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辉辉
一辈子最大的幸运是在年轻的时候, 脱离了浑浑噩噩的生活,脱离了懒惰惯性的轨道,不被别人的评价左右,活出真实的自己。 中学时代略显内向的我,常常一个人走路上下学,在同学的眼里,我总是不合群的那个。记得新学期开始时,身旁的同学跟我约好放学一起回家,我有些迟疑,但还是应承下来。回家的路上,全程尴尬。他试着跟我聊天,“你说刘老师怎么总是喜欢拖堂啊?下课了还讲个不停,那还有人听,大家都想着玩、想着回家了,你说是不是。”我回答“嗯,是的。”我脑中的念头不断涌现:“我该怎么回复他?这样简单的回答他,可以吗?”“他的脸色好像有些奇怪,难道是因为我刚刚说的话吗?”我尴尬的左右扫视着,不敢与他的眼神相视。他接着说了几个事情,我都是“嗯嗯、呵呵、是的……”我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脑中的想法。最终在对方尴尬的神情下,沉默的气氛变得更加怪异,相约的结伴同行变得不欢而散。我也想像其他同学一样,有说有笑的一起回家,但内向的我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脑海里那些古怪的念头,也让我很不自在。 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样,总会因为情绪的波动,脑海里不断蹦出很多负性的想法。 那些无法遏制的“邪恶”念头,我虽然能用道德的标准克制自己,不让这些念头变为现实,但却无法控制它们不断的涌现。 但幸运的是我能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心理学,并接触到心理咨询师的这个领域,从而促成我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模式。 学习心理咨询师的三年时间里,极大的改变了自己在面对负面事情的心态,也改变了深埋在我心底的自卑心理和负性思想。 当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时,当我能为生命的继续运转而心存感激时,我便成就了完整的自己。我不在需要思考怎样回答他人,只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 心理学中有一个钟摆理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钟摆理论: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这种略微悲观的观点,我并不认同。 我认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好事物,自身成就带来的喜悦,亲人朋友带来的情感满足,这些都是可以摆脱痛苦与无聊的正性体验。 如果悲观成了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悲观念头,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我在学习徐凯文老师的咨询伦理课程中,涉及到个人价值观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 徐凯文老师表达了他认为年轻人看待世界应有的价值观,我非常认同这些的观点。“人生是用来体验的”“年轻人要有志向”“找到自己喜爱的工作,并为之奋斗。” 我以前总认为自己极为普通,没有特长与专业技能,哪有什么资格谈愿望、志向那么高层次的事情,那不过是“成功人士”追求的高大上目标而已。 我环顾周围的许多人,每日都在社会压力、家庭重担、繁琐工作下痛苦的活着,他们时刻想要改变自己现状,但越是挣扎越痛苦。 社会的现实生活不断告诉我们,连最基本、最现实的问题都无法解决,谈什么愿望,志向的,都是些空话。 这使得在很多人看来,人生的意义就是赚钱、享受、满足自己各种的欲望。 但我在学习心理学后,让我看待世界的视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喜欢李银河老师说过一句话“生命放在宇宙间的位置来看,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人不过是宇宙上一粒微尘而已。” 以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看待眼前的世界,那是多么的可笑。 我们自我安慰的方法便是为自己的存在自赋意义,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价值去追求,去享用,将这些价值赋予自己的生命,并融入自己为人处事的价值体系。 世界上宣扬的以金钱至上、物质极致享用,都是虚无且空洞的。 而只有自己内心最深的精神力量,才能使我们感受到存在和价值。 我接纳这些价值观后,我也开始慢慢改变了对于成功人士的想法。 我认为的成功人士“拥有着平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智清明、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与财富所能促成或代替的。” 也许这是个极难达到的境界,却是激励我砥砺前行的人生目标。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 爱因斯坦:“ 做一个独处(孤独)的人,它给你时间去惊叹,去追寻真理,去享有神圣的好奇心,它使得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我对待朋友的方式,可以用现在一个心理学词来形容:“讨好型人格”。 我曾经认为跟朋友间的友谊,是需要我主动联系对方,并对朋友的求助无条件帮助所维系的。 所以我经常花费很多的时间,给我认为的好朋友们逐一打电话,当时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打电话维系大家感情,因为我害怕失去这些珍惜的友谊。 慢慢我的朋友确实变得很多,不过我们只是聊着一些尴尬且没有营养的话题,或是听着对方不断的吐槽和抱怨。 越是极力想去维护这些情感,越是让我觉得疲惫不堪,心里的很多话反而没人可以倾诉。 一个人的孤独,都是从这些与别人无法说出口的事情堆积起来的吧。 渐渐的我明白了,友谊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不断敲打,而是两颗心真诚相待、和谐平等的存在。 经历过时间历练,让我能鼓足勇气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也让我明白人最重要的是他能找到自己的真实需要,不在想着迎合他人。 我的意思不是让自己变得孤僻,不去跟人交流,矫正过往,这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极端。 我认为人是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同时也要有与自己独处的时间,不要被复杂的社会关系占据了你所有的心力。 我希望将自己独处时间,用来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找自己最喜欢的书看,找自己人生的道路。 我庆幸自己能这么早的醒悟过来,没有把时间和生命过多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 我要永远充满热情,去体验不同事物带给我的独特感受。 做一个既可自处愉快,亦可与他人同乐的人,这就是我想要的“体验人生”。 文章作者简介:心流向上,终生学习践行者,心理咨询师,写文章的心流是对于事物深刻感知后的自然流露。
活性炭1986
王爱珍,东方校区一年级级部主任。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3次获得政府嘉奖,多次获得高新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是潍坊市语文教学能手。一年级之计在于春,在开学的三月里,她带领一年级的老师们认真研究课堂,分析学生,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学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东方校区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是一个教学严谨、充满蓬勃生机的集体。团队由8位积极向上、美丽阳光的老师组成。全组教师认真组织每一次备课、教研活动,教学成绩十分优异。立足于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形成了“重视基础,注重能力,鼓励创新”的教学特色。 李婷婷,东方校区二年级教师,获得高新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高新区政府嘉奖。从教以来,她始终怀着一颗爱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教学上,她一丝不苟、勤奋踏实。她的课堂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她对待工作严谨负责,受到同事和家长的一致肯定。 谭丽君,东方校区三年级教师。她能够以充沛的精力、严谨的治学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自然、朴实与刚柔相济的教学风格深得学生的喜爱。平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获得潍坊市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被评为潍坊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她总是把爱心献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把希望带给学生。 王景煜,东方校区四年级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他恪尽职守、勇于钻研创新,在市、区级骨干班主任培训中汇报交流过管理经验;教学中善用新思维、新方式,教学风格风趣幽默,获得高新区优质课二等奖,并担任多本地方教材的副主编或编委工作。他每天与学生共同读书、运动,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张雪,东方校区四年级班主任、高新区优秀教师。开学伊始,多措并举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班级管理中,从常规管理入手,注重细节,建设成了班风纯正、学风优良的先进班集体。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展现课堂的无穷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刘臣,东明校区小学部一年级教师、高新区优秀班主任。任教以来认真研究班级管理及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用“平和、静心、谦逊”的态度积极塑造一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班级。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教育看做是用责任浇筑的一份良心工程,用行动诠释着教育实实在在的价值。 马琳,东明校区小学部二年级教师、高新区语文教学能手,曾获高新区嘉奖、高新区优秀教师、高新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用十分的真诚和百倍的勤勉,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收获的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 李月芹,东明校区小学部三年级班主任、语文教师,“做一名好老师”是她不懈的追求。在教学中,用心留意工作的每一处细节,扎实开展各项日常工作。不断加强学习,在不断反思中积累经验,完善自己。她的教育格言:既然选择了三尺讲台,就要无愧于心。 李晴,东明校区小学部四年级教师,高新区优秀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尊重信任学生,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深受学生的喜爱。教育格言: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 杨朝栋,东明校区小学部五年级教师。做事,先难而后有获,幸福源于奋斗中的充实。育人,如春雨无声,静待桃李绽放。他用宽容之心呵护,用爱心滋润,用耐心浇灌着每个学生心中的梦想。 王敏,东明校区小学部六年级教师,获高新区“轻负担,高质量”优秀教师、高新区政府嘉奖等荣誉称号。为了打造团结和谐班集体,她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她的教育格言: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张国强,东明校区七年级数学教师,荣获东明学校“教坛新秀”荣誉称号。上课生动幽默,对学生循循善诱。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又不失温柔,与学生融为一体但又把握分寸。尽心尽责,爱护学生,与学生谈心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深受学生喜欢和爱戴。 东明校区八年级地生备课组,携手利刃出,一路繁花一路歌。新学期时间短,任务重,距离地生WAT越来越近,地生组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辅导计划和措施。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合理分层,加强素养培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地生组正努力携手共进,再创新辉煌。 王鹏程,东明校区九年级班主任。从教以来勤奋敬业,认真钻研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荣获校级优秀班主任、潍坊市教学成果奖、青年教师创新技能奖、说课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李雨泽,东方校区一年级优秀学生,曾获得校级书香少年和个人品德优秀典型等荣誉。他热爱读书,读过很多有趣的故事,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读书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生命因享受读书而精彩。对他来说,读书像吃饭一样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盛云程,东方校区一年级十六班班长,荣获2017-2018学年度“三好学生”、“齐鲁星少年”表演类二等奖、潍坊电视台首届少儿钢琴大赛优秀奖等荣誉。课堂上他认真听讲,对待学习态度端正,发言积极;在课下他认真完成作业,一丝不苟;生活中,灿烂的笑容总是让人欢心喜悦。他既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也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韩宛玹,东方校区二年级三班班长、数学课代表。在班级事务上她认真负责,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她对同学充满热情,是同学们的好朋友;她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她乐观向上、做事执着有毅力,追求全面发展。特别喜欢看书、绘画、舞蹈,唱歌和弹古筝,也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王韵琦,东方校区三年级三班优秀学生。课上的她注意力集中,满怀热情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课下的她关注班级事务,提醒各项负责的同学们各司其职;热心肠的她总是能尽自己所能全力帮助同学们;各项作业都认真完成的她,在寒假作业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好成绩。她是老师们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楷模。 李颖欣,东方校区四年级学生,担任班里数学课代表。她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喜欢跳舞,画画,结交朋友,和同学和睦相处,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做事认真负责,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曾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多项荣誉。优秀的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刘佳彤,东方校区四年级三班学习委员及英语课代表。她的微笑似春风,她的话语似泉水叮咚,在班级里深受同学们和老师的喜爱。多次拿到省内声乐独唱的金奖,多次参加春晚演出。绘画上,她以自己独特的自创方式畅游在绘画的海洋,多次拿到省或市内奖项。她多才多艺,虚心好学,她就是大家身边的同学刘佳彤。 张雯琪,东方校区六年级优秀学生。获得过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潍坊赛区一等奖;“七彩梦想杯”书画大赛金奖;“希望杯”书法大赛金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以端正的态度,良好的作风完成各项工作。 宋学霖,东明校区小学部一年级学生。班集体中有他挥洒汗水的小身影,为班级贡献自己的才智,在老师眼中他是得力的小助手;学习认真,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做事负责任,在同学眼中他是尊师友爱的好榜样。 姜传承,东明校区小学部二年级七班学习委员。她活波可爱、聪明伶俐、团结同学,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孝德”少年等荣誉称号。她多才多艺,参加过山东生活频道春晚少儿古筝演出,美术作品入选中国第三届少儿美术艺术展。 宗王雨,东明校区小学部三年级三班班长。她品学兼优,善学善思,一直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她活泼机灵,大方自信,多次参加主持、节目表演等,表现精彩。自信向上的她,是老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伙伴、父母的好孩子。 王雨涵,东明校区小学部四年级三班班长。一至四年级一直担任班长,严格要求自己,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管理路队等,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在2013年全国少儿英语大赛中晋级全国总决赛,在2017年北京大学参加的高思杯奥数大赛总决赛中取得铜牌。 郭雨杉,东明校区小学部五年级优秀学生,她学习严谨扎实,班级管理负责认真;生活中独立自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国旗下演讲,她坚定地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有修养、敢担当的优秀少先队员。她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张欣怡,东明校区小学部六年级优秀学生,她刻苦努力,是学习上的强者;她真诚善良,是生活中的佼佼者。她纯朴、真挚,做人做事公平、诚信。曾获得潍坊市中小学“读书之星”、“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周炜杰,东明校区七年级一班班长、级部学生会副主席。他对集体负责,是一名出色的好班长;在学习上,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热爱阅读,知识丰富,成绩优秀。他业余爱好广泛,钢琴、美术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 刘学聪,东明校区八年级优秀学生、级部学生会副主席,获得“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日常工作中身体力行,为级部的良好风范做了积极贡献。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级部期待他更优的成绩、更强的管理水平、更高的综合素质。 王筱宇,东明校区九年级六班班长、级部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优秀班干部”“优秀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在学校里,她尊重师长,帮助同学共同进步;在课堂上,她是一名积极配合教师的班级带头人;在生活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古筝、美术等特长,技艺精湛;她是一名富有爱心、责任心、进取心的优秀学生。
再遇见67
当代著名女作家有丁玲、张洁、残雪、张悦然、张佳羽等。
1、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
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
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岁。
2、张洁
张洁(1937- ),祖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当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
代表作有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
3、残雪
残雪,原名邓小华,女,湖南耒阳人。1970年后历任街道工厂工人,个体裁缝。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先锋派文学代表人物。
部分作品在香港和台湾出版,并被译介到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代表作品有《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黄泥街》。
4、张悦然
张悦然,1982年11月7日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当代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4岁时开始发表作品,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其写作文风被赋予思维和才情。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并于2013年9月开设短篇小说鉴赏全校选修课。
2017年12月,凭借作品《大乔小乔》,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中篇小说奖。
代表作品有《陶之陨》、《黑猫不睡》、《誓鸟》。
5、张佳羽
张佳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90后代表作家 、知名高产少女作家,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人民文学》、腾讯网、凤凰网联合评选的2014年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第6名。
2015年90后作家排行榜第2名,2016年荣登“2016年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第13名 ,2017年荣登“2017年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第17名。
2017年10月出任《兰州晨报》小记者团首席文化官,2017年11月获第二届“甘肃儿童文学八骏” ,2017年11月出任《兰州晨报·作文周刊》形象大使 。
《创新作文》杂志2015年重点推荐的11位90后作家之首, 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七届"雨花杯"十佳文学少年。曾在《少年文艺》《读者》《意林》等上百家报刊发表诗文百万余字。40次获全国金奖、一等奖。
代表作品《最女孩》、《我的绰号我的班》、《西游梦》、《破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当代作家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