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甜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共公布了140项职业资格,其中并没有“心理咨询师”。这是否标志着心理咨询师证书正式被取消? 昨晚,我几个相关心理咨询的群都在议论纷纷: 还没考证的小伙伴们一脸的懵逼:那我十一月还要考试吗?有必要吗? 已经拿到证的也是一头雾水:取消了,这个证会作废吗?是不是意味着要重新考别的证?我还能做咨询吗? 唯有科班出身的伙伴们保持淡定:取消是好事,免得市场太杂,反正我是专业的…… 的确,国内的心理咨询师市场是很杂乱的,从业人员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国外一般要经过严格的校内培训、实践交流、实际从业并接受长时间的督导。整个培训体系是非常严格的。而在中国,只要不是太笨的人,基本上花上半年时间,到培训班交上几千块钱,都能考个三级证书。而恶补来的知识纯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长期的沉淀,对于具体的咨询根本对付不了。从这个意义上所讲,取消资格认证,规范从业人员,绝对是件好事。 这会给心理咨询行业带来什么改变? 目前来看,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对三类人群有极大的影响: 1.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资格证取消,那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基本没什么卵用,只能是要么转型,要么等死。 2.所谓的心理学专家们。不排除心理学领域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专家们,但也确确实实活跃着一批江湖大师。曾经参加过一次某大师的家排课,也许是因为其灵修背景,好好的课程弄得玄之又玄,感觉纯粹就是在欺骗那些不懂心理学的人。资格证取消,纳入卫计委管理,此类大师们可能得收敛一下了吧。 3.广大的心理咨询从业者们。这里包含着两类人:一种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学专业毕业者,另一种是半路出家的。资格证是否取消,对于心理学专业毕业者们影响不大,毕竟学术背景在那放着,也都是经过几年专业学习的人,知识系统杠杠的。可半路出家的人相对就有点尴尬了:非相关专业毕业,虽然也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可到底专业知识不过硬啊。 怎么办? 其实真金不怕火炼,市场检验的标准永远是真才实学! 对于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被取消一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教授说:“心理咨询作为非常重要的助人专业不可能因此消失,作为一种职业也不会在中国消失,而是需要更加规范化管理,这是国民需求决定的必然。”因此,广大的心理学行业从业者压根就不必担心,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一定还会存在,只不过标准可能会提得更高,要求会更加严格!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一员,我个人的感觉是需要更加深入的去琢磨,有效提升自己已有的技能。 有同行非常好学,很是热衷于各种不同流派的学习,刚刚学了精分,又走进萨提亚,不到两个月,又出现在叙事疗法的课堂。不是说广泛学习不好,但个人以为,太频繁的接触各种流派,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每样工具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去研究,找不到自己的核心技能,对于实际的咨询过程也是没有用的。 特别在现阶段,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大众还是很陌生的,有人甚至告诉我觉得心理咨询师就晒算命的,所以心理学在中国还处在一个普及的阶段。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具备讲师的能力,无疑将会大大扩展自己的就业机会。 能说会听,是每个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咨询能力,想想,你真的具备了吗?
雯浩天使
也许你是心理咨询岗位的初学者
也许你在咨询师的岗位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
但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迷茫与问题:
l 面对所有的个案都有相似的心理根源,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倦怠感该如何调整?
l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基本功不足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屡屡碰壁?
l 同时期步入行业,别人游刃有余,自己却举步维艰?
l 经过多年专业培训也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仍然困惑于怎样将所学运用于实践?
l 面对庞杂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如何分辨这中间有多少真正有助于自身的东西?
l 来访者需求与问题越来越多元化,自己却无法更好地提供帮助?
想要更上一层楼,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咨询师却被核心胜任力困住了脚步。想要突破困境、成为有实力的家庭心理治疗师,除了学习系统的理论框架之外,更需要学习最落地的专业技能的要领。
王剑飞导师《萨提亚模式专业咨询师技能训练课》
帮助每一位心理咨询师提升专业能力、熟练运用学识技能 高效应对各种咨询难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致力于为有志提升专业能力的心理咨询师
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咨询技能
促进心理咨询师在专业领域更加自信、未来可期
— 课程内容 —
联结和提问
1 主要训练如何与自己联结,如何与案主联结,如何与情境联结,用什么方式联结,运用什么资源联结以及联结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2 提问部分训练: 问什么?怎么问?为什么要这样问? 什么时候用开放式提问?什么时候用封闭式提问? 什么时候需要澄清、打断、解释、什么时候需要面质? 如何运用冰山进行历程性提问? 提问的注意事项。
个案概念化、结构化和冰山探索
1 如何迅速把案主的个案概念化;
2 如何评估治疗目标;
3 如何识别案主的防御机制;
4 如何解读案主的感受、想法、期待和渴望?
5 3分钟魔鬼训练
体验性训练和常见雕塑呈现
1 如何通过声音、呼吸、冥想、肢体语言让案主进入体验性?
2 如何通过历程性问题进入体验性?体验性的评估标准。
3 为什么要用雕塑?什么时候启用雕塑?
4 如何把握雕塑的技巧以及13种常用的雕塑。
音乐的技能培养
1 如何选用适合治疗与疗愈的音乐?
2 如何运用适合的冥想带动案主的冰山?
3 如何把握时机,运用音乐营造或者还原案主的历程情景?
— 导师介绍 —
王剑飞
1.★资深心理专家
2.★国际认证萨提亚模式心理咨询师
3.★法学硕士
4.★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5.★John Banman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首批认证TTT导师
目前在国内从事心理培训和家庭治疗。对人性和关系有着深刻细腻的洞察、直指人心的敏锐,也不乏温暖的接纳以及引发转变的技巧与力量。在个人成长、亲子关系、亲密关系、青少年行为偏差治疗等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并积累了大量的家庭、个案咨询案例,是约翰.贝曼最得力的助教之一,也是林文采博士强力推荐的、国内不可多得的著名萨提亚导师!他理论功底扎实,治疗技术娴熟,思维缜密,洞察敏锐,对人性的把握 精准,无论是做个案还是讲课都深入严谨,推动力大,耐人寻味。
课程时间
课程总计15天, 分三阶段进行授课
2021年1月13日-17日(第一阶段)
2021年3月10日-14日(第二阶段)
2021年5月26日-30日(第三阶段)
课程地点 上海市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