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小七
在我们的心理学习小组中,年轻人国鍹分享了自己的近日有所思:从来都是看不见的东西决定看得见的东西。看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看不到的东西的载体,表象。比如说风,如果没有树叶,没有灰尘,人也在室内,就算外面刮大风我们也是看不到的。除非漫天树叶灰尘,或者人出去用皮肤感受,才能证明风的存在。一片羽毛飞上了天空,是风的作用,地球可能真的是地方天圆 ,因为人们是从太空看到的地球,可以理解为从太空看地球,只能看到地球的天,但是看不到地,想看到地就只能从天里面看,但是从天里面又看不到完整的地。 几年未见,我不知道经历了毕业、找工作、然后留学,再然后到某个国企工作的国鍹竟然有了如此的精巧思维,甚是惊讶并且欣然。我想起克里希那穆提说过:“真理是无路之国”。人不能通过任何组织、信仰、教条、神父或仪式来到达真理,也不可能通过任何哲学知识或心理技巧来到达它。人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镜子,通过对自己头脑中发生的一切的理解,通过观察,来找到它,而不是通过理智分析或自我反省。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堂中,贼便化为家人矣。俗世当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总会让自己失去本性。那些外在的一些诱惑,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的浮躁,会麻痹自己的情绪以及平静的内心。我特别欣喜地看到有更多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内在的反思,而不是被外在的物欲所牵引了,能意识到心灵的真正需求,这才是一个人开悟的起点,说明真我开始真正成长了。 碎银对国鍹的有所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您这个观点比较像康德的物自体,有个理论您可能会比较感兴趣,“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哲学史上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近代哲学的开端。康德认为知识有先天后天两个来源,其一是先天的,分析判断必然是先天的,不依靠经验的。真正的知识只能是“先天综合判断”。同时,碎银对克里希那穆提“真理是无路之国”的观点谈到:这让我想起了“客体关系理论”,比较接近认识论的本质了。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 碎银是自学成才的心理咨询师,我同样很惊讶于其对心理学和哲学都有广泛涉猎,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能用文字表达出来。 回到文章开头国鍹所悟:从来都是看不见的东西决定看得见的东西。看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看不到的东西的载体,表象。以我们的世界为例,我们所能认知的世界只占了极其微小的部分,暗物质与暗能量都无法被观测到。显物质(例如:树、岩石、原子、行星、恒星、星系等)占整个宇宙不到5%,在整个宇宙中,大约25%是暗物质,70%是暗能量。暗物质与暗能量究竟是什么,是如何运作的,人类依然毫无头绪!但是暗能量和暗物质确定存在,并且对显物质起到决定作用。 江山在《法的自然精神导论》中有言:“世界本无分析,同一不二。无奈体变相养,诸相同构而为在,使世界呈为分崩离析的境状。对体言,这境状只是一种假象。”是的,我们肉眼或者借助科技带来的望远镜等所看到的实体其实都是假象,这假象在相的汪洋大海中不过是似乎微不足道的几朵浪花。 人类为什么是万物之灵,因为人类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是特殊的“显物质”,人可以承载肉眼看不见的智慧。江山先生在最近出版的《智慧论》中认为:智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是原意志的分裁别载。智慧具有本然性、无限性、超越性、全息性、永恒性。智慧与任何物理机能、功能、本能不同,物理机能、功能和本能是有限的、相对的、假化的、不确定的。经过世界过程的选择与优化,人成为了智慧的载者,这决定了人的意义和价值:参与原意志自证还原的过程,并成为这一过程的觉悟者、引领者。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决定其看到的世界。人性有三个局限性 : 其一,时间的局限性:夏虫不可语冰;其二,空间的局限性:井蛙不可语海;其三,认知的局限性:盲人不可语光。人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有字的书记载着古今中外的故事、案例,丰盈人生体验,可以借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无字的书”就是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完成的。在王阳明的《传习录》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需在事物上磨练。其意便是需要经历一些事情,在事情上逐渐地去锻炼自己,磨练心性。 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失去味觉,五音令人耳聋。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东西,都是外界的一些诱惑。守住本心,用一种淳朴的方式去生活,就是让人在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物欲诱惑当中,能够不忘初心,不会因为这些外界的诱惑而产生妄念,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能做到这样,就是无限接近了智慧的人。

摆脱拖延症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同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快乐不起来,到底有什么原因在让我们无法快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不能接纳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每个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我不够好的观念的困扰。不管这个人多么富有,成功和卓越!你自我接受的程度才是真正决定你人生快不快乐,幸不幸福,成不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认为自己不够好只是一种幻相,因为你是神按照自身形象创造的,你天生完美!行动方案: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喜欢我自己,因为我是神按照自身形象创造的,我天生完美!2、不能宽恕过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全世界的故事版本只有两种:一我是受害者;二我是幸运儿。如果你给自己贴上受害者的标签,你就会为自己吸引来所有的恶运和痛苦,为自己创造一个悲惨失败的人生!如果你给自己贴上幸运儿的标签,那么你就会把所有的好运和快乐吸引到你生活中,并为你创造一个成功幸福的人生!行动方案:对过去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表示感激,赞美和祝福。持续告诉自己:现在的安排即最美好的安排,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为最美好的事情而准备的!3、不能对自己拥有的表示感激——总是想着自己缺乏的东西幸福并不在于你是谁和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如何看待你拥有的东西和你遗失的东西!一般人不快乐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视而不见,而对自己遗失的东西则忧思难忘!而真正快乐有智慧的人则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对自己遗失的东西表示最真诚的祝福!行动方案:列出一张感恩清单去体验自己是多么幸运,并对自己遗失的东西表示感恩和祝福!持续告诉自己:我是命运的宠儿,我真是幸福得不像话。4、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不愿意主动付出,害怕吃亏人们之所以不快乐和空虚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他们之所以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得到爱唯一的方式就是主动付出爱!事实上我们能付出多少爱,我们就能得到多少爱,一点也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行动方案:日行一善,每天至少让一个人嘴角挂上微笑!持续告诉自己:我热爱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就等于10倍的帮助自己。5、不愿对自己的快乐负责任——把自己的快乐寄托于外界幸福不在于你是谁和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为自己的快乐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快乐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老公对自己不够好,同事太冷漠,上司对自己太苛刻等等。其实他们不了解自己不快乐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把自己快乐的权利拱手让给了别人!谁依赖外界,谁就成了外界的奴隶!行动方案:列出所有让你心情不好的人、事、物,并对它们表示最真诚的赞美,感恩和祝福!当我们改变不了事情来改变心情时,我们可以透过改变自己的心情来改变事情。而改变心情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影响自己心情的事情表示最真诚的赞美,感恩和祝福!持续告诉自己:我是我情绪的主人,我对自己的快乐负百分之一百的责任,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任何事情都无法偷走我的快乐!6、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不能享受工作的乐趣克里希那穆提说过,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人生就成了天堂;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一种义务或者苦差,人生就成了地狱。行动方案:做你所爱,爱你所做!持续告诉自己: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是如此的重要和让我着迷!7、生活没有希望——不能彻底说服自己我可以实现一个梦想!人类所有不快乐的根源都来自两点:一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二是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它!幸福的真谛就是永远按照内心的渴望来生活,而永远按照内心渴望来生活的真谛就是对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能力保持绝对的信心!抓住自己的梦想,然后相信它。每个人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生命的奇迹!行动方案:一旦确定了目标,就应尽一切可能,努力培养达成目标的充分自信。持续告诉自己:我是宇宙的创造者,我可以成为任何人,去做任何事,拥有任何东西!8、不知道自己存活的意义和价值——没有使命感您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些除了您之外没有人能办到的事!当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也就是你还没有找到一个自己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使命时,你还不算真正活着!行动方案:把自己的天才发挥到极致,然后在自己的天才领域以为最多人谋求最大利益为目标!
机器猫TJ
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心灵导师,他说,真理无迹可寻。因为真理是活的东西,它是活生生的,只有死的东西才是有路可循的,因为死的东西是静止的。我们可以发现死的东西的规律,活的则不行。
我们会有很多的不安,比如自然灾害,比如身体的疾病,比如战争,比如经济形势不好。我们畏惧未知的东西,比如明天会怎么样,其实也畏惧已知的东西,比如明天要见的某个客户。我们不安,焦虑,对于未来,无法把握,一直生活在这种不安之中。
所以,各种各样的看法便应运而生了。然而这些看法,学说,并没有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们更像是一种文字的自述,带给我们某种安慰,而不能起到切实的作用。
我们寄希望于某些学说,希望能从中找到生活的智慧,鼓起生活的勇气,我们曾经坚定的认为,这些学说,确实能起到相当的作用,事实上,我们无法从这些学说里面得到什么。
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的人生道理,我们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因为那些道理都是死的,它们或者是在寻找某种精神胜利法,或者是在刺激我们的感官,或者是只是鼓舞士气的一种口号。
我们无法从任何人那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脱之道,也无法从任何学说那里得到生活的解脱之道。
人生是活的,生活也是活的,道理是死的。我们习惯了信从权威,或是我们自己也愿意树立一个权威,告诉自己,这是对的,他可以帮助我们,其实不然!
权威无法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相,也无法告诉我们生活的解脱之道,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人生没有任何向导,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
惯常的生活和竞争密切相关。我们不免要参与到生活的洪流,也自然被这股洪流席卷,我们不得不加入到生活的竞争大军之中。所以,不安和焦虑便暗暗滋长。
种种不安驱使我们不得不寻求某些帮助。寻求前辈,人生哲理或是某些权威的帮助。然而当我们寻求之后才会发现,脑袋里即便有很多的道理,人生仍然一团糟。
这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每个人的常态,它像是某种周而复始的人类生活轨迹一样,在每一代的人身上上演。
有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自己的后代,并认为这是绝对有益的。然而他忘记了,听众可能也忘记了,这些经验是死的。
这是那个讲述者自己的人生,他更多的只是在描述自己。如果那些道理是有益的,是可以起到切实帮助的,有作用的,为何讲述者自己没有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或者说,他改变的如何呢?
张三的人生和李四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认知到这个不同,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最关键的,张三的人生哲学不能成为李四的指导,反过来也是一样。
那么怎么办?
我们要学会观察。观察的第一步就是从自己开始做起,放弃对权威的执着,放弃对既有道理的执着,放弃对“经验论”的执着,没有任何一种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们要观察自己,也要观察世界。通过这种观察,我们会发现,世界的运作和人生的运作,都是活的。
世界本身有它一成不变的一面,也有它千变万化的一面,一成不变的一面,更多的体现在竞争上,而千变万化的,往往是竞争方式的变化,我们总是因为自己不能适应某些变化而手足无措,但我们如果提早观察到了,心理上也就有了应对的准备了。
有了心灵上的准备,我们便不会不安,不会手足无措,不会焦虑和茫然,我们本来就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面对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你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和 社会 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如何跟世界发生关系的,如何跟其他人发生互动的。
我们的工作也好,生活也罢,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在每个人的生活里也都是如此。
我们要学习观察这些联系,然后观察这些联系背后的理由。
我们还要学习观察自己的内心。
观察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外在的观察上,我们也要学习观察自己内在的东西。我们的反应,对世界的反应。观察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意志。
我们要通过这种不间断的观察来学习生活,增长智慧。我们的观察,足以让我们靠近人生的真相,发现人生的真理,发现 社会 的真相,发现 社会 的真理。
我们要开始学习依靠自己,而不是盲从任何一条道理或是权威。生活中,我们总会有一些不得不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每个选择都是新的,它造成的结果或是影响,我们总是无法预料,所以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经常不安。
我们不能简单的将那种不安定义为缺乏勇气,实际上,缺乏勇气只是表象,实相是我们缺乏对人生,对自我,对 社会 的观察,或者我们的观察力度还不够。
人生要有改变,要迎来一些变革,势必需要一些锐意进取的革新精神,打破一些东西。所谓生活的强者,就是要自己去面对生活,自己去做出新的选择,做出新的决定。
突破某些局限,突破某些桎梏,突破以往的人生经验和阅历,这就是拥有了新的选择的自由,这是一种意志上的自由,只有懂得观察的人才会有的自由,否则,只是随波逐流!
观察,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同,发现 社会 的根底,发现外在和内在的联系,发现我们为什么是我们的秘密!
而这个过程,没人能帮你,只有依赖自己!
人生没有向导,前行的路上,唯有自己,只能依赖自己!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