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淡美食家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其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15年来余秋雨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从国内走到国外,足迹延展到亚非欧。这期间,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记录的《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记录的《行者无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的关注和考察。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作品包括:《千年庭院》《小人》《抱愧山西》《一个王朝的背影》《可怜的正本》《苏东坡突围》《这里真安静》《夜航船》《书海茫茫》《莫高窟》、《遥远的绝响》《狼山脚下》《寂寞天柱山》《洞庭一角》《江南小镇》《柳侯祠》《流放者的土地》《西湖梦》《庙宇》《十万进士》《酒公墓》《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心中之旅》《亚非之旅》《中国之旅》《欧洲之旅》《萧声何处》《行者无疆》等等。每部作品的问世,都能在文坛及读者中间产生热烈的反映。
shengxj214
冉茂华:男、汉族、1948年9月9日生于沈阳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 原三中副校长、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现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心理顾问、秦皇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理事长,秦皇岛市老科协心理咨询分会会长、秦皇岛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华人心理学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营养师. 下过乡、扛过枪、站讲台、进工厂、坐机关、又经商,学习心理后改行。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函函授大学进行学习并毕业。 2000年在浙江省温州市委党校担任高级讲师,为企业高管讲授有关心理学。 2005年参加中科院心理所主办的”高级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培训班学习并结业。 2005-2006年脱产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进修学习和实习。 2007年考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同年成立”秦皇岛茂华心理咨询中心“。经常深入街道社区义务心理咨询、开展科普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受秦皇岛市科协、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选派,参加抗四川灾区心理救助活动。他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的20多天里,为当地灾民和有关人员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辅导服务,为灾区人民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肯定和好评。同时作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心理顾问,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领导干部做心理减压、心理素质提升和心理保健辅导。同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9年度,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全国心理学家大会,荣获全国心理学家大会“全国优秀心理学工作者”称号。 2010年度,积极参与玉树灾区藏胞青少年灾后援助工作,被世界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授予“莫妮卡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奖”。
PK从来没赢过
宋辉,女,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法学士学位。现任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院长,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德育素质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辽宁省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2000年至2002年在东北师大进修教育管理教育硕士课程,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现代大学运行与治理高级研修班学习,2008年3月至4月在澳大利亚南澳中国高级行政管理培训中心完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的培训,兼任辽宁职业教育协会理事、《辽宁高职学报》编委、鞍山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辽宁省旅游服务职业鉴定考评员。
小百合2011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国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
1969年—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扩展资料:
余秋雨的创作特色:
1、
余秋雨先生在写作散文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一切能够用学术方式表达清楚的各种观念,他早已在几百万言的学术著作中说清楚。
因此,他写散文,是要呈现一种学术著作无法呈现的格调,那就是白先勇先生赞扬他的那句话:“诗化地思索天下”。他笔下蕴藏的“诗化”灵魂,是“给一系列精神悖论提供优美的仪式”。
2、
余秋雨先生写作散文前已经有过深厚的人生体验。他出生在文化蕴藏深厚的乡村,经历过十年浩劫的家破人亡,又在灾难之后被推举为厅局级高校首长,还感受过辞职前后的苍茫心境,更是走遍了中国和世界,把这一切加在一起,他就深知中国的穴位何在。
因此,他所选的写作题目,总能在第一时间震动千万读者的内心。即使讲历史、讲学问,也没有任何心理隔阂。这与一般的“名士散文”、“沙龙散文”、“小资散文”、“文艺散文”、“愤青散文”有极大的区别。
3、
余秋雨先生在小说、戏剧方面的创作,皈依的是欧洲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通俗象征主义”美学。诚如他在《冰河》的“自序”中所说:“为生命哲学披上通俗情节的外衣;为重构历史设计貌似历史的游戏”。
更大胆的是,《空岛》的表层是历史纪实和悬疑推理,而内层却是“意义的彼岸”。这种“通俗象征主义”表现了高超的创作智慧,成功地把艰深的哲理化解在人人都能够接受的生动故事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秋雨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