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2

每天只睡4小时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迪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eiweivivianweiwei

已采纳

吴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攻两性关系和白领职场。2001年任《ELLE》杂志编辑部主任。多年外企经验。其所主持的情感问答栏目《ASK WUDI》先后刊登在《ELLE》和《消费者MeiMei》上,在都市男女中风靡一时。2002年8月出版《麻辣情医Q&A——ASK WUDI》。曾为《时尚》、《南方周末》、《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书城》等国内知名媒体撰稿人。2003年创建《消费者MeiMei》杂志,任出版人,最近将为《嘉人》杂志和《新民晚报》开设情感专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迪

173 评论(15)

柠檬朱古力

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他们的问题,直接戳中当下“穷家富养”养育理念和养育方式的痛点。二三十岁的人了,什么都不会做心理咨询师吴迪十分感慨,他称咨询时经常会被一些孩子吓到。“一个女生问我:觉得自己挣钱好少,想找兼职,能做什么呢?”“我说:门口周边100米内的服装小店、小餐馆、奶茶铺贴了很多招工启事,全职兼职的都要;社区里很多孩子放学没人看,需要家教……”“女生:做体力活儿?”吴迪说,不少年轻人都是这样的心态,他们家境并不优越,却已懒惰而虚荣。“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之差,常常让我跌破眼镜。都二三十岁的人了,还什么都不会。不会钉纽扣,内衣裤都是妈妈洗,不会做最简单的蛋炒饭,从来没去过菜场,去医院看病早上挂号要父母代劳。”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论点:“精英父母的育儿经是舍得让孩子吃苦头”“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吃苦,并以让孩子吃苦为耻”“富人穿100块钱的衣服是节俭,穷人穿同款就是穷酸”……二元对立的论证,从论点到论据都经不起推敲。但有一种现象是不容忽视的:越来越多家境并不优越的家庭正在向子女提供超负荷的物质供养,并且有意无意地剥夺孩子正常的吃苦历练。这样做的恶果正在显现,现实中并不缺少触目惊心的案例:“小学生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积蓄”、“14岁儿子花父母积蓄打赏主播,租住地下室、每天三班倒的父母发现辛苦攒下的3万积蓄只剩1毛5”……现在养孩子,都很“舍得下本”“现在很多家长养孩子都很‘舍得下本’,按照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标准给孩子提供所需的东西。衣服、文具、儿童画册、零食等,家长尽可能买名牌、进口产品,各种高大上的兴趣班也是不少孩子的‘必修课’。等到父母来接孩子的时候,看看他们的打扮,才会发现很多孩子家庭富裕是一种错觉。”南京市某幼儿园班主任孙科说。在教育工作者看来,无论家庭条件好坏,对孩子倾注所有,源于中国特有的家庭伦理关系、独生子女的角色和6位亲人无怨无悔的付出。除了人多势众型的宠溺,此种育儿观背后更有“赢在起跑线上”的“心魔”。“我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不亚于‘富二代’的条件,让他有些阅历。自己吃点苦还不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上海全职太太陈女士坦言。专家认为,超负荷的爱背后是父母的亏欠感。过去,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孩子的富裕家庭,习惯于用金钱满足下一代,导致孩子暴露出种种性格问题。如今,新变种更让人忧心:“物质财富”相对短缺的家庭总是担心子女产生自卑感,为此含辛茹苦给予尽量好的物质条件,宁愿自己忍辱负重;“精神财富”不够充足的家庭,总希望能给予子女更多的阅历与底蕴,却头脑空空无法给予,只能用物质条件去弥补。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放着我来洗!你只管好好学习!”、“我不管你将来如何,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有”、“别人家的孩子都用进口尿不湿,咱孩子差啥?”……网民们在讨论起这样的现象时,往往会“群嘲”:你家孩子是有王位要继承吗?吊诡的是,尽管旁观时指责这种教育行为失当,但个体选择时却又常常成为这种育儿方式的践行者。一位广州妈妈慨叹:“月薪三万,养不起孩子一个暑假。”这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女儿读小学五年级,逢女儿放暑假,却觉得捉襟见肘,甚至于新衣服都不敢出手了。更可怕的是,明明不是富人,却以富人的物质标准满足孩子的要求,父母都铆足劲儿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印钞机,到最后,培养出来的很可能就是“碎钞机”了。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富家子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见哪一个人才不经历人生坎坷?孩子需要有正常的磨砺,而不是只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作家孙生龙说:“这年头,不是有钱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权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比钱、拼权都是假的,拼智慧、拼情商、拼给孩子最好的传承才是真的。”

250 评论(8)

fionazhang77

是不是彭熠?

158 评论(11)

魔王夫人

陈明明

幸福泉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EAP高级签约咨询师、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经络催眠师、高级心理督导师、企业EAP讲师、大地震一线心理援助专家、危机干预专家、青少年成长教育专家、婚姻家庭指导顾问、爱与性心理咨询专家

湖南都市频道《成长辩护》栏目心理专家;

湖南都市频道《约法三章》栏目心理专家;

29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