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4

你真美呀?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师情感枯竭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lei8873057

已采纳

关注都说“干一行,爱一行”,可是这话对于老师来讲就变成了“干一行,烦一行”。也难怪,面对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任务,带走一届学生,又来一届,一本教科书,一样的内容,教了一年又一年。时间久了任谁都会感到厌烦。因此,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都会出现三种职业倦怠状态,下面小7就和大家盘点一下吧。一. 情绪耗竭情感耗竭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情绪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并且对于一切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因此,这样的低落情绪会导致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情都没有良好的积极情绪和态度。除此之外,情感耗竭更是一种情感、活力和精力耗尽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到才能耗尽、工作无助和情感倦怠。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会感到焦虑、紧张、抑郁及其它一些负性情绪,并且会觉得精疲力竭而懒于去做自己的工作,对工作缺乏奉献和承诺。如果你出现了以上状态,那么你正处于情绪耗竭状态。究其根本,还是自身的情绪状态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心理压力过大,思想负担过重都会导致情绪耗竭。解决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去想让自己压力过大的事情。比如去看场电影、去游乐场玩一圈、去做做运动打场篮球。调节心情的同时,更能帮助老师舒缓情绪。二. 去人性化去人性化是指可以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均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比如开始厌恶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犯的错不管不顾,对其放任自流,自行发展。学生的成绩下滑也无动于衷,采取自暴自弃的态度,不喜欢上课,更不喜欢学生来问问题。与此同时,也开始厌恶自己的工作,不喜欢与周围的同事交流。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出来,也不愿意敞开心扉将自己的低落情绪表达出来。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从这种低落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还是要老师自己试图去改变自己。重新焕发自己对工作的热情。三. 个人成就感低个人成就感低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反而是极其繁琐甚至令人厌恶的事情。尤其一到期末,看着自己班垫底的成绩,这种感觉会尤其强烈。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一学期,到头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不但让家长失望、让领导失望、更让自己感到失望。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更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当老师,会不会误人子弟。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们一定要当心,稍不注意就会被这种消极的情绪吞噬掉,让你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做任何事情都觉得不够完美,会认为自己为什么这么差劲。真正能帮到自己的还是你自己。你要从繁琐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中慢慢找回自信,不要一味地贬低自己。要给自己加油打气,多看看自己的优点,给自己自信。每一份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都有心酸且不为人知的秘密,老师也不例外。希望老师们能正视自己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积极干预。帮自己早日从消极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你阳光了,你的学生才会阳光!

心理咨询师师情感枯竭症

154 评论(15)

childrenqj126

你好,很认真地看完了你对自己的描述,首先,我想说,你的语言用得非常贴切,非常清楚形象地描绘了你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你所认为的语言不恰当问题。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头脑很发达的人,自省能力很强。这是你的优点,因为自省你发展了很多能力,独立、努力;然而也因为自省能力过强,你对自己很苛责,要求很严刻。看你的描述,我会想,有时人真的是太伟大了,它会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最坏的敌人。你的经历让我感到心痛。朋友,你不是你的敌人。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已经很好,你却不愿意承认。少想一些,多做一些,在做中去感觉,去理解。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想好了想对了才能行动,其实未必,很多事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想得正确,而是在行动中边做边想,逐渐调整路线,而路线也可以有很多种。去真真实实的感觉周围的人、身边的事物,试着用心,少用些头脑。你会幸福的!

304 评论(10)

MIA喜欢喵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走哇走,乐呀乐。笑我疯。笑我颠---------------人活着就是瞎折腾没事情也要折腾点事情出来有条件要折腾。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折腾。迷迷蒙蒙,梦一场错就错了,对就对了。都没什么的。人生无非那么回事情。折腾了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火葬场里一送。一堆白骨。折腾地球末日一来。完了。一切都彻底过去了。----------------------------------绚丽的世界。欲望的社会。 纸醉金迷车水马龙歌舞狂欢 谁都想闯一闯 你对这个世界有多少想象 迷迷蒙蒙,梦一场悲欢离合。人聚人散。恩怨情仇。是是非非。生离死别。最后都过去了。一切都只是浮云。浮云。-----------------------人类本来就是和非洲草原上的野兽差不多的动物。本来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在玩。靠老天养活着。折腾。搞出什么婚姻形式。制度化生活。搞出什么国家。法律。道德。军队。战争。胡闹的很。玩。老天养着。玩够了就死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类太折腾。满屋是灰尘。禽兽不耐烦了。你们人类烦不烦?-------------庄周化蝶,当虫子去了。以后别把我当人看。千万别把我当人看了。做人太累了。偶不陪你们玩了。

113 评论(10)

A田欣团队

我记得圣经里有一个象征,耶稣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然后他又比喻,天国的种子撒到石头上、土地里、荆棘里或被飞鸟吃掉等不同结果。儿童的快乐本是因为他希望得到的他总是已经从他的幻想中获得了充分的满足。这是因为他不需要从一定的外在之物来印证。决定人命运之物恰在人感知能力之外,而效果又从目睹外在之物(即可感知之物)之中体现出来。一个只是想帮助他人的人会时时感到痛苦和不满足吗?恰相反,一个野心和私人愿望如野草般蔓延的人才会时时陷入痛苦的幻梦里。他想寻找黄金国,结果却在野地里瞎了双眼。当一个人处于恰当的位置(不可感知的空间)之时,内在、外在都亮了、清晰了,他也安宁愉快,这就是生活。有些人能出小力,有些人能出大力,这都是由他们的外在形式决定的。一旦一个人不理睬正确的愿望所铺设的道路,转而去光顾他自己制造的路径,痛苦就开始散布。这是注定的,一个差等生想要打败所有的老师,从而把他的梦想印满整个试卷。据说,有些神经症是勇气的标志,他们敢于脱离生活的定轨,直接感知自己身上古怪僵硬的部分。但是,如果一个穷光蛋想要把百万富翁的头衔挂在自己头上,他就好像把世界一半的烦恼都压在自己肩上。想要把痛苦一并消灭,如果你抱有这个愿望,那个穷光蛋的烦恼还不及你的百分之一呢。神经症者都是错误地封闭了自己内在和外在之间联系的人。关上大门后,该做什么,他们一无所知。结果他们就困在了里边。窗外的世界是内在的投影,你将会感到事物变得缺乏深度,情感像无水的鱼。这是很危险的,就像一个靠氧气维生的人拿掉氧气罩想适应一般的空气环境。你将本能地进行一些活动来调节极度枯竭的感觉,就像处于密闭空间中的人一样,你需要发泄情绪。你还会进入自动书写状态,就像一些作家为自己制造的引导性心境一样。因为你需要补充那些与外在世界不同步的空洞。最初进入这一密闭环境,往往是由于一个人因灵魂的空虚被外在环境触动而感到恐惧。就是感到自己所依赖的基础非常虚幻。他们只是通过步入另一歧途来摆脱前一条歧途的控制。这是因为当他们心里升起这种了解一切的愿望时,发心不正确,且没有一个“老师”从旁指导。耶稣用譬喻传道,是因为他看到隐藏的事物,而他要告知那些看不到这些事物的人,就只能用发生在“地上”的事来譬喻“天上”的事。而在你的梦里,一个轮轴,一截楼梯,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意味。看不到隐藏的事物,而随意挪动灵魂,是很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遵循正确的愿望,直到你的灵魂与正确的位置重合,然后依照你“实际感知的事物”进行反应。

19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