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妖小雯雯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情是什么?一是把别人口袋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二是把自己脑袋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家长习惯用什么方式和孩子沟通?灌输大道理。这等于是把自己脑袋的思想装进孩子的脑袋,家长时刻在做着这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之一。大部分的结果如何?孩子嫌家长唠叨,嫌家长的话过时。一不小心泛化了情绪,引发更激烈的矛盾。 为什么和心理咨询师聊天要交费?交费的聊天还能够让人受益良多? 或许我们也可以学一学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式提问。这样的聊天方式,瞬间能够体现出家长的智慧,而且能够让孩子更愿意接受。 根据不同的场景,运用不同的问题启发孩子思考。 当孩子不愿意坚持,想要放弃时。例如:初中或者高中的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伤了自尊想要放弃时。我们可以和孩子这样进行对话: 听过“荷花定律”吗?在一个荷花池里,荷花的开放数量是这样的,第一天开1朵,第二天开2朵,第三天开4朵,第四天就开8朵,每天的开放数量是前一天的一倍。假设在第30天,这个荷花池的荷花会开满。请问,在第几天,这个荷花池的荷花是开了一半的? 答案是在第29天,这个荷花池的荷花会开一半。 你从“荷花定律”悟到什么道理?无论孩子给出什么样的感悟,都给予肯定。再与孩子分享我们的感悟,坚持与厚积薄发。我们经历了小学6年,初中3年,已经走过了9年,剩下这2年多的时间努力之后,我们就能够到更高的一个起点大学。如果我们现在放弃,就像在第28天放弃时那样,只看到一半的一半,感觉只有很少的荷花。但是我们如果再坚持多两天,我们就能够看到满塘的荷塘月色。 当孩子不喜欢某个人说出来的话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你喜欢吃鸡蛋吗?鸡蛋是从哪里出来的?鸡屁股除了会出鸡便便,还会出什么?为什么我们只选择吃鸡蛋而不吃鸡便便?你看我们人的嘴巴和鸡屁股是不是有点类似?人的嘴巴,能够说出好听的话,也能说出不好听的话。好听的话就像鸡蛋那样,有营养;不好听的话就像鸡便便那样,恶心我们。鸡蛋和鸡便便,我们知道要选择吃鸡蛋。好听与不好听的话,为什么我们却偏偏喜欢不断的咀嚼不好听的话来恶心我们自己? 当孩子凡事习惯外归因,认为都是外界的原因,而忽略了提升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有一个人不会游泳,我们应该帮助他不断的寻找更好的游泳池,还是帮他训练游泳技能? 当孩子觉得父母不公平,偏心其他兄弟姐妹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拿来一杯水,让孩子端起,问孩子:你能够把这杯水端平,完全没有波动吗?公平是一种感受性的东西,我们一起来问问其他的兄弟姐妹是否也觉得父母偏心,好吗? 当孩子因为太爱面子,抗挫力弱,害怕外界的评价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小时候你学走路,有几个差不多年龄的小朋友已经比你先学会走路了,你还在不断的摔跤。如果那个时候,你觉得别人比你先学会走路了,你就放弃继续努力尝试,今天的你会走路、会跑步吗? 当因为父母的方式方法与孩子的不同而和孩子出现矛盾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鸡兔同笼,共有94只脚,35个头,请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你会怎样算出正确答案?你会用兔子抬起两只脚的方式来计算,我用X+Y的方式来计算。我如果不理解你的方式而直接否定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委屈吗?我们的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出这道题,只是因为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就像爸妈为你做的事情,只是想你更好。可能方式方法不是你所认同的,但是你能够否定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吗? 当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有一个盲人到朋友家,天黑准备回家,他的朋友给了他一个灯笼。盲人明显不悦,你猜他的朋友会怎么说?他的朋友说:天黑了,灯笼是让别人看见你,这样就不会撞到你。 当孩子自尊心过强,做事较刚硬不够婉转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人到老年时,舌头和牙齿哪个陪伴我们到最后?玻璃和乒乓球,摔到地上,哪个会碎?为什么? 当孩子过于依赖别人的帮助,而不愿意自己更多的行动努力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假设你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很黑很暗,你希望太阳光能够照射进来。这个时候你是要企求太阳更灿烂一些?还是自己去打开一扇窗容易? 当孩子经常说一堆的口号,或者做一些非常感动自己但是却没有行动的计划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有一些年轻人,晚上思索出千条路,早上起来还是走老路,是为什么?一是没有跳出舒适区的勇气,二是没有相应的技能。 当孩子觉得学习让自己失去自由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人有灵魂与肉体组成,有一个人是用自己的灵魂控制自己肉体(就像他希望自己的身材很好,他就让自己运动、饮食上多些注意),有一个人是自己的肉体控制自己的灵魂(他也希望自己的身材很好,可是他的身体想睡懒觉就睡懒觉,嘴巴想吃更多好吃的就吃)。你觉得这两个人,哪个是拥有自由的人? 当孩子放大困难,而忽略了寻找积极因素与亮点来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在1990年,国际儿童慈善组织派一位叫杰里.斯特宁的工作人员到越南解决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给了他半年的时间。那个地方是整体营养不良!但是政府没有给他任何的人力、物力,要求他就这样去解决问题。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返身回国写报告?杰里.斯特宁没有这样做,他留下来了,连同他一起留下来的是一把尺子。他拿着这把尺子挨家挨户去量当地小孩身高,将同年龄的小孩一一丈量,找到极少一部分孩子发育较良好,营养水平不错。他问这些孩子的母亲是如何照顾他们的,原来这些孩子每天都会吃四顿饭,他们的母亲会到附近的河里或者小溪边抓一些小鱼或者虾给孩子吃,还会将番茄叶的汁淋到饭上,于是他在当地大力的推广这种生活方式,当地有将近七成的孩子营养问题得到了改善,进而他又把这个方法推广到越南其他的农村,而这个方法也影响了越南儿童20多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和孩子表达以上内容时,我们一定要先理解孩子所表达出来的情绪,不加以任何的评判,只需要给出这些问题,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积极思考。
稥油菋精
在心理咨询中,会谈通常有三种形式: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通常而言,医院里的医生、心理治疗师采取的是结构式会访谈多一些;心理咨询师则会是后面两种,半结构式和非结构式的。我先说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遵循的是一种预先确定的模式,所有的问题都是预先设定好的,提问者需要按照严格的次序进行提问,每个问题的机构都是为了使回答能够量化而设计的。比如,在评估抑郁的症状时,医生可能会问:“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有没有出现睡眠的问题?是否有出现入睡困难、失眠以及醒得太早的情况?”像这种有时间卡点、量化模式、询问具有标准意义的问题,是结构式访谈的一大特点。如果你作为来访者,听到你的医生、咨询师有这样的询问,而且结构很严谨,一次几十分钟下来都是这样的套路,那么这个访谈就是结构式的访谈策略。结构式访谈的特点是评估信度强,效度高,对于评估来说可以保证关键的问题不会被遗漏,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初始评估、诊断阶段,结构式的访谈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通常这一类的询问步骤会是这样,举个例子(大概框架):1、你曾经因为精神疾病住过院吗? 2、你最后一次接受医生给你进行身体检查,是什么时候,结果如何? 3、你目前还在服用药物吗? 4、最近三个月内,你经历过压力和应激事件吗,是怎么样的? 5、小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创伤? 6、平时的时候,会不会感到焦虑,回避一些情景和人? 7、你的休闲娱乐活动是什么? 8、在生活方面,你的饮食规律吗?有没有进食出现困难,吃不下饭的情况? 这种对话模式,是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以及心理咨询师结构式访谈常用的套路,问的问题也非常标准化,初诊评估里面,会问这些问题,必不可少。当然,除了结构式访谈之外,如今更多、更常见的是半结构式访谈,也就是介于结构式和非结构式会谈之间。既有固定提问,也有根据来访者答案灵活机动地提出后续问题的过程,是目前大多数从业人员采用的提问方式。举个虚拟的例子。咨询师:最近一个月,你的睡眠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出现失眠的情况? 来访者:挺好的。睡眠情况还行,经过前面咨询以后,情绪好了一些,没有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也能够睡得着,不再像原来那么难受了。 咨询师:噢,也就是说经过调整以后,你的状态有所恢复,生活压力及人际关系也感到适应,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去面对后,现在也能够渐渐适应了? 来访者:是的,是这样的情况。 咨询师:目前你对自己的负性想法还有哪些?假设你觉得自己不够好,这会妨碍你对自己的看法吗? 来访者: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好,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大家都不喜欢我,会疏远我。 咨询师:有没有其它的替代选择,对每个选择的利弊进行权衡? 来访者:有,不过练习以后效果还不是很好。 大概举一个片段,说明一下。半结构式访谈的特点相比结构式访谈,在于灵活,不是简单地提出预设的问题,而是能够通过进一步提问,更好地评估来访者是否有异常症状,同时也让医生、咨询师等人士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而且建立咨询关系起来也比较快,不会太过生硬。然而半结构式访谈的难度较大,也就是对专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而且半结构式访谈的时间耗费会比较长,对于评估、筛选问题的过程要更加细致。非结构式访谈,特点就跟前面不一样了,通常是主观的,不事先设立问题,访谈开始时,一般会先进行常规式的交流,再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这个方式常见于人本主义等非指导性的咨询模式里,举个虚拟的例子。来访者:有时候我好想打我丈夫一顿,有时候我觉得好无力,感到悲伤。想要了解他,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 咨询师:嗯,你为他感到悲伤,是因为他不爱你了,你自己也觉得痛苦,不了解他,也不知道如何相处。
等于个圈圈
心理咨询师总是问来访者很多问题,又不给建议的原因:
所以在这里我要向所有的心理咨询师前辈,还有正在朝这条路迈进的同行们包括我自己致敬!也祝愿所有来这里咨询的来访者们在这里能真正的打开心结,走出烦恼,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鱿鱼女王
您好!心理咨询师通过率很高的!
您好!心理咨询师每年政策不一样,只要符合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即可!
2021年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如下:
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
心理咨询师报考流程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
1、普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异常心理学
5、健康心理学
6、心理测量学
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