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炼狱天使oO
先不要直奔主题,随便聊聊家常,比较有意思的人和事,然后再慢慢往主题上引导,最好跟咨询对象像朋友一样,让他很自然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越放松越好。至于要说保密,当然要说到,但也要做到自然,不要一本正经地说,会让咨询对象紧张的。

暗旦无光
作为临床咨询师,不只是倾听,还需要通过有技巧的提问来了解来访者,提问是面谈中一项重要技术。 试想一下没有铁楸如何挖洞,没有锤子如何建房子?对于咨询师而言,在面谈中不使用提问,就意味着面临这个问题,不使用最基本的工具,你怎么去完成咨询的任务。 尽管提问在面谈中具有核心作用。但是,提问作为一种面谈的工具,其多样性和灵活性令人难以置信。提问可以用来激发来访者的谈话,限制来访者的谈话,促进治疗关系,表现出对来访者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收集信息,给来访者压力,聚焦于解决方法以及忽视来访者的观点。 提问的类型主要有 一,开放性的问题 开放性的问题通常是用“”怎样”,和“”什么”来提问? 二 封闭性的问题,这种问题通常用是或者否来回答的问题就叫封闭性的问题。第三种祈使句问句。通常用:你能不能,你愿不愿意,你想不想之类的表述第四类。间接或者隐含性的问题,通常以:“我感到好奇”,“你肯定”等来开头第四类投射问题,通常以某种形式的“如果”开头,意为假设一种场景并请来访者想象,投射问题通常用于激发来访者心理想象投射问题通常可以用来评估来访者的价值观与判断。 第五类奇迹问题奇迹问题是所有焦点解决咨询问题中最著名的。奇迹问题,帮助来访者产生和维持对未来的积极愿景,并具体分析什么因素能带来这种积极的未来。此外,还有治疗性问题,治疗前改变的问题,标尺问题,百分比问题,独特结果或重新描述问题,预设性问题,外化问题和例外问题等。总之,提问是一种很好的面谈技巧,能够引发咨询师的反应和来访者的反应。了解这些反应是重要的,有些反应只是个人独有的。另一些可能更为普遍,不幸的是,我们常常难以在自己问(或者不问)问题的需要与来访者被问(或不被问)问题的需要之间保持平衡问问题通常会引起几种积极的结果,开放式的问题会使来访者更深入的讨论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封闭式的问题能帮助咨询师准确地得到不使用这些问题无法获得的具体信息,当咨询师使用提问来控制面谈,扮演了权威的角色时,有些来访者会感到放松。 提问有助于澄清和具体化来访者希望谈的内容,问题能用来获取来访者具体行为的实例。 最后有水平的提问,对诊断性的面谈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提问有许多积极效果,但使用提问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后果,问题强调了咨询师的兴趣和价值观,而不是来访者的。 因此,来访者对提问的反应,可能是感到自己的观点不重要。 一个好的咨询师。就应提出来仿者关心的问题来减少这种危险,比如说:“还有什么我们没有谈到,但你感到重要的东西?”等等此类问题。提问也可能降低来访者的自发性,并可能使来访者有防备心理,尤其是在连续问出几个问题时,来访者可能会被动的待着。等待咨询师提出合适的问题由于提问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牢记使用提问的原则。1 必须来让来访者准备好接受提问。 2 不要把提问作为最主要的倾听或者行为反应。 3 让你的问题符合来访者的担忧和目标。 4 利用问题引出具体的行为例子和关于未来的积极愿景。 5 谨慎提起敏感的问题
香了哩个辣
一、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方式
1、尊重
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2、真诚
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真挚诚恳,不特意取悦对方,不因自我防御而掩饰,不回避自己的失误和短处,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真诚能换取信任和喜爱,还能给求助者一种安全感,但要注意,不能把真诚理解为简单说实话,咨询师的言行要有助于来访者的成长。
3、共情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共情需要理性,而不能代替当事人做感性判断, “共情”不代表乱用同情心,那只是为了帮助他人导入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
二、参与性技术
1、倾听
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既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对方在宽松和信任的情况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倾听时,咨询师要能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去听,并适当的表示理解,不要有偏见,不做价值评价。
2、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
(1)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
(2)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
3、鼓励和重复技术
鼓励,即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4、内容反应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
5、情感反应与释义很接近,但有所区别,释义着重于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6、具体化
具体性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
7、总结
总结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
三、影响性技术
1、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2、解释,即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
3、指导
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
4、情感表达
咨询师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状况,让求助者明白,即为情感表达。
5、内容表达
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褒贬和反馈等。
6、自我开放
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
四、消除阻抗的方式
阻抗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
阻抗的表现形式:
从讲话程度上分:沉默、寡言、赘言
从讲话内容上分: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
从讲话方式上分: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行为表现在推迟谈话时间、迟到、早退
咨询师应对阻抗的要点在于:
1、解除戒备心理,咨询师不必看得过严重,首先要做到共情、关注与理解,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咨询气氛,解除对方的顾虑,使其能开诚布公地谈自己的问题。
2、正确地进行诊断与分析,根据求助者的某些人格特征,咨询师在会谈中也应有所认识,用真诚的态度及专业知识与技能取得对方的信任。
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咨询师一旦确认存在阻力,可以把这种信息反馈给求助者。要注意以帮助对方的角度出发以诚恳的探讨问题的态度向对方提出。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的过程
1、进入与定向阶段
(1)建立辅导关系;
(2)搜集相关资料,以利初步界定问题,明确辅导需要;
(3)初步了解当事人的个人、环境资源;做出接案决定;做出辅导安排。
2、问题—个人探索阶段
(1)建立良好的关系
(2)搜集有关资料,以进一步界定和理解问题
(3)协助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达到对当事人的深入了解
3、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
(1)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机
(2)处理好当事人的期望和目标的关系
(3)咨询师要明了现有的干预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
(4)咨询目标的确定要以当事人为主,咨询师起辅助作用
4、行动/转变阶段
(1)避免让当事人变成一种被动、接受、依赖的角色
(2)保持灵活性
(3)要注意治疗收获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情况
(4)行动/转变阶段要经常进行评估,即根据已确定的目标,看咨询和治疗实际取得了多大进展
5、评估/结束阶段
(1)评估目标收获
(2)处理关系结束的问题:分离焦虑
(3)为学习的迁移和自我依赖做准备
(4)最后一次会谈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