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小熊猫
为一门新的行业,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报考心理咨询师的人逐年增加。由于报考条件较严格,考试程序也比较烦琐,很多考生并没有充分地了解报考情况,在操作的过程中增添了许多麻烦。现摘抄一个关于心理咨询师考试的热线问答讲解,作为参考:1,问:我对心理咨询方面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想问一下,从事此行业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报考? 答:不是。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科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2,问:我是一名从事销售的工作人员,专科学历,能不能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报考? 答:不行。心理咨询师的报名对象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中的一个:(1)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大专毕业,或其它专业本科毕业,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一年;(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本科毕业;(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初级职称,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三年以上者;(4)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五年并能出具可靠证明者。 3,问:我是一名中学老师,本科学历,担任心理辅导课程,如何证明自己曾在校担任心理辅导课程呢? 答:由校方写一份你担任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书面证明即可。 4,问:自己专科毕业,学的是化学专业,非常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能通过何种方式让自己符合报考条件? 答:可以先通过自考或函授的方式取得本科学历,然后再在一些单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一年后就可以参加心理咨询师的报考了。 5,问:我符合报考条件,该到什么地方去报名? 答:报名前要参加培训,由培训单位统一报名。 6,问:报名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答:需要带4张1寸照片、身份证、学历证书等相关材料复印件。 7,问:我今年已经快50岁了,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考试非常感兴趣,想报考。有无年龄限制? 答:没有年龄限制。 资格:有二级、三级之分 8,问:心理咨询师考试通过了,怎么就业?待遇怎么样? 答:考试通过,获得资格认证后自主择业。 9,问: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后,其证书是由哪个部门颁发的? 答:省社会心理学会培训中心给培训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获得毕业证书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者,颁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证书。 10,问: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有无等级之分? 答:有。国家职业资格有二级和三级两等级。一般考试是获得二级资格(心理咨询员)认证。 培训:必不可少的一环 11,问:自己是心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专业知识很好,不想参加培训,可不可以直接报名? 答:不行。考前必须参加培训,报考前须具备两方面的大条件,一是专业学历条件,另一个条件就是参加培训。 12,问:平常工作较忙,无法参加培训,该怎么办? 答:培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函授班,一种是全脱产班。脱产班集中面授;函授班由老师寄发教科书各章节辅导材料、试题、模卷,每届学员集中面授一次,时间为10天。 13,问:我姐姐以前也参加过心理咨询员的考试,还留有教材,现在我也想报考,能否就用她的教材? 答:不行。今年下半年的考试已全部改用新教材,老教材全部取消。 14,问:考试有哪些课程?我想自己去买教材可以吗? 答:自己买教材也可以,但需要向书店声明你要买的是今年开始使用的新教材。 15,问:培训点是指定的吗?什么样的培训单位比较可靠? 答:培训单位须具备国家授权的资格。16,问: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有多长时间?培训费是多少? 答:三级达到720学时,二级达到540学时。函授班费用为2000元/人,脱产班费用为2600元/人。二级培训费用为3200元。书本资料及报名费用为160元/人。 考试:共两场,每场两小时 17,问: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每年有几次,报名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答:每年有两次考试,分别在6月份和11月份。今年11月份考试的培训安排在7月份,有意参加考试的学生7月份可到培训班报名。 18,问:每次考试分为几场,时间和考试程序是怎么安排的? 答:考试分为两场,每场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第一场为综合理论知识,第二场为技能考试。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详细的还是去所在城市的教育教学培训点咨询,谢谢!
MichaelShaoer
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
佳丽子伊
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手里拿一个杯子,那你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倒水,喝水,还是分享给别人.......
答案是:一个人手里拿着水杯,他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杯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
故事看似简单,但,我们真的明白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水杯,它的名字可能叫做”自己的专业“、”一段感情“、”安逸的工作“等等。我们常常因为害怕失去而死死盯着手里的水杯,不能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些“水杯”就如同我们思维里的墙一样限制了我们,使我们忘记了初衷,忘记了目标。
最近在共读会跟大家一起读了《拆掉思维里的墙》白金升级版(以下简称《拆墙》),比起2010年的版本增加了17000多字,调整了部分章节和案例。
本书作者古典(真名),如果你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或多或少都会了解他。他是中国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专家,新精英生涯公司创始人。他的这本《拆墙》已经畅销300多万册,帮助无数迷茫的年轻人走出了困局。
书中讲了很多我们思维里的“墙”,也给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拆墙工具,我选取了书中跟工作相关的3个话题:
你可以先停下来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然后带着你的答案看看古典老师是怎么说的。
你是否也经常迷茫,困惑,生活没有动力,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只要我找到自己的热爱,就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现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热爱所在。
如果你看完上面这一段话,一拍大腿,觉得对对对,我就是这样的人。恭喜你,你不是孤独的,大部分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是20几岁刚毕业的年轻人。古典老师说,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里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拆掉“ 一旦找到非常热爱的工作,我就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吊儿郎当的,我会全力以赴 ”这堵墙。
一份热爱的工作,不是找出来的,而应该是做出来的。
很少有人一毕业就知道将来自己一定要做什么,大部分人都是找了一份工作,干得还挺好,有成就感,然后更加地喜欢自己这份工作,最后做出一番成绩。
那些总想着自己一定要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才开始行动的人,一般都是在不停换地工作和焦虑当中。你都不去认真工作,又怎么会找到自己的热爱呢?
就像找对象一样,你总想着找到那位所有方面都合适的人。但是你都不去认认真真地谈一段恋爱,又怎么知道他/她合不合适呢?
刚才我们说的都是要先去找一份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寻找意义,但是在工作之前,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先充分了解一下这份工作呀。
一个职业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它的表面,比如我说一个职业,心理咨询师,你能想到什么?
你的理解大概就是他们很自由,每天就是跟别人聊聊天,通过聊天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工作很轻松。
很多人都是因为只看到了这一点就想要去做心理咨询师的。
但真正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远不止这些,他们要做的比这复杂很多,每天都要做详细的咨询记录和报告,就像学校的老师一样,你以为他们每天只是上上课嘛。
另外,每天听那么多负面的东西,压力是很大的。想象一下,每天都有很多人跟你抱怨,你是什么感觉。曾看一个心理咨询师在书中写过,其实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咨询师,心中装了那么多负面的东西,不倾诉出去是会抑郁的。
所以在工作之前,我们一定要对这份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能仅仅看到它好的一面,还要考虑自己能不能承受它坏的一面,这一步非常必要。
《拆墙》里,古典老师把这种我们理解的一个工作的表面,称之为职业的“艺术照”,艺术照大家都拍过,艺术照最大的尴尬是什么?就是别人到你家看着照片说:“哇!真漂亮!这是谁?”
照片上的人跟你本人有多大差距,你心里清楚的很。职业也是一样,最尴尬的事情是进入这个职业才发现,原来你以前知道的版本是“艺术照”。
那如何拆掉职业“艺术照”这堵墙?想一想你如果要知道一个人素颜是什么样,你要做什么?当然是让他卸妆。那怎么找到理想职业的“卸妆照”呢?
《拆墙》中给了五个方法,这里我选取了两个,分别是:
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你再去考虑自己是不是还想从事这个工作,这样做出来的选择大概率自己不会后悔。
好了,现在工作也找好了,你是不是又急着准备做未来的职业规划了,5年后我要做到什么样,10年后我要做到什么样,什么时候退休,一头扎进去。
等等,先别急,不要给自己做完美的职业规划,而且也不存在什么完美的职业规划。时代总是瞬息万变的,看看今年的“双减”,“互联网大厂的大裁员”,你想着在公司干到老,结果公司一脚把你踹了出去,还不给你赔偿,你去找谁说理去。
古典老师在《拆墙》里讲, 百分之百的规划除了给自己买个安心毫无他用 ,理由有三个:
古典老师大学毕业于建筑专业,毕业之后在建筑事务所待了半年,忍受不了画图的痛苦,辞职去跟朋友合伙搞服装工程。之后又觉得太累,准备去国外读书,结果在新东方的留学培训班里阴差阳错当了英语老师,最后自己又出来做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从古典来说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从没有在20岁的时候想到自己未来的生命轨迹是这样的,会跟职业规划结下不解之缘,毕竟20年前,国内也根本没有这个职业。
一个万全的职业规划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向事物的另一极端——完全放弃规划。如何做好一个靠谱的职业规划?
《拆墙》中给了这样一个流程:
下面思考一下,根据古典老师提供的方法,自己的职业规划该怎么去做呢?你想要培养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到这里前面提到的3个问题就已经回答完了,但书中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话题。
比如,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为什么受害会上瘾?无趣之人是无胆之人?成功学为什么不能学?如何找到热爱一生的事业?你是活在父母的剧本里嘛?几乎每一个话题都跟我们息息相关。
书里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小工具,比如,恐惧保险箱,复盘流程,职业访谈的话术,不投简历的求职方法等等都可以拿来就用。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希望你能凭借这本《拆墙》冲破思维的枷锁,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加油!
Oicdlljjgff
脱口秀演员的心理状况也有可能会与大众相同,他们并非全部都能够成长为人间清醒。虽然脱口秀演员很多时候能够给我们带来醍醐灌顶之感,让我们觉得他们对人生早已看透。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的内心也有彷徨的时候。
像徐志胜在走进咨询室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后,心理咨询师表达了这样的一种说法:你太有奉献精神,你很愿意去滋养他人,可是你的这种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时,你的能量就会被耗尽,你感觉不到特别的快乐。像徐志胜这样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他此前一直活在阳光下,可内心却还是有不快乐的时刻,尤其是当他的内心不够清醒时,那种焦虑或彷徨就会来袭。
还有庞博在与心理咨询师对话时,表达了自己有些在意他人看法的举动后,说自己不太能接受失败,尤其是不怎么能够接受走下坡路的自己。面对这样的庞博,大概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吧,毕竟他以往的战绩是如此的辉煌,简直活成了人生赢家,可却依然还是有他自个不同的烦恼。由此可看出,哪怕再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他们的话语多么的犀利,但他们也不可能成长为完人,毫无人生的烦恼。
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烦恼,再如何的人间清醒,其实也会有难过的时刻,有不解的心事。因此,我们不必带着滤镜去看那些脱口秀演员,他们也是凡人,再如何看透世事,也很难看破红尘。因此,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接受自己的平凡之处,学会安然接受每个不同阶段的自己,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种种变数,这才能够成为长久的人生赢家。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通过与内心的对话来提升自我的境界,同时,也不要指望从脱口秀演员那里获得精神的滋养,而应该更多的向内心进行寻求。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