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1

酸奶娃儿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为了普度众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猪的面团

已采纳

从古至今,中国出现了很多的神童,当你阅读史书的时候你就应该可以看到,这些人在政治经济还有文学等这些方面都有很多突出的贡献,就比如曹操的儿子曹冲,有个曹冲称象的典故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了,还有曹冲的好朋友周不疑,在很小的时候就提出了十条妙计帮助曹操攻破城池,最后也因为太聪明早早的去世了,而到了我们今天也是如此,照样可以看到一些神童,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考入清华北大这样让人向往的学校。

这些人实在是令人钦佩,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这个人他也是神童,可作为神童而言,他在长大之后遇到了一些事情并且还出家当了和尚,尽管他的父母一直不同意,但他最后还是出家了,他就是柳智宇,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天才,在2005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全世界都有名,很多报刊上都在说关于他的事情,但这些报刊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把他称为是“数学天才”,能够引起如此轰动的一个人究竟有怎样的成就呢?

柳智宇曾在31届国际举办的奥林匹克比赛当中为国家荣获了一个金牌,后来在2006年的时候,他加入了奥林匹克国家队,后来就代表中国在世界上参加比赛,也是好几次都拿下了金牌,让世界上那些数学天才都表示敬佩,于是柳智宇的名字开始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轰动,大家都觉得这样的一个人物将来绝对是不一般的,诺贝尔数学奖都有可能拿下。

他高中毕业后,直接被保送到了北大数学系,在毕业之前他就已经拿到了美国麻省理工的奖学金,拥有着别人羡慕的学业和人生,也许就是因为这一路上都走得太顺利了,因此在他大学毕业之后,他居然放弃了那么好的一个留学机会,反而是要在北京龙泉寺当和尚,这个决定让他周围的同学朋友都没有办法接受。

大家都觉得以他这样的人,将来必然是精彩的人生,所以他的父母也是备受打击,自己用心把儿子培养这么长时间,但儿子最后居然选择剃发出家,其实他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他一直都吃素研究佛法,还加入了这种类型的社团,并且偶尔放假去寺庙当中当义工,很多人都觉得他只是个人爱好,谁知道真的毕业后行动了。

据说他出家后,更加潜心修炼佛法,读了五百多篇关于佛法的书籍,还迷恋上了学诚大师,拜他为师,2014年的时候他去了很多地方积累功德,在2017年的时候因为母亲的建议,他开始研究心理学,还考了三级心理咨询师,后来2018年的时候,他的师傅学诚大师因为一些事情被龙泉寺给免了主持这个职位,导致柳智宇心里也很受打击。

他对自己的未来十分的迷茫,于是就还俗了,而这个时候他已经当了九年的僧人,记者采访他为什么要出家的时候,他说不想参与世间琐事,还有就是为了普度众生,其实他这样的天才从小被培养,他获得的金牌也并不是他内心所想要的,这些荣誉对他而言都不重要,没有人问过他到底想要什么,因此所谓的神童背后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还好他如今还俗了,九年出家如今的他也才三十岁,未来还有大好前景,大家拭目以待。

心理咨询师为了普度众生

337 评论(15)

奋斗1989

因为他非常的喜欢佛教文化,对于佛教文化非常的向往,所以想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18 评论(10)

人訫可畏

文·段宏刚

人生苦短,怎么活得自由、洒脱和快乐?完全是个人的事,按理说,他人没有权利去干涉。

关于人生观,在主流的评价体系里,一个人活着不光要为自己,而且要顾及亲朋好友,乃至整个 社会 的感受。只有以“入世”的心态,积极地融入整个 社会 ,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 社会 乃至整个人类做出贡献,那么,他才不枉此生,人生就是圆满的,也是有价值的。

一个人如果抛弃名利和地位,无视世俗生活里物质欲望的束缚,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选择以“出世”的姿态去活,每天粗茶淡饭,与大自然为伴,只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宁和淡然,这样活的人,在大多数人眼里,一定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另类”。

对80后柳智宇来说,他就是父母、朋友、同学、同事眼中的另类,以他的条件和资历,他完全可以在世俗生活里名利双收,受人敬仰,但是,他在人生的辉煌时刻,却头也不回地选择在凤凰岭龙泉寺出家,从数学天才摇身一变成为“贤宇法师”,把8年大好时光用在了长斋礼佛上。

最终,他的理想破灭,在现实的召唤下,他不得不选择下山,重新回到红尘之中。

柳智宇1988年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物理老师,母亲是工程师,受父母的熏陶,他自小对“数理化”十分感兴趣,当其他小朋友都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乐趣时,他则一个人闭门不出,乐此不疲地钻研数理化知识。

这份认真劲很快在考试成绩上得到体现,以至于他在每次的数理化考试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满分。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的前途大有可期。

高中时代,柳智宇的天分更加完美地释放出来。

那是在2005年的“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里,柳智宇一鸣惊人,给中国队捧回一枚金牌,从此,年仅17岁的柳智宇成为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

2006年,柳智宇再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奥数竞赛,再次折桂。北京大学数学系看到这样的好苗子后,毫不犹豫地把他招入校内。2007年9月,柳智宇正式成为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有两个著名的学生社团,一个是“北大耕读社”,另一个是“北大禅学社”,都是学子们自发建立的,前者主要以研究传统文化为主,后者以研究佛学为主,这两个社团里数学系和哲学系的学生特别多。

在社员们的眼里,物质的满足并不能完全填满精神的空虚,人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读书,依靠钻研“儒释道”传统文化,才能满足精神的追求。

入学不久,柳智宇就被两个社团所吸引,很快加入其中,后来他做了社长。

“耕读社”的首任社长、北大2002级哲学系研究生邓文庆,不求任何回报,在社团一直干到大学毕业,把4年心血无偿奉献给了社团。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硕士毕业后,邓文庆没有去工作,而是义无反顾地来到凤凰岭龙泉寺剃度出家。

这件事对柳智宇的触动极大,让他心中逐渐滋生了脱离“苦海”的愿望。此时,柳智宇认为: 芸芸众生在世俗生活里,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诱惑,诱惑就像无底洞一样难以填满,人们被诱惑驱使着,很难做真正的自己。唯有离开,生命之花才能绽放出原本的芬芳。

实际上,早在上初中时,柳智宇内心的真实想法就跟别人不一样,只不过被他优秀的学习成绩,以及内向温和的性格,一直掩埋着。

上初二时,柳智宇在《观功念恩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 孔老师,孟老师啊,教教弟子吧。弟子一直在向上仰慕和希求,愿冷漠、孤独、伤害离我们远去,愿善良、仁慈、忠诚、智慧的光辉遍洒人间。

写完后,他把这段话发给了当时的语文老师周文涛,老师看他年纪轻轻,并没有在意。

到大学时,离开了父母的管教,周围没有人再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再加上心智逐渐成熟,以及对佛学发自内心的喜爱,柳智宇茅塞顿开: 与其在世俗生活里苦苦挣扎,还不如自由自在地放飞心灵,这样才不枉此生。

原来按部就班地学习,考试拿满分,又按照老师和父母的意愿去参加奥数竞赛,争取冠军,都不是他内心喜欢做的。而现在,他要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2011年夏,也就是柳智宇即将从北大毕业之际,做出了让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都瞠目结舌的决定: 去凤凰岭下的龙泉寺削发为僧,告别柳智宇的身份。

临别时,他对同窗好友说:世间会少了一个柳智宇学长,却会多了一个佛家大师。

柳智宇由于在北大期间学习成绩非常出色,将要毕业时,麻省理工学院以每年7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给他抛来橄榄枝,希望他参加完毕业典礼后即刻动身,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但是,出家的计划在柳智宇内心早已定型,他什么也不管不顾,只想成为佛门中人。

母亲得知柳智宇要出家,顿时伤心欲绝,哭得死去活来,差点昏死过去,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会做出这样叛逆的决定。

为了培养儿子成才,他们这20多年来付出的心血和金钱不计其数,况且,儿子已经成为 社会 精英和国家栋梁,将来前程似锦,怎么能够说出家就出家了呢?她怎么也想不明白!

柳智宇的父亲和母亲立即动身,从湖北赶到北京凤凰岭山脚下的龙泉寺,多次试图劝儿子回头,得到的却是儿子的置若罔闻,最终,只能放手。

7月25日,柳智宇正式剃度出家,取法号为“贤宇法师”。

出家期间,柳智宇每天的活动都在寺院里进行,每天清晨4点起床,4点半上早殿,然后读书和劳动。11点吃饭,打坐午休后,13点半起来继续劳动或读书。16点半上晚殿,接着上课。21点二十分打板后,各自回到床铺休息,迎接第二天的生活。

出家的日子在按部就班中走过,但是,以“普度众生”为最高目标的柳智宇逐渐发现:自己对佛门的认识太肤浅了、太理想化了,寺庙里的规矩之多,等级之森严,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跟俗世生活没有什么两样,让他有一种“心中神圣的东西被玷污了”的感觉。

然而,他始终坚信清者自清,也认定“只有佛教才是自己唯一的归宿”。于是,他更加用功地钻研佛学。

直到有一天,一名对子女教育伤透脑筋的母亲,把柳智宇拦下来,请求他为她解答困惑。

柳智宇跟这位母亲长谈一小时,却没有解决她的问题。临走时,这位母亲对柳智宇流露出失望和不屑的表情。柳智宇无地自容,只能对她说:一个僧人的成长周期至少需要五年。

柳智宇心有余而力不足,拒绝了她。拒绝之后,他又陷入了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太决绝了?我做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在柳智宇的心里,一直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然而,众生需要他时,他却什么也做不好。这是一种多大的讽刺?

从2017年开始,柳智宇开始接触心理学,他决定学好心理学,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017年底,在母亲的资助下,柳智宇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执照。接着,又在网上开通了一项“佛系心理咨询”。仅仅在第一天,就有四个人前来咨询他。

“看来需求量太大了,我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柳智宇说完这句话,一个新想法立刻在他心中产生了。

他要再次调整人生方向,走出佛门,以入世的姿态,帮助更多的人解决困惑,这才是一条“普度众生”的人生大道。

于是,在2018年3月下旬,出家8年之久的柳智宇终于想好下山的路了。

18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