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ying850
摆渡人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相当低,如果不是最低1星,可能有观众会评论:负分滚粗?
剧情主要是讲:
摆渡人是城市里的超级英雄,摆渡就是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用快乐和温暖,抵抗这个世界的悲伤。 酒吧老板陈末(梁朝伟 饰)和合伙人管春(金城武 饰)就是这座城市的“金牌摆渡人”,他们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却从不对每位需要帮助的人说拒绝,只要你“预约摆渡”,刀山火海都会“使命必达”。邻居女孩小玉(杨颖 饰)为了偶像马力(陈奕迅 饰),预约了他们的服务,但在帮助小玉挑战整个城市的过程中,陈末和管春也逐渐发现了自己躲不过的问题。
先介绍几个主要角色,再来说说究竟导演觉得他摆渡了谁
按照导演张嘉佳在电影宣传期间的说法:
‘摆渡人’就是要把沉浸在痛苦中的人送上彼岸,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痛苦的时候,所以大家都可能被别人摆渡过,或者也做过别人的‘摆渡人’。而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去拍《摆渡人》的原因。——张嘉佳
但是实际上,电影里的摆渡方式看得人尴尬癌都要犯了……
比如,贾玲饰演的角色,结婚时候被放鸽子了,从此在婚车上生活,梁朝伟的摆渡方式,就是关在车里饿几天就好了……
比如李宇春饰演的角色,放不下过去的感情,梁朝伟让她和她那风湿的哥哥拿着冰块,最后让李宇春感受到她的哥哥的爱从而放下心里的执念……
总而言之,就是用爱,用“感同身受”去感化去摆渡……让他们不再痛苦。
实际上,每个在伤痛里的人,是不会被那么矫情的几句台词、几个动作给感染的。或者,可能导演自己没经历过,所以觉得这样可以吧。
而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曾经见过很多心理咨询师也无能为力的例子,有一些东西,不是仅仅依靠几句话就能改变,比如当下还存在较大误识的抑郁症,它是一种器质性病变,已经不是靠“你开心点啦、你可以爱别人的、做人要阳光点啦”可以改变,它需要吃药,需要治疗……
最后,如果给电影打分,我想给一分,为喜欢的电影明星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至于导演,负分滚粗……
我最亲爱的12345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是天生悲观那么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来强行改变。比如说你要做一件事情,当自己意识到自己往悲观的方面思考,就不断在自己的脑海里重复乐观的思想。总会有效果的。
我天生就是一个特别爱往悲观思想上考虑的人。每当我害怕一件事情的时候,以前的我都会祈祷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了我会受不了的。其实吧到头来你还是会发现该来的总会来。比如说拿自己的感情讨论,我谈过一场恋爱,不爱他的时候,就觉得有他无他都无所谓为,反正对自己没有影响。然而随着感情的发展,突然觉得分手是多么可怕,如果真的分手我该怎么从这场感情中解脱,万一我走不出来又该怎么办。就是这种念头一直伴随我到真正的分手了。没有办法,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走出了失恋的痛苦,也就是从那里以后,我发现该来的还是会来,不会发生的不整天担心。每天放心着要是失恋了怎么办怎么办,没有改变结局,反而让自己在恋爱的过程中痛苦着。我还记得在大学里有一次放长假了,我不想回家,因为回家没有意思,还会有很多人不停的说,因为家里的思想太古板了。但是没办法,尽管一直往后推,父母的电话也是一天几个的打,那个时候我不停的在内心强调,回家吧,或许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结果,回家以后没有怎么讨论我,妈妈还带我买了衣服,临走的时候还给了我更多的生活费。
有一个强大的大脑去改变自己的思维,就是改变自己悲观的世界。
朗姆薄荷儿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首先时间的消逝,经历的变更会让你对这个人有更多的了解, 能否信任,自己就会明了。 其次,观察。 一个人在平常生活中,或许伪装去取得某个人的信任,但狐狸尾巴藏的再深也总有一天会露出来。
天天开心好好好
放了鸽子有两种情况,一是无意中忘记了,二是他比较忙或者是有事耽误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可以说明她对你们公司根本不感兴趣,没有放在心上,或者说他觉得家居装修并不重要。出个馊招,你跟他说,本公司在近期将暂时关闭,做大整修或其他,如若要看设计必须在近期来,至少在心理上给对方一个压迫感,之所以是馊主意,因为这样会让她觉得你们公司不可靠,从而换别家。
吃货和世界
罗杰斯 卡尔·兰桑·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美国心理学家。在非指导式心理治疗(罗杰斯学派的心理治疗,又被称为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发展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基本治疗态度是:无条件的正向接纳、真诚、同理地了解。心理咨询师展现出来的同理心,对于与案主建立关系,帮助案主完全体验他的现象场域(phenomenological field),或完全体验他自身,是必须而且充份的。罗杰斯对教育心理学带来了重要的冲击,他的观点在教育心理学中被普遍赞誉为人本主义观点。他同时也发展出体验性学习的理论,这个理论与他所称的认知性学习是相对的。20世纪中叶,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有必要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主宰自己命运等问题,而不能过分关注"严格"的研究方法,以致于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实质性的东西。这些心理学家反对把对白鼠、鸽子、猫和猴子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类学习,主张采用个案研究方法。20世纪60年代,这种观点逐渐形成了一种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行为的基本假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者所知觉的世界,即要知道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在了解人的行为时,重要的不是外部事实,而是事实对行为者的意义。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信念和知觉。当他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时,他的行为也就不同了。换言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从行为者,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行为。一、意义学习与无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学习者要记住这些无意义音节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它们是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所以,它们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罗杰斯认为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意义学习能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有阳刚和阴柔方面的能力来学习的人。"(罗杰斯,1983) 判断是意义学习还是无意义学习的依据是学习对于个人来说是否是有意义的。只是与学习者的某个部分(如大脑)有关,而与完整的人无关,学习者是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的。注:罗杰斯的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与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内涵不同。罗杰斯批评传统的学校教育把儿童的身心劈开了:儿童的心到了学校,躯体和四肢也跟着进来了,但他们的感情和情绪只有在校外才能得到自由表达。在他看来,我们不仅完全可以使整个儿童(情感和理智)都进入学校,还可以借此增进学习。二、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self_initiated)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pervasive),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乡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直负责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学生必须对确定哪些准则是重要的,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负起责任时,他也就真正学会了对自己及自己的发展方向负起责任来。三、罗杰斯对行为主义的批评罗杰斯对行为主义者只注重行为的结果,而不探讨行为的起因,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同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是按照一种与他的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行事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往往只看到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相一致的那些事物。所以,罗杰斯认为,人是他自己行为的决定因素,人不从属于他的环境,而是可以对他生活的性质作出自由选择的。这是一种自由选择论,与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四、罗杰斯论学习的原则罗杰斯认为,人本主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和以过程为定向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十条学习原则:1.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罗杰斯学习原则的基本假设。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学习者总是怀着一种心理矛盾渴望发展和学习。这里的心理矛盾是说任何一种意义学习都包含着某种程度的痛苦。比如,学习本身就是痛苦的。小孩学走路总要摔跤跌倒,只是小孩从发展自己行走潜能中获得的满足远远超过了因遭遇挫折而引起的痛苦。又比如,由于学习时不得不放弃某些已有的观念而引起的苦恼。刚考入名牌大学的尖子生发现自己并不出众了,如果在心理上承认这一点无疑是痛苦的,但由此却能获得进展。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 2.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在罗杰斯看来,一个人只会有意义地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同时,当学习者具有某种目的,并认为学习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时,学习速度就会加快。3.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当学生自我概念遭到怀疑时,他往往会采取一种防御态势。罗杰斯举了一个例子: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反对男青年蓄长发,是因为如果接受了这种不顺从社会要求的做法,就会直接威胁自己的价值观--顺从社会的要求。4.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罗杰斯十分强调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比如一个阅读能力不强的学习者会因为嘲笑而停滞不前。但是如果在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环境里,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就可以消除上述外部威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崩溃,从而获得进展。罗杰斯认为教学机器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让学习能力低下者根据自己实际水平,小步子学习,并随时获得鼓励,降低了外部的威胁。5.当对自我的威胁很小时,学生就会用一种辨别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比如说,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在一种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并相信对他自我不构成任何威胁时,他就能以一种辨别的方式觉察书本上的文字符号、识别类似单词的不同要素、体验各部分的意义,并试图把它们组合起来,这样学习就会取得进展。但是,一个士兵通常会很快学会辨别正常的脚印与表层伪装过的可能埋下地雷的脚印,这种现象如何用罗杰斯的这一学习原则来解释呢?罗杰斯认为致命的地雷这种严重威胁只是一种对他机体的威胁,而不是对他自我的威胁。6.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伦理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和研究的问题等。这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便让学生对各种角色有切身的体会;也可以安排学生上去亲身实践体会。7.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所谓负责任地参与学习,是指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8.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时,才会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当学生尝试着发现自己得出的新观念、学习一种难度较高的技能,或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时,就会产生这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但是罗杰斯提醒我们,学习者必须认识到这是他自己的学习,他可以一直学下去,也可以中途而止,无需权威人士来决定。9.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罗杰斯指出,外部评价对于创造性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多是无效的。学生需要有机会自己判断、允许犯错、自己评价自己所作选择和判断的结果,这样,创造性、自主性和独立性才能开花结果。10.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结合进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