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0

江河装饰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吃药吗知乎文章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ne贝多芬

已采纳

作为心理学本科的准毕业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排名前几的答案已经把心理学未来的就业方向分析的很具体很透彻了,而我,作为一个心理系的学生,从我自身的成长轨迹谈谈我对这一专业的看法。为了上211,我背井离乡,填了一个在本市压着一本线的外地211学校的心理学,虽然专业并不主流,我也并没有那么喜欢,但我并不后悔,因为好歹我是211的毕业生(我们家都比较重视学校)。先说说我自身的实习经历:一、传媒类公司大一懵懂,我之前的人生理想是作为一名编辑或是主持人,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在本市广播台实习。后来连续实习了两个假期。如果没有后面发生的事或许我毕业后会想尽一切办法进电视台或是广播台。毕竟,心理学毕业生当编辑也是一条路,特别是现在心理学这么时尚,这么热门,广播台和电视台都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节目。二、私立心理诊所大二暑假,我去了本市一家心理咨询中心实习。由于实习时间短,我没干什么活,也没有学习到什么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对于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到这一领域,收获颇多。重点谈谈这块,因为这可能是心理学毕业生最关心的。心理咨询行业现状这家心理咨询公司在本市算是比较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公司,但是由于行业性质,公司规模不大,属于小型民企。如今心理学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对心理感兴趣,心理咨询行业也越来越被人重视。但是根据我实习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多方面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状况是: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对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虽然拿到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很多,但真正能从事心理咨询业的人却寥寥无几。在这家单位真正有资历成为咨询师的人数我不得而知,但是,收费标准却让很多人无法接受,最贵的首席咨询师每小时需要2500元,如果是出诊,则需要12000元2小时,其他的机构收费我不清楚,但是对于寻常百姓,这算是天价。(这是两年前的价格,不知道现在涨价了没)在中国,心理咨询行业仍属于新兴行业,不少人对心理咨询存在一定的偏见,学校里免费开放的心理咨询,同学们由于种种顾虑,不愿去咨询,社会上心理咨询机构却又都是天价,有心理问题的人可能没有钱去做心理咨询,这就造成了不少心理咨询机构有价无市,生存比较艰难的情况。心理咨询企业运行模式我实习的这家心理咨询公司,除了接心理咨询的个案,还会去企业做员工心理关怀(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eap),这也是他们的运营项目之一。与企业HR合作,定期去为企业为企业员工做一些讲座、或是心理指导。随着如今“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企业越来越人性化,很多企业意识到员工的心情和生活状况对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影响很大。EAP是一个新兴行业,据我了解除了一些专门的EAP的服务公司,很多心理咨询单位也有相关的业务。EAP也是心理系毕业生可涉足的一个领域。培训班也是公司的服务项目之一。从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到沙盘课程、意象对话疗法等也在他们课程学习的范围内。每周一,公司有心理咨询师督导沙龙,公司的心理咨询师老师轮流给外来学员上课。这么多的服务项目,可见当今的心理咨询企业服务项目众多,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心理学,人们对心理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公司也清楚,仅仅是个体的心理咨询经济来源无法维持公司运作,必须拓展各种业务,所有跟心理学沾边的业务都去经营。在这里,收获最多的是与那些已经毕业的哥哥姐姐们聊天,他们在那里作为正式的实习生,更能体会到这一行业的实质。他们的基本工资很低,全靠提成。来一个来访者,他们要尽己所能地挽留“客户”,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的职业,而非以赚钱为目的。国内这种心理咨询诊所的现状大概也是中国心理学发展落后、对心理的认识不足所导致的吧。三、医院实习大三寒假,作为已经学习两年心理学的本科生,更希望做一些专业相关的工作。我在一家医院实习,一方面是想看看正规医院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另一方面是想了解一下病人的心理状况,看看在大医院是否有专人给病人做心理疏导。的确如我所料,在医院工作的心理医生会经常给生病的患者心理治疗,也会参与一些患者的会诊。但是医院的心理医生会给病人吃药,所以大多是读到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平心而论,如果喜欢心理咨询这一行业,能进入正规医院做心理医生是非常好的选择,这比在国内某心理诊所工作好太多。起码对于来访者来说,肯定更信任大医院。我差点就选择这条路,读到临床心理学博士,然后进医院当心理医生,但是我发现我并没有这么热爱,而且读到博士代价太大。前段时间申请学校的时候各种纠结,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条路。留学申请经历大二就定下来出国了,但出国读什么却一直没定。定下来申请英国研究生,一共申请了四个方向:1、心理学研究(申到杜伦、兰卡斯特)这个方向主要是心理学研究方法很有用,将来可以做用户体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可用来编问卷、统计数据,如果真的喜欢了,可以读到博士,硕士毕业就转用户体验。2.行为经济学(申到华威)这个专业我是真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申的,并没有什么,因为之前在心理咨询公司实习的时候,接触过一些经济心理学的知识,主要是对行为学感兴趣,没想到申上了。如果没有收到人机交互的offer,估计我就去这个专业了。可以说这个专业也是心理学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psychology(申到爱丁堡)这个专业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主要的授课内容是给运动员做心理咨询,因为是在运动和教育学院下的,很多毕业生去了那些专门的给运动员做服务和咨询的机构,当然是在外国,还是那句话,中国没这些东西,中国人对于特殊人群的心理关注还是少。由于我自身比较爱运动,也去给运动员做过心理辅导之类的,还挺喜欢。但是在国内,这些工作大多交给高校老师,没有体校或是机构养这样的人群,所以后来也是放弃。4.人机交互(申到圣安,ucl,巴斯)这个专业是我逛知乎发现的。当时申请的时候压力很大,各种摸不着头绪,后来发现交互设计师这个职业,发现这个职业几乎融合了我所有爱好和特长。摄影、画画、写作、互联网、计算机、设计,期间也收到过父母很多质疑,主要是我爸,想让我去华威学经济。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适合的方向不容易,也算是柳暗花明了。心理学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出路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学,但是目前,在人们心中,心理学毕业生未来的前景也并不是那么光明。心理咨询行业生存现状并不是非常乐观。公司规模小、员工工资低,企业永远都在缺人,毕业生也永远都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兴趣和就业是两码事。总体来讲,心理系的毕业生就业面还是很广的,除了社会对于心理的需求量逐日增加,我也越来越觉得心理学已经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心理学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很多人买书自学心理学,社会上各种心理学的辅导班、书店里各种心理学的书籍比比皆是。所以,作为心理系的毕业生,未来的出路还是比较宽的。我认为,作为心理系的毕业生,可将心理学跟自己的特长相结合。例如心理和传媒,很多报纸杂志上有心理学的作家专栏,如今优秀的记者也多少懂一些心理学。柴静的《看见》一书中,她去采访一些小朋友,由于这些小朋友受到过心理创伤,所以不愿意说话。作为记者,她要想办法让这些孩子说话,这就需要记者懂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并灵活运用,在采访其他人的时候,也需要心理学的知识搜集到最有用的信息。再比如说,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可以告诉人们如何利用心理学在股市、消费、决策中有所收益,这是许多商界人士和百姓想要了解的。当然,心理学跟管理学相结合就是人力资源有关的工作,这个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回到大家关注的咨询方向,心理学与其他行业不同,让心理咨询师不赚钱去做慈善也不可能,但是,心理机构不应该纯以营利为目的,应该助人自助。很多人认为学心理的人多少有点“江湖骗子”的成分,因为心理这东西很不见摸不着,单凭一张嘴忽悠客户。想要改变人们的这种想法,需要从事心理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心理系的毕业生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尽心尽力,无论是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还是服务于企业的项目,都能让人感觉有所收获,有所帮助,能更好的面对工作与生活。最终,我告别了心理学专业,找到了我的方向和我存在的意义。我也很高兴可以把心理学作为一个兴趣而不是专业去学习。最初的梦想未必是最后的仪式,不忘初心就好。2019年9月1日 近况更新很多朋友留言,问我三年过去了,我的就业情况及观念是否改变,这里统一回复。首先谢谢大家的点赞及对我的关心。我现在回国了,在北京某互联网大厂总部做中台数据产品经理,在西二旗过着互联网民工的搬砖生活。大体来讲,我现在的工作内容与本科心理学没啥关系,研究生学习的人机交互内容却很有帮助,毕竟科技相关(我写了一篇研究生生活相关的文章,感兴趣的欢迎阅读~)。周围同组同事很多是通信专业或是信息管理。虽然本科学习内容跟工作没多大关系,但是进一步说明心理学是万金油,干啥都可以。。。我们组之前有个UI实习生,研究生心理学在读,本科是政治学相关。。。总体来说,工作内容我比较喜欢,产品经理是啥都做,数据产品较其它产品技术含量更高,所以工作后也学习到了很多大数据相关的内容。研究生毕设的时候,做的是数据可视化相关的产品,现在也很幸运地负责数据可视化产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毕设,感兴趣的欢迎阅读~)。工作近两年,每天很忙碌,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也有很多成长和收获。回归心理学,我的同学在国内读心理学研究生的,今年也毕业了。比起本科心理学,越往上读,路相对越窄。据我所知,很多同学去了高校当老师(不是心理学老师,大多是行政/教育相关的老师),或是做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也有读博或是做人力资源的,如果想像我一样转行,研究生可能难度大些。现在,我还是会读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动机与人格》和《自卑与超越》是我比较喜欢的两本心理学的书,除了这种纯心理学的书,我在其它书中也能处处发现心理学的影子。毋庸置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发展,会越来越注重精神和心理建设。我没能在心理学这条路上走下去,也谈不上热爱,但是我希望,心理学能在我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

心理咨询师吃药吗知乎文章

154 评论(11)

西安乾蓬装饰

怎么说呢,反正是都不好,都是有发展潜力却发展不成熟的行业,行业标准不统一,市场管理混乱导致了这两个都只是名义上的行业,而真正的想靠这两个行业吃饭的需要你付出大量时间与资本,磨合期很长,没有一定的行业经验是混不下去的。如果你拿这两个相比较的话,心理咨询师比营养师好那么一点,那一点是给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前景上的,其次他们都是一样

277 评论(10)

包子baozi2015

1、买书自行学习:最简单也是最不费事的,就是自己购买几本有关于心理学的书籍自学。一开始的时候,可以从最基础和比较浅显易懂的心理学知识学起。

2、购买视频学习: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学习也带来了改变,现在网上有很多学习视频,可以购买心理学视频进行学习。

3、报培训班学习:如果觉得自己的自控力很差,或者觉得自己学习效果不好,那么可以报一个培训班,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治疗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越来越深受社会的重视和需要。

为给在职人员提供学习研究生课程的机会,各大高校像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部纷纷开设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旨在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专业

322 评论(9)

相关问答