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修羋修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这是真的,因为书里不仅写着历史,也藏着一个人的未来。 书是无声胜有声的老师,不需要干巴的语言来说教,更有故事传达人心,不需要太多的言辞责骂,自有道理入木三分! 如果你觉得没有出路,就应该好好读书。 作家连岳先生曾说:“25岁以后,就不要再怪原生家庭了。” 许多人认为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但原生家庭只是一个人前半生的宿命,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能过什么样生活的,从来就是你自己。正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主人公塔拉。她生于噩梦般的原生家庭,却通过读书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我救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原句是“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这句话有两种阐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寻找”。既是逃离原生家庭,也是寻找真正的自我。不管原生家庭带给你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你都能摆脱旧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巴克峰,有一个信仰极端的摩门教家庭。父亲认为,“学校是政府的傀儡,而家庭教育则是上帝的宗旨。”母亲一直尊崇,“药是一种特殊的毒,会在余生慢慢腐蚀你。”于是,家里的七个孩子都不去上学,生病、受伤从不就医。这就是女主塔拉的原生家庭。父亲经营着一个垃圾废料场,母亲是草药师兼助产士。她从小就在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干活,或者跟随母亲制作酊剂和精油。整个童年都是与废铜烂铁和各色草药为伴,暴力血腥也没有缺席。躁郁症父亲不顾她的安危,一次次将她推向废料场危险的轧钢刀;哥哥肖恩则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常常对她拳打脚踢,还把她的头按进马桶;更让塔拉难受的是,知情的母亲无视她所受的委屈而选择沉默。父亲的控制、哥哥的暴戾、母亲的隐忍,让塔拉童年生活在巨大的阴影里。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遵循的成长轨迹。但对塔拉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另一个世界。 她一度认为自己未来会早早结婚生子,继承母亲的工作去做一个助产士。 塔拉在书中写道:“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随着她步入青春期,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渐渐苏醒。而哥哥泰勒是照进塔拉生命里的一束光。泰勒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凭借一己之力撬开了厚壁让光透进黑暗之地,指引着她走向教育之路。“你想过离开吗?”“外面有一个世界,假如父亲2不再向你灌输他的观点,世界看起来就会大不一样。”于是,天赋极高的塔拉在地下室偷着自学,准备大学入学考试。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她收获了一个奇迹:杨百翰大学的入学通知书。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大部分父母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出自己的认知局限,也有自己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一味反刍原生家庭,会让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失败与不幸归结于他人。原生家庭真实影响人的成长,但重塑自我的权利永远在自己手中。真正能拯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心理学家荣格说:“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每个家庭都会给孩子两个礼物。 第一个是常识,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认识;第二个是亲情,是我们和这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最基本的纽带。如果家庭不正常,这两件礼物就会变成诅咒。毫无疑问,塔拉就生活在极不正常的家庭中,她得到的是扭曲的常识与控制型的亲情。当我们以为塔拉终于离开原生家庭,可以开始全新的生活。实际上,大学最初带给她的只是颠覆和痛苦。十七岁的塔拉,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学校。她觉得自己跟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甚至认为自己是个怪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对她来说都是冲击。她不知道需要跟室友共同承担家务、上完厕所后要洗手这样简单的道理;她觉得那些穿着暴露的女同学不道德;甚至吃个止痛药片都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但是,塔拉慢慢发现,那些穿短裤的女孩子明明善良可爱,止痛药也确实缓解了她的牙疼。无可辩驳的事实让她明白,父母从小的教诲有很多都是错误的。上大学之前,她真的相信父亲所说的世界末日会来临,一夫多妻制是上帝的旨意。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塔拉逐渐意识到原生家庭的荒谬与野蛮。塔拉就像一个失去平衡的人,是非、善恶、美丑,这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全乱了。无知令她渴望读书,贫穷让她加倍努力。她大学毕业后拿到了比尔·盖茨设立的全额奖学金。而后又赴哈佛大学访学,最终成为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塔拉在书里说:“我这一生,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有些人始终沉溺于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中,哪怕一生痛苦;而有些人会从痛苦中觉醒,以最大的勇气去认知和重新定义自我。每个人无论何时,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西方哲学的斯多葛学派主张,学会区分身边「可控」与「不可控」的事情。忽视那些不可控的,在可控的部分实行操作。过往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就是属于不可控的,往事不可追。但你如何来解读这个影响并实施行动,这其中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与自己和解,才是人生最好的治愈。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求学之路愈见光明。她一步一步重塑自己的人生,然而代价是被视为家庭的背叛者,与父母决裂。在申请剑桥大学博士期间,父母曾来学校劝告她。说塔拉无耻地追求人类的知识,如果不回家就坚决不会和她见面。她曾试图与父亲对峙童年所遭受的来自肖恩的暴力,却被指责是自己的臆想。她的母亲曾答应会帮她作证,而后在强势的父亲面前,再次矢口否认。做为同样受害者的姐姐奥黛丽,面对父母的偏袒和肖恩的威胁,决定与塔拉断绝关系。这让塔拉一度患上心理疾病,在无数个夜晚头痛不绝,梦游到牛津街中央大喊大叫。她被自己从前的生活和新生活割裂成两个人。一个是活在大山里的乖乖女,被家庭紧紧捆绑,不舍离去;一个是活在知名学府里的新青年,想要展翅高飞,追逐自我。但塔拉最终意识到,自己与原生家庭无法共存。她能做的就是:尽量依靠自己,与过去握手言和。故事的最后,塔拉已不再为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也摆脱了远离家庭的负罪感。塔拉将自己从精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像鸟一样飞往了她的大山。王尔德说:“孩子最初爱他们的父母;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塔拉没有原谅父母,她只是放过了自己。如果你经历过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和解也是可以的。正如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所说:“和解是一种压力。问题不是问题,我们对问题的不接纳、对抗,或者执着于解决问题,才构成了真正的问题。” 我们要允许伤害的存在,同时也允许自己拥有选择的自由。接纳原生家庭中已经发生的痛苦,这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与自我和解,才是人生最大的治愈。塔拉在与奥普拉的访谈中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 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却仍然庆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这是她对自己原生家庭最好的注解。真正的逃离未必是逃离原生家庭,而是被错误影响的旧我。我们都曾是孩童,通过父母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我们也都会成长,去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万事万物。我们有各自的道路,哪怕是去往背道而驰的远方。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愿你可以成为勇敢的飞鸟,飞向属于自己的那座山。

小苹果花苑
2020年孵化了“伍壹”后,自己能做的都尽量多做真的成了少说多做的干活人,也可以说是教育理想的一次跃迁。 近几年,国家新开放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我们湖南一年有两次考试,我想我要报考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资考试,让自己再系统认真学习一次心理学和教育学。2020年下半年报名期刚好是开学初最忙的时候,回到办公室开电脑报名时已经过了时间。2021年顺利报上了名,准考证也打印好了,准备第二天去考试,那天下午接到妈妈电话说爸爸病情突然严重恶化,管它什么考试,完全无所谓了。立马开车回家,所以有了第一次“缺考”。2021年下半年又一次没有报上名,我想等2022上半年这次考试,我要提前找位老师报个培训班,以便能有人提醒我及时报名,然后抽空进教室听听课。 决定了,很快,找到了老师,付了500定金,估计没人有我那么早报这个培训,当时老师还不知道2022上半年的培训费用是多少,老师很快给我寄了一套书,收到书的时候是年前,我就想刚好利用寒假几天假期可以看看书。记得寒假第一天,我就带妈妈和孩子们先回老家了,回老家后还是也有一些事,当然也有时间看会书,毕竟我爱。 年后返岗就忙起来了,教师培训、开学招生工作,偶尔周末去听一下《教育知识与能力》,后面《综合素质》完全没有时间去听,但碎片化时间刷题,考前两天在家里安静备考。3月12号早晨先生开车送我去赶考…… 上午科目一《综合素质》考完后我买了《德伯家的苔丝》《茶花女》,《综合素质》里一个选择题考核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笔下的经典女性形象,我竟然硬是选错了!这种题目我一号称爱读书的文科生竟然拿不到分,很懊恼。当然后面的材料分析和作文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作文最后有些赶速度。 下午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气呵成,都会!字还写得挺好看,卷面干净整洁。 那天我坚定地告诉老公和老师:科目二肯定过了,科目一下半年再来。还跟培训老师说这次科目一培训我交了费但没听过课,能否申请下半年跟一次,老师说等成绩出来再说。考完我就全然放下了,因为我自己知道结果,哈哈。 不过,人,总是容易自以为是。今晚查成绩,科目一80分,科目二78分,全部合格!今日份小确幸。 内心平静,这大概就是“平和喜悦”?告诉老公,他说他知道我能过。就这样,走流程,明天上班时记得报一下面试,认真了解学习,很淡定也不掉以轻心。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 当年大学毕业,可以去高中或高校当语文老师,我没去。这下,都这么大了,自己发心2017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22考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资证,冥冥中有什么姻缘,让我守护孩子们的心?身心健康,是孩子们幸福人生的基础,我为孩子们做点有意义的事,有意思。 连岳老师说:上善若水,智者乐水,水向每一种阻拦物让步,却能最高效地找到前进路径。而我的理想也如水? 安静地守候当下的工作与生活,人越大越安静,越长大越顺其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只有珍惜当下充分体验才叫活过。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