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5

天使宝贝的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的比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家薇薇

已采纳

妈妈的手是心理咨询师,在我伤心的时候妈妈会知道我的心情安慰我。

心理咨询师的比喻

352 评论(12)

春天里吃大米

【解释】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拼音】[xīnyǒulíngxī]

【出自】唐·李商隐《无题二首》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释义】: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扩展资料

【近义词】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心领意会

1、心领神会

【解释】: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出自】: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解释】:读书有收获,他一下子感受中,人心领神会,端坐在你失去。

【示例】:闻语法要,辄~。明·赵弼《觉寿居士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诗文、语言等

【近义词】心领意会、心心相印、融会贯通、心照不宣

【反义词】一知半解、一无所知、茫然不解

2、心心相印

【解释】: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自】:《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解释】:我和佛心意相通,互相通晓,怎么敢违背佛经。

【示例】:抚台看了,彼此~,断无驳回之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情投意合、同衾共枕、同心同德、心领神会

【反义词】格格不入、同床异梦、话不投机、貌合神离、貌合心离

269 评论(13)

小若冰MM

将近四年前,我在给学生讲什么是元认知能力的时候,讲过这么一个比喻。 倘若把我们自己比作一座城池,那么元认知能力就是该座城池的守卫。有的城池压根就没有守卫,没有守卫的后果毫无疑问是,这座城池随时会遭遇危险。 而有的城池不但有守卫,守卫们还能随时辨认出进出城池的人中是否有可疑对象。这样的城池,安全系数明显要高很多。 这个比喻并不完全恰当,但也算是形象生动了。 那么,什么是心智化能力呢? 还是城池的比喻,不同的是,心智化能力就如这座城池的军师,他为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过程建了一个模,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想想“空城计”中的诸葛亮,他将他的心智化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吓退了本可以击灭他的司马懿。 感觉心智化要比元认知更高级,对不对? 我再举一个例子来帮助你了解心智化能力。 有这么一个心理咨询师,他有这么一个成年男性来访者,这个来访者从小是在一个精神分裂加抑郁的妈妈身边长大的。但是这个心理咨询师却发现,咦,这个来访者心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要比其他有类似亲人的来访者好多了。一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个来访者从小就告诉自己“我的妈妈疯了”,这个想法帮助他不会轻易收到他妈妈的负面影响。在这个例子中, 正是这个来访者运用了心智化的能力来帮助自己,虽然他看到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妈妈,这个妈妈如同镜子一般照出一个支离破碎的自己,但是他能认识到,是镜子碎了,而不是自己碎了。 要弄懂心智化,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心智化理论。 心智化理论是基于依恋理论所发展出来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个体依赖于反思功能来调整自身的情绪,而这样的功能又是基于幼年时期母婴之间细微的互动而生成(Fonagy & Target, 1997)。 这两个理论认为,若一个孩子在早期的依恋环境中能够获得够好的照顾,就有可能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心智化能力。而心智化能力,简单理解就是“读心”能力,“将心比心”能力,“反思”能力。有了成熟的心智化能力,我们才能较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一个心智化能力较低的人会是什么样呢? 如果你有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那么里面的主角谢耳朵可算是一个心智化能力较低的人。他不会思考自己当下所获得的感受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会思考他人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更不会反思自己所处的人际关系问题。 心理学者的这一段描述放在他身上,可以说是基本准确的: 再看看谢耳朵那个奇葩妈妈是如何对待他的,以及他在第九季第九集中赌气拒绝艾米复合的请求,我们有理由相信,谢耳朵确实是个心智化能力较低的人。 那么,我们如何去评估自己或他人的心智化能力呢?主要有四个方面: 关于心智化,我们可以聊的还有很多,请期待我后面的更新。 你除了知道元认知,还应该知道心智化(二)

12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