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依恋静雪
据说,具有拖延症气质老板的鼻祖,是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应该没有比皇上更胜任老板这个称号了)。《史记》中记载,公元前378年,齐威王即位,他九年不理朝政,就是这样一位在其位却不谋其职的君王最后怎么使齐国成为战国七雄的呢? 原来,他遇到了一位贤臣,通过讲故事就改造了他拖延的毛病,还是一位颜值很高的美男子,司马迁形容他身材修长、形貌漂亮,他叫邹忌。 一天,齐威王把他召去弹琴消遣。结果邹忌只是大谈特谈乐理,就是不奏曲。齐威王不高兴地说:"您的乐理说到我的心坎里了,但光知道这些不够,还需审知琴音才行,请先生试弹一曲吧。" 邹忌说:"臣以弹琴为业,当然要尽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国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大计呢?我抚琴不弹,就没法使您乐意,怪不得齐人瞧见大王拿着齐国的大琴,九年来没弹过一回,都不乐意呢!" 齐威王十分惊愕,和他大谈治国的道理,邹忌竟说得头头是道。于是齐威王拜他为相国,加紧整顿朝政。 一年之后,齐国因此渐渐强盛起来。 《论语·子路》说:一言而可以兴邦。 语言,可以是武器,挑起硝烟弥漫的战火,也可以是诗歌,赞颂其乐融融的盛世。 而要说服一个拖延症的领导,尤其如履薄冰,一边要呵护他的面子,一边又要鞭笞他的里子,于是往往搞的里外不是人。 毕业后上班,我邂逅了一个特别爱拖延的领导,白天开会开5个小时无疾而终,晚上下班叫住你,眼泛泪光双目含春,托付终身一般语重心长劝你与公司共进退、担荣辱,你丫说白了就是让免费加班啊! 平时跟他汇报工作进展,听到最多一句话就是“我这几天太忙,来不及看,你要的文件再往后放放。”结果尼玛隔天甲方连环夺命call就打来,老板还怪你没有事先通知他?! 面对这样一个凡事都拖拖拉拉的老板,作为下属真的已经大包大揽地把脏活累活都往自己身上扛,屎盆子往自己身上扣,然而每天睁开眼还是想打出无数个弹幕在老板脸上飞过:好想辞职换老板啊!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辞职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呵呵。 实话告诉你,与其放任这样的老板不理折磨得自己身不如死,不如舍身取义改造你的老板。 拖延和懒,其实是两个概念,因为大多数老板已经忙到没有时间吃饭,很多人甚至生病了还继续拖着不去医院。 心理学研究表明,拖延症的本质是为了消除恐惧和焦虑而引发的逃避行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和他的同事曾经整理过拖延者的信条,他们发现,拖延者往往追求完美、害怕失败,也因此对即将到来的任务产生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只好一拖再拖、逃避问题。 而老板们其实知道拖延也不好,但是他们也是情有可原: 他认为他该把控的是宏观层面的事情,对他来说,你的事既不重要也不紧急; 他认为你没能从他的角度考虑完整,没有简洁为几个要点,他需要费时费力去全面思索; 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有拖延症。 首先要避免你可能会掉入的几个大坑: 其一,扮可怜。 放低姿态,低声下气谄媚地央求老板,中间再加一段紧急情况说明,试图来撇清“不是我催您,是情况所迫,所以您别怪我”。 问题诊断:这样做,虽然没对老板黑脸,但是却让老板变成了坏人。我们求得越可怜,让老板这个坏人当得越彻底;描述的情况越紧急,越是在变相暗示老板整的烂摊子有多大。 其二,施压力。 自己实在扛不过去了,就跑到老板那里声泪俱下地演戏,还梨花带雨言语讥诮,说自己如何压力大,老板你能不能赶紧把这个事儿定了,再拖着,大boss和甲方爸爸来了,我是不是该如实告诉他们是您没有及时批复? 问题诊断:这招更险,剑走偏锋,明显是在威胁领导,还给他定了玩忽职守罪。 其三:用文字。 什么意思?有相当多的人玻璃心,内心戏太重,害怕跟老板单独接触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场合和时间沟通,于是用邮件、微信、短信的方式告知你的老板有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即去做。 问题诊断:这种方式相当低效,而且很容易耽误事情。 其实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话说到老板心窝里去,就是要改变你的说话方式,采用低阻力沟通。 就像邹忌第一次劝齐威王不应该占着茅坑不拉屎,他内心深深明白皇帝的问题,却先拿自己开涮,让皇帝厌烦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功引起了皇帝的自省。 低阻力沟通核心关键词有八个字:减少焦虑,提供动力。 第一步:罗列清单。 这是在去敲老板的门之前必做的准备工作,那就是把老板最近忙的焦头烂额的项目罗列一个清单,并做好时间罗盘,一目了然。 把你自己要说的事情分一二三等要素讲清楚关键词。 第二步:真诚体谅。 体谅他人就是方便自己。 老板们时间有限,你不妨开门见山真诚地说:老板,我知道你特别特别忙,那么这个项目,你有时间看一下吗? 第三步:清空焦虑。 要想说服一个有焦虑情绪的老板,最重要的就是给他安全感,最大限度地缓解他的恐惧与烦躁,释放他的不安情绪。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就是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有所体会的程度,教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教育界如此,职场里更是应该具备一种备份思维,给领导准备一个plan B,并且直接告诉他你的分析结果,让其选择,这个后备方案未必完美,但它的作用只是想让领导知道,它起码是个兜底方案,是不会出现最坏结果的。 第四步:点明短期收益。 如果有一个合同必须立刻马上要签,而老板开完会就要出差了,可能过几天才回来,这个时候你务必赶上他的行程,冲到他面前说明事情的重要性。 以我的设计行业为例,“老板,如果这期赶赶工,先审了这些图,那就正好能赶上下周开发商的展会,而那些后备的方案跟他们主题不是很符合。你看你只需要挤两个小时出来,就能让咱们赶上进度,刚好也回应了上周甲方的意见。 第五步:激发主体动力。 这么说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不拖延的好处在短时间内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对领导来讲诱惑力更大。因为恪守业务流程、树立高层权威,这些都是高大、长远、宏观的好处,不如眼前本周利益。第二,它强调了不拖延并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只需要多花两个小时。 综上,你可以这么说: 您最近这么忙,工作又多,应付得过来吗?您要是没时间处理这个事,我们用方案B怎么样?不过如果您能抽时间处理这个事,我们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喔。 最后,再给一个槽点:一定要把老板当老板! 老板,再熟,也是你的老板;领导,再烂,也是你的领导。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低阻力沟通就是一切成功的源泉。 《荀子·非相》中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特定的人际沟通实际上就是一个磨合的过程,这些办法就是仅仅需要罗列清单、真诚体谅、清空焦虑、点明收益、激发主体动力五个步骤,尊重各自角色,找到更好的协作方式而已。 后狮子座正能量辣妈,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景观设计专业硕士,读研时担任校报主编,毕业后工作五年从设计院裸辞。 懂点心理学,专注塑造女性职场、婚姻幸福力,愿我的文字,陪伴万千女性共同成长。 往期热文: 1、 《正是因为不够聪明,所以把这些提高效率的工作习惯坚持了五年》 2、 《连续加班了36个小时之后,我裸辞了》 3、 《珍爱生命,远离朋友圈的学习粉》

tianyaguke1968
你是否和我一样,曾经渴望遇见知音?那个人非常懂你,各方面都很契合。像伯牙和子期,凭琴音就能判断对方弹的是高山还是流水。像冲哥和盈盈,生性淡泊名利一起携手归隐山林。 可现实用生动的教训告诉我,所谓知音只出现在梦里。哪对恩爱的情侣、亲密的朋友不是从不断的磨合和冲突中走过的?灵魂伴侣如王小波和李银河,也曾经因为李老师嫌小波长得丑闹过一次很严重的分手危机。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孤独的来,也将孤独的去。一路上能遇见有爱的人和事,是上苍对生命孤单旅程的特殊赏赐,你我要格外珍惜。 如果遇不到,也不要灰心。因为我们还有音乐、文学和电影。透过这一部部文艺作品,我们穿过时空的限制,和作者的灵魂相遇。蓦然发现,在不同的时空有和自己一样想法的人,心里大感宽慰,好像找到了知音。仿佛自己的坚强和困惑他都懂,他能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自己所遭遇的这些挫折他都经历过,甚至比自己还惨,心理顿时觉得背后有人支持自己,自己一定能闯过难关。 听到羽泉唱的《爱自己》,给自己的生活更多向前的力量。看梭罗写的《瓦尔登湖》,也向往过自然简朴的生活。欣赏电影《心灵捕手》,相信心理咨询师能引领你走向光明的生活。当自己有很多的痛苦,身边又没有可以倾诉的人的时候,是这些作品给了人们继续前进的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最近投稿,不停的被各个公众号的编辑拒绝,对我的写作信心造成了很大打击,怀疑自己是否没有写作的才华,要不要继续写下去。有几个编辑为人客气,会给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我很感恩他们。有几个编辑,投稿犹如石沉大海,连个回音都没有,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哪里改进。有几个编辑凭自己的个人喜好,对文章做出主观评价,除了让我心情不好外,对我的写作技巧得到提高,一点帮助也没有。 正在我备受挫折一筹莫展的时候,有幸看到了《退稿信》一书,看到那么多大作家,不停的被退稿,十好几家被拒仍不灰心,继续写文改文继续投。而且有的编辑出言恶毒,真不知道他们当时接到这样的退稿信时,心里多么难过。细想想,口出恶言的编辑也比什么都不说的编辑强,好歹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也比死的不明不白好受很多。 什么都不说的编辑,让自己怀揣着半个月的希望,一天天等待,直到第十五天,发现自己的文章还是没登,那种失落无法用语言形容。不仅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也蹉跎着自己的信心。亲爱的编辑们,您在邮件里简单的回复拒稿两字,不让我们空等待可以吗? 的制度相对比较好,审稿很快。有时也会遇见nice的编辑,给你写上拒稿的理由。但也会碰见让人捉急的时候。有一次给首页投稿,早上8点半投的,晚上6点半给我回复拒稿。本来以为审这么长时间是不是过了,原来还是没过。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这点小小的失败和《退稿信》那些大作家的被拒相比,算的了什么啊。 经过这么多次的投稿,终于明白中国的家长为什么不愿意孩子学文了。因为学文在中国要想出头和赚钱实在太难了。如果不是热爱,很难坚持的下去。尤其还没有量化标准,全凭编辑的主观喜好。电影上映和出新歌也是一个道理,制作人以为是好电影和好音乐,观众就是不买账。观众买账的,影评人和乐评人却觉得低俗。好的平台和宣传也很重要,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发挥最大的影响力。至此,如果一个作品能做到雅俗共赏,实在是太难得的一件事。 平凡的我只能继续努力,坚持码字,不断提高我的写作技巧和水平,期待自己的文字也能和不同的灵魂相遇,和他们的情感产生共鸣,传递给他们正能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