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0

谁可知心029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的奇葩经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ml90050056

已采纳

不久前高晓松首次在《奇葩大会》上公开提及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他直言因为和父亲不和谐的关系造成了自己很多性格问题。40岁之后,他才慢慢地学会直面这个问题,真正地走了出来。 奥吉天生脸部畸形,进入学校上学后他非同一般的外表让他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这他过得非常艰难。但通过父母的鼓励和朋友的帮助,他最终克服了挑战,获得了成长。 天才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在2009年前高尔夫世界排名首位。2009年,媒体曝光了泰格·伍兹的多次婚外情,泰格的形象一落千丈、自此跌下神坛。据了解,泰格的父亲是个无情易怒的人,对泰格要求极高,同时他一生都是个花花公子,有很多的性伴侣。 《心灵捕手》中的数学天才威尔因为小时候生活颠沛流离还受过养父虐待,所以性格叛逆不羁,到处寻衅滋事,甚至进过少管所。心理咨询师桑恩花了非常长的时间来倾听,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威尔才被治愈。 仔细观察,这些案例里的共性是什么呢? 是这些人的人生都受到了家庭的极大影响。 当父母关系亲密,家庭关系和谐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会更加温暖有力,孩子更可能从家庭当中汲取到营养,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当家庭成员的关系紧张,父母更可能会虐待孩子,孩子也更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即使能够获取巨大的成就,人格方面也会形成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更可怕的是,家庭当中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影响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会像基因一样在在家族当中世代相传。 关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他的著作《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进行了深度探讨。奥利弗·詹姆斯在书中指出: 父母通过各种特殊的方式对待孩子,造成不同的言传、身教及身份认同作用,通过特定方式来虐待或关爱孩子。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行为模式已在家庭中相传数代。童年的遭遇如同致命的鸡尾酒,让灾难的发生几乎无可避免。 奥利弗·詹姆斯是作家、记者,也是一名儿童心理医生,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的出版作品包括《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沙发上的不列颠》。 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奥利弗·詹姆斯详细的论述了我们跟自己的父母相似并非因为先天的基因,而是由于后天的培养。并通过大量的例子层层推进,从孩子、自己、父母和天才四个角度来论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最后总结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幸福和不幸的培养模式会像基因一样在家族中世代相传,而想要改变这一切,为自己、家庭还有孩子带来幸福,就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这一切。 幸福和不幸的培养模式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天使和魔鬼,他们不断的重生,在家族中世代流传。受到细心的、回应式照料的孩子极有可能成为回应式的父母,而被虐待的孩子则更可能受到精神疾病和生活感情问题的困扰,最终变成像父母一样的人。 在《奇迹男孩》这部电影里,奥吉天生脸部畸形,一直在家中和妈妈自学。后来在妈妈的坚持下他开始进入学校上学。但他非同一般的外表让他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这让他很困扰。最终,通过周围人的帮助和奥吉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克服挑战、融入了集体,获得了成长。 为什么奥吉最终能够走出阴影,在阳光下获得成长呢?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他的家庭:他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足的中产家庭,在富人街上有一栋大房子;他有一个贴心、知性、又富有决断力的妈妈;有一个体谅他、把他当成好朋友的幽默的大鼻子爸爸;还有一个愿意以他为重、关心和帮助他的姐姐。在这样一个父母恩爱、阳光积极又充满爱的家庭当中,孩子会获得巨大的能量,他们更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 艾德瑞克·泰格·伍兹,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手,在2009年前高尔夫世界排名首位,被公认为是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 2009年,媒体曝光了泰格·伍兹的多次婚外情,他同时几名女性保持性关系的事实也浮出水面,经诊断,泰格还患有严重的性瘾。泰格的形象一落千丈、自此跌下神坛。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在重大比赛中获胜过。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他的家庭教养——泰格的父亲厄尔是个无情、易怒的人,他将巨大的压力施加给泰格,不断逼迫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虐待会导致精神疾病,也会导致出色成就。更重要的是,厄尔一辈子都是个花花公子,父子双方甚至达成了默认的协议:出轨和滥交是可以接受的。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提出: 我们与父母相像的关键因素就是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以及关爱和虐待。 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因为想跟父母产生身份认同而像父母靠拢,这些都很常见。但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关爱和虐待也会让孩子跟父母相似呢? 事实上,父母的关爱或虐待会决定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不是带着悲观的情绪。一旦被虐待,就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所以孩子就需要去对抗这种情绪——在生活中不断的重演,不断地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这个人可能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爱人同学,更可能是自己的孩子——虽然这种情况会让孩子难过,但是这是他对熟悉的方式,让他舒服自在;又或者他会期待,这一次,这个新朋友也许会让事情变得不一样呢? 所以奥吉更可能会像他的父母一样成为温暖乐观的人,而泰格也更倾向于成为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追逐成功、对婚姻不衷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家族中天使和魔鬼会代代相传。 1.尽最大努力弄清楚过去经历对你的影响。这包括你自己被养大的方式,也包括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养育模式。 姥姥九岁丧母,她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太姥爷是个封建传统又脾气暴躁的男人。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姥姥的童年的童年和少年除了要面对饥荒还要面对太姥爷的打骂,几乎没有感受过来自父母的温情,也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一个泼辣专横,虽然善良却不会表达感情的母亲。 包含我妈在内的五个兄弟姐妹在小时候都受过来自我姥姥的虐待,童年过的战战兢兢。但他们姐弟五个大多没有像姥姥一样虐待孩子,多数反而对孩子非常的宠溺。这是因为他们大多都对姥姥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姥姥的影子,但是可以说是改善非常大了。 了解家庭的教养方式,弄明白这种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就能够清楚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来源是什么,学着正确解决这些问题。也能够主动地改变这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为自己的孩子带来快乐,改变子孙后代的命运。 2、相信那些难以置信的事实:你真的受到过虐待,而这并不是你的错。 最大的挑战则是相信那些难以置信的事实:母亲真的虐待过他,而这确实不是她的错,她也并没有固有缺陷,能为那些行为找到正当理由。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影响:孩子会努力地模仿父母的性格特征,以此来向父母建立情感联系并试图获得他们的喜爱。所以,孩子总是倾向于认为“父母爱我”,很难接受自己曾经受到过父母虐待这个事实。但接受这个事实,才是心灵疗愈的开始。 《心灵捕手》中的数学天才威尔因为小时候生活颠沛流离还受过养父虐待,所以性格叛逆不羁,到处寻衅滋事,甚至进过少管所。心理咨询师桑恩花了非常长的时间来倾听,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威尔才被治愈。 最后一次治疗时,威尔询问桑恩有没有受过虐待,桑恩跟他讲了小时候自己父亲虐待的经历,并一次又一次告诉威尔:“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 听到这句话,威尔很激动,他从一开始的愤怒、羞愧变成最后的委屈、泪流满面。解除心结的威尔最终得到了治愈,走出了困扰他多年的阴影,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明前途。 3、改变同孩子的相处模式, 不管他们是孩子还是已经变成了大人,要对孩子设定正确期待。 每年高考前后,都会有一些高三或者复读的孩子跳楼自杀的新闻。面对高考,孩子本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还是会用各种方式不断给孩子施压。有些孩子担心自己无法完成父母的期待,自己又无法排解来自于高考的巨大压力,于是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们总是想办法让孩子更成功、挣更多的钱、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大的成就,但是基本的财富得到满足之后,我们会发现,比起财富和所谓的抱负,更重要的是将爱和情绪健康传递给子孙后代。只有拥有了这些,孩子才能真正学会经营生活的能力、获得幸福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 就算一个人的家庭模式决定了他极有可能虐待孩子,但是如果他有一个体贴的伴侣、和自己的伴侣拥有和谐的关系,那么即使孩子很难管教,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也会增强、对孩子充满耐心和理解,孩子也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这也和现在很多人都说的“ 最好的家教就是爸爸爱妈妈 ”不谋而合。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中系统的阐述了家庭教育模式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这本书可以说是既是父母的自我疗愈手册,也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南。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在家庭当中遭遇过虐待,我们也不可能最是随地都保持对孩子的耐心呵护,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最大程度的摆脱家庭教育中的魔鬼,治愈自己、让自己、让伴侣、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心理咨询师的奇葩经历

227 评论(9)

舟舟的食儿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接受督导,才能不断成长。心理咨询师执业成长过程大致需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初学期、提升期、实习期、成长期。

初学期:满腔热情的帮助阶段

满腔热情的帮助阶段是指咨询师处于学习理论过程中或是学完理论参加完国考以后到具体做案例之前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刚刚进入咨询师的学习阶段,学员对基本的咨询理论囫囵吞枣,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但他们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些经验和较强烈的助人热情。他们会非常喜欢为朋友或同事解答问题,会很主动地为别人排忧解难,并且乐此不彼。

热情帮助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在与求助者展开谈话以后,快速地确定求助者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同时给予求助者强烈的、过分的情感支持,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阶段成长的主要内容是,要把理论知识扎实的学透,以及学习一些职业考试之外的大量相关知识,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婚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方法等等,为进入高一级的阶段打好扎实理论基础。

提升期:无所适从的起步阶段

无所适从的起步阶段是指当咨询师踏入做案例的开始阶段,但是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职业打击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咨询师在这个阶段会因为终于能够去体会和实践自己盼望的咨询工作而产生兴奋和激动。但同时他们也会感到无助、担心并拥有脆弱的自信心。他们会经常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够,技能不那么有效,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伤害来访者,不能经受哪怕是很小的挫折,怀疑自己的能力等。

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咨询师无论从督导或是来访者身上一旦察觉到哪怕是一点点批评的语言都会对他们自己的自信心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主动地寻求“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技术”,寻找专家级的从业人员作为效仿的模型。所以,在此阶段中的咨询师总是在向督导师提出:“对于这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您是怎么处理这个问的?什么样的技术对这个问题是最有效的”?很多时候他们忘记了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来访者经常向咨询师提出的问题。

在此阶段如何成长呢?在目前中国督导机制和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处于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和精力去上一些专家的工作坊和培训课,但是短期的授课很难达到督导的作用,必须参加一些全面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工作坊才能起到真正督导的作用。

此时咨询师可以选修的课程和工作坊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家庭治疗流派的工作坊,精神分析的中级连续培训项目,行为、认知培训班、叙事、焦点短程、森田治疗,催眠治疗,心理咨询基本功训练,个人成长工作坊,团体治疗等等。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适当的选择,即使要求要全面的了解,但是要深入研究学习,还是依据自己的感觉进行匹配的。此阶段,时间财力上可能负担重一些,没别的办法,因为付出才有回报。

实习期:保守、谨慎的摸索阶段

保守、谨慎的摸索阶段: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通常处于高级见习或实习阶段,他们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专业水平上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和框架。在摸索阶段特征是如何把咨询工作做的恰当、正确和有效,这是他们感觉到的压力主要来源。因此他们在工作中通常都表现出一种保守、谨慎和严格的风格,以此来追求“正确和效率”。

这一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咨询师虽然能够认识到他们已经从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活动中获得进步和成长。但是,他们仍会产生不安全和脆弱,同行与督导的支持与帮助依然是他们的“拐杖”。

此阶段的咨询师依然需要督导对他们提供的支持和肯定,并且其作用变得比以前更加重要。进一步的督导会使进入此阶段的咨询师更能够看到自己已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多大的进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自信心和继续成长的动力。并且对进入真正的临床咨询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长期:整合、梳理的历练阶段

整合、梳理的历练阶段,咨询师走出了学习的状态,开始了独立工作,真正走上了的临床执业阶段。

此阶段有如下特征:不用再受学习阶段的种种要求,也不会受督导的太多的制约,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个案咨询了。刚刚独立工作之后的几年可能会是一个随心所欲、令人兴奋、富于创造、勇于探索、不知疲倦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咨询师会随着对自己人格的不断理解和接纳逐渐将自己的人格特点融合于咨询过程中,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和应付自如。

同样次此阶段的咨询师依然会面临一些特定的问题,长期的执业积累,各种错综复杂的个案,很容易造成特定行业的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很好的加以积极的解决处理,不但会影响到咨询效果同样也必将影响到执业者本人的健康状态。所以他们还是需要阶段性的接受督导师的督导,或同辈之间的互相督导,以期处理好自己暂时处理不了的问题,并且不断加深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格和局限性,不断提高咨询的能力。从另外一层含义上实现真正的“助人自助”的目的。

125 评论(14)

一janice一

站在职业规划的角度上,现状很明确,企业咨询的空间目前要远远大于心理咨询。入门和探索阶段心理咨询都是远远比不上企业咨询这一块。心理咨询和律师比较类似,三级证可以无视,二级证仅仅只是入门,真正牛逼靠的的名声,是机构的依托。至于你所说的,基本就是简单地角色转换问题,根源仍然在于职业规划不清晰而来的自我怀疑。建议:暂时现从事管理咨询行业,无论职业经验和人脉积累都不是心理咨询能比的(目前的行业成熟度而言),等到有了一定的名望积累且仍有心理咨询的兴趣,可以考虑做网络咨询。实体咨询不是一般个人玩得来的,基本都是得依托高校等机构。

227 评论(13)

善美梅子

很理解你的心情!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支持你的工作!鼓励你,也是鼓励我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畏惧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孔子一生努力、教人无数,得到谁的肯定了?死后,才得到华夏子孙的敬仰。梵高画的画举世无数,他在世的时候,谁认可了?曹雪芹也是如此。就把自己当做孔子得了!我就时常这样劝慰自己。

11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