾经的自己,面对着妈妈说出内心的感受,小崎的世界终于被爱暖化,面对噩梦也不再害怕了。 影片最后,小崎对曾经的自己说:“你不消失也没关系啊,你在我心里住着就好,因为我已经痊愈了。” 从走出梦境到面对现实,从一直逃避到勇敢面对,那一刻释然也就是成长的开始。 青春的意义不是逃避,而是战胜过去挫败的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过去的自己。曾经因结巴而自卑,一直认为,它会是我内心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因为这个缺点,我不再主动与人聊天,但我渴望与人沟通,这种内心冲突所呈现出来的却是更深的痛苦。 由于不正视自身的缺点,总想着去改变,经历了一番折磨后却发现,它还在那里,一点也没变化。 于是,慢慢地,我学着面对,学着接受,缺点就是缺点,它在那里就好。不抹去,不强调。 只有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才会有真正的成长。 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长处,才慢慢发现,自己在改变。即便偶尔这种伤痛会从潜意识中跑出来,但心智成熟后,我已学会了与它和平相处。 笑一笑,自嘲一翻,也就过去了。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不愿说的伤痛,也许它早已被你遗忘,也许它还呆在记忆的某个地方。 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敢去面对、撕开曾经的伤痛,只有直面它,伤痛才会慢慢疗愈。 与曾经的自己和解,与内心的伤痛和平共处,是我们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修炼。 5岁的小新,映射出成人的模样,小新的故事,映射出成人的世界。这不仅是一部动画片,而是一部关于友情、亲情、成长的故事。

18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