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eeos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许多“剧本杀”的玩家,因为在游戏中共度了几个小时的美妙时光而互生好感,从游戏回归现实后,仍然会保持联系,以剧中角色互相称呼,并且会相约组队一起玩下一个剧本。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剧本杀”为很多玩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但若选择剧本不当,也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一个经常玩“剧本杀”的网友表示,在“剧本杀”游戏中,可以体验到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剧本杀是一个像“解忧杂货铺”一样的地方,你可以是任何人,在他人的故事里,短暂地忘却自己,度过另外一种人生。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在剧本中体验别人的人生,也能给自己带来快感。在“剧本杀”的世界里,玩家需要将自己代入剧中角色,以第一视角进入游戏情境,理解自己扮演角色的每个抉择背后的动机。《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超过70%的“剧本杀”玩家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超过40%的人每周会玩一次以上。为什么体验别人的人生会给自己带来快感?为什么“烧脑”的游戏会受到人们的青睐?自带社交功能的“剧本杀”,其真正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治医师邱宇甲。“剧本杀”:成年人的“过家家”“剧本杀”起源于欧美资产阶级家庭聚会中一个非常流行的派对游戏“谋杀之谜”,玩家通过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根据搜索案发现场的证据和与其他人的讨论交流,推理破案,找出真凶。传到国内的“剧本杀”游戏最初是以推理破案为主,玩家追求的是寻求真相过程中的“烧脑”刺激。随着市场的扩大,“剧本杀”的剧本类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以演绎故事情节为主要目的的情感类剧本,在这类“剧本杀”游戏中,玩家追求的是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剧情吸引人、“好哭”的剧本会吸引更多玩家。邱宇甲认为,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分析,所有吸引人的东西,都可以调动大脑多巴胺分泌,比如好吃的食物、美丽的风景、好看的书或电影。推理类的“剧本杀”,需要玩家运用缜密的逻辑进行分析推理,拨开层层迷雾,解开谜团,这个过程能够刺激中脑腹侧被盖区的奖赏系统,导致多巴胺升高,从而让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在情感类的“剧本杀”中,玩家通过对剧本的演绎,可以主导自己扮演角色的人生,这种掌控感会让人产生成就感。同时,玩家通过在角色中体验别样的人生,感受不同的生命历程,会产生一种“实现自我”的感受,而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类高等级的心理需求。邱宇甲指出,无论是需要“烧脑”的破案类剧本,还是情感类剧本,“剧本杀”游戏的场景设置都是在安全的环境中,玩家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掌控感,跟其他玩家的互动也遵照一定的逻辑,有迹可循。它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也没有未知的风险,既满足了人类的“猎奇”心理,又提供了无利益冲突、安全、可掌控的新型社交模式。在邱宇甲看来,成年人玩“剧本杀”其实和小孩子玩“过家家”如出一辙,只是“剧本杀”需要更高级的智力储备,是与成年人智力相匹配的社交游戏。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从“剧本杀”的游戏中获得快感,那些“社恐人士”就很难乐在其中。邱宇甲解释说,什么样的刺激会让哪些人产生快乐的感觉,这是由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决定的,同时,也与个体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身心状态相关,例如密室逃脱游戏,会让很多人“上头”,但是对于幽闭恐惧症患者来说就会难以忍受。“剧本杀”与心理剧疗法如果玩家选择的剧本与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某些事件比较贴近,玩家在角色扮演中能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与周边人的人际关系等有所反思,得到启发,能把内心的情绪或者在过去事件中堆积的情感通过扮演的角色表达出来,达到情感宣泄的效果,那么玩家在“剧本杀”游戏中获得的不仅是快感,还有心理成长,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心理剧疗法”的效果。邱宇甲介绍,“心理剧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莫雷诺在1921年创立的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式。心理剧没有固定的剧本,如何演绎,完全取决于来访者的自身有什么困扰,想要展示怎样的事件,内心有什么感受。心理剧疗法激发的是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来访者可以演绎一个具体事件,例如之前经历过的某个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演绎自己在经历某个事件时的态度和感受。
DaisyYaoYao
一边是开店速度疯狂,一边是经营不善黯然离场。闲鱼指数显示,4月,闲鱼上以“倒闭了”为理由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等的数量较上月增加了110%。天眼查数据显示,的江苏相关企业成立时间在1年内,同时2020年年度注销达到38家。分析认为,这些店主要开在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业余时间并不多,同时这些地方开店也多,竞争激烈。有店长介绍:“平时人还是比较少的,平均一天两到三桌客人,有时候一整天一个人都没有,五一期间生意还是比较好的。运营还是有一定讲究的,但很多人可能一开始就凭兴趣去做,一定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钮咕噜嘟嘟
不规范的店家终于都倒闭了!其一,剧本杀成为大众的娱乐方式,之前先吃到螃蟹的店家大赚特赚,许多人玩了觉得不过如此,我上我也行!导致一部分人什么都不懂就去开店,认为开店门槛低,只需要买本,开本,用不高的价格招聘素质不高的 DM 就可以赚钱,但是消费者不是傻子,喜欢情感、演绎方面剧本的人知道去演绎做的好,氛围做的好的店家玩;硬核玩家更是有一个小圈子(毕竟现在硬核本确实越来越难,拼野人真的很痛苦),小白也知道看店面的装修,通过刷好评骗小白一次两次还行,谁每次都被骗啊。其二,也就是 @DC-非凡大陆 所说的,店太多了,卷啊,投进去十几万,小一百万,甚至一百多万。结果除了刚开业 39 玩城限那几天人满为患,后面每天也就一两车,DM 工资都发不下来,自然关门大吉。那么这些为了赚快钱而破坏玩家游戏体验,让不了解剧本杀的人对剧本杀产生误解的店家倒闭了,自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再来讲讲桌游现状,同样是从玩家角度来看。如果抛开狼人杀不谈,中国大陆的桌游自始自终都是一个小众圈子,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桌游比如《大老板》《璀璨宝石》等,还是卡牌类的万智牌、游戏王、PTCG这些始终是相当少的一部分人在玩,而且早已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圈子。或许很多人认为剧本杀大火,这对桌游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是将桌游推向大众的一个大好时机,也能让桌游店赚的盆满钵满。但事实上,桌游店是桌游店,剧本杀店是剧本杀店。据我所知,大多数的桌游店家并没有将剧本杀作为主业(这和桌游店规模,成本以及店面装修都有关系,就不详细谈了)而是将其当作一个额外增收的点,若这么看,剧本杀对于桌游现状的影响是及其有限的,也只是让店家们多了一种营收方式,玩桌游的依旧去桌游店玩桌游,桌游玩家玩剧本杀大部分情况也会选择去专业的剧本杀店,二者互不打扰(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大店表示「我全都有」但这种终归是少数)。
赵西法119
剧本杀的风口还能追吗? 感觉和股票一样,都说热的时候,就更需要保持冷静,谨慎入坑。 这几年推理类综艺的热播,剧本杀大火。刚起来的时候,有些城市只有几家剧本杀店,很多门店老板都赚得盆满钵满。现在风口上,大量创业者入行,竞争白热化,不要说赚大钱,亏本倒闭的案例都比比皆是。闲数据显示,4月平台上以“倒闭了”为理由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等剧本杀商品的数量较上月增长了110%。“剧本杀店倒闭,所有剧本亏本清仓甩卖”“附近又开了3家店,没客人了。桌椅道具都有,救救孩子吧”“跟合伙人意见不合,店不开了,白菜价带走” ......最终赔本赚吆喝,只能卖点家当,收回一点是一点。
猫猫猫啊哩
“剧本杀”“密室逃脱”“沈浸式体验馆”……这些场所主要经营一种以案情推理为内容的游戏,是不少都市年轻人所喜爱的一种社交方式。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少数一些商家开始在游戏内容、场景设置等环节宣扬暴力、灵异,以此为商业噱头吸引年轻人,引发公众担忧。
记者陆续实地探访了中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沈浸式剧本杀体验馆”。在一家门店内,店主带记者来到几间实景房,里面分别装饰成农房、坟场等场景。“坟场”内开着血红的灯光,里面摆放着一些道具尸体。在一家门店内,店主重点向记者展示了“人魅”“夜店凶灵”“瞳灵人”等充满灵异内容的剧本。
在记者去过的十多家“剧本杀”门店内,均未看到有张贴“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等提示性告示。记者调查发现,“剧本杀”是一种新兴行业,政府相关部门在监管措施和管理规范等方面还存在漏洞和空白。
心理专家表示,“剧本杀”的剧本及剧情的引领很重要,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来给参加者赋以正能量。心理学上的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剧本杀”。正能量的“剧本杀”对参与者释放精神压力、丰富想象力、加强人际沟通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内容过于恐怖刺激,参与者又没有一定辨别能力,例如未成年人沈迷其中,反而会造成参与者现实和剧情的角色混淆,产生心理问题。
tiaotiao1985
2021年,全国剧本杀店的数量突破3万家,基于目前行业发展的速度,店铺数量确实更提前一步。去剧本杀店里玩过剧本杀次数不多的朋友一定会有一种感受:这就能开店?没错,一把桌子,几把椅子或沙发就够成了一个基础房间。正是由于剧本杀开店的门槛低,导致在去年疫情过后,涌入了大量想赚快钱的投机者。这些人本着最小的投资,却想获取高额的回报,殊不知在剧本杀店铺高度同质化的时代,最先淘汰的就是他们。开一家剧本杀店,最重要的核心莫过于以下几点:1.店铺环境的舒适度和美感2.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服务质量3.剧本丰富度4.性价比5.铺位置的便利性6.拼单率行业早期的剧本杀玩家基本上都是喜欢推理的硬核玩家,他们对于剧本内容的依赖远高于其他因素,然而随着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玩家涌入,恐怖本、情感本、机制本、欢乐本、阵营本等剧本元素在不断扩充,尤其是 情感本 首当其冲。情感本的宣传十分方便,充满噱头,非常多从未体验过剧本杀的萌新玩家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上看到了一些情感本的视频(古风服装、抱头痛哭、年轻帅哥美女)后,产生了体验剧本杀的想法。而这些用户,与剧本杀早期喜欢硬核推理的玩家对于店铺选择的标准差异非常大,他们更注重店铺环境及服务,这是很多小成本店铺完全不具备的竞争力。而剧本杀玩家的男女比例在4:6,女性玩家偏多,对于服装、环境、拍照打卡的需求更加强烈。很多优质的剧本,需要更多DM支持,且授权会给到当地规模较大,有能力呈现的更好的店家,小成本店家投入的人力不足,授权剧本的展会几乎不参加,这无疑加速了小成本店铺的死亡。很多店铺还存在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DM(主持人)的问题。剧本杀游戏平均每局游戏时长在3-8小时不等,如此时长的游戏体验,一般集中在周末时段,工作日非常少,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店家只有一两个全职主持人,在周末最繁忙的时段会采取两种方案。1.雇佣兼职2.全职多开这两种方案是目前主流剧本杀店铺对于控制人力成本的两种解决方案,第二种更加普遍,因为第一种相对来说成本稍高一些。全职DM多开的意思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主持有可能要奔波于不同房间去处理不同车队的剧本,经常会遇到线索卡发错、主持流程出错、主持人不在、复盘不清不楚等多种情况,严重影响玩家体验!综上所述,总结一下:剧本杀门店倒闭的多,并不是一件坏事,从宏观上看有助于市场更好的发展,优胜劣汰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剧本杀店铺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不再是那个低门槛,随便入行的时代,店铺的优质内容及差异化服务才是吸引更多玩家的竞争力。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