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7

维尼yuan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广告举牌的妹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松子红枣茶

已采纳

不可信。大家好,我是小点,壹点灵的点。豆瓣“心理咨询”小组中,有一个姑娘发帖吐槽:聊了3年的心理咨询师,竟然是个骗子。这位咨询师,是父亲的追求者。父亲将咨询师介绍给姑娘,原本只想陪着聊聊,谁知咨询师一来就提出强制要求:必须一周咨询一次,不然对我的声誉有影响。姑娘不情不愿地同意了,与咨询师做了60多次咨询,没有解决问题,还因此被咨询师训斥:我关爱给得这么足,你还这么不争气,太不上进了!或许是出于失望,咨询师强行提出分离,并且用保密原则威胁她:不准把我们的咨询内容说出去,不然违法的!姑娘很长一段时间感到孤立无援,抑郁症状不减反增,后来跟朋友聊天,才发现:自己遇到了不靠谱的咨询师,被“骗了”!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坑,遇到姑娘这样的骗局,徒劳投入3年咨询,损失了时间、钱财,还恶化了心理健康。我们如何选择心理咨询师?如何避免被骗?骗子心理咨询师有哪些特征?借着姑娘这个骗局,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心理咨询行业最常见的坑。前两天,有一位伙伴提问:要如何才能考到心理咨询师证?小点觉得奇怪:这位伙伴完全没有心理学背景,怎么突然想考咨询师?一问之下才知道:她看了抖音上“心理咨询来钱快”的广告,想做咨询师挣外快,改善一下生活质量。小点回复她:“考心理咨询师跟考大学一样,苦学三年、交数万学费才能毕业,毕业后还要自掏腰包实习,没那么容易挣到钱的。”她大感失望:我还以为听人聊聊天,就能挣钱呢。还好她没进入这个行业,否则一定会大呼“被骗”,因为她没有心理学受训资历,很难成为专业咨询师。什么是受训资历?就是学习心理咨询的履历,比如:考取心理学研究生,师从某某老师,在精神卫生中心实习,参加365天长程心理咨询培训……对考证只是敲门砖,如果没有这个证,或许进医院实习的机会都没有;即使有了这个证,咨询师也得完成实习、受训、督导等一系列功课。很多来访者不知道履历有多重要,有人以为:拿个证就能做咨询师了。结果咨询一年,毫无效果,大呼“心理咨询都是骗子”。其实,骗子咨询师分为两类:一类有自知,知道自己不具备咨询条件,故意钻空子撒谎,挣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钱;另一类无自知,对心理咨询行业缺乏了解,领了证就去做咨询,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来访者举报。有自知的人,我们称为“骗子”;无自知的人,称为“小白”。两类人充斥着心理咨询市场,一则数据显示: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多达上百万,但实际受训资历合格的人,只有数万。也就是说,一百个“心理咨询师”里,可能只有几个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其余都是受训资历不合格、滥竽充数的骗子和小白。回到开头那位受骗姑娘的故事,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发现:她的心理咨询师,违背了设置。什么是设置?就是指:每个心理咨询师的底线,包括不能和来访者有咨访关系之外的关系,亲属、同事、朋友、熟人都不行。姑娘的心理咨询师,是她父亲的追求者。也就是说,除了咨访关系,他们还是“熟人”,根本不具备展开咨询关系的条件,后期当然也不会有好效果。遵守底线对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除了伦理底线,还有时间、金钱、空间的底线。比如一位新手心理咨询,收费保持200元/50分钟不变,咨询只在咨询室,不能去咖啡厅、餐厅等其他地方,咨询之外的时间也不交流。为什么要这样严格呢?因为触犯底线的问题太大了!有一位咨询师朋友,来访者有抑郁症,咨询结束后,她鼓励来访者去户外走走,还带她参加公益活动。某次活动中,来访者抑郁症发作,当场自残,虽被及时阻止,但对咨访关系造成了恶劣影响,咨询告终,咨询师的内心也有了一层阴影。严格遵守底线,对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是一种保护。心理咨询师之间曾开玩笑说:如果咨询师是来访者的“慈母”,那设置就是“严父”。无规矩不成方圆,“严父”的存在,捍卫了关系的完整性,它能帮助来访者更好的成长,也能帮助咨询师更好地工作。所以,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底线。尽管有些麻烦,一旦小看它,觉得它不重要,就容易遭了骗子咨询师的“道”。除了咨询师的履历和底线,判断咨询师是不是骗子,咨询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接受咨询时,你是越来越主动了,还是越来越被动?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名心理咨询师,接受了三年训练,严格守护底线,她是否就是合格的专业咨询师呢?答案是:no!因为她没有接到来访者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总是可以吸引到来访者,因为她像太阳一样照耀他人,这种能量让来访者如沐春风,也让咨询产生好效果。如何判断咨询效果好不好?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来访者主动性、自主性增强。比如,一名青少年来访者,因为厌学问题来咨询。半年后,他主动提出要回学校,因为当初让他恐惧、排斥学校的心理动机,已经通过咨询淡化,没有必要再继续休学。这就说明咨询是有效果的,尽管这半年中,来访者都没有动力复学,但是咨询师看到了他积极的一面,这种“看到”,使他有力量去克服消极的一面,主动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骗子咨询师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会威逼利诱,要求来访者复学;或者甜言蜜语,哄来访者回到学校。复学不是来访者心甘情愿选择的,而是被动选择。可以说,这种咨询没什么效果,即使孩子短暂复学,不久也会再次爆发问题。第二个判断标准是: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有没有越来越懂你、理解你?如果咨询师越来越能读出来访者的心里话,那么咨询过程中,她一定有所成长。这份成长,来自来访者的不懈努力,也来自咨询师的提升,咨访关系非常安全、温暖。骗子咨询师做不到这点,他们或许会有一些表面上的手段亲近来访者,但咨访关系不够深刻,看不到深层次的问题,来访者不觉得越来越了解自己,这说明咨询师并没有理解到位。咨询的真正好效果,是咨询师越来越理解来访者,从而带动来访者越来越理解自己,自我探索越来越深入。如果你咨询一年,依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那就需要换个咨询师了。心理咨询行业中,有人遇到过考个证就谎称自己能做咨询、没有受训资历的人;有人遇到过跟来访者一起吃饭、不重视设置的人;也有人遇到过自己已经不想继续,还要被“强迫”咨询的人。这三个坑,实在太常见了。所以判断一名咨询师是不是骗子,需要多维度考量。挑选咨询师时,看看他的受训经验有多丰富;接触咨询师时,观察她的底线是否严格;进入咨询关系后,考察咨询有没有效果。三者结合起来,如果你判断得出:自己的咨询师符合这三点。恭喜你,你遇到了专业的咨询师,相信你们的咨询会为你产生很大帮助。如果暂时没有感到特别大的效果,也不用着急。心理咨询师有一句老话:一次咨询看十年。今天的咨询,如同种下种子,即使现在没有发芽,未来某一天,咨询效果也会破土而出,为你的人生添色增香。

心理咨询师广告举牌的妹子

328 评论(10)

MrcuriosityZ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谈谈做心理咨询公司的几点个人看法: 1、对个人客户而言,不能给客户太过商业化的宣传印象,例如大肆在电视报纸宣传。搞到全 社会 都知道,有需要的客户反倒是不敢去了。不如采取短信宣传等方式,保护到客户的隐私。 2、对单位客户而言。例如学校等。应该以公开课为主,精心准备1小时左右的公开课,先到部分学校去免费上。效果就是广告,口碑就是广告。 3、医院、教育局、监狱、劳教所等机构以及大型企业是心理咨询需求很大地方,可以在这方面下些工夫。能争取到与之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个人认为,还是精心准备1小时左右的公开课,这个相当重要,课程要发挥心理咨询师的特长,把话讲到人心里去,那往后你的咨询热线就响个不停了。 4、好多心理咨询公司的主要生意都来自感情纠纷、家庭纠纷、儿童少年教育这几块。常见的例如情妇这个群体,在这方面要有的放矢。方法很简单,一拖一,来一个就做好做透一个,治疗期满后可以适当邀她们过来再做免费复查。她们会源源不断地给你带来其他客源。 5、可以的话,找家当地的电台,派人去做 情感 节目的主持人,这对推广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点是实践经验,没什么理由可说。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主要对个人和客户而言,对单位客户,如医院,教育局,还有劳教所,以及大型企业,是心理咨询,需求很大,地方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好多心理咨询公司,主要生意都来自感情纠纷,家庭纠纷,儿童少年教育,这几方面,一定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一定要更好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从广告是无法判断咨询师的水平的好坏,你要看心理咨询师的背景,如这个咨询师接受过哪些系统培训(2-3年的培训,类似中德班、中挪班、中美班等),这个心理咨询师自己有没有接受过个人体验、有没有被督导过,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反应一个咨询师最基本的凭证,至于这个咨询师究竟是否合适你,要你看了才知道。

300 评论(9)

肥猫啃鱼头

因为相亲感觉是被逼的。

很多人会感觉相亲会物化了男女双方就像两件商品一样冷冰冰的,感觉更利益化了,各自拿出自己的资本,比对是不是最匹配的。这些资本大多是房子,车子,存款,父母,工作,外在形象。作为受过新时代文化熏陶的人,完全感受不到人性的尊重,这种物化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物品一样,很容易升起反感。

其实相亲更加实在,对方的所有条件都摆出来了,只是很多人还不能接受这样子的方式。大多数的爱情产生都不是一见钟情。绝大数人的潜意识都没有强大到一眼就确定这个人是我们愿意为之终老的人,我们总是要经过事情的磨砺,时间的沉淀,才能确信那个人才是对的那个人。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爱情、婚姻是美好的,一见钟情。如果能够在社会中,遇到一个怦然心动的人,这是多么奇妙的缘分。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和喜欢的人牵手,这是多么幸福的事。相亲这种形式,跳过了心动的感觉,直接带着结婚的目的去参加的活动,赤裸裸的目的,带着考究的打量和文化,让双方都感受到不舒服。

每个人都喜欢自由,更何况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环境跟以前不一样,大部分都崇尚自由,把自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彻彻底底是由自己来决定的,不应该过多的受到外人的干涉,特别是在感情方面。而相亲就是外人对我们感情生活干涉的一个证明,我们更加青睐于自由的感情状态,反感被安排。厌恶相亲的人一般都是以上几种心理,但是相亲只是一种形式,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的去看待它,而不是全盘否定。

9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